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沉迷於清末民初的學術流變,特彆是那些深耕於小學、經學,卻又對時代變遷保持清醒認知的大傢。這本書的體例安排,極其清晰地勾勒齣瞭孫詒讓先生思想演進的脈絡。它不像有些匯編那樣將所有材料一股腦堆砌,而是做瞭精心的分類和編排。比如,關於他早期對“訓茇”的研究,與後來在宋學和漢學之間進行的深刻對話,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條。特彆是那些手稿的影印部分,雖然費眼力去辨認,但那種撲麵而來的“原汁原味”,是任何後世的轉錄本都無法比擬的。我尤其欣賞其中對一些罕見碑刻的考據部分,其嚴謹程度,簡直令人嘆為觀止。這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大師,是能夠在細微之處見宏大,在繁瑣的文字中重建曆史的秩序。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跟隨著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穿梭於浩如煙海的文獻之中,每一步都踩在瞭堅實的學術基石上。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沒得說,那種樸素中透著雅緻的氣質,讓人一上手就感覺沉甸甸的,不是那種徒有其錶的浮誇。紙張的質感選得非常好,摸上去有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油墨的印製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繁復的古籍影印件,也能看得齣校對者的用心。尤其是內頁的排版,留白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在視覺上形成瞭一種古典的韻味。我花瞭好大力氣纔找到一個閤適的書架來安放它,它放在那裏,簡直就像一件藝術品。當然,光有外錶還不夠,翻開扉頁,那些細緻入微的題簽和引言,立刻把我帶入到一種嚴謹的學術氛圍中。這本書的裝幀,在我看來,是對孫詒讓先生學問的一種敬意和恰當的呈現。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物。我常常在昏黃的燈光下,隻是摩挲著它的封麵,想象著當年先生伏案疾書的情景,那種對知識的虔誠,似乎也透過這精美的裝幀傳遞瞭過來。
評分讀這類鴻篇巨製,最考驗的其實是閱讀者的心性和毅力。說實話,我一開始有些畏懼,畢竟資料的龐雜程度可想而知。但這本書的編纂者顯然深諳“導讀”之道。他們並非隻是簡單的收錄,而是加入瞭一些必要的注釋和校勘記,這些輔助性的文字,就像是黑暗中的火把,適時地為我們點亮一些晦澀難懂的古義或版本差異。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於一些存疑文字的處理方式,編者沒有草率地下定論,而是引述瞭不同的觀點,並附上自己的審慎判斷。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不再是從單一的角度去理解某個概念,而是看到瞭一個學派內部爭鳴和發展的過程。我常常需要停下來,查閱其他相關典籍,然後迴過頭來對照,這種主動的“追問”過程,反而讓知識的吸收變得格外紮實。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文本研究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匯集瞭孫詒讓先生的全部遺著,更在於它提供瞭一個觀察晚清士大夫精神世界側影的絕佳窗口。孫先生的文字,時而如同山澗清泉,流暢自然;時而又似韆鈞重壓,擲地有聲。我特彆關注他晚年對社會現象的評論,那些對傳統倫理在現代衝擊下的反思,放到今天來看,依然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他那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士人擔當,在字裏行間流淌齣來,那種對學問的純粹熱愛和對傢國的深沉憂慮,構成瞭一種復雜的精神肖像。這本書的齣現,使得我們不再需要東奔西跑去搜集散落在各處的零星文獻,而是能夠在一個集中的、高度權威的版本中,完整地體驗這位學術巨匠的心路曆程,這對於任何緻力於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研究的人來說,都是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
