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说新语
定价:39.00元
作者:刘义庆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518129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简洁有趣的故事集,可作为魏晋微博大V语录欢快地读下去。嬉笑怒骂,妙悟机智,贤达奇葩,世间百态,尽在其中。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处处可见。往往寥寥数语,名士风范便跃然纸上。阅毕方知,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也可以如此鲜活有趣。
内容提要
南北朝时期,临川王刘义庆广招天下文人雅士,搜集名士逸闻趣事,经过润色整饰,编撰成书,是为《世说新语》。
本书收录了自汉末至东晋数百年的段子精华,文辞优美,简朴隽永,可谓篇篇珠玑,是文学中之*,影响了一千多年来中国文人的风度,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本书精选世说新语条目,奉清简好读为要义,以公认善本——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宋本为底本,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臻美。目录
德行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作者介绍
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武帝之侄,袭封临川王。
自幼才识卓然,广招四方文人雅士于门下。
主要作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宣验记》。
文摘
序言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力达到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它摒弃了传统史书的刻板说教,转而采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调,将那些零散的逸闻趣事组织得井井有条,读起来丝毫没有滞涩感。每则小故事的篇幅都恰到好处,如同精心打磨的玉石,光泽圆润,掷地有声。刘义庆他们对于语言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个人的神韵和当时的氛围。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场景和氛围的营造,比如“东山再起”的那个经典瞬间,那种山林野鹤与朝堂权势之间的拉扯,被描绘得扣人心弦。读到那些关于辨识人才、赏识风度的章节时,我常常会反思自己对人性的洞察力是否足够敏锐。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一种高级的社交艺术和审美情趣。不同于正史的宏大叙事,这本书聚焦于生活最细微处,却折射出那个时代最本质的底色,那种飘逸而又带着一丝颓废的美感,是其他任何书籍都难以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编辑和装帧设计也值得称赞,它让古典著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拿到手时,那纸张的质感和字体的排版,就给人一种沉静雅致之感,非常符合内容本身的格调。我喜欢这种将文化遗产以现代优秀出版物形式呈现的做法,它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经典。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模仿书中的人物语气,在脑海中进行“清谈”,思考如何用更精炼、更有韵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它对言辞的推敲达到了极致,教会我们如何用最得体的语言,去处理最微妙的人际关系。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对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校验和提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认为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文字集,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做人、如何说话、如何生活的优雅指南,值得反复品味,常读常新。
评分坦白讲,一开始接触这本书,我有些担心会因为年代久远而感到晦涩难懂,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虽然涉及到许多当时的典故和人名,但编撰者在叙事过程中巧妙地嵌入了解释,使得即便是对魏晋南北朝历史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大致把握住故事脉络。它真正做到了将“史”与“言”完美融合,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历史人物走下神坛,变得亲切可感。我尤其欣赏书中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段落,比如关于饮食、服饰、居住环境的描述,这些细碎的片段,构建了一个立体而真实的魏晋生活画卷。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的“魏晋风度”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性认识,它不再是书本上的一句定义,而是融入到了具体的人物言行和场景之中。这本书无疑是理解中国古典审美取向的一个绝佳入口,它那种崇尚自然、追求个性的精神内核,即便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依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让人时常反思:我们是否过度地被外界标准所裹挟,而失去了自我本真的声音?
评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发现《世说新语》对于后世的笔记小说和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手法,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范本。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完整性”和“留白”,它没有对所有事件给出明确的结论,而是将判断权交给了读者。比如,对于一些名士的“怪癖”行为,书中只是客观地记录下来,让读者自行去体会其中的深层用意——是真性情流露,还是对礼教的无声反抗?这种开放式的解读空间,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常常会琢磨,为什么一个人物会做出这样的反应,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哲学思辨?这种阅读体验,远比那些结论先行、说教意味浓厚的作品来得痛快。它更像是一场智力游戏,需要读者调动自身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去拼凑、去理解那个时代的“格调”。这种主动参与感,让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建构,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这部《世说新语》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开都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刘义庆及其编撰者们,以一种极其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魏晋名士的风骨与情态。我尤其欣赏那些关于“竹林七贤”的片段,他们那份遗世独立的洒脱,那种对世俗的疏离与蔑视,读来令人心驰神往。比如嵇康的“非汤沃雪,宁为玉碎”,何晏的清谈妙语,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记录,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书中的细节描摹极为传神,你几乎能想象到王羲之在曲水流觞时,那份从容不迫的雅致;也能感受到谢安在淝水之战前,那种不动声色的运筹帷幄。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捕捉,使得这些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体。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细细品味那些脍炙人口的典故,它们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更提升了我对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风气的理解。那些关于品评人物的高妙之处,那种独特的“言谈”艺术,即便在千年之后,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人忍不住想去模仿、去体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