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中國文學史(套裝上下冊)》在充分吸收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力求體現一些自己的特點。首先是結構安排,除瞭前言、後記、附錄(帶索引的作傢小傳)和緒論(文學思潮演變史)之外,共有平行的7個部分(8章,小說部分為兩章),即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話劇文學、影視文學、颱港澳文學。這7個門類,各自按照曆史綫索敘述,類似一個小型的專門史,便於對某一文類有專門興趣的讀者使用。按照體裁編寫的另一好處是,強化“體裁”(文體)意識,以作品為核心,注重對作品的概括和發現,對重點作品有詳細的解讀分析,力求史論結閤。另外,《新中國文學史(套裝上下冊)》篇幅較大,因此涵蓋的門類、範圍、新材料比較齊全,內容比較豐富,可為不同地區、類型、層次的課堂教學以及課下的拓展性學習提供更多的選擇可能性。
目錄
緒論 新中國文學思潮的曆史演進
第一節 政治化文學思潮
一、政治化文學思潮的形成
二、“工農兵”文藝方嚮
三、文藝批判運動
四、文藝政策的調整
五、政治化文學思潮的極端化
第二節 新啓濛文學思潮
一、新啓濛文學思潮的興起
二、新時期初期的文藝爭鳴
三、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湧動
四、新啓濛文學思潮中的文學實踐
第三節 多元化文學思潮
一、多元化文學思潮的興起
二、三種文學形態並存的格局
三、新啓濛文學思潮的延續
四、市場化進程中的文學生産
五、大眾文化對文學的影響和衝擊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一章 小說(上)
第一節 概述
一、麯摺的曆程
二、走嚮大一統
三、顯流和潛流
第二節 社會變革的現實錶達
一、主調在民間世界的變奏
二、觀念主導下的鄉村敘事
三、間隙中的民間風情書寫
四、豐富而貧弱的城市想象
第三節 紅色曆史的多元敘述
一、類史詩敘事
二、類傳奇敘事
三、類成長小說
四、中短篇小說中的詩意書寫
第四節 命途多舛的探求之路
一、人性空間的留守
二、乾預生活的嘗試
三、情感世界的開掘
四、曆史虛構中的現實影像
五、動亂年代的地下小說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二章 小說(下)
第一節 概述
一、寬鬆的時代語境
二、多元的小說景觀
三、消費時代的小說寫作
第二節 現實主義的復歸
一、“文革”創傷的集體言說
二、知青經驗的曆史迴顧
三、當代曆史的縱深反思
四、時代主題的感應與張揚
第三節 民族文化的挖掘與審視
一、鄉土民風的追憶
二、市井風情的藝術傳達
三、“根”的尋找與想象
第四節 現代主義與文體實驗
一、現代主義藝術實驗的興盛
二、先鋒小說實驗的勃興與收獲
第五節 生存意識與現實關懷
一、文學中的生存意識
二、現實主義衝擊波
三、官場人生的體驗
第六節 軍旅小說的新拓展
一、新英雄形象的塑造
二、題材錶現空間的開拓
三、和平年代的軍人風貌
第七節 曆史經驗的再現與重構
一、農民起義的頌歌
二、王朝曆史的敘述
三、曆史觀念的新變與探求
第八節 女性寫作的興起和繁盛
一、女性意識的復萌
二、性彆意識與女性書寫的自覺
三、女性寫作的文體自覺與話語實驗
第九節 精神消解與理想堅守的兩端
一、價值解構的寫作
二、理想主義的精神苦旅
三、大地田園的詩性守望
四、生命苦難的哲學冥思
第十節 世紀末新崛起的作傢群
一、都市體驗與都市想象
二、日常生活與感官欲望
三、文化寓言與生存探究
思考題
閱讀書目
第三章 詩歌
第一節 概述
一、集體化的寫作
二、群體化的寫作
三、個體化的寫作
第二節 從“放聲歌唱”到“潛流寫作”
一、新生活的頌歌
二、時代的最強音
三、史詩性的敘述
四、地火仍在運行
第三節 歸來者的歌
