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易经:英汉双语国学经典(理雅各英译本)
定价:38.00元
作者:佚名, James Legge,马吉照 校注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348642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极大影响。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深受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四书》 《五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历代*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国学走入世界已属必然,“沟通中西文化*人”利玛窦之后,研究中国国学的汉学家越来越多。
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英国汉学家,伦敦布道会传教士,1842年担任香港英华书院校长,是*个系统研究并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人。从1861年到1886年的25年间,在友人王韬、助译黄胜的协助下翻译了《四书》《五经》《诗经》《道德经》《庄子》等中国主要典籍28卷。晚年在牛津大学执教,将精力都投入到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上,虽久病缠身,仍日日连续工作十几小时,笔耕不辍。欧美人士由此获得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凭借,理雅各也因在翻译上的成就与汉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于1876年获法兰西学院儒莲汉籍国际翻译奖。
理雅各译本至今虽逾百年,但仍被认为是中国经典的标准译本,是英美大学汉语教学的重要参考,是欧美文化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本和凭借。
理雅各译本的英汉双语国学经典系列目前共出版8本,本套丛书将中文古文、中文白话文、英语译文,逐段对应编排,读者可以同时看到三种版本。双页排汉语、单页排英语,便于读者通畅无碍地对照阅读。
内容提要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目录
上经 partⅠ
下经 partⅡ
作者介绍
《易经》是一部集体性著作,其内容本身不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而是经过中国历代哲学家的阐释,发展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
译者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英国汉学家,伦敦布道会传教士,1842年担任香港英华书院校长,是个系统研究并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人。从1861年到1886年的25年间,在友人王韬、助译黄胜的协助下翻译了《四书》《五经》 《诗经》 《道德经》 《庄子》等中国主要典籍28卷。晚年在牛津大学执教,将精力都投入到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上,虽久病缠身,仍日日连续工作十几小时,笔耕不辍。欧美人士由此获得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凭借,理雅各也因在翻译上的成就与汉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于1876年获法兰西学院儒莲汉籍国际翻译奖。
理雅各译本至今虽逾百年,但仍被认为是中国经典的标准译本,是英美大学汉语教学的重要参考,是欧美文化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本和凭借。
文摘
序言
我必须强调这部译本的收藏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或“参考书”,更像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理雅各的译本在西方汉学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翻译版本,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西方世界对《周易》的早期认知框架。所以,拥有这个版本,就如同拥有了一把理解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钥匙。当我阅读那些略显古朴的英文时,我能感受到那个时代西方学者面对东方智慧时的敬畏与探索。对于想追踪《易经》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轨迹的研究者来说,原汁原味的理雅各译本是不可或缺的原始材料。它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这种历史感是那些新近翻译本无法比拟的,它让阅读过程超越了知识的获取,变成了一场与历史的对话。
评分这部译本的排版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常常将原文与译文挤压在一起,让人阅读起来眼花缭乱的排版。它在版式布局上显然是下了功夫的,留白恰到好处,使得阅读的呼吸感很强。尤其是在对比阅读时,理雅各爵士的英文译文和中文字体之间的区隔处理得非常清晰,既方便了我们对照理解,又保证了各自文字的独立美感。纸张的触感也比较考究,拿在手里有分量,不是那种轻易就能翻坏的轻飘飘的纸张。对于一部涉及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来说,这样的实体呈现,无疑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和珍藏价值。每次翻开它,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准备的文化探索,而不是随意的翻阅。装帧的坚固程度也让人放心,相信能陪伴我度过长时间的研习。我特别欣赏那种能将学术严谨性与大众阅读舒适度平衡得很好的设计,这部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让人愿意长时间沉浸其中而不觉疲倦。
评分我以前接触过一些其他版本的《易经》英译本,坦白说,很多时候感觉译者的功力或者对原意的把握上总有些隔靴搔痒的味道,要么过于直译而失去了意境,要么为了“美化”英文而过度解读,偏离了原典的精髓。但理雅各的这个版本,给我的感觉是保持了一种令人赞叹的克制与精准。他似乎懂得,面对像《周易》这样高度凝练的哲学文本,最好的方式不是用华丽的辞藻去修饰,而是用最贴切、最能传达古人思想脉络的语言去重构。这种‘信达雅’中的‘信’字,在这本译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便对于一些涉及卜筮的术语,他也没有回避或轻描淡写,而是力求给出最贴切的对应词汇,这对于希望深入研究其哲学内核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每一次阅读,都仿佛能听到跨越千年的思想回响,而不是被译者的个人风格所干扰。
评分就阅读体验而言,这部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其扎实的学术基础之上,却没有牺牲可读性。我注意到,译者在处理那些晦涩难懂的卦辞时,并没有采用一堆生僻的哲学名词来故作高深,而是努力寻找那些能够被当代读者大致理解的英文词汇,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易经》的西方读者(或像我一样,需要通过双语辅助理解的读者)也能抓住主干。相比于那些过于偏向玄学的翻译,这个版本在哲学思辨层面的呈现更为清晰和逻辑化。它将《易经》的辩证法思想,以一种较为清晰的结构展示出来,帮助读者梳理“变”与“常”的核心概念。这种清晰度,对于需要将《易经》思想融入现代管理或个人决策体系的人来说,提供了非常坚实的逻辑支撑,让人感觉读完后确实获得了一种处理复杂情况的思维框架,而非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赏析层面。
评分作为一位非母语英语的学习者,或者说,作为一位习惯了中文语境去理解《易经》的读者,我发现这个“英汉双语”的设置,提供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视角。有时候,当我们用中文的固定思维去解读某个卦象的爻辞时,可能会陷入某种定势。但通过对比理雅各的英文翻译,我反而能从一个更“外来”的、更抽离的角度重新审视那几个汉字背后的多重含义。比如,某个爻辞在中文里有多种解释,但理雅各可能倾向于用一个特定的英文词汇来锁定其中一种可能性,这反而能激发我反思,这种选择是否更贴近周代当时的语境。这种“借他者之眼看自己”的体验,远比单纯的注释来得深刻和直接,它打破了语言的壁垒,提供了一面多维度的反思镜,让《易经》的智慧不再是单一的线性的,而是立体和流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