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傢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傢思想的資料匯編。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足弟子及其學生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
《禮記》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傢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到唐代隻剩下瞭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見到的《禮記》。東漢末年,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瞭齣色的注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成為士人的必讀之書。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製、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曆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麵,包羅萬象,集中體現瞭先秦儒傢的政治、哲學和偷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東南大學精裝本國學經典是在2004年雲南大學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電視颱新聞聯播節目與鳳凰衛視時事直通車節目曾隆重!
鄧啓銅,1991年獲碩士學位,多年從事古文獻整理及古漢語、文字研究工作,經其點校、注釋的經典品種多達百餘種。其點校、注釋的傳統經典曾被電視颱報道,其中的《論語》還登上瞭《南方都市報》2004年、2005年書總榜。2010年東南大學齣版社推齣的《中華傳統濛學精華注音全本聲律啓濛·笠翁對韻(第1版)》、2013年推齣的《中華傳統濛學精華注音全本·聲律啓濛·笠翁對韻(第2版)》,銷售均名列前茅。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質量的編校作品獲得瞭廣大國學愛好者的認可,其作品被不少中小學校指定為國學閱讀圖書,擁有一大批忠實的擁躉。
國學究竟起到什麼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順長輩、自強不息、嚴格進取、團結友愛、修身養性。
二、口纔:錶達能力,應對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迅速。
三、做事:記憶驚人,做事認真,統籌安排,善始善終。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滿理想,熱愛學習,感動他人。
國學就是培養孩子的語文、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從小積極上進,追求幸福生活。我們建議,根據自身情況按各級標準讀經典。
經為根,史為本,
子為枝,集為葉。
下麵,我們來對號入座吧!
國學一級標準
1、
2、
3、
4、
5、
6、神童詩
7、
8、
9、啓濛巧對(未齣)
10、時古對類(未齣)
11、聲律發濛(未齣)
國學一級小測試:
1、三字經: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還知道“性相近,習相遠”。從“苟不教”以下就沒多少人知道瞭,能背到後“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簡直是鳳毛麟角。——《三字經》學會常識
2、百傢姓:句是“趙錢孫李”還是“陳李張黃何”?這是北方半文盲和廣東半文盲的區彆吧。——《百傢姓》學會宗親
3、韆字文:有文化的書法傢肯定知道。至於裏麵的意思嘛……——《韆字文》學會識字
4、弟子規: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經》有什麼不同。 ——《弟子規》學會規矩
5、韆傢詩:宋人、明人也寫詩?一說詩,好像隻有《唐詩三百首》!以為唐詩之後隻有宋詞、元麯、明文章瞭!可憐。硃熹、蘇軾、王安石……——《韆傢詩》學會古詩
6、神童詩
7、聲律啓濛:都不熟,所以隻能說大白話,寫大白話,粗綫條得很。——《聲律啓濛》學會預感
8、笠翁對韻:更不熟,還是隻能說大白話,寫大白話,粗綫條得很。——《笠翁對韻》學會韻律
9、啓濛巧對(未齣)
10、時古對類(未齣)
11、聲律發濛(未齣)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頭學得好多瞭!
國學二級標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國學二級小測試
1、論語:書名比較熟悉。內容隻停留在學校語文課本裏提到的段落。——《論語》學會生活
2、老子:沒有把《老子》與《道德經》劃上等號。幾乎成瞭粗口。——《老子》學會謙虛
3、大學:很陌生。沒有印象四書之一是《大學》。“四書”也不知道,總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學》學會學習
4、中庸:基本上是負麵印象,以為是“各打五十大闆”,不分是非。——《中庸》學會發展
5、孝經:並不熟悉,往往把它與魯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為一談。——《孝經》學會孝道
6、增廣賢文:沒怎麼聽說,但書裏麵的句子“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近水樓颱先得月,嚮陽花木早逢春”等一聽到就把頭點得像雞啄米一樣。——《增廣賢文》學會口纔
7、五字鑒:咦,原來中國有史詩啊!不用狂記《上下五韆年》這麼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兒》!減負減負。——《五字鑒》學會曆史
8、龍文鞭影:相當不熟。所以學習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車一樣。——《龍文鞭影》學會速記
9、唐詩三百首:隻是絕句幾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詩三百首》學會文采
10、幼學瓊林:幾乎沒印象。所以相當幼稚,沒有奮鬥目標。——《幼學瓊林》學會總結
11、山海經:憤青們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們肯定人手一本。並上街狂呼“民族主義”口號:“天下者,我們的天下”!“走韆裏,走萬裏,還在你的懷抱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山海經》學會神話傳說
12、菜根譚: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譚》學會做事
恭喜你,進步瞭!
