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漫游澳大利亚
定价:49.00元
作者:藏羚羊旅行指南编辑部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2001288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8 美食美酒 用味蕾认识澳大利亚
12 爱伴手礼 澳大利亚购物
16 感受人文历史 澳大利亚世界遗产
22 悉尼
24 悉尼交通
31 精华景点
岩石区、悉尼港口大桥、桥塔观景台、卡德曼小屋、圆环码头、悉尼歌剧院、悉尼塔和天空漫步、皮特街购物中心、维多利亚购物中心、悉尼水族馆、悉尼鱼市场、皇家植物园、维多利亚街、麦夸里夫人角、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牛津街、潘汀顿市集、邦迪市集、皇后街、邦迪海滩
52 周边景点
猎人谷花园、蓝山国家公园、恩纯斯镇纪念公园、史蒂文斯港、滨海景观公路、南天寺、詹伯鲁休闲公园
60 住在悉尼
64 吃在悉尼
68 购在悉尼
72 墨尔本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文化冲突和融合时的那种克制与深刻。很多游记为了追求猎奇感,会过度渲染异域文化的“神秘”或“落后”,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种倾向。在讲述作者深入昆士兰州热带雨林与原住民部落交流的经历时,文字充满了敬意和审慎。他没有试图扮演一个“拯救者”或“发现者”的角色,而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谦卑的学习者。书中用了大量篇幅来分析原住民口述历史中关于“梦境时间”(Dreaming)的复杂性,指出这不仅仅是神话,更是一种建立在土地之上的生态哲学和法律体系。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田野调查笔记,但绝不是枯燥的学术堆砌,而是通过他与一位年长女性学习编织传统图案的过程,将抽象的文化概念具象化了。这种细腻的观察力,使得书中对原住民文化的阐述,既有学术上的严谨性,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温度,让人读完之后对澳大利亚这片土地的历史厚重感有了全新的认识,远超一般的旅游宣传册所能提供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老道,简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领航。它没有那种一上来就铺陈宏大历史背景的沉闷感,而是以一种近乎私密的口吻,从作者在悉尼一个不起眼的咖啡馆里,因为错过一班渡轮而产生的“意外”开始写起。这种叙事的起点非常接地气,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旅游指南,而是在倾听一位老朋友分享他的“私藏故事”。作者在描绘自然风光时,语言的运用达到了诗歌的境界,尤其是在描述塔斯马尼亚的雾锁山峦时,他用了整整三页篇幅来描摹光线穿透水汽时那种“破碎而神圣”的质感,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让山脉仿佛有了生命和呼吸。更难得的是,他巧妙地穿插了与当地居民的对话片段,这些对话充满了智慧和幽默,例如那位世代居住在内陆的牧民关于“时间是如何在广袤中失效”的论述,简直是哲思的闪光点。读完整章,我甚至感觉自己那颗被都市生活压抑已久的心,也被那片空旷的土地洗涤了一遍,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治愈。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具巧思,它并非按照地理方位线性推进,而是采用了“主题式探索”的编年体。例如,有一个章节专门聚焦于“岛屿的孤独与重生”,将巴瑟斯特岛和圣诞岛的生态故事并置对比,探讨了隔离对物种进化和人类社会构建的影响。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让读者在不同地理纬度的故事之间跳跃,却总能被一个核心的哲学命题所牵引。更让我赞叹的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还插入了一些他个人的艺术创作记录。他似乎是一位业余的野生动物素描爱好者,书中有几页展示了他用炭笔临摹鸸鹋脚印和袋鼠骨骼的速写,这些插图虽然略显粗犷,却充满了生命力,它们作为文字描述的补充,提供了一种“在现场”的直观证据,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价值。这种跨媒体的叙事尝试,让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立体而丰富,不再是单调的文字灌输。
评分我必须指出,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对“现代性”在澳大利亚边缘地带的冲击这一主题的探讨。作者并非沉湎于对原始风光的赞美,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快速发展对环境和社区造成的隐形裂痕。比如,在讲述西澳的矿业开发时,他通过聚焦于一个因矿区扩张而被迫搬迁的小镇居民的集体记忆,来剖析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永恒矛盾。文字在这里变得犀利而富有批判性,不再是前几章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抒情。他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展示了冲突双方的立场——既有地方政府对就业增长的压力,也有社区对祖辈土地的依恋。这种对复杂现实的直面,使得这本书的视野超越了传统的“风景赞美诗”,上升到了对当代社会议题的反思层面。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所有在现代化浪潮中挣扎的社区所面临的困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旅行文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带着阳光味道的橙色和深邃的海洋蓝交织在一起,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澳大利亚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气息。我是在一家独立书店偶然翻到它的,当时店里正放着轻柔的弗拉明戈吉他曲,拿起来的时候,那种厚实的纸张手感,以及油墨散发出的微弱香气,都给我一种非常可靠的期待感。我立刻被它扉页上的那句引言吸引住了——“迷失在红色中心的旅人,终将在海岸线上找到自我。”这句话非常有哲理,一下子把我带入了一种对未知的探寻之中。装帧上的一些细节,比如烫金的书名,在灯光下闪烁着低调而奢华的光芒,这绝不是那种流水线上的廉价印刷品能比拟的。而且,我注意到它在章节的开头,都配有一张非常精美的手绘地图草图,笔触非常细腻,标注的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旅游景点,而是诸如“隐秘的酒庄小径”、“原住民的星空观测点”之类的名字,这让我明白,作者的意图绝不是简单地罗列景点,而是引导读者去深入体验那些不为人知的美丽角落。光是翻阅目录,我就已经计划了好几次“精神漫游”,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未知探索的渴望,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打包行李飞过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