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雅国学经典全民阅读大字注音全本 第四辑 墨子

尚雅国学经典全民阅读大字注音全本 第四辑 墨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学
  • 经典
  • 墨子
  • 注音
  • 大字
  • 全民阅读
  • 尚雅
  • 第四辑
  • 先秦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格旭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140044
商品编码:30025522931
出版时间:2014-10-01

具体描述

                                推   荐   理   由                               

丛书开本宏大,印刷清晰,字大如钱。

参照早的古本编著,全本注音注释,十年精编精校出书。

 

                            基  本  信  息                                    

全民阅读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第四辑) 墨子

书名:墨子

丛书名:国学经典大字注音全本

丛书主编:邓启铜

定价:55.00元

条码:9787305140044

开本:787mm*1092mm    1/16

印张:34

字数:650千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墨子

目录

卷一

亲士

修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仪第四

七患第五

辞过第六

三辩第七

 

卷二

尚贤上第八

尚贤中第九

尚贤下第十

 

卷三

尚同上第十一

尚同中第十二

尚同下第十三

 

卷四

兼爱上第十四

兼爱中第十五

兼爱下第十六

 

卷五

非攻上第十七

非攻中第十八

非攻下第十九

 

卷六

节用上第二十

节用中第二十一

节用下第二十二(缺)

节葬上第二十三(缺)

节葬上第二十四(缺)

节葬上第二十五(缺)

 

 

                                                理由                                                  

南京大学版国学经典是在2004年云南大学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与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节目曾隆重!

 

 

 

 

                                   国学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顺长辈、自强不息、严格进取、团结友爱、修身养性。

二、口才: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迅速。

三、做事:记忆惊人,做事认真,统筹安排,善始善终。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满理想,热爱学习,感动他人。

国学就是培养孩子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从小积极上进,追求幸福生活。我们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按各级标准读经典。


经为根,史为本,

子为枝,集为叶。


下面,我们来对号入座吧!

国学一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国学一级小测试

1、三字经: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还知道“性相近,习相远”。从“苟不教”以下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能背到后“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三字经》学会常识

2、百家姓:句是“赵钱孙李”还是“陈李张黄何”?这是北方半文盲和广东半文盲的区别吧。——《百家姓》学会宗亲

3、千字文:有文化的书法家肯定知道。至于里面的意思嘛……——《千字文》学会识字

4、弟子规: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经》有什么不同。 ——《弟子规》学会规矩

5、千家诗:宋人、明人也写诗?一说诗,好像只有《唐诗三百首》!以为唐诗之后只有宋词、元曲、明文章了!可怜。朱熹、苏轼、王安石……——《千家诗》学会古诗

6、神童诗

7、声律启蒙:都不熟,所以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声律启蒙》学会预感

8、笠翁对韵:更不熟,还是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笠翁对韵》学会韵律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头学得好多了!

国学二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国学二级小测试

1、论语:书名比较熟悉。内容只停留在学校语文课本里提到的段落。——《论语》学会生活

2、老子:没有把《老子》与《道德经》划上等号。几乎成了粗口。——《老子》学会谦虚

3、大学:很陌生。没有印象四书之一是《大学》。“四书”也不知道,总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学》学会学习

4、中庸:基本上是负面印象,以为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是非。——《中庸》学会发展
5、孝经:并不熟悉,往往把它与鲁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为一谈。——《孝经》学会孝道

6、增广贤文:没怎么听说,但书里面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一听到就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增广贤文》学会口才

7、五字鉴:咦,原来中国有史诗啊!不用狂记《上下五千年》这么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儿》!减负减负。——《五字鉴》学会历史

8、龙文鞭影:相当不熟。所以学习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车一样。——《龙文鞭影》学会速记
9、唐诗三百首:只是绝句几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诗三百首》学会文采

10、幼学琼林:几乎没印象。所以相当幼稚,没有奋斗目标。——《幼学琼林》学会总结

11、山海经:愤青们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们肯定人手一本。并上街狂呼“民族主义”口号:“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走千里,走万里,还在你的怀抱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海经》学会神话传说

12、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学会做事

 

恭喜你,进步了! 

