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牧斋杂著(上下册)(平装)
定价:75.00元
作者:(清)钱谦益,钱仲联 标校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325471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8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是明清之际的闻人、学者、文坛。此书收录了他一生的诗文作品,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苦海集》、《牧斋晚年家乘文》、《钱牧斋先生尺牍》、《牧斋先生有学集文抄补遗》、《有学集文集补遗》、《牧斋外集》、《牧斋集补》、《牧斋集再补》等,对于全面地了解钱谦益生平交游及思想历程,对于理性评价其一生的是非功过,本书所收录文字都有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
目录
投肇集(卷上)
金陵秋舆八草堂韵 己亥七月初一日作
后秋舆八首之二 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
后秋舆之三 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
后秋舆之四 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
后秋舆之五 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
后秋具之六 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后秋舆之七 庚子中秋
投簟集(卷下)
后秋舆之八 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
后秋舆之九 庚子十月望日
后秋舆之十 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
后秋舆之十一 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余烬处
后秋舆之十二 壬寅三月二十三丑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
吟罢自题长句接闷二首 壬寅三月二十九日
后秋舆之十三 自壬寅七月至癸卵五月,为言繁舆,鼠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口之或诬也
癸卯中夏六日重题长句二首
苦海集
……
牧斋晚年家乘文
钱牧斋先生尺牍
牧斋有学集文鈔補遗
有学集文集辅遗(上)
有学集文集補遗(中)
有学集文集補遗(下)
牧斋外集
牧斋集補
牧斋集再補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其中一些章节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笔触极为细腻,尤其在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时,那种观察力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他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场景,用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呈现出来。比如,对某一季节光影变幻的描述,寥寥数语,却能构建出一个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特有的味道。文字的节奏感掌握得也极佳,时而如涓涓细流般平缓舒展,时而又像骤然爆发的江河,引人入胜。这种文字的张力,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一种探索的乐趣,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带来怎样的惊喜或感悟。对于那些追求文学韵味和深度体验的读者来说,这种行文风格无疑是一种享受,它要求读者慢下来,细细品味每一个词语背后的意蕴。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所蕴含的广博学识,它绝非是单一领域的浅尝辄止。从涉及的诸多典故和引证来看,作者显然是在一个非常扎实且宽泛的知识体系上进行创作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查阅一些名词或典故,但这并非是阅读的阻碍,反而更像是一场循序渐进的知识拓展之旅。这种“带着问题去读书”的体验非常棒,它强迫我去主动思考和求证,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它打破了传统志怪或笔记的刻板印象,将哲思、历史、风俗观察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多维度的文化景观。每读完一个片段,脑海中都会留下一个清晰的“知识点”或者一个值得深思的“文化锚点”,这对于提升个人素养非常有助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平装本拿在手里,恰到好处的重量感,既不像精装本那样过于沉重,又比那种轻飘飘的袖珍本要厚实可靠得多。纸张的选择也很用心,泛着柔和的米黄色泽,触感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封面设计走的是一种典雅的复古风,字体排版疏朗有致,透着一股书卷气。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装订得非常牢固,想必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这种朴实中透着精致的风格,非常符合我对于一套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著作的期待。它不像那些过度包装的流行读物,而是专注于内容本身,让人一上手就觉得这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器物”。摆在书架上,它自成一景,那种低调的沉静感,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其中蕴含的深厚学问。
评分从阅读的整体感受来看,这本书带给我的情绪波动非常丰富。它不像某些严肃著作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带着一种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作者对世间万物的观察,透露出一种洞悉世事后的豁达与超然,但在同时,对于个体命运的描摹又充满了同情与理解。有时候会读到一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片段,那是对人性弱点的巧妙调侃;而另一些篇章则会引发深沉的共鸣,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慰藉。这种情绪上的丰富层次感,让阅读不再是单向的输入,而是一场双向的情感交流。它成功地在历史的厚重与个体的细腻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读完之后,心中留下的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宁静而又充实的平和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校对质量,作为一套注重传统韵味的刊物,处理得相当到位。字体选用了一种非常清晰易读的宋体变体,字号适中,行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压力。更值得称赞的是,在涉及大量引文或注释时,编辑的处理方式非常干净利落,没有那种拥挤和混乱的感觉,保证了正文的流畅性。这直接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尊重——知道读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本好书,内容固然重要,但如果阅读体验因粗糙的制作而大打折扣,那也是一种遗憾。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完美配合,让读者能够完全沉浸在作者构建的世界中,而不用被外界的任何技术细节所打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