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五种遗规(子海精华编)
定价:126.00元
作者:陳弘謀 撰 / 蘇麗娟 點校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506237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清朝*统治者指定的修身课教材。曾国藩评为:“修身齐家之道,无过陈文恭公《五种遗规》一书。”
内容提要
《五种遗规》,编著者情人陈弘谋(1696-1771),字汝咨,广西临桂人。该书是五种书的合集,即《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整理出版此书,既给有志于研究此书的学者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整理本,也为普通大众提供一个认识传统文化的具体平台。
目录
作者介绍
苏丽娟,女,浙江大学博士,专业为古典文献学。从事专业研究多年,发表论文数篇。现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教师。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看似“陈旧”的合集有些望而却步,总担心内容晦涩难懂,充满了佶屈聱牙的古文,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翻译”才能理解。但实际翻阅后,惊喜地发现编者在导读和注释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他们似乎深谙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在保持原文风貌的同时,巧妙地穿插了解析和背景介绍,使得即便是对某些专业术语不甚了解的门外汉,也能窥见其门径。我尤其欣赏它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每一部分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像是讲故事一样,逻辑性极强,让人有兴趣一直读下去。比如在讨论某个历史事件时,它会先引述不同学派的观点,再给出自己的考据,这种多维度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结论。这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直接给你答案,而是引导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辨别真伪,这种主动学习的体验,远比被动接受知识来得深刻和持久。
评分坦白说,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的门槛确实不低,如果期望它能像通俗小说一样轻松愉快地阅读,那可能会感到有些吃力。我一开始也碰到了不少晦涩难懂的段落,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书来辅助理解。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激发了我更深层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不迎合任何人,它只是忠实地呈现了它所囊括的知识体系,等待有缘人去挖掘。我更把它看作是一套工具箱,里面装满了精密的工具和原材料,你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它们,才能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大厦。每一次攻克一个难题,每一次豁然开朗的感觉,都是巨大的成就感来源。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种面对学术和未知时应有的耐心、敬畏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这本书,是献给那些真正热爱深度思考的人的礼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个迷,初看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朴素,但越品越有味道,简直是“大道至简”的典范。它没有花哨的封面设计或者浮夸的宣传语,全靠内容本身的气场来吸引人。我将它放在书架上,与其他色彩鲜艳的畅销书并列,它就像一位沉静的智者,散发出一种内敛而强大的定力。我发现,每次当我心烦意乱,想要从信息爆炸中抽离出来时,我都会不自觉地去翻阅它。它有一种奇特的“镇静”作用,似乎在告诉我,世间万物,纷繁复杂,但追根溯源,总有几条坚实的脉络可以把握。这种从复杂回归本质的能力,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精神慰藉。它不是一本消遣读物,而是心灵的“稳定器”,每次翻开,都能重新校准我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框架。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知识的海洋,装帧精美,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过功夫的。我特别喜欢那种老派的排版风格,字体清晰,古香古韵,阅读起来完全没有现代印刷品那种廉价感。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一种庄重的仪式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阅读速度,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内容上,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初步的印象是,它涵盖的领域非常广阔,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学科,更像是一部文史哲的综合性文献汇编。尤其是一些早期文献的引用和考证,看得出编者团队下了不少苦功,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如今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每次合上书本,都会感觉自己对某个领域的理解又深了一层,那种知识被系统性地梳理和灌输的感觉,非常充实。它不追求时髦的热点,而是扎根于经典,这一点深得我心。对于真正想沉下心来做研究或者想提高自身文化底蕴的人来说,这套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定海神针”。
评分我购入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它所收录的一些罕见史料和手稿影印件去的,而这套书完全没有让我失望,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在数字化时代,能看到如此高质量的实体文献复制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纸张的质感、墨色的还原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这对于研究细节的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我花了大半个下午的时间,仔细比对着其中一幅古代地图的拓本,那精细的线条和标注,仿佛能穿越时空,让人真切感受到古人的制图智慧和当时的地理认知。比起网络上那些模糊不清的扫描件,实体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天壤之别。它强迫你慢下来,用眼睛去捕捉那些微小的笔触和痕迹,从中解读出作者当时的情绪和意图。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讲了什么”,更在于它“呈现了什么”,这种对物理载体的尊重和精湛的复制技术,让它本身也成了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