国学三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六祖坛经

 

国学三级小测试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当少。思想不甚了了。——《孟子》学会做人

2、诗经:相当陌生。难道是始皇帝阴魂不散?——《诗经》学会文化

3、孙子兵法:基本上没看过“火攻”篇和“用间”篇。——《孙子兵法》学会军事

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了。哦,还知道美人计、空城计。——《三十六计》学会谋略

5、庄子:好像于丹有庄子心得?相当不熟。——《庄子》学会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这些经典寓言故事竟然都来自于此。——《列子》学会故事

7、宋词三百首:苏轼、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辛弃疾、李清照、岳飞……这名人不要太多——《宋词三百首》学会文采

8、元曲三百首:元曲只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吗?——《元曲三百首》学会文采

9、易经:风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没意识到它有什么教育意义。也不了解韩国。——《易经》学会哲学

10、尚书:天下无读书人?做官的才知道有六部尚书吧。看古装戏经常听到×部尚书×大人,不明觉厉。——《尚书》学会档案

11、六祖坛经:去过一些佛教禅宗寺庙的人可能对六祖惠能有点印象,什么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之类。——《六祖坛经》学会佛教

 

欢迎对号入座。恭喜你,又进步了! 

国学四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黄帝内经(未出)

 

国学四级小测试

1、楚辞:“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听过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还勉强能跟屈原、离骚联系上一点点。——《楚辞》学会抒情

2、尔雅:词典?字典?对了,工具书而已。据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功密诀就是:把整本《新华字典》都背下来了。信不信由你。青海曲朗多多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有新闻照片为证: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烂的工具书。他们好象也没有别的课外书。——《尔雅》说文解字学会识字组词造句

3、古文观止:比《唐诗三百首》更陌生。语言老师不提的话,恐怕连书名都不知道。——《古文观止》学会作文

4、六朝文絜:骈体文的高峰时期“黯然销魂者”,不仅仅是离别,还有在《文絜》中寻绎遥远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学会骈文

567、春秋三传:《左传》熟,《公羊传》次之,《榖梁传》不熟。还是受中学语文课本的影响。从文学角度,自然《左传》更详细,更优美,更生动细致。但如果讲大道理,还是讲“大一统”的《公羊传》更受欢迎。而《榖梁传》讲的是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故,礼义教化。可见世态炎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学会道德人情世故

8910、礼记、周礼、仪礼:号称“三礼”,《礼记》熟,《周礼》次之,《仪礼》不熟。《礼记》的《大学》、《中庸》已另立为“四书”中的内容。而《礼运》、《学记》是因为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天下为公”、“虽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家熟悉。至于《周礼》,大概只靠《三字经》里的“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这一句来“存在”了。《仪礼》?早就几乎无传人了。连《影响中国的100本书》里都被“拿下”。——《礼记》、《周礼》《仪礼》学会政治法律制度

11、黄帝内经(未出)


哟哟!切克闹!到这里你已经达到高柴生的水平了!

国学五级标准(学霸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学五级测试(学霸级)

1、国语

2、战国策

3、武经七书

4、荀子: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劝学》篇的段落被大家所熟悉,性恶论?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论”正相反。关于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学会论辩推理

5、古诗源:唐朝以前的古诗,除了《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以外,好像也不记得什么了。《观沧海》、《龟虽寿》、《七步诗》?老曹家总算对文学有贡献了。——《古诗源》学会欣赏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学霸    “就这么产生了!

 


