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 9787301187487

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 978730118748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阴法鲁 著
图书标签:
  • 古文观止
  • 译注
  • 修订本
  • 先秦
  • 汉魏六朝
  • 唐宋
  • 明清
  • 文学
  • 经典
  • 国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87487
商品编码:30044164304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1-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 作者 阴法鲁
定价 58.00元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1187487 出版日期 2011-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32开 商品重量 0.922Kg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吴楚材和吴调侯是两位好读经史、同时又擅长写作八股文的文人。本书是他们为当时的学童和其他读书人编纂的一部启蒙读物。
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许多古文选本,但其中大部分被人们遗忘了。这部《古文观止》是两位不大知名的文人编的通俗性选本,却一直传世不衰,流传很广,影响甚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古文观止》确实有一些长处。本书共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二百二十二篇古文。编者认为这些文章都是古文中的精华,所以用吴公子季札观赏乐舞《韶筋》时发出的赞词“观止矣(好极了)”(见本书《季札观周乐》)来命名这部书。
这部书吸收了宋代以来各种古文选本的一些优点,选用了大量堪称“观止”的古文。这些文章大部分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经受了时代的考验,成为我们今天所要批判继承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宫之奇谏假道》,《国语》中的《召公谏厉王止谤》,《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鲁仲连义不帝秦》,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贾谊的《过秦论》,诸葛亮的《出师表》,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以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许多文章,都是历来公认的佳作,今天看来也是古文中的精华。
本书选收文章能注意到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这里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可以反映出古文的绚丽多姿的面貌。此外还破例选录了少量为历代传诵的的骈文和韵文。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也显得眉目清楚。选文长短相间,总的分量对一般读者来说也比较适当。这些大概就是这本书一直受人欢迎的主要原因吧。


   作者简介

   目录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硝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公下拜受胙
阴饴甥对秦伯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郑子家告赵宣子
王孙满对楚子
齐国佐不辱命
楚归晋知蕾
吕相绝秦
驹支不屈于晋
……
秦文
汉文
六朝文
唐文
宋文
明文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古文观止》作为一部流传甚广的古代散文选本,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历来为读书人所珍视。本书并非简单地收录文章,而是力求深入浅出地解读先贤的智慧,让读者在领略古代文采的同时,更能体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人生哲理。 本书的选文范围涵盖了先秦至明朝的众多名家名篇,体裁上既有议论文、记叙文,也有应用文、铭文等,可谓包罗万象。这些文章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化史的重要载体。作者们以其精湛的文笔,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探讨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抒发了真挚的情感,无不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本书的译注部分,是其与众不同的亮点之一。为了让现代读者能够无障碍地理解这些古老的文字,本书的译者和注释者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不仅对原文进行准确、流畅的白话翻译,确保意思的传达不失原貌,更对原文中的生僻字词、典故、历史背景、文化常识等进行详尽的解释。这些注释并非简单的词语解释,而是深入挖掘文章的文化内涵,梳理其思想脉络,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创作背景以及文章所处的时代特色。 例如,在解读《左传》的某些篇章时,本书的注释会引导读者了解当时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历史图景,分析人物的言行动机,并揭示作者在叙事中蕴含的政治讽喻和道德评判。对于《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注释则会补充相关的历史资料,阐释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和人物评价标准。对于诸子百家的哲学名篇,注释更是会深入浅出地解释其核心思想,梳理其思想流派,让读者得以窥见先秦时期思想文化的璀璨光芒。 此外,本书的译注还特别注重文章的文体特征和艺术手法。作者们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偶、夸张等,讲解它们在增强文章表现力和感染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对这些艺术手法的细致解读,读者不仅能欣赏到文章的语言美,更能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精巧的构思和高超的技巧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 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每篇文章都配有清晰的标题,便于读者查找和阅读。译文和注释紧随原文之后,读者可以随时对照查阅,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同时,为了方便读者进行深入研究,本书可能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必要时提供一些延伸阅读的建议,或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进行专题阐释。 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欣赏价值,更在于其作为一部思想启蒙和文化传承的工具。通过阅读《古文观止》,读者可以: 1. 提升文学素养: 接触到大量优秀的古代散文,学习古人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拓宽历史视野: 许多文章都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方面面,通过阅读,可以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3. 领悟人生哲理: 古代圣贤在文章中留下了许多关于治国、修身、处世、交友的深刻见解,这些智慧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人生。 4. 增强文化自信: 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5.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面对不同的观点和论述,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分析问题、辨别真伪,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书的修订本,更是集结了当前学术界在古文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在选文、译注、考证等方面都进行了审慎的修订和完善,力求达到更高的学术水准和更强的实用性。它不仅是广大文史爱好者案头必备的良师益友,也是学生学习古文、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参考。 总之,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古籍普及读物。它如同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大门,邀请每一位热爱传统文化、渴望提升自我的读者,跨入其中,去汲取先贤的营养,去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去体悟文字的力量。无论是初涉古文的读者,还是希望深入研究的学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收获。通过对这部经典著作的细细品读,我们不仅能与古人对话,更能从中获得启迪,照亮当下的生活,塑造更丰盈的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透着雅致的风格,简直就是为古典文学爱好者量身定做的。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细腻,这对于沉浸式阅读体验来说,绝对是加分项。我尤其喜欢封面字体那种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让人在翻阅时,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文字的黄金时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能有一本如此注重细节和品质的书籍,无疑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把玩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每次翻开它,都能被那种踏实的触感和视觉上的和谐感所吸引,让人不由得感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正是在这些细微之处得以体现。这种对物质载体的用心打磨,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也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与敬意。这本书的整体设计语言,完美地平衡了古典的厚重感和现代的实用性,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

