書籍信息
作 者:(南朝宋)劉義慶著;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版 次:1
頁 數:504
字 數:330韆
印刷時間:2017-6
開 本: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中圖分類號:I242.1
編輯
★中國人應讀的國學經典
★薈萃儒釋道三傢經典 涵蓋經史子集精華
★古籍整理團隊 曆時六年的成果薈萃
★內容更全 譯注更精 字體夠大 閱讀更宜
內容簡介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編撰的“誌人小說”,主要記述漢末、三國、兩晉士族階層的言談風尚和遺聞軼事。它真實反映瞭這一時代人們的風俗習慣和社會風貌,所涉及的人物上至將相,下至士庶僧徒,因而成為研究這一時期曆史的重要史料。本次齣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瞭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劉宋宗室,武帝劉裕之侄,襲臨川王。曾集士人門客作《世說新語》、《幽明錄》等書。
中華文化講堂是一個緻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典籍整理與齣版的編輯團隊。現已編輯齣版有《群書治要考譯》《群書治要(原文版)》《中華經典誦讀教材》《中華經典誦讀教材(第二輯)》《國學治要》《文白對照史記》《納蘭詞箋》等,廣受讀者的喜愛。
書籍目錄
德行*一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一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假譎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儉嗇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讒險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紕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媒體評論
齣版說明
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經濟與科技超速發展,人們在體驗經濟繁榮和科技成果的同時,欲望的膨脹和內心的焦慮也日益放大。如何在物質繁榮的時代,讓我們獲得內心的滿足和安詳,從經典中獲取智慧和慰藉,或許是我們不二的選擇。
之所以要讀經典,根本在於,我們應當更好地認識我們自己從何而來,去往何處。一個人如此,一個民族亦如此。一個愛讀經典的人,其內心世界必定是豐富深邃的。而一個被經典浸潤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思想豐贍、文化深厚的民族。因為,文化是民族之靈魂,一個民族如果不能認識其民族發展的精神源泉,必定就會失去其未來的生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源泉,就保藏在經典之中。
,我們提倡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當自提倡重讀經典始。然而,讀經典之目的,絕不僅在徒增知識而已,應是古人所說的“變化氣質”,進一步,是要引*我們進德修業。《易》曰:“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實乃讀經典之要旨所在。
基於此理念,我們決定齣版此套《謙德國學文庫》,“謙德”,即本《周易》謙卦之精神。正如謙卦初六爻所言:“謙謙君子,用涉大川”,我們期冀以謙虛恭敬之心,用今注今譯的方式,讓古聖先賢的教誨能夠普及到每一個人。引導有心的讀者,透過掃除古老經典的文字障礙,從而進入經典的智慧之海。
作為一套普及型的國學叢書,我們選擇經典,不僅廣泛選錄以儒傢文化為主的經、史、子、集,也將視野開拓到釋、道的各種經典。一些大傢所熟知的經典,基本全部收錄。同時,有一些不太為人熟知,但有當代價值的經典,我們也選擇性收錄。整個叢書幾乎囊括中國曆史上哲學、史學、文學、宗教、科學、藝術等各領域的基本經典。
在注譯工作方麵,版本上我們主要以主流學界公認的權*版本為底本,在此基礎上參考古今學者的研究成果,使整套叢書的注譯既能博采眾長而又獨具一格。今文白話不求字字對應,隻在保證文意準確的基礎上進行瞭梳理,使譯文更加通俗曉暢,更能貼閤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
古籍的注譯,固然是現代讀者進入經典的一條方便門徑,然而這也僅僅是閱讀經典的一個開端。要真正領悟經典的微言大義,我們提倡*好還是研讀原本,因為再的白話語譯,也不可能完全錶達齣文言經典的原有內涵,而這也正是中國經典的古典魅力所在吧。我們所做的工作,不過是打開閱讀經典的一扇門而已。期望藉由此門,讓更多讀者能夠領略經典的風采,走上領悟古人思想之路。進而在生活中體證,方能直趨聖賢之境,真得聖賢典籍之大用。
經典,是一代代的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恩澤與財富,是前輩先人的智慧精華。我們在享用這一份財富與恩澤時,更應對古人心存無盡的崇敬與感恩。我們雖恭敬從事,求備求全,然因學養所限、纔力不及,舛誤難免,懇請先賢原諒,讀者海涵。期望這一套國學經典文庫,能夠為更多人打開博大精深之中華文化的大門。同時也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襄助和博雅君子的指正,讓我們的工作能夠做得更好!
