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精装典藏本)(精)

陶庵梦忆(精装典藏本)(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妍 编
图书标签:
  • 民国文学
  • 回忆录
  • 叶圣陶
  • 散文
  • 文学
  • 名人传记
  • 旧上海
  • 文化
  • 经典
  • 精装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万卷
ISBN:9787547040782
商品编码:3001528861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陶庵梦忆(精装典藏本)(精)
  • 作者:(明)张岱|译者:李妍
  • 定价:36
  • 出版社:万卷
  • ISBN号:9787547040782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3-01
  • 印刷时间:2016-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335
  • 字数:230千字

编辑推荐语

《陶庵梦忆》乃陶庵老人张岱集五十年岁月成就一梦的传世之作,字字珠玑,文笔活泼。可谓一部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记录晚明历史风物生活,文字情真、性灵、奇姿、壮采,是明代散文*杰出的代表之一 《陶庵梦忆》深受世人的喜爱,周作人为之作序,称其为“*喜欢的一部书”。俞平伯为之作跋,称其“画匠文心两兼之”。

内容提要

《陶庵梦忆》是明代散文大家张岱的传世名作之一,全书共8卷,所记的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世间杂事:歌馆楼台、园林池泽、戏曲声乐、奇花异木、节俗游艺等,是一幅深刻描绘晚明社会生活风貌的历史画卷。后世人赞其作品摹景记人逼真肖似,极富于画面感,读之如昔日场景再现,引人入胜。加之作者本身将自己对于亡明遗民的感怀孤愤之情倾注笔下,人事风物鲜活,跳出古典散文的范畴,而具有记录历史的意义,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1684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是**成就*高的明代文学家,其*擅散文。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三不朽图赞》等*代文学名著,另有史学名著《石匮书》亦为其代表作。

目录

卷一

钟山002
报恩塔007
天台牡丹010
金乳生草花011
日月湖016
金山夜戏020
筠芝亭022
砎园024
葑门荷宕026
越俗扫墓028
奔云石031
木犹龙034
天砚037
吴中*技039
濮仲谦雕刻041

卷二

孔庙桧044
孔林048
燕子矶051
鲁藩烟火053
朱云崃女戏057
绍兴琴派060
花石纲遗石062
焦山065
表胜庵068
梅花书屋072
不二斋073
砂罐锡注075
沈梅冈076
岣嵝山房079
三世藏书082

卷三

丝社088
南镇祈梦091
禊泉094
兰雪茶099
白洋潮102
阳和泉104
闵老子茶108
龙喷池111
朱文懿家桂113
逍遥楼115
天镜园118
包涵所120
斗鸡社124
栖霞125
湖心亭看雪128
陈章侯130

卷四

不系园134
秦淮河房137
兖州阅武139
牛首山打猎142
杨神庙台阁144
雪精147
严助庙149
乳酪153
二十四桥风月155
世美堂灯158
宁了162
张氏声伎164
方物167
祁止祥癖170
泰安州客店172

卷五

范长白176
于园180
诸工182
姚简叔画183
炉峰月186
湘湖189
柳敬亭说书191
樊江陈氏桔193
治沅堂195
虎丘中秋夜199
麋公202
扬州清明203
金山竞渡207
刘晖吉女戏209
朱楚生211
扬州瘦马212

卷六

彭天锡串戏218
目莲戏220
甘文台炉222
绍兴灯景224
韵山227
天童寺僧231
水浒牌233
烟雨楼236
朱氏收藏239
仲叔古董241
噱社243
鲁府松棚 245
一尺雪247
菊海248
曹山250
齐景公墓花樽252

卷七

西湖香市256
鹿苑寺方柿 261
西湖七月半262
及时雨266
山艇子270
悬杪亭272
雷殿273
龙山雪275
庞公池276
品山堂鱼宕278
松化石280
闰中秋281
愚公谷283
定海水操286
阿育王寺舍利288
过剑门290
冰山记292

卷八

龙山放灯296
王月生300
张东谷好酒304
楼船306
阮圆海戏307
巘花阁310
范与兰312
蟹会315
露兄317
闰元宵320
合采牌324
瑞草溪亭327