《尚雅国学经典全民阅读大字注音全本 第四辑 墨子》 一、 墨子其人与墨家思想的时代背景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思想长河中,“墨子”二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他所创立的墨家学说,曾与儒家并驾齐驱,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墨子,名翟,生活在大约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391年,正值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的时代。此时的中国,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仍,民不聊生。面对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墨子以其过人的智慧和深刻的洞察力,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系统而独特的思想体系,试图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墨子的思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植根于他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他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破坏,看到了贫富差距的悬殊,感受到了统治者的残暴与奢靡。在这样的背景下,墨子怀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兼爱”、“非攻”为核心,倡导一种关怀全体人民、反对不义战争、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他的思想,既是对现实苦难的深刻批判,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 二、 核心思想精要:“兼爱”与“非攻” 墨家思想最闪耀的光芒,无疑体现在其“兼爱”与“非攻”两大核心主张上。 兼爱: 墨子所说的“兼爱”,并非简单的“博爱”,而是一种更为严谨、更为理性、更为实践的爱。他认为,人们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子女一样,去爱别人的父母子女。这种爱,是没有亲疏贵贱之分的,是对所有人的普遍关怀。墨子之所以提出“兼爱”,是因为他看到了“别爱”——即只爱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国家——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因为“别爱”,所以产生了家庭的偏私,国家的对外侵略,社会的等级森严,最终导致了战争与苦难。墨子认为,“兼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当人们都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那么国家之间就不会相互攻伐,社会内部也不会产生欺压与剥削,大家都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兼爱”的思想,在实践层面,也体现了墨子的实用主义精神。他并非空谈理论,而是着力于如何将“兼爱”落到实处。他主张“尚贤”,即任用贤能,不论出身贵贱,让有能力的人治理国家,才能最大程度地造福人民。他倡导“节用”,反对奢侈浪费,认为统治者应该像普通百姓一样勤俭节约,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改善民生,而不是用于满足个人的私欲。他还强调“节葬”,反对厚葬久丧,认为这样做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具体的措施,都围绕着“兼爱”的理念展开,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富足、和平的社会。 非攻: 与“兼爱”相辅相成,“非攻”是墨子反对战争的鲜明立场。在那个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以其独特的视角,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不义。他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的贪婪、野心以及“别爱”的思想。当一个国家只顾自身利益,不顾他国死活时,战争便不可避免。 墨子不仅在理论上反对战争,更在实践中积极行动。他和他门下的“墨者”们,以其精湛的防御技术,活跃在各国之间,为那些遭受侵略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他们运用巧妙的工事、严密的组织和顽强的斗志,抵御强大的侵略者,维护和平。墨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战争是“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是不符合道义的。他提出的“非攻”,并非指绝对的拒绝任何形式的军事行动,而是反对“攻”——即主动发起的、不正义的、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他强调的是“止其所欲”——阻止那些企图发动不正义战争的统治者,保护无辜的民众。 “非攻”的理念,也体现了墨子的深刻忧患意识。他深知,战争的破坏是巨大的,不仅会造成生命的损失,还会摧毁生产力,破坏社会秩序,给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因此,他将“非攻”视为实现“兼爱”目标的重要前提。没有和平,就没有“兼爱”的实现;没有“兼爱”,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战争的根源。 三、 墨家学说的实践精神与科学理性 墨家学说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除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在于其独特的实践精神和科学理性。 实践精神: 墨子并非一位闭门造车的思想家,而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一生致力于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他组织“墨者”团体,如同古代的“志愿者联盟”,他们不怕艰辛,奔赴各地,为人民排忧解难。他们或参与防御战,用生命捍卫被侵略者的土地;或调解纠纷,阻止冲突的发生;或兴修水利,改善民生。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精神,在当时的思想家中是极为罕见的。 墨子的实践精神,也体现在他对名利的淡泊上。他一生清贫,生活简朴,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为社会服务中。他反对追求名誉和地位,认为这些都是虚假的,真正重要的是能够为人民做实事。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墨家学说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科学理性: 墨子是一位极具科学精神的思想家。他反对空洞的哲学思辨,提倡以“三表法”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三表法”包括:推知过去(根据历史经验判断);效法先王(参考古代圣贤的言论和行为);以及审察鬼神(即通过观察实际效果来检验)。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强调理论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在许多领域,墨子都展现出了超越时代的科学智慧。例如,他在光学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并对小孔成像等现象进行了精确的描述。在力学方面,他对杠杆原理也有深入的认识。他还对当时的天文、历法、数学等学科都有所涉猎。这些研究,并非为了个人的学术声誉,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改造世界,服务于他的社会理想。 四、 墨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 墨家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以其鲜明的“兼爱”、“非攻”主张,与以“仁爱”、“忠恕”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重要的补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墨家与儒家并称为“显学”。虽然在汉代以后,由于政治、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墨家逐渐走向衰落,甚至一度被边缘化,但其思想的火种从未完全熄灭。 时至今日,墨子及其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兼爱”的普世价值: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加频繁。墨子的“兼爱”思想,对于促进国际间的理解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区主义,以更广阔的胸怀,关怀全人类的福祉。 “非攻”的和平愿景: 战争仍然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威胁。“非攻”的思想,是对和平最真挚的呼唤。它提醒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与冲突,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争端,共同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安宁。 实践精神的激励: 墨子那种为了理想而甘愿付出一切的实践精神,激励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空谈,而是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科学理性的启迪: 墨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实践的重视,以及对客观事实的尊重,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科学理性的头脑,辨别真伪,尤为重要。 五、 结语 《尚雅国学经典全民阅读大字注音全本 第四辑 墨子》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和学习墨子及其思想的绝佳机会。通过阅读这部经典著作,我们可以穿越历史的尘埃,聆听这位古代圣贤的教诲,感受他那超越时代的智慧光芒。墨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其“兼爱”的博大情怀和“非攻”的坚定立场,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重温墨子的思想,或许能为我们解决当下的困惑,指引未来的方向,提供一份深刻的启迪。让我们一同走进墨子的世界,汲取智慧,传承精神,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和平的世界而努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阅读效率的人,时间对我来说就是生命。以往读一些厚重的经典,常常因为篇幅过长或者结构松散而难以坚持,读完一章可能需要查阅好几本参考书才能真正消化。这套书在“全民阅读”这个定位上做得非常成功,它的章节划分逻辑清晰,每段文字的长度都控制在一个非常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范围内。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似乎内置了一种节奏感,你知道下一段的展开会紧扣着前一段的主旨,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没有那种突兀的跳跃感。我尝试在通勤的地铁上阅读,即使环境嘈杂,注意力也能够很快地被内容本身吸引进去,这说明文字的组织和叙述的节奏感极佳。这种流畅感,让原本可能需要沉下心来、耗费大量精力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吸收过程,极大地降低了亲近和掌握这些深奥思想的门槛。

