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诗经今注(典藏版)
定价:128.00元
作者:高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325853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苞贮要籍,洵为典范,《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品种。
内容提要
《诗经》是我国*早的诗歌总集。高亨先生研究先秦文学卓有成就,其治诸子,遵循乾嘉考据遗风,往往胜解精义,发前人所未发;其治《周易》,一改前人“以经解传,以传解经,经传互解”的旧习,经传分解,开创了中国现代《周易》“义理派”的研究新方法,为学界所推崇;其治《诗经》,以传统文字训诂学为根基,在校勘训诂上创发新义。砥砺基础,夯实根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诗经》各篇加以说明注释,有许多地方别具识见。
目录
作者介绍
高亨(1900—1986),字晋生,吉林双阳人,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两位大师,是我国研究先秦文学和文字学、训诂学的学者。一生笃志于弘扬我国传统学术,成就斐然,是上一世纪先秦学术文化研究的一座重镇。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位对中国古典文学怀有深厚感情的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满足我对学术严谨性的要求,又能带来精神共鸣的读本。这套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沉溺于枯燥的文字游戏,而是着重挖掘了诗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那些关于农耕、爱情、战争、祭祀的真实情感,让人感受到古人生活的鲜活和原始的生命力。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与古代先贤的心灵对话。作者的解读充满了温度和洞察力,能让人体会到《诗经》作为“温柔敦厚”之源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文字,更是中华民族情感基因的重要载体,这本书成功地将其中的生命力重新唤醒了。
评分这本书的注释和译文部分处理得极其精妙,完全没有一般注释书那种生硬和教条的感觉。作者显然是花费了大量心血去考据每一个字词在当时语境下的确切含义,并且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流畅的语言进行了解读,既保留了古文的韵味,又消除了阅读障碍。我注意到,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篇章或词句,作者并未武断地下结论,而是采取了兼听则明的态度,列举了不同的学术观点,这体现了极高的学术审慎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富有画面感的诗篇,译文部分的描绘生动形象,仿佛能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到先民的喜怒哀乐。这不仅仅是一部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博学的智者,耐心地牵引着你走进《诗经》深邃的世界,让人在学习之余,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巧妙地将原文、注释、译文以及必要的背景资料整合在同一页面或相邻页面,结构清晰,逻辑性极强。我发现自己可以非常顺畅地在不同层次的解读之间进行切换,不需要频繁地翻页或对照脚注,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连贯性。这种设计对于深度学习者来说尤其友好,它允许你在享受优美诗句的同时,随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密码。此外,全书的索引和检索系统做得非常完善,无论是想查找特定的篇目,还是某个特定的主题或意象,都能迅速定位,显示出编者对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这种细节上的关怀,让原本略显晦涩的古籍阅读过程,变得轻松而高效。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它更像是一套值得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我特别留意了它对篇章背景、作者身份(虽然很多不可考)以及当时社会风俗的补充说明,这些背景资料的补充恰到好处,既不冗余,又能有效帮助读者构建起完整的历史场景感。对于希望系统了解先秦文化脉络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权威的起点。装帧的坚固耐用,内容的详实精准,排版的精美绝伦,共同构筑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主体。我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是否要为家里的晚辈也添置一套,确保他们未来能接触到如此高质量的文化读物,让这份古典的智慧得以延续。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封面采用的材质和烫金工艺都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让人爱不释手。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白度适中,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细小的文字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样的用心程度,对于一本经典著作来说,无疑是对其价值的最好尊重。翻开扉页,那排版的疏朗有致,留白恰到好处,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脊的缝线工艺,结实耐用,保证了它能够经受住反复翻阅的考验。总而言之,光是作为一件收藏品放在书架上,它就已经足够吸引眼球了,更别提它承载的文化重量了。这绝对是那种值得投资,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显价值的版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