這本《世說新語(謙德國學文庫)》簡直是打開瞭一扇通往魏晉風度之門的鑰匙。我一直對那個時代的名士風流、那些或清高孤傲、或率性灑脫的人物充滿好奇,而這本書的呈現方式,恰到好處地滿足瞭我對那個“竹林七賢”式生活哲學的想象。它不是那種枯燥的史書,更像是一本精心編纂的“名士生活指南”和“高級段子集”。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蘭花香氣,看到那些人在雪夜裏秉燭夜談,討論玄學,或者在東山之上悠然自得。那些看似隨意的言談舉止背後,蘊含的卻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生命意義的獨特體悟。比如,某些人物麵對睏境時錶現齣的那份超然物外的淡定,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遠非我們現代社會裏常見的焦慮與浮躁所能比擬。它教會我的,不是具體的知識點,而是一種態度,一種在亂世之中保持精神獨立和人格尊嚴的藝術。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汲取到一股清流,洗滌心靈上的塵埃。
評分說實話,初次接觸這類古典筆記小說,我還有點擔心會因為語言隔閡而晦澀難懂,但《世說新語(謙德國學文庫)》的編排和注釋工作做得相當到位,讓這段曆史變得觸手可及。它最大的魅力在於那種“講故事”的敘事能力,寥寥數語,便勾勒齣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連帶著他們那個時代的風尚和價值取嚮也一覽無餘。我特彆喜歡那種關於“容止”的描摹,寥寥幾筆就能讓人在腦海中構建齣一個具體可感的“美男子”形象,這種文字功力,簡直是鬼斧神工。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比宏大的曆史敘事更具感染力,它讓我們看到瞭那些曆史巨人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流露齣他們真實的情感和性情。它不僅僅是記錄瞭逸聞軼事,更是在潛移默化中,構建瞭一種獨特的審美標準,影響瞭後世文人對“風度”的理解。
評分我將這本書視為一種精神上的“慢食”,必須得沉下心來細細品味,纔能體會到其中韻味。它不像現代快餐文學那樣追求即時的刺激,而是需要時間去消化和迴味的。書中的許多對話場景,邏輯性或許不如嚴謹的哲學論辯,但其機鋒和趣味性卻是無與倫比的。我發現自己常常會因為某個精彩的機智應答而會心一笑,甚至忍不住停下來,在腦海中模擬當時的場景和氛圍。這種閱讀體驗帶來的愉悅感是多層次的,它不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審美上的享受和智力上的激發。它記錄的那些衝突與和解,那些對時局的微妙反應,都摺射齣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復雜的內心世界,讓人深思。
評分這本書最令我著迷的一點,在於它對“瞬間”的捕捉和定格。它不長篇大論地分析人物的動機,而是通過一個眼神、一句短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完成瞭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極其精煉和傳神。這種敘事風格,極大地提升瞭文字的張力。我感覺自己像一個旁觀者,坐在曆史的角落裏,親眼目睹瞭那些傳奇人物的真實瞬間,而不是通過後人的刻闆加工。這種親曆感,使得書中的人物形象格外立體和可信。它為我們後人提供瞭一個觀察傳統社會中“雅”與“俗”、“入世”與“齣世”之間微妙平衡點的絕佳範本,值得反復玩味和揣摩。
評分作為一名國學愛好者,我深知傳統文化體係龐雜,而這本《世說新語》無疑是理解魏晉士人精神內核的絕佳入口。它展現的並非帝王將相的功過是非,而是知識精英階層如何在高壓環境下尋求自我解放和精神寄托的路徑。那些關於“名士風流”的記載,與其說是炫耀,不如說是在維護一種精神上的潔癖,是對同類人之間心意相通的渴望。這種對個性解放的執著追求,在後世許多文學和藝術作品中都能找到源頭。閱讀時,我常常感嘆,在那個物質條件相對匱乏的時代,他們的精神世界卻如此豐沛和自由,這份反差帶來的震撼,比讀任何勵誌書籍都要來得深刻和持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