評分我個人對古籍的整理和流傳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關注。好的整理版本,是對前人智慧的尊重,也是對後人研究的保障。這套書在版本校勘方麵所下的功夫,絕對達到瞭專業的水準。我們都知道,孫詒讓先生的著作流傳過程中,難免會有文字訛誤和缺佚。這本書的校勘者,顯然投入瞭極大的心血去比對不同抄本和刻本,甚至包括一些地方誌中的引用。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對點”,更是一種對原意的深度還原。舉個例子,某個小小的句讀或一個偏僻的字形差異,都可能影響對整個論斷的理解。在這套書中,這些細節都被詳盡地標注齣來,使得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清晰地分辨哪些是先生的原意,哪些是後世的衍變。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體現瞭當代學術研究的最高水準,它保障瞭研究的準確性,也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的可靠性。
評分書不錯,大傢之作,書不錯,大傢之作,值得購買
評分全集非常好,有些資料第一次公開齣版
評分現今基本湊齊瞭中華書局的《新編諸子集成》40種缺1、《新編諸子集成續編》12種、《十三經清人注疏》16種、《理學叢書》24種、《道教典籍選刊》17種、《易學典籍選刊》11種、《中國思想史資料叢刊》16種、《學術筆記叢刊》29種、《中國曆史文集叢刊》11種缺1、《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18種缺1、《學案》、《元明史料筆記叢刊》24種、《清代史料筆記叢刊》46種,《唐宋史料筆記叢刊》48種還差3冊、《古體小說叢刊》11種缺1冊!上海古籍的《十三經漢唐注疏》6種、《中華要籍集釋叢書》13種、《清代學術名著叢刊》10種缺1,《清代學者文集叢刊》4種缺1,及2個齣版社的一些名著譯注、小說類的等,中華書局的26史也早就在書店買齊瞭,部頭大點的還有【通誌二十略】【通典】【文獻通考】【經義考新校】【繹史】【國榷】【兩漢紀】【明通鑒】【南明史】【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十七史詳節】【清史列傳】【漢書補注】【後漢書集解】【晉書斠注】【世本八種】【綱鑒易知錄】【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清稗類鈔】【太平廣記】【廿二史劄記校證】【文史通義校注】【十七史商榷】【讀史方輿紀要】等,很辛苦、很費錢的。希望再多有活動!
評分先生生當末世,華夏闆蕩,數試不售,遂淡泊功名,侍父衣言於任所,得請益於當世名儒,繼而靜處鄉裏,埋首苦讀撰述。其治學也,博采究極,縴毫不遺,尊古不迷,崇新未癡。《籀廎遺著輯存(繁體竪排版)》內容簡介:瑞安孫詒讓先生(一八四八-九○八),字腫陣,號籀廎,與德清俞麯園樾、餘杭章太炎炳麟並為清末國學之殿。先生一生著述甚豐,尤以經學、諸子、金石文字為最。太炎先生贊為三百年絕等雙,不過也。
評分訓詁一類還是清儒有傢傳功夫
評分還是不錯的還是不錯的
評分孫先生不僅博通經史,對當時甲骨金文學的興起也貢獻良多。
評分網絡購書是從2007年開始的,算起來7年瞭,在京東是去年7月開始的,(以前是在當當、卓越,現在閤適的話也偶爾網購一下),1年多瞭,分4個賬戶(解決瞭一個賬戶隻能優惠一次的問題)花瞭15000多,挺心疼的,好在是分次買的,不感覺有壓力,書櫃一麵牆定做的,七層高四米長前後兩排放也隻能放的下2000冊瞭!好在摺扣平均4點5摺上下(現在基本在4摺下買),還是很滿意的。
評分先生生當末世,華夏闆蕩,數試不售,遂淡泊功名,侍父衣言於任所,得請益於當世名儒,繼而靜處鄉裏,埋首苦讀撰述。其治學也,博采究極,縴毫不遺,尊古不迷,崇新未癡。《籀廎遺著輯存(繁體竪排版)》內容簡介:瑞安孫詒讓先生(一八四八-九○八),字腫陣,號籀廎,與德清俞麯園樾、餘杭章太炎炳麟並為清末國學之殿。先生一生著述甚豐,尤以經學、諸子、金石文字為最。太炎先生贊為三百年絕等雙,不過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