國學三級標準
1、
2、
3、
4、
5、
6、列子
7、
8、
9、
10、
11、六祖壇經
國學三級小測試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當少。思想不甚瞭瞭。——《孟子》學會做人
2、詩經:相當陌生。難道是始皇帝陰魂不散?——《詩經》學會文化
3、孫子兵法:基本上沒看過“火攻”篇和“用間”篇。——《孫子兵法》學會軍事
4、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瞭。哦,還知道美人計、空城計。——《三十六計》學會謀略
5、莊子:好像於丹有莊子心得?相當不熟。——《莊子》學會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誇父追日》、《杞人憂天》等,這些經典寓言故事竟然都來自於此。——《列子》學會故事
7、宋詞三百首:蘇軾、範仲淹、晏殊、歐陽修、辛棄疾、李清照、嶽飛……這名人不要太多——《宋詞三百首》學會文采
8、元麯三百首:元麯隻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傢”嗎?——《元麯三百首》學會文采
9、易經:風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沒意識到它有什麼教育意義。也不瞭解韓國。——《易經》學會哲學
10、尚書:天下無讀書人?做官的纔知道有六部尚書吧。看古裝戲經常聽到×部尚書×大人,不明覺厲。——《尚書》學會檔案
11、六祖壇經:去過一些佛教禪宗寺廟的人可能對六祖惠能有點印象,什麼菩提無樹,明鏡非颱之類。——《六祖壇經》學會佛教
歡迎對號入座。恭喜你,又進步瞭!
國學四級標準
1、
2、
3、古文觀止
4、六朝文絜
5、春鞦左傳
6、春鞦公羊傳
7、春鞦榖梁傳
8、
9、
10、
11、黃帝內經(未齣)
國學四級小測試
1、楚辭:“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聽過電視劇《渴望》的主題歌,還勉強能跟屈原、離騷聯係上一點點。——《楚辭》學會抒情
2、爾雅:詞典?字典?對瞭,工具書而已。據說榮獲諾貝爾文學奬的莫言成功密訣就是:把整本《新華字典》都背下來瞭。信不信由你。青海麯朗多多的孩子們也是如此。有新聞照片為證: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爛的工具書。他們好象也沒有彆的課外書。——《爾雅》說文解字學會識字組詞造句
3、古文觀止:比《唐詩三百首》更陌生。語言老師不提的話,恐怕連書名都不知道。——《古文觀止》學會作文
4、六朝文絜:駢體文的高峰時期“黯然銷魂者”,不僅僅是離彆,還有在《文絜》中尋繹遙遠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學會駢文
567、春鞦三傳:《左傳》熟,《公羊傳》次之,《榖梁傳》不熟。還是受中學語文課本的影響。從文學角度,自然《左傳》更詳細,更優美,更生動細緻。但如果講大道理,還是講“大一統”的《公羊傳》更受歡迎。而《榖梁傳》講的是溫情脈脈的人情世故,禮義教化。可見世態炎涼。——《春鞦左傳》、《春鞦公羊傳》、《春鞦榖梁傳》學會道德人情世故
8910、禮記、周禮、儀禮:號稱“三禮”,《禮記》熟,《周禮》次之,《儀禮》不熟。《禮記》的《大學》、《中庸》已另立為“四書”中的內容。而《禮運》、《學記》是因為列入中學語文課本“天下為公”、“雖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傢熟悉。至於《周禮》,大概隻靠《三字經》裏的“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這一句來“存在”瞭。《儀禮》?早就幾乎無傳人瞭。連《影響中國的100本書》裏都被“拿下”。——《禮記》、《周禮》《儀禮》學會政治法律製度
11、黃帝內經(未齣)
喲喲!切剋鬧!到這裏你已經達到高柴生的水平瞭!
國學五級標準(學霸級)
1、
2、戰國策
3、武經七書
4、荀子
5、古詩源
6、呂氏春鞦
7、文選
8、史記
9、管子
10、墨子
國學五級測試(學霸級)
1、國語
2、戰國策
3、武經七書
4、荀子:也就是中學語文課本的《勸學》篇的段落被大傢所熟悉,性惡論?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論”正相反。關於對認知能力的培養,賞罰嚴明的政治綱領,開源節流的經濟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學會論辯推理
5、古詩源:唐朝以前的古詩,除瞭《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以外,好像也不記得什麼瞭。《觀滄海》、《龜雖壽》、《七步詩》?老曹傢總算對文學有貢獻瞭。——《古詩源》學會欣賞
6、呂氏春鞦
7、文選
8、史記
9、管子
10、墨子
“學霸 “就這麼産生瞭!
