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敖精编:墨子 孟子 春秋繁露
定价:69.00元
作者:李敖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5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了解中国文化精华,从阅读这套书开始!200部国学经典名著,30卷囊括!李敖耗时多年亲自点评批注!人生必读经典,书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编国学精要”系列丛书由自称“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白话文写得好”的国学大师李敖主编,全书共30卷,遴选了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00部古籍经典名著,从先秦至晚清,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几乎囊括了国学的精华。有了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华尽收眼底;你可以纵横左右,把多样遗产罗列手边;你可以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从深入浅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
内容提要
目录
墨子
导读 / 002
尚贤上 / 003
尚同上 / 008
兼爱上 / 012
兼爱中 / 015
非攻上 / 020
天志上 / 023
明鬼下 / 030
非命上 / 037
非儒下 / 045
墨经 / 052
一、关于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 052
二、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思想 / 061
三、关于自然科学思想 / 068
小取 / 120
公孙龙子
导读 / 128
迹府 / 129
白马论 / 138
指物论 / 145
通变论 / 151
坚白论 / 162
名实论 / 170
颜氏家训
导读 / 176
卷 / 177
序致 / 177
教子第二 / 179
兄弟第三 / 185
后娶第四 / 187
治家第五 / 190
语
导读 / 196
卷一 / 197
性命 / 197
存心 / 201
伦理 / 214
谈道 / 222
卷二 / 247
修身 / 247
问学 / 279
孟子
导读 / 294
梁惠王 / 295
论王道及制民之产章 / 295
论汤放桀武王伐纣章 / 304
公孙丑 / 306
论不动心及浩然之气章 / 306
滕文公 / 312
论治国及井田章 / 312
许行章 / 316
万章 / 325
论禅让章 / 325
告子 / 330
论性章 / 330
尽心上 / 336
论存心养性及万物皆备于我章 / 336
尽心下 / 338
论民为贵章 / 338
春秋繁露
导读 / 342
楚庄王 / 343
玉杯 / 347
十指 / 352
重政 / 355
深察名号 / 359
五行之义 / 372
五行相胜 / 375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一 / 380
〔附〕汉武帝策贤良文学之士制一 / 388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二 / 391
〔附〕汉武帝策贤良文学之士制二 / 397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 / 400
〔附〕汉武帝策贤良文学之士制三 / 409
韩昌黎集
导读 / 412
卷?赋、杂著 / 413
感二鸟赋 / 413
复志赋 / 416
闵己赋 / 420
别知赋 / 421
原道 / 423
原性 / 429
原毁 / 432
原人 / 434
原鬼 / 435
行难 / 437
对禹问 / 439
杂说四首 / 440
读荀 / 443
读《鹖冠子》 / 444
读《仪礼》 / 445
读《墨子》 / 446
获麟解 / 447
师说 / 448
进学解 / 451
本政 / 455
守戒 / 456
圬者王承福传 / 458
五箴五首 / 460
后汉三贤赞三首 / 462
讳辩 / 463
讼风伯 / 466
伯夷颂 / 467
第二卷?杂著、书、启 / 469
子产不毁乡校颂 / 469
释言 / 470
爱直赠李君房别 / 473
张中丞传后叙 / 474
河中府连理木颂 / 479
汴州东西水门记 / 480
燕喜亭记 / 482
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 / 484
画记 / 485
蓝田县丞厅壁记 / 487
新修滕王阁记 / 489
科斗书后记 / 491
郓州溪堂诗 / 493
猫相乳 / 496
进士策问十三首 / 497
争臣论 / 503
改葬服议 / 506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 / 509
禘祫议 / 511
省试颜子不贰过论 / 516
与李秘书论小功不税书 / 517
太学生何蕃传 / 519
答张籍书 / 522
重答张籍书 / 524
与孟东野书 / 527
答窦秀才书 / 529
上李尚书书 / 530
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 / 531
上兵部李侍郎书 / 532
答尉迟生书 / 534
答杨子书 / 535
上襄阳于相公书 / 536
上郑尚书相公启 / 538
上留守郑相公启 / 539
