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书--中国尺牍文献(全二册)
定价:880元
作者:上海图书馆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325710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盒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尺牍文献(套装共2册)》是上海图书馆馆藏文献年度精品展系列图录之一,是尺牍文献研究的学术性图录。《中国尺牍文献(套装共2册)》将收录上海图书馆所藏尺牍和尺牍文献,包括帖、历代尺牍文集,时间从中国古代直至当代。本书将以若干篇专论的形式对尺牍文献进行论述,以体现文献学研究特色。
《中国尺牍文献(套装共2册)》主要分成以下板块:帖、明清尺牍、近代尺牍、现代作家书信,历代尺牍文献。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书的出版,对于我们做传统文化研究的人来说,无疑是添了一把重要的柴火。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我们常常需要回归到最核心的、未经后世过度阐释的原始材料中去寻找灵感和支撑。尺牍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它不是经过修饰的“传记”,而是未经雕琢的“瞬间”。我特别关注其中是否有涉及学术争鸣、师徒传承的通信片段。这些私密的交流,往往能揭示出某些学说流派形成的关键节点,以及学者们私下对彼此著作的真实看法。相比于那些公开发表的文章,这些尺牍里的辩驳和肯定,才更具史料价值。可以说,拥有了这样一套系统的文献,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把进入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钥匙,让我们得以绕开重重的历史滤镜,直接触碰那个时代的智慧与情怀。
评分从实用角度来看,这套书的装帧和定价是相当匹配的。它并非那种可以随手翻阅的休闲读物,而是需要被郑重对待的工具书和艺术品。我喜欢它那种厚重感,摆在书架上自成一景,散发着一种书卷气的沉稳。我希望能通过阅读其中的内容,学习古代人那种严谨的逻辑和优雅的表达方式。我们的语言表达现在越来越趋向于简洁和口语化,很多微妙的情感和复杂的意境都丢失了。而尺牍,恰恰是中文书面表达的巅峰时期所产出的珍品,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最恰当的词汇,传达最深远的意图。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汉字、醉心于历史的人而言,这套书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宝藏,它不仅仅是文献的集合,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写好信”的无声教材。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种“慢阅读”的方式,而这套书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每一个字、每一道捺撇。我发现,阅读古代尺牍,就像在解密一种独特的文化密码。那些看似寻常的问候和嘱托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微妙的人情世故。尤其是信札的格式和用词,都暗合着当时的礼法规范,体现了古人极高的教养和审美情趣。光是研究信封上那个“发启”与“收启”的书写方式,就能看出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尊重程度。这些细节,在现代社会几乎已经消失殆尽了。这本书的整理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把那些散落的、难以辨认的拓片或抄本,梳理得井井有条,使得我们能够一窥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交往的真实面貌。这种对“过程美学”的还原,实在令人赞叹。
评分这部书卷气扑面而来,装帧考究,纸张的触感细腻温润,让人爱不释手。初翻开扉页,那排版布局就显得极为用心,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对传统的敬畏与传承。我一直对古代的书信往来抱有浓厚的兴趣,它们是历史的侧影,是文人墨客真实情感的流露,远比官方史书来得鲜活生动。想象着那些笔墨在宣纸上洇开的瞬间,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遥远的古人对饮一杯清茶,听他们谈论时局、抒发胸臆。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电子阅读永远无法比拟的。仅仅是捧着它,触摸着这些经过精心考证和整理的篇章,就已经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我尤其欣赏这种将文献进行系统化整理的努力,这对于学术研究者乃至普通爱好者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省去了自己大海捞针般的搜集之苦,让精华触手可及。期待能有更多这样的精品出版,让沉睡的文字重新焕发生机。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文献汇编型的书籍向来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时候它们只是简单地堆砌资料,缺乏必要的导读和注释,读起来晦涩难懂。但是这套书明显走出了这个误区。它在提供原始文本的同时,想必也融入了严谨的考证工作。我个人对书法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而尺牍正是研究历代书法流变最直接的材料之一。每一封信件,都是一次即兴的书法创作,没有刻意的雕琢,更能体现书写者最本真的功力与心性。看到那些笔势的起承转合,如同欣赏一曲无声的交响乐。我希望书中对于每位书写者的时代背景、行文风格能够有更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手稿”的价值所在,而不仅仅是作为历史的旁观者。这种深度挖掘,才能让文献的生命力延续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