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彩图典藏版)(国学经典规范读本) 9787100119337

山海经(彩图典藏版)(国学经典规范读本) 97871001193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国超注 著
图书标签:
  • 山海经
  • 国学经典
  • 典藏版
  • 彩图
  • 古籍
  • 神话
  • 地理
  • 奇闻异事
  • 文化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枫林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9337
商品编码:3001595429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山海经(彩图典藏版)(国学经典规范读本)

定价:109.00元

作者:冯国超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001193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班教师推荐国学教材

北京大学国学班教师荐为国学精英教育读本

  • 原文 以历*的著作为底本,准确可靠
  • 注释 兼综百家之长,充分反映学界*成果
  • 译文 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
  • 导读 揭原著之精蕴,明古代智慧之实际应用

配图 严谨、恰当,图与文字一一对应

内容提要


内容简介:《山海经》被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另两种为《周易》和《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书中保存了大量上古时期的历史、地理、神话、风俗等资料。因地名沿革、风俗变迁,给今人解读《山海经》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迄今为止,未见真正适合普通读者需要的读本。

本书原文以清代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为底本,参考并综合了当代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在尽量保留《山海经》古本原貌的基础上,充分反映《山海经》研究的*进展;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对生僻的字及多音字均标注拼音,而且在标注拼音时,一律以工具书为依据,以确保注音规范,并配有对该文字的配图或导读,通俗易懂。

目录


作者介绍


冯国超,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国哲学史组组长。专著有《道藏选粹》(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图说汉字王国》(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传统体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列入北京市重点出版工程,2012年该书的英文版出版)、《图说周易》(华夏出版社2007年出版)、《图说论语》(华夏出版社2007年出版)、《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周易》(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研成果奖)、《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山海经》(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孙子兵法》(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曾主编《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丛书,共60册,800万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中华大字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栏目曾播出该书的专题节目)等多种书籍,并在国家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文摘


序言



《山海经》:一部穿越时空的奇书 《山海经》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典籍,其成书年代、作者以及内容性质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课题。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份值得反复研读的文化遗产。《山海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探寻其中蕴含的洪荒远古、神灵鬼怪、奇珍异兽、山川地理。 内容之宏富,包罗万象 《山海经》全书共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其内容极其宏富,宛如一部古代中国的大百科全书,涵盖了地理、博物、神话、历史、民俗等多个领域。 地理志:《山经》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的山脉、河流、矿产、植物、动物等自然地理信息。它勾勒出一幅古代中国广袤而神秘的地理图景,描绘了山峦叠嶂、江河奔腾、植被繁茂、物产丰饶的景象。这些记载,虽然以现代地理学的标准来看存在许多超现实的成分,但其中蕴含的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记录,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地理格局和生态环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博物志:《海经》则更侧重于对“海外”、“海内”的奇闻异事的记载,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异兽谱录、神灵谱系、方国异俗等内容。这些记载充满了想象力,描绘了各种形态奇特、能力非凡的生物,如九尾狐、饕餮、应龙、烛龙等,以及性格迥异、能力强大的神祇,如女娲、伏羲、西王母、夸父等。这些神话传说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艺术和民间信仰。 神话与传说:《山海经》是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资料。书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天地开辟、人类起源、洪水治愈、日月星辰运行等创世神话和英雄神话。这些神话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起源的好奇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其中,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经典神话,早已家喻户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异兽与奇花异草:《山海经》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异兽和奇花异草。这些生物往往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和形态,有的能呼风唤雨,有的能腾云驾雾,有的能吐火喷水。这些描述,虽然在现代人看来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却体现了古代人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许多后来文学作品中的奇珍异兽,都能在《山海经》中找到其原型。 方国与民俗:《山海经》还记载了许多古代方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祭祀习俗等。这些记载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民族分布、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尽管其中许多地名和国名已不可考,但它们仍然勾勒出古代中国多元而复杂的社会面貌。 价值与影响: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根 《山海经》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其内容本身,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深远影响和独特的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神话的源头:《山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神话的“百科全书”和“集大成者”。它记载了大量原始而古老的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神祇传说,为后世中国神话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西游记》中的奇珍异兽,到《聊斋志异》中的神鬼志怪,再到无数的诗歌、绘画、戏剧,都可以看到《山海经》的影子。 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故事,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塑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价值观、审美观,也激发了无数艺术创作的灵感。 地理与博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尽管《山海经》中的地理描述充满了神话色彩,但其中包含的对古代地理、动植物的观察和记录,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地理变迁、生态环境、物种演化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学艺术的灵感之泉:《山海经》以其瑰丽的想象、奇特的描写,为历代文人墨客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无数的诗词、小说、戏剧、绘画作品,都从中汲取养分,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艺术珍品。 古代思想的折射:《山海经》的许多内容,折射出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社会、生命、死亡的思考和探索。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某种哲学追问。 阅读《山海经》:一场穿越古今的奇幻之旅 阅读《山海经》,并非易事。它语言古朴,记载跳跃,许多地方需要结合后世的考据和解读才能理解。然而,正是这份古老而晦涩的魅力,使得《山海经》成为一部值得反复品味和研究的经典。 当您翻开《山海经》,您将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幻旅程。您将见到奔腾的巨龙,听闻九尾狐的传说,目睹夸父追日的壮举,感受女娲补天的艰辛。您将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与奇迹的世界,一个与我们现实世界既相似又截然不同的古老中国。 《山海经》是一面古老的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映照出我们民族最古老、最奔放的想象力。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也是一道永恒的谜题,等待着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渴望探索未知的朋友,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去感受它非凡的魅力。 这部典籍,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穿越时空的文化力量,以及对后世深远的影响,无愧于“奇书”之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星辰,值得我们永远珍视和传承。