这本书的译注部分,可以说下了大功夫,其精细程度令人咋舌。我之前尝试过其他版本的古文读物,但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生僻词或典故,读起来总觉得隔了一层纱。然而,这本书的注释却像是为每一个困惑点都准备了精确的钥匙,讲解得深入浅出,既保留了原著的韵味,又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特别是对于那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补充,简直就是一场微型的文化讲座,让人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风貌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很多时候,我只是随手翻开一页,就能被某个注释中的拓展知识所吸引,继而停下来仔细琢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知识渗透方式,远比死记硬背来得有效和持久。这套注释体系,不仅服务于初学者,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也是查漏补缺、拓宽视野的绝佳工具,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与对读者的深切关怀。

评分

作为一名对古代文学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最看重的是书籍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这本书在文本的校勘和选材上,显然是经过了极其严谨的考证。在阅读一些篇目时,我能明显感受到其文字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这使得我们在诵读时能够更好地进入古人的情境之中,体会文字的力量。权威性不仅仅体现在对经典的忠实还原上,更体现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与批判性继承上。这本书似乎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尊重传统又勇于探索的学术框架,这对于我们理解和阐释古代经典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因版本差异或理解偏差而产生的困惑,这极大地保障了阅读的连贯性和心流体验。可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可靠的知识基石,让我们能够自信地踏入古典文学的殿堂,而不必时时担心脚下的土地是否稳固。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完美地解决了阅读体验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如何平衡原文、译文和注释的视觉权重。编者没有采取那种将所有内容堆砌在一起的杂乱方式,而是通过巧妙的空间留白和合理的字体大小对比,实现了信息的层级分明。阅读主文时,目光可以自然地聚焦于核心内容,不受其他文字的干扰;而当需要参考译注时,它们又恰到好处地处于易于触及的位置,既不突兀,也不难寻找。这种精心的排版设计,极大地减轻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让“读进去”这件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很多时候,阅读的体验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排版,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真正体现了“为读者服务”的设计理念,让每一次打开书本,都变成了一次舒适的享受,而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评分

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所收录的文章选择,展现了编者极高的文学品味和对“精要”的精准拿捏。它并非简单地堆砌名篇,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筛选和编排,确保了所选篇目能够最大限度地代表某一时期或某一文体的精粹。每一篇选文之间似乎都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引导着读者循序渐进地领略古代文学的丰富层次和深邃意境。这使得阅读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像是一场有组织的文学漫游。从篇目的选取到编排的逻辑性,都体现出一种高度的策划性与用心良苦,避免了散乱感,使得读者可以构建起一个连贯、有结构的古典文学知识图谱。这种精心策划的选篇,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价值感,让人觉得每一页都物有所值,是了解和欣赏古代文脉的绝佳窗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