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黄以周全集(全十册)
定价:1180元
作者:(清)黄以周,詹亚园 等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325677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盒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黄以周(1828-1899)乃晚清经学大师, 自幼承训家学, 与其兄儆孟、儆仲共读,互相砥砺切磋。任南菁书院讲席十五年,江南不少学者、名人均出其门下。尤长于'三礼', 博大精深,博采汉唐至清有关'三礼'之经注、杂记,对于古代礼制、学校、封国、田赋、乐律、刑法、名物乃至占卜等,详加考核,作出说解,体大精思,为晚清《礼》经研究之冠冕。
此书收录黄以周著作,包括《礼书通故》100卷,《子思子辑解》7卷、《军礼司马法》2卷、《经训比义》3卷及《儆季杂著》等。
《黄以周全集》中既包括《礼书通故》、《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这样的礼学和史学巨作,也有《黄帝内经集注》及《军礼司马法》这样的医学和经济学杂著,展现了黄氏在诸多领域的造诣与贡献,有利于世人认识、了解和研究黄以周。此次《黄以周全集》系整理出版。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选集”类的书籍抱有一丝保留,总觉得可能深度不足,但《汉魏风骨集览》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选材的精炼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每一篇被选中的作品,都像是经过了最严苛的提纯,只留下了最精华、最能代表那个时代精神内核的部分。特别是关于建安文学中那种“慷慨悲歌”的意境捕捉,作者们对生命无常的体悟,那种在乱世中挣扎却又不失文人气节的坚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那种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情感共鸣,需要时间去消化、去回味。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堆砌,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共振频率,它让当代人重新审视“风骨”二字的真正含义。装帧设计上选用了那种略带粗砺感的纸张,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肌理,细节处的用心,让人感受到编辑团队对这份文化的敬畏之心。
评分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对于清代中后期的学术思潮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乾嘉考据学精粹》无疑是我近期最大的发现。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泛泛而谈那些空洞的理论,而是直接截取了王引之、戴震等大学者在辨析字词、考订古籍时最精彩的片段和最核心的论证过程。通过这些具体的案例,我才真正明白了“乾嘉学派”那种严谨到近乎偏执的治学精神是如何运作的。比如其中关于《说文解字》某部首的考证,几位学者之间的辨析往来,逻辑链条清晰到令人拍案叫绝,那份对“实证”的执着,放在今天来看,依然是学术研究的圭臬。更令人惊喜的是,部分篇目还附带了罕见的批注手稿影印件,那墨迹的浓淡、笔画的起承转合,无声地诉说着先贤伏案苦思的场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任何电子资料都无法比拟的。对于想深入了解中国学术史细节的读者,这本书是绕不开的硬核资料。
评分我对外域文化交流史一直很着迷,所以当看到《丝路撷英:中古文明交汇录》时,立刻就被它的宏大视野吸引了。这本书的选材范围非常广阔,它没有局限于传统的汉文文献,而是大胆地收录了部分敦煌壁画的文字记录、粟特语碑文的译注,以及一些中亚史籍中对唐代风貌的描述。这种多源头的资料汇集,极大地增强了历史图景的立体感和真实感。通过阅读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视角的记载,我仿佛能听到来自西域驼铃声,看到不同肤色人群在同一片天空下进行贸易、信仰传播的场景。特别是关于佛教造像艺术的文字描述部分,语言精准,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能“看”到那些精美的佛像如何被不同地域的工匠手中塑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单一文明的视角,提供了一个多中心、多维度的中古世界观,对于任何对人类文明交流史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读物,值得反复研读,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这是一套极其适合用来进行“主题式”阅读的典藏。《宋韵诗词主题研究》这本书的编排思路非常新颖,它没有按人或按时间来划分,而是围绕“月夜”、“山水寄情”、“悼亡怀人”等几个核心主题,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顶尖作品汇集在一起进行对比赏析。这种结构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阅读视野。比如,当你将苏轼的月夜词与李清照的月下抒怀放在一起比较时,那种共情与差异便会立刻凸显出来,让你更深刻地理解文学风格是如何受到个人际遇和时代精神影响的。书中的导读部分,文笔优美而不失学术深度,它不仅解释了词牌的格律,更深入挖掘了作者在特定主题下的情感投射与技巧运用。我发现,通过这种主题串联,那些原本散落的知识点,一下子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阅读过程不再是线性的吸收,而是一种网状的探索与构建,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这部《古籍文选粹辑》简直是文化饕餮者的福音!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沉浸其中,那种感觉就像是穿越时空,与古代的智者们面对面进行了最深刻的交流。选编的眼光独到,收录的篇目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更是洞察古代社会、哲学、生活智慧的绝佳窗口。比如,其中几篇关于园林美学和士人情怀的论述,其精妙之处,即便是今日的园艺大师和心灵导师也难以望其项背。编者在注释上更是下足了功夫,繁复的古籍原文配上清晰精准的现代诠释,让即便是初涉古典文献的读者也能轻松领略其深层意蕴,完全没有被晦涩的文言文阻碍探索的脚步。我尤其欣赏它在体例编排上的匠心独运,并非简单的年代排序,而是巧妙地构建了一条知识脉络,引导读者从宏观的历史背景,逐步深入到具体的思想流派,这种引导性,使得阅读体验层层递进,收获感极强。书页的装帧也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书卷气,拿在手中,便能感受到文字沉淀下来的厚重感,让人由衷地敬佩这份对手稿和文化传承的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