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精編:唐律疏議 佐治藥言
定價:69.00元
作者:李敖
齣版社:天津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37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囊括!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內容提要
目錄
睡虎地秦墓竹簡
導讀 / 002
凡例 / 003
編年記 / 005
語書 / 016
秦律十八種 / 024
田律 / 025
廄苑律 / 031
倉律 / 036
金布律 / 055
關市 / 068
工律 / 070
工人程 / 074
均工 / 077
徭律 / 079
司空 / 083
軍爵律 / 095
置吏律 / 097
效 / 100
傳食律 / 106
行書 / 109
內史雜 / 111
尉雜 / 117
屬邦 / 119
效律 / 120
秦律雜抄 / 134
法律答問 / 155
封診式 / 248
治獄 / 249
訊獄 / 249
有鞫 / 251
封守 / 252
覆 / 253
盜自告 / 254
□捕 / 255
□□ / 256
盜馬 / 256
爭牛 / 258
群盜 / 258
奪首 / 260
□□ / 261
告臣 / 262
黥妾 / 264
(遷)子 / 265
告子 / 266
(癘) / 267
賊死 / 268
經死 / 270
穴盜 / 273
齣子 / 276
毒言 / 278
奸 / 279
亡自齣 / 280
為吏之道 / 282
唐律疏議
導讀 / 298
捲 / 299
名例一 / 299
捲第二 / 323
名例二 / 323
捲第三 / 339
名例三 / 339
捲第四 / 356
名例四 / 356
捲第五 / 371
名例五 / 371
捲第六 / 387
名例六 / 387
佐治藥言
導讀 / 406
自序 / 407
盡心 / 409
盡言 / 409
不閤則去 / 410
得失有數 / 410
虛心 / 411
立品 / 411
素位 / 411
立心要正 / 412
自處宜潔 / 412
儉用 / 412
範傢 / 413
檢點書吏 / 413
省事 / 414
詞訟速結 / 414
息訟 / 415
求生 / 415
慎初報 / 416
察情形 / 416
盜案慎株纍 / 417
嚴治地棍 / 417
讀律 / 417
讀書 / 418
婦女不可輕喚 / 419
差稟拒捕宜察 / 420
須為犯人著想 / 420
勿輕引成案 / 421
訪案而慎 / 421
勤事 / 421
須示民以信 / 422
勿輕齣告示 / 422
慎交 / 423
勿攀援 / 423
辦事勿分畛域 / 423
勿輕令人習幕 / 424
須體俗情 / 425
戒已甚 / 425
公事不宜遷就 / 425
勿過受主人情 / 426
去館日勿使有指摘 / 426
就館宜慎 / 427
周禮
導讀 / 430
序官 / 431
大宰 / 434
小宰 / 443
宰夫 / 445
大府 / 447
大司徒 / 449
小司徒 / 457
鄉大夫 / 461
比長 / 464
載師 / 466
師氏 / 469
司市 / 471
泉府 / 474
遂?人 / 476
大宗伯 / 479
大司樂 / 485
大司馬 / 490
職方氏 / 498
大司寇 / 504
小司寇 / 508
大行人 / 512
考工記敘官 / 518
作者介紹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一場視覺上的享受,每一頁的留白都恰到好處,讓人在閱讀那些篇幅較長的引文時,眼睛不會感到疲憊。我特意對比瞭一下其他版本的一些古典文獻的閱讀體驗,這本書在字體大小和行距的把握上,顯然是下過一番功夫的。初讀“唐律疏議”的部分,我發現李敖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他並沒有簡單地摘錄條文,而是以一種類似“彈幕”的評論方式,對某些關鍵的法律精神進行瞭穿透性的解讀。這種解讀方式,對於我們這些現代讀者來說,極大地降低瞭理解古代法律條文的門檻。他似乎在對我們說:“看,古人的智慧並非高不可攀,隻是被後人濛上瞭灰塵。”特彆是他對“慎刑”和“情理兼顧”的論述,李敖的筆觸顯得尤為有力,他能迅速抓住古代法製中閃光的普世價值,並將其與他所批判的當代弊病進行微妙的連接。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讓我閱讀時時不時會停下來,陷入沉思。這種精編的妙處就在於,它保留瞭原典的骨架,卻用李敖犀利的解讀填充瞭血肉,讓原本冰冷的法條煥發齣新的生命力。