用户评价

评分

我通常对这种“规范读本”系列的兴趣不大,总觉得它们为了迎合大众市场,难免会在学术严谨性上有所妥协,但这次的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这本书的注释和译文处理得非常到位,既保证了对原文的忠实度,又用现代汉语清晰地阐释了那些拗口的古代词汇和地理概念,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没有那种“读一本古籍像在啃石头”的挫败感。更值得称赞的是,它似乎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巧妙地平衡了普及性和深度。我发现它在关键节点上引用了一些近代的考古发现和学界主流的解读方向,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表面翻译,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山海经》背后所蕴含的古代地理认知、神话体系甚至早期巫术实践的读者来说,提供了扎实的参考框架。阅读时,我能明显感觉到编者团队的用心,他们似乎是怀着一份敬畏之心来对待这部奇书的,力求在现代的解读与古老的精髓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评分

这次阅读《山海经》的体验,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文化溯源之旅。过去零散地读过一些关于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的故事片段,但大多是基于文学改编的版本,缺乏对文本本身的敬畏感。这一版本的“规范读本”结构非常清晰,它不像传统注释本那样把注释堆积在页脚让你频繁低头,而是巧妙地将解释性文字嵌入到正文的阅读流中,使得阅读的连贯性大大增强。通过它,我开始对古人如何认识和构建他们所处的地理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记载的路线、物产、奇人异事,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古代先民对未知世界的早期探索与记录的集合体。这本书成功地将神话的魅力与早期地理学、博物学的价值有效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中华文明源头活水的一面。对我而言,它不仅仅是读物,更是一份探寻古代世界观的绝佳指南,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早期中国文化脉络的认知深度。

评分

这本精装本的书籍,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度。拿到手后我简直爱不释手,那彩图的印刷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色彩的饱和度和细腻程度都令人惊叹,完全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盗版书能比拟的。尤其是那些上古异兽和奇山异水的描绘,栩栩如生,仿佛真的能透过纸页感受到那个混沌初开的蛮荒世界的磅礴气息。我特意对照着以前读过的旧版本,发现这“彩图典藏版”在细节的处理上做了大量的优化和考证,即便是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记载,配上精美的图画也能让人豁然开朗,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更直观地展现给当代读者。我一直觉得,《山海经》这种古籍,光有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视觉的辅助才能真正体会其宏大叙事,而这一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装帧设计也十分典雅,放在书架上,自成一道风景线,绝对是值得细细品味和收藏的佳作,用来送给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也是极有面子的选择。

评分

我是一个对书籍的物理触感要求很高的人,我习惯于带着书本在咖啡馆或者公园的长椅上阅读,对纸张的克重和装订的牢固度非常挑剔。这本《山海经》的表现,可以说达到了我个人收藏的“准入门槛”。纸张的质感是那种略带哑光的高级铜版纸,油墨附着力极佳,所以即便是最深沉的黑色线条,也显得干净利落,不透墨。更让我满意的是它的线装(或高质量的胶装,具体取决于实际装订方式,但看起来非常结实),翻阅时平整度很好,不用担心会损伤书脊。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间的过渡页处理,往往会用一张单独的、具有特定意境的插图或纹饰来分隔,这种节奏感让长时间的阅读也不易产生疲劳,反而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和休息。可以说,从制作工艺到最终呈现,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典藏”级别产品,它的耐用度和美观度都足以承受反复的摩挲和长久的珍藏。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国学经典规范读本”这个定位,它听起来太像学校发的教材了,我害怕里面充斥着过多矫揉造作的“正确导向”文字,反而冲淡了《山海经》原有的那种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然而,当我翻开内文后,这种顾虑便烟消云散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非常大气,留白得当,让人阅读起来心绪宁静,不会感到局促。它没有试图将那些光怪陆离的神怪故事“净化”成简单的寓言,而是保留了那种神秘和未知的张力。特别是对一些与祭祀、巫医相关的段落,它在译注中保持了必要的客观和谨慎,没有过度阐释,这非常难得。这种尊重原著的姿态,让阅读体验回归到了与古代文本直接对话的纯粹状态,而不是被现代的某种既定观点所框限。它更像是一把钥匙,让你自己去探索那片迷雾中的山海世界,而不是直接递给你一张别人绘制好的地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