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文选类纂
定价:16.00元
作者:钱基博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5325620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作为钱基博先生生平*重要的国学著作之一,他编撰的这部《钱基博著作集:国学文选类纂》,兼顾了“国学”横的分类介绍和纵的历史叙述,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国学启蒙读物。
《钱基博著作集:国学文选类纂》有甲集、乙集、丙集三部,所选文章分论小学、经学、诸子学;每集各有叙目,叙文指示途辙,考镜源流,偏重“纵断的视察”;大多数选文末附考证部分,有对文字上的校勘,也有对文章的解释、论述和阐发。
内容提要
本书为钱基博撰国学启蒙读物,按小学、经学、子学、史学、文学、校雠目录六分法编著,兼顾了国学的横的分类介绍和纵的历史叙述。
目录
总叙
甲集 小学之部
许慎《说文解字叙》
朱筠《重刻许氏叙》
江声《六书说》
章炳麟《小学略说》
章炳麟《理惑论》
姚华《说文古籀补补序》
杨荫杭《挨及文与华文同源说》
乙集 经学之部
龚自珍《六经正名》
章学诚《经解》
魏源《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序》
江藩《南北朝经术流派论》
赵坦《唐孔颖达得失论》
胡培晕《诂经文钞序》
陈寿祺《经郛条例》
蒙文通《议蜀学》
丙集 子学之部
《庄子·天下篇》
太史公谈《论六家要指》
刘孚京《诸子论甲》(儒家)
陈三立《读荀子》
刘孚京《诸子论乙》(道家)
陈三立《注序》
章炳麟《庄子释序》
陈三立《读列子》
谢无量《韩非叙略》
孙诒让《墨子间诂序》
戴望《汪仲伊序》
姚鼐《读》
汪中《吕氏春秋序》
梅曾亮《淮南子书后》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工艺简直是一流的,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那种沉稳大气的风格所吸引。纸张的选择非常讲究,看得出来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手感,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内容编排上,作者(或编者)似乎对国学典籍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它不像某些选本那样只是罗列篇目,而是巧妙地设置了层次和脉络,似乎在引导读者进行一次系统的、由浅入深的文化熏陶。我尤其欣赏其中对某些关键概念的阐释,那种鞭辟入里的分析,常常能让人茅塞顿开,解决了过去阅读原著时遗留的诸多困惑。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收录了多少经典,更在于它如何“讲述”这些经典,如何将零散的文化碎片有机地串联成一个宏大的知识体系。对于希望系统性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但又苦于浩如烟海的古籍无从下手的学习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张极佳的路线图和入门指南。
评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对任何试图梳理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著作都抱持着审慎的态度,而这本读物无疑是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它展现出一种对文本的敬畏之心和高度的学术自觉性。在选文的取舍上,看得出编者是经过了漫长的斟酌和反复的推敲,每一个被收录的段落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不同学派、不同时代之间的过渡处理得极其自然流畅,仿佛一条清晰的时间长河,将不同时期的思想火花串联起来。阅读体验上,字体清晰、行距适中,长时间阅读不易疲劳,这对于内容如此厚重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它的存在本身,就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读者的品味。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民族文化基因中的那些闪光点,并深切感受到传承的重量。
评分最近淘到一本好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装帧设计得非常古典雅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墨香和纸张的质感都让人心生敬意。内容上,它似乎是一部汇集了古代经典文献的集大成之作,涵盖了从先秦诸子到魏晋风骨,再到唐诗宋词的精华片段。我特别喜欢它在选材上的独到眼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篇穿插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篇章,让人在阅读时总能有“原来如此”的惊喜感。编辑的注释和译文部分做得极为考究,不仅解释了生僻字词的含义,还深入剖析了篇章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使得即便是对古文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领略其神韵。翻开书页,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些伟大灵魂的低语。这本书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堆砌,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文化之旅,引导着读者去探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脉络。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沉浸在其中,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是现代快餐文化难以给予的。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传统文化抱有敬意和好奇心的朋友们!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买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国学类书籍良莠不齐。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的价值体现在一种“集成”与“提炼”的平衡艺术上。它没有追求大而全,而是聚焦于最具代表性、最有思想穿透力的篇章进行精选。阅读过程中,我反复被一些古人对生命、自然、社会治理的深刻洞察力所震撼。比如,其中对于某个古代哲人关于“道”与“德”关系的论述,被解析得极其精妙,结合现代语境去理解,竟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颇具匠心,虽然是精装本,但却不显笨重,拿在手中有一种庄重感,很适合放在书房里作为案头常备的工具书和精神食粮。它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枯燥说教,而是用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将深奥的哲理和优美的文字完美融合,让人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纯粹的审美愉悦。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厚重而有温度”。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专著,而是充满了对古代先贤智慧的体恤和热爱。装帧方面,我必须再次强调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内页的纸张选择,使得即便是那些篇幅较长的散文或政论也能保持极佳的可读性。在内容上,它似乎有一个独特的逻辑主线,将那些看似分散的国学知识点,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可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网络。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伦理道德部分的阐述,它既保留了古籍的原汁原味,又通过现代语言进行恰到好处的疏导,使得那些穿越时空的教诲,依然能在当下引发强烈的共鸣。对于那些希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一处可以沉静下来,与历史对话的栖息地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人文的关怀,读完之后,心中充盈的不仅是知识,更有对我们文化之源的深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