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左氏春秋义例辨
定价:180.00元
作者:陈槃 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532553297
字数:
页码:全二册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52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春秋左传研究造诣尤深,着有左氏春秋义例辨;早年研治古谶纬之学,撰成古谶纬研讨及其书录解题;继而又从事两周史地研究,遂有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赞异、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二书。其著作尚有汉晋遣简识小七种、大学中庸今释、旧学旧史说丛、涧庄文录等,并编有五华诗苑。因陈盘先生的学术成果在大陆难以得见,今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合作,首度出版陈盘著作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说实话,初读时需要一些适应。它并没有采用那种轻快、口语化的叙述方式,而是保持了一种近乎学术论文的严谨与克制。但一旦你适应了这种节奏,就会发现这种风格恰恰是其力量所在。每一个段落的构建都像是精密的建筑结构,层层递进,滴水不漏。作者的措辞精准而有力,没有一句废话,所有的论证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对于那些追求深度和准确性的读者来说,这种风格无疑是福音。它要求读者投入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但回报也是巨大的——你获得的将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深刻见解。读完一个章节,常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仿佛跟随一位技艺精湛的匠人,见证了一件艺术品的诞生过程。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索引和附录部分做得极其人性化。在进行专题研究或者希望快速回溯某个特定概念时,详尽的索引系统帮了大忙。不同于一些只提供基础章节目录的书籍,这里的交叉引用和关键术语的标注做得非常细致到位,这极大地提高了查阅效率。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厚重典籍时,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某个关键引文的出处或对比材料。而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它仿佛预料到了读者可能遇到的所有阅读障碍,并提前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体现了编者或作者对读者群体的深度理解和关怀,真正做到了“以读者为中心”,让深度阅读不再是体力上的煎熬,而变成了一种流畅的探索之旅。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厚实的纸张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拿到手里就感觉是本能沉下心来仔细阅读的典籍。封面那种朴素中带着庄重的设计,让人联想到古典文献的气息,而不是那些花哨的现代商业书籍。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选择很考究,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能在视觉上保持传统书籍的韵味。翻开书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的芬芳,简直是阅读体验的加分项。装订处也十分牢固,即便是需要经常翻阅和做标记,也完全不用担心会散架。每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都像是在进行一种仪式,仿佛与那些古老的智慧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这种对实体书的尊重,在当下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集合,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房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氛围的体现。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厚重”与“启发”的完美结合。它并非是那种读完即忘的通俗读物,而是需要你反复品味、时常翻阅的案头书。我最近在处理一些与古代社会结构相关的课题时,经常会不自觉地翻开它,寻找灵感和参照点。它的思想深度,就像是深埋地下的矿脉,你挖掘得越深,发现的宝藏就越多。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没有把古代的智慧描绘得高不可攀,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将那些看似遥远的古人思想拉到了现代人的认知范畴内,让历史不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鲜活的、可供借鉴的经验。这本书无疑是我近来阅读体系中,分量最重、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
评分我对这类深入探讨历史典籍精髓的作品总是抱有极大的好奇心,这本书的内容涉猎之广,简直让人惊叹。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史实罗列,而是深入到了那些关键历史事件背后,探讨其深层的逻辑和影响。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停下来,需要反复咀嚼那些作者的论述,因为它们往往提供了一种我之前未曾考虑过的解读视角。比如,作者对某一特定历史人物动机的剖析,逻辑链条清晰且论据扎实,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考框架,不仅仅是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果当时做了不同的选择,结果又会如何”。这种思辨性的阅读体验,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来得更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