一、光的禮贊
二、白色的花
三、九葉之歌
四、其他“復齣”詩人的創作
第四節 “朦朧詩”的崛起
一、英雄的悲歌
二、美麗與憂傷
第四章 散文
思考題
閱讀書目
下捲
精彩書摘
上捲
第一章 小說(上)
第一節 概述
一、麯摺的曆程
1949年以後,小說傢們懷著激動而略帶惶恐的心情,開始尋找新的敘事資源,謳歌時代,詮釋現實和曆史,自覺地置身於新的政治文化格局之中;而政治文化也在需要這些小說傢參與的同時,從體製和思想兩個方麵對他們加以有效的改造,逐漸框定和規範他們,剔除其中的不願意改造者。這個進程是在妥協、磨閤、閤作和分裂中進行的,充滿著復雜的意味,呈現齣一種在波摺中逐漸上升、隨後又迅速跌落的特有的曆史景觀。
從1949年到1955年,建國初期的小說創作基本上是解放區小說傳統的自然延續。這一時期的作傢由三部分構成:總體上居於主導地位的是延安解放區來的作傢;其次是從“國統區”“被解放”的作傢,他們原本是五四新文學以來的文學傳統的自然延續者,但現在卻不得不重新對自己的寫作進行反思;還有就是從海外歸來的一派,居於少數,處境尤其微妙。當然,這三類作傢並非是可以截然界分的。解放區來的作傢同樣麵臨著改造思想的問題,在這些人當中,稍後遭受批評和厄運的同樣大有人在。在“第一次文代會”上,毛澤東的緻辭盡管簡短但是富有深意。他說:“你們開的這樣的大會是很好的大會,是革命需要的大會,是全國人民所希望的大會,因為你們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這既是歡迎詞,更是一種要求和明示。“革命的需要”、“人民的希望”,這些要求對於很多作傢來說,既感到新鮮,同時又有更多的惶惑。很多作傢在最初幾年問,或許是因為一時還找不到閤適的寫作資源、閤適的形式和路徑,或許是正處於觀望之中,因而作品不多。一些作傢甚至從此基本上擱筆,如瀋從文便改行從事文物服飾研究,硃光潛、蕭乾和蕭軍等人則遭到批判,就連老捨、巴金這樣的老作傢此後也很少有小說問世。
前言/序言
本教材名稱中的“新中國文學”,與當代文學研究中流行的“當代文學”、“共和國文學”等概念大緻上類似。從空間上看,它既包括大陸地區的文學,也包括“港澳颱”地區的文學;從時間上看,它以1949年為起點。
“1949年”已經成為瞭一個曆史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現代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入瞭“社會主義革命”這一新的曆史階段。當然,盡管文學史也是“曆史”的一個分支,盡管文學發展史與社會史和政治史的演變之間有著韆絲萬縷的關聯,但文學史無疑不是政治史和社會史,它本身發展的綫索,它的主題史、形象史、觀念史、經驗變化史,並沒有決然劃一的時間界綫,而且它的演變有其自身的規定性。
在1949年7月召開的“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錶大會”上,周揚做瞭題為“新的人民的文藝”的報告,其中第一部分《偉大的開始》,是從1942年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開始論述的,並指齣“《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規定瞭新中國的文藝的方嚮”。在周揚報告的第二部分《新的主題,新的人物,新的語言》中,作為區彆於五四以來“新文學運動”實績例證的,都是解放區的文學藝術作品。周揚在報告中明確指齣,解放區的文學藝術已經齣現瞭一種新的質變,是“新的人民的文藝”。
新世紀高等學校教材·漢語言文學基礎課係列教材:新中國文學史(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很好 一般書店買不到 書很新 物流也很快
評分
☆☆☆☆☆
北師大版文學係列教材都很不錯,是入門的很好選擇
評分
☆☆☆☆☆
正品,喜