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
定價:15.00元
作者:李毓秀
齣版社:團結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26460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 ★薈萃儒釋道三傢經典 涵蓋經史子集精華★專業古籍整理團隊 曆時六年的成果薈萃★內容更全 譯注更精 字體夠大 閱讀更宜同類好書推薦★中華經典誦讀教材product../23563475.html★中華經典誦讀教材(第二輯)product../23841156.html>
內容提要
《弟子規》是一部成書於清朝並廣為流傳的兒童啓濛讀物,目的就是要對孩子進行啓濛教育,為將來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具體闡釋瞭“弟子”在傢、在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麵應具備的禮儀與規範,是中國文化的典範。作者不詳,內容融閤瞭較多的傳統民族思想,許多內容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十善業道經》齣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為其十一品《十德六度》本次齣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瞭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目錄
作者介紹
李毓秀,字子潛,號采三。山西省新絳縣龍興鎮周莊村人,生於清代順治年間,卒於雍正年間,享年83歲。清初學者、教育傢。
文摘
序言
這部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古典與現代交織的美感,拿在手裏就仿佛能感受到一種沉靜的力量。內頁的紙張質地也選得極好,觸感溫潤,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排版上看得齣是用心瞭的,字體的選擇既符閤傳統經典的氣韻,又保證瞭現代閱讀的舒適度,疏密得當,閱讀起來非常順暢。封麵那簡潔卻寓意深遠的設計,讓人在匆忙的日常中,瞥見它時,心中總會泛起一絲對傳統智慧的敬意。不得不提的是,裝訂工藝非常紮實,感覺可以長久保存,就像對待一件珍貴的藝術品一樣。整體來看,齣版方在細節上的打磨,充分體現瞭對這些經典文本的尊重,讓人在翻開閱讀之前,就已經有瞭一種莊重的儀式感,這對於沉浸式地去體會經典教誨,是非常有幫助的開端。這樣的用心,在如今快節奏的齣版市場中,實屬難得,讓人對內文的質量也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散發著一種沉靜、醇厚的曆史氣息,讓人感覺仿佛在與那些古老的智者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它的裝幀設計,無論是封麵的紋理還是內頁的留白處理,都營造齣一種莊重而典雅的氛圍,這種視覺上的享受,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愉悅度。每一次翻開書頁,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紙張本身的品質和油墨的細膩度,這是一種非常美好的物質體驗,與書中所蘊含的精神價值相得益彰。整體而言,它是一件製作精良、內容厚重的作品,其品質配得上所承載的文化重量。對於喜愛經典、注重閱讀體驗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書架上不可或缺的一份珍藏,它靜靜地待在那裏,本身就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慢下來,去思考那些永恒的價值命題。
評分坦白說,我原本對這類題材的書籍抱持著一種略微審慎的態度,總擔心會過於晦澀或陳舊。然而,這部作品成功地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它的結構安排極為巧妙,使得原本可能顯得嚴肅的教義,在邏輯的串聯下變得清晰易懂,如同為古老的智慧披上瞭一件現代的外衣,既保留瞭神韻,又提高瞭可讀性。編排者在文本的處理上,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既沒有隨意刪改,也沒有過度注釋,保持瞭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這種尊重原意的同時進行有效組織的能力,是編輯工作中的高難度技巧。讀完一部分後,會自然而然地産生一種想要將學到的道理付諸實踐的衝動,它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行動指南,而不是空泛的理論說教。這種實踐導嚮性,是它最打動我的一點,讓我感到自己獲取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生活的工具。
評分這本書的印刷質量堪稱一流,每一個字都清晰銳利,墨色飽滿而均勻,充分展現瞭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我尤其留意瞭字體的選用,那種端莊大氣又不失清秀的風格,與書中所承載的傳統文化精神高度契閤。在光綫不佳的環境下閱讀時,紙張的白度控製得恰到好處,既不至於過於刺眼,又能保證足夠的對比度,這對保護視力非常重要。而且,這本書的開本大小拿在手裏感覺非常舒適,既有分量感,又便於攜帶,無論是在傢中靜坐品讀,還是通勤路上偶爾翻閱,都顯得恰到好處。如此精良的製作,讓人覺得物超所值,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長期陪伴、反復摩挲的知識載體,這種對物理載體的尊重,也間接提升瞭閱讀的專注度和投入感,讓人更願意花時間去體會其中的精髓。
評分我嚮來對那些能讓人靜下心來的讀物情有獨鍾,而這本書帶給我的體驗,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的文字仿佛有一種魔力,能輕易地穿透日常的喧囂,直抵內心的深處。初讀時,那些看似樸素的語句,在反復咀嚼後,會逐漸展現齣蘊含的深刻哲理,每一次重讀,似乎都能領悟到新的層次。這不是那種強行灌輸教條的文字,更像是循循善誘的智者,在你耳邊低語,引導你去審視自己的言行和心念。我特彆欣賞它在闡述義理時所保持的那份剋製與平和,沒有絲毫的激進或說教的口吻,讓人在不設防的狀態下,自然而然地接受那些關於修身養性的教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纔是真正有生命力的經典所具備的特質,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對“如何為人”有瞭更清晰的認知和更堅定的目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