《人间词话》:一盏明灯,照亮词坛的幽深小径 在中国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宋词以其婉约清丽、情景交融的独特魅力,俘获了无数读者的心。然而,要在这浩瀚的词海中寻得真正珠玉,绝非易事。《人间词话》,便是这样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由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大家王国维先生倾注毕生心血,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见解,为我们梳理出一条洞悉宋词精髓的幽深小径。 这部著作并非一般的词学理论,而是一份饱含智慧与洞察力的“词话”。不同于枯燥的考据或空泛的评论,王国维先生以其哲人般的睿智,将他对词的理解、对人生、对艺术的感悟融于一体,字字珠玑,句句箴言。他并非仅仅罗列词人的生平与作品,而是深入剖析词作背后的情感世界、艺术手法,以及词人的人生际遇,从而揭示出词作的内在生命力。 《人间词话》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境界”说。王国维先生认为,词的最高成就,在于“境界”。何谓境界?他并未给出一个僵化的定义,而是通过对历代优秀词作的品评,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去体会。他将词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词人将自身的情感、意志投射到景物之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例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便是典型的“有我之境”,词人孤寂的身影,与凄迷的景色融为一体,哀婉动人。而“无我之境”,则是词人超越了主观的喜怒哀乐,将自身融入于客观的景物之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如“皆吾身之所有,而皆非吾身之所有者也”。这种境界,往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与洒脱。 王国维先生对“境界”的探究,并非止步于词本身,而是将其上升到人生哲学的层面。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亦如词的“无我之境”,能够超越个人的得失荣辱,以一种博大、宁静的心态去体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这种将文学评论与人生哲学相结合的视角,赋予了《人间词话》超越时空的深刻意义。 书中对词人的评述,更是精准独到。他将词坛的大家,如苏轼、柳永、李清照等,置于不同的历史语境和艺术高度下进行审视。对于苏轼,他赞其“以诗为词,以才为词,以意为词”,肯定了苏轼在词体发展上的开创性贡献,也看到了他不受拘泥、气象宏大的艺术风格。对于柳永,他虽认为其“有功于世,亦有过”,但亦承认其“有大家之风”,尤其赞赏其“铺叙”手法,为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拓展了空间。而对于李清照,他则看到了其“语意生新,而善于用一‘点’字”,精辟地指出了李清照词作的独特之处,以及其情感表达的细腻与真挚。 《人间词话》的语言风格,简洁、凝练,却又意蕴无穷。王国维先生善于运用短小精悍的句子,表达深邃的道理。他的论述,往往如同一颗颗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珍珠,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方能领略其内涵。书中引用的典故、诗句,信手拈来,却又恰到好处,足见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更值得一提的是,《人间词话》的出现,对后世的词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词学研究者,都将《人间词话》视为重要的参考。它不仅提供了研究词作的理论框架,更激发了后人对词学的深入探索。即便在当下,当我们阅读宋词,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人间词话》的启发,从王国维先生的视角去审视那些动人的词句,去感受词人笔下的悲欢离合。 《人间词话》并非一本仅仅属于文学研究者的书籍,它更是一本适合所有热爱文学、热爱思考的读者阅读的宝藏。当你捧起它,仿佛置身于一个智慧的长者面前,他娓娓道来,用他的人生阅历和艺术感悟,为你解读那些隐藏在诗词字句背后的情感与哲思。它教会我们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感悟人生,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在这部著作中,你不会找到浮夸的辞藻,也不会读到故弄玄虚的理论。你只会看到一位智者,用他清澈的目光,洞察文学的奥秘,感悟人生的真谛。他将宋词这朵璀璨的艺术之花,以最恰当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欣赏它的芬芳,感受它的生命力。 《人间词话》,一本读之不尽的书。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会;每一次品味,都会有新的感悟。它是一部经典的文学评论,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关于艺术、关于智慧的永恒之作。它如同一盏明灯,在词坛的幽深小径上,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前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古典文学的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在语言运用上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它的文字并非简单地复述事实,而是在精炼中蕴含着巨大的张力。有些段落,短短数语,却能勾勒出宏大的场景或深刻的哲思,读来朗朗上口,却又回味无穷。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叙事节奏上的掌控力,时而舒缓如清风拂面,时而又紧凑如骤雨突至,这种韵律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张力和期待。这种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无疑是区分普通作品与传世经典的试金石,它体现了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汉语之美的极致追求。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纸张的质感细腻光滑,即便是精装本,也保持了古典韵味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特别是书脊的设计,线条流畅,字体选择典雅不失气度,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开,都能感受到制作者对这份文献的尊重与用心,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对于热衷于实体书收藏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版本绝对是书架上的亮点。而且,书的装帧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内页的排版疏密得当,阅读体验极佳,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足以体现出品方对文化传承的认真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跨越了广阔的历史时空,它以一种近乎冥想的方式,引导我们进入一个过去的世界。叙事的手法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史书那样刻板说教,反而更像是一系列碎片化的记忆和情感的流淌,充满了诗意和象征意味。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比喻和意象,仿佛能透过文字的迷雾,窥见那个时代鲜活的生命力和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腻情感。作者的笔触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饱含了个人的生命体验,这种交织使得文本具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不禁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究竟何在。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记录了过往的事件,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观察和理解世界的全新视角。它挑战了我们对“真实”的固有认知,用一种近乎主观的滤镜去重塑历史的样貌。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产生一种“在场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着那时的风土人情、社会氛围。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比枯燥的学术论述更具感染力。对于希望深入理解特定文化心理结构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更具同理心和想象力的眼光去看待那些逝去的时代和人物。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不低,它需要读者投入相当的专注度和背景知识储备才能完全领会其精髓。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消遣的读物,更像是一场需要耐心的智力探险。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赋予了它持久的价值。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如同面对一座雕刻精美的迷宫,总能在不同的角落发现未曾注意到的纹理和线索。对于那些渴望进行深度思考、追求精神富足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带来的知识和思考的深度,远超其售价所能衡量的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