作者介绍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的初次体验,那便是“通透”。相较于那些厚重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学术全集,这本精编本的体量和结构设计,非常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下,渴望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读者。它成功地避开了古代文献常见的晦涩与冗余,直击核心论点。当我合上书本,闭目沉思时,脑海中浮现的不是零散的句子,而是一套清晰的逻辑链条:从墨家的社会工程学理想,到孟家的个体道德自觉,再到汉代儒学的国家意识形态构建,三者的关系脉络清晰可见。它提供了一种极佳的“导航系统”,帮助读者在浩瀚的先秦两汉思想海洋中,定位自己所处的坐标,并且理解了不同思想流派是如何相互成就、相互制约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这本书,确实是“精”到了家。
评分阅读这类涉及古代哲学典籍的精编本,最怕的就是翻译腔过重或注释过度干预原意。然而,这本精编本在语言的处理上,做到了难得的平衡。它似乎保持了对原典的敬畏,没有对文言文进行不必要的“现代化”改造,使得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先秦诸子百家论辩时的那种锐利与直接。同时,李敖的编选思路本身就是一种解读,他挑选的段落往往是针对特定历史或思想议题最有力的支撑点。这对于那些希望快速把握各个学派核心论点,却又不想被当代学术术语裹挟的读者来说,是莫大的福音。我个人感觉,它更像是一位博学的老者,在你面前铺陈好几块关键的砖石,让你自己去想象那座宏伟的思想殿堂是如何搭建起来的,而不是直接递给你一张盖好的蓝图。这种“引导式学习”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主动探究欲。
评分这本《李敖精编:墨子 孟子 春秋繁露》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封面采用了典雅的深色调,搭配着烫金的书名和作者名字,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纸张的选择也相当考究,摸上去手感细腻平滑,阅读时不会有廉价的粗糙感,即便是长时间翻阅,指尖也不会感到疲劳。侧边书脊的排版布局非常大气,字体设计既保留了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清晰度,即使与其他书籍并排放置,也能一眼被其独特的文化气息所吸引。装订工艺看起来非常扎实,可以预见这本书能够经受住反复翻阅的考验,成为案头常备的经典。内页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排版疏密得当,给予了文字足够的呼吸空间,让人在沉浸于古人智慧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舒适的阅读体验。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文献的尊重,让人感觉购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艺术品。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之后,立刻被它选编的广度和深度所震撼。虽然书名标注了“李敖精编”,但从初略翻阅的感受来看,这位现代思想家对古代经典文本的筛选和整合,绝非简单的摘抄拼凑,而是一种具有强烈个人洞察力的重构。墨家“兼爱非攻”的理性光辉,孟子的“浩然正气”与民本思想的勃发,以及《春秋繁露》中融汇阴阳五行与儒家伦理的奇诡结构,这三者并置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话空间。它似乎在探讨,从先秦的务实救世到汉代儒学的体系化建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主线是如何演变的。不同学派思想的张力被李敖这位“史学批评家”巧妙地揭示出来,让原本可能显得疏离的文本,在同一个框架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对于理解中国思想史的断裂与传承,无疑提供了极佳的切入点。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文本阅读,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审视“权力与思想”关系的历史视角。墨子对实用主义和契约精神的强调,孟子对君权神授的反叛,以及董仲舒试图将皇权神圣化的努力,这三者构成了中国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永恒三角。李敖作为一位以批判著称的学者,他的选择和剪裁,无疑是在用一种后世的、带着批判眼光的镜片去重新审视这些古代的“政治正确”与“思想革命”。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阅读过程中,那些关于“民意”与“天命”的争论是如何在脑海中交锋的。这不再是干巴巴的古代语录,而是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思想辩论,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听到了不同时代的声音在相互诘问,那种思想的碰撞感是其他纯粹学术导论难以给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