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说新语
定价:45.00元
作者:刘义庆,林少华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40782306
字数:
页码:4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的作品及资料并有所创新,记野史、谈掌故、辑文献,志怪、志人,无所不包,读来让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nn
内容提要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本书是南北朝时期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生动记录名士们各种不羁的性格和超凡脱俗的人品,是一部社会记录史。
n目录
德行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白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作者介绍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北朝文学家,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n文摘
序言
德行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白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那种质感和色彩的搭配,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和对古典美学的极致追求。内页的纸张选择非常考究,字体的排印既有现代印刷的清晰易读,又巧妙地融入了仿宋体的古朴韵味,使得阅读体验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我一向对书籍的物理形态很在意,很多内容精妙的著作,却毁在了粗糙的制作上,但这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从扉页的设计开始,就能感受到编辑团队的匠心,那几笔写意的墨痕,仿佛是从宋元画轴中截取下来的一段意境,瞬间就能将人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而且,书脊的装订也极其牢固,即便是像我这样经常需要反复翻阅,做笔记的读者,也不用担心它会散架。每一次打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动作。这种对细节的极致关注,反映了出版方对“内容载体”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集合,更是一件可以被珍藏、可以被把玩、可以代代相传的艺术品。可以说,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成功地在精神层面上“征服”了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到文字的世界中去探索一番。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对“魏晋风度”的精准捕捉和再现。它不像历史正传那样严肃刻板,反而像是一部充满了生活气息的“人物速写集”。你会看到那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令人忍俊不禁的率真和可爱的一面。比如,他们对待名利时的洒脱,对待友情的真挚,乃至对待生命的豁达与超脱。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段落,它们用极其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挣扎与最终的释然。这种对人性复杂面的深入挖掘,使得这些古代的人物形象,即便是放到今天来看,也丝毫不显过时,反而能引发强烈的共鸣。它成功地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广袤与深邃。读完后,我常常会陷入沉思:在今天这个节奏如此之快、信息如此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也遗失了那种从容不迫、保持真我的能力?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照系和反思的契机。
评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拿到手里时,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微涩感,一下子把我拉回了某个遥远的下午。我记得我当时正坐在一个老旧的木质书桌旁,窗外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故事的开篇并不惊心动魄,它像是从一个老者的口中缓缓流淌出来的,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和洞察。叙事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似乎总能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最能体现人物性情的小细节。比如描绘某位名士饮酒时的那个细微的手势,或是他在沉思时嘴角不自觉流露出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这些细节,不是为了堆砌辞藻,而是像精巧的榫卯结构,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严丝合缝地嵌入到当时的社会风貌之中。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人物对话时的那种“留白”,很多时候,真正的智慧和玄妙,都藏在那没有说出口的部分,需要读者自己去细细品味和体悟。读完整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参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雅集,与那些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人物们共饮了一杯清茶,虽然清茶已凉,但那份余韵却久久不散,让人回味无穷。它不是那种能让你一目十行快速读完的小说,它需要你放慢呼吸,甚至需要你合上书本,站在窗前,去想象那个时代士人的风骨与气度。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展现了极高的文学驾驭能力。有时候,文字如清泉般涓涓细流,描写景物或人物的姿态时,细腻得如同工笔画,每一个词语的摆放都经过了精心的斟酌,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在某些描绘辩论或嘲讽的片段,语言风格又瞬间变得犀利而充满机锋,如同出鞘的利剑,快而准,直击要害,让人拍案叫绝。这种风格的自由切换,使得全书的节奏感把握得极佳,避免了单一叙事风格可能带来的枯燥感。最妙的是,作者总能用最简洁的白话(相对于当时的文言文规范而言),去表达最深邃的哲理或最微妙的人情。这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作者对文字驾驭的炉火纯青。它不是教科书式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场景,潜移默化地将那个时代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传递给了后世的读者,这才是经典永恒的魅力所在。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一次对耐心和理解力的考验,但正是这种“门槛”,才使得真正欣赏它的人能够感受到更大的回报。初次接触时,可能会因为其中大量生僻的典故、模糊的背景交代而感到有些吃力,仿佛置身于一个略显朦胧的古典迷雾之中。但是,一旦你决定沉下心来,去追溯那些典故的出处,去揣摩那些看似平淡的对话背后所蕴含的时代潜规则和文化密码,乐趣便会如泉涌般涌现。它不是那种直接灌输知识的书籍,它更像是一个引路人,在你面前铺展开一张巨大的历史地图,你需要自己去绘制出那些山川河流的脉络。我甚至拿出纸笔,对照着书中的记载,去尝试理解当时士人之间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彼此的推崇或贬抑。这种主动探索的过程,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成就感。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历史的片段,更是一种深度思考、主动求知的生活态度,这比直接获取的知识要宝贵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