评分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国学热”有点鱼龙混杂,很多出版物只是打着经典的旗号,内容粗制滥造,让人看了心里很虚。我对这套“尚雅国学经典全民阅读”系列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所体现出的那种严谨和专注。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在选取和编排上的考量,能够将那些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在大众普及中容易被忽略的经典纳入其中,本身就是一种担当。这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单汇编,更像是一种文化血脉的梳理和传承。我注意到,在处理一些涉及社会制度和伦理观念的篇章时,编者非常谨慎,既没有回避其历史局限性,也没有用现代的眼光去苛求古人,而是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坐标系,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这种中正平和的学术态度,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它鼓励的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理性的吸收和批判性地继承,这才是真正的“阅读”应该有的样子。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自身经典的掌握程度上。而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股正气磅礴的文化力量。它不同于那种为了迎合市场而进行的“快餐式”解读,它散发着一种沉淀已久的历史厚重感。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匠心,比如在区分不同学派观点时,会使用非常清晰的版式变化,避免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混淆概念。在我看来,这套书不仅是供人阅读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美的文化载体,它让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先贤智慧,以一种非常亲切、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购买它,不仅仅是添置了一本书籍,更像是在自己的书架上立起了一座精神的灯塔,时常提醒着我要保持思考的深度和对传统的敬意。它真正做到了让经典“活”起来,走进寻常百姓家。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尝试系统性地接触和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但市面上很多版本要么是艰涩难懂的文言文,要么就是过度解读、加入太多现代观点的“白话版”,让人难以把握原汁原味的精髓。我特别欣赏这套丛书在忠于原文和方便理解之间找到的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从我开始接触的几册来看,注释部分的处理非常到位,它没有大段大段地堆砌晦涩的考据,而是精准地把握住了关键概念的原始语境,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太重要了。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在你即将迷失于古人的逻辑时,轻轻点拨一下,让你茅塞顿开,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塞到你嘴里。这种“授人以渔”式的注释方法,让我感觉自己是在与古代的智者进行跨时空的对话,而不是单方面地接受灌输。这种对原著精神的尊重和恰如其分的引导,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让人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智慧的闪光点。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好得出奇,摸上去带着一股淡淡的油墨香,这对于我们这些老书虫来说简直是种享受。尤其是那个大字注音的设计,简直是为我们这些视力不太灵光的中老年读者量身定做的,看得一点儿都不费劲,连老花镜都可以暂时放下了。我原本以为这种“大字注音全本”的排版会显得很局促或者老气,但没想到排版师非常用心,字里行间留白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字号的清晰,又没有牺牲整体的美观度,读起来赏心悦目。而且,每一辑的封面设计都很有韵味,似乎能透过封面就感受到那股子古朴典雅的气息,很符合“尚雅”这个定位。我之前买过一些所谓的经典普及本,很多都是那种廉价的胶印,翻两下就觉得提不起兴趣,但这套书的用心程度,从拿到的第一刻起就完全体现出来了,绝对是值得收藏和反复品读的佳作。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让我想起了从前捧着线装古籍的那种敬畏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