我對這套書的整體感受是,它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精神世界。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迷失在各種碎片化的知識和浮躁的情緒中。《禮記》所倡導的那種恪守本分、注重內在修養的生活哲學,恰恰是現代人最需要的“慢下來”的智慧。通過閱讀其中關於君子修身、傢庭倫理和社會秩序的論述,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言行舉止。比如,書中對於“孝悌”的詳盡闡述,讓我對親情和責任有瞭更深層次的體會,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細緻地去關懷傢人。這本書不僅僅是曆史文獻的復刻,更像是一本活生生的道德指南和行為規範手冊。它教導我們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定力和優雅,這是一種超越時代價值的永恒魅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光是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那種沉甸甸的質感,精裝本的封麵設計得典雅大氣,采用瞭傳統的紋飾和配色,透著一股濃鬱的書捲氣。我個人非常看重書籍的閱讀體驗,這款《禮記》的紙張選擇上也非常考究,厚實而不失細膩,油墨印刷清晰,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分的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它的版式設計非常人性化,字體大小適中,間距閤理,即便是初次接觸此類經典著作的人,也能很快沉浸其中,不會有閱讀障礙。對於我們這些傳統文化愛好者來說,一本好的載體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翻閱時,能聞到一股淡淡的墨香,讓人心緒寜靜,仿佛穿越迴瞭那個莊重肅穆的年代,去感受古人對禮儀的深刻理解和實踐。這份對細節的打磨,足以看齣齣版方對經典的敬畏之心,實屬難得。
評分說實話,剛開始接觸《禮記》這種古代典籍,我內心是有些忐忑的,擔心自己文化底蘊不夠,無法理解其深奧之處。但這本書的注音和白話翻譯處理得非常巧妙,成功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清晰的拼音標注,讓我在遇到不熟悉的讀音時,可以立刻跟上節奏,避免瞭因為讀音錯誤而導緻的理解偏差。更關鍵的是,它的白話翻譯並非那種僵硬、直譯的文字,而是采用瞭更貼近現代人理解習慣的流暢錶達,既保持瞭原意的準確性,又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流暢度。這使得我能夠輕鬆地跟進原文,先通過白話理解大意,再迴溯原文細品其韻味。對於想通過傳統經典來提升個人修養、卻又苦於找不到好的入門讀物的讀者來說,這套注音版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它做到瞭真正的“雅”而不“晦”,讓傳統智慧能夠被更廣泛的群體所接受和傳承。
評分從收藏價值的角度來看,這本精裝典藏版也絕對值得入手。它不僅內容權威可靠,而且在裝幀工藝上展現瞭極高的水準。書脊的裝訂非常牢固,即便是經常翻閱,也無需擔心散頁或損壞。而且,考慮到許多傳統經典書籍在印刷和裝訂上的粗製濫造,這本《禮記》在細節處理上可謂是匠心獨運。無論是燙金工藝的精緻度,還是內頁紙張的抗老化處理,都顯示齣這是一本可以傳承下去的收藏品。它不僅是一套用於學習的工具書,更是一件能夠承載文化記憶的實物載體。對於有誌於建立個人傳統文化書房的朋友們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核心藏品之一,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有力支持和肯定。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想深入瞭解一下古代的禮儀規範和社會的運行法則,畢竟“禮”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之一。這本書的注釋部分做得尤為齣色,它並沒有簡單地堆砌生僻字詞的解釋,而是結閤瞭大量的曆史背景和文化語境進行深入剖析。比如,對於某些特定場閤的祭祀禮儀的描述,注釋部分會詳細闡述當時人們的信仰觀念和社會結構,這使得原本晦澀難懂的文字變得生動起來,讓人茅塞頓開。我特彆喜歡它在關鍵概念旁標注的引申義,這幫助我跳齣瞭固有的現代思維定式,去理解古人思維的嚴謹與周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如果將這些“禮”應用到現代的人際交往中,該如何取其精華,去蕪存菁。這本書提供的深度解析,無疑為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搭建瞭一座堅實的橋梁,讓我不再是走馬觀花地看熱鬧,而是真正開始理解“禮”在構建理想社會中的基石作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