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是抱著一種非常復雜的心態的。一方麵,我對李敖先生的思想和文風一直抱有極大的興趣,他的那種直言不諱、橫掃韆軍的氣勢,讀起來總是酣暢淋灕。但另一方麵,聽說這是一本“精編”,心裏不免會打鼓,畢竟原著的厚度和深度擺在那裏,精編是否會削弱其原有的力量感和邏輯的嚴密性?天津古籍齣版社的裝幀一嚮紮實可靠,這本書的紙張和印刷質量確實讓人滿意,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我翻開目錄,看到“唐律疏議”與“佐治藥言”並列,心中一動,這不正是李敖一貫的“批判與建構”的思路嗎?他總是在剖析舊時代的弊病時,也試圖提齣自己對理想治理的構想。我期待他如何用他那把鋒利的解剖刀,去處理這些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法製與政治論述,尤其是他那種帶著強烈現代意識的解讀,會如何與那些恪守傳統的文字碰撞齣火花。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走的是古典與現代交織的風格,字體選擇也很考究,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的用心,這為閱讀體驗打下瞭良好的基礎。我準備找個周末的午後,泡上一壺茶,徹底沉浸在這位特立獨行的大師對古代政治智慧的重新審視之中。
評分閤上書捲,我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動,想要去尋找李敖先生更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本質的論述。這本書無疑是一個極好的引子,它巧妙地將嚴肅的學術內容——唐律的結構與“佐治”的哲學——包裝成瞭一種具有極高可讀性的讀物。天津古籍齣版社的選擇非常明智,他們找到瞭一個既能尊重原典,又能注入當代生命力的解讀路徑。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清晰,章節過渡自然,即便是初次接觸唐律或對李敖思想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迅速跟上節奏。它沒有刻意去迎閤大眾口味,但其內容的吸引力本身就足以構成強大的磁場。它更像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不僅看到瞭古代政治實踐的側影,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李敖的解讀,學會瞭一種批判性地審視曆史文本和現代治理模式的思維工具。這是一次精神上的充實之旅,比我想象中還要精彩。
評分整本書的閱讀體驗,最讓我震撼的是它所營造齣的一種知識上的“厚重感”與“輕盈感”的完美結閤。厚重感來源於所選內容的史學價值和思想深度,輕盈感則來自於李敖作為編者兼注釋者的“輕功”,他像一個武林高手,帶著我們快速穿梭於曆史的迷宮,避開瞭那些無謂的枝節,直擊要害。特彆是當他點評那些古代官員的奏疏時,那種對人性弱點的精準把握,簡直讓人拍案叫絕。他毫不留情地揭示瞭官場中那些永恒不變的潛規則,而這些潛規則,即便在今天,也依然有其強烈的現實投射。這本精編的價值,就在於它不僅讓我們瞭解瞭“唐律”的規範性,更讓我們通過李敖的視角,理解瞭“律”背後的“人治”與“吏治”的微妙關係。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古代法律和政治思想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權力運作心理學的教科書,隻是它的案例取材於韆年之前的東方王朝。
評分這本書的“佐治藥言”部分,展現瞭李敖作為一位思想傢而非僅僅是批判者的另一麵。我一直認為,一個真正的思想傢,在指齣問題之後,必須提齣建設性的方案,哪怕是理論上的構想。這裏的選篇非常精到,似乎是圍繞著“如何實現一個有效且公正的治理體係”這一核心命題展開的。我留意到他對不同朝代治國方針的比較分析,那股子“非黑即白”的論斷風格依然強烈,但有趣的是,在麵對復雜的曆史人物時,他又展現齣一種驚人的平衡感。這種平衡不是和稀泥,而是基於他對權力運作機製深刻理解後的無奈與洞察。閱讀這部分時,我仿佛能聽到李敖在講颱上慷慨陳詞,他的邏輯鏈條環環相扣,每一個論斷後麵都跟著一串強有力的曆史證據作為支撐。這本書沒有故作高深,它直接將那些晦澀的政治哲學,用李敖那套平易近人卻又充滿思辨性的語言體係給“翻譯”瞭齣來,讓普通讀者也能窺見古代賢哲的良苦用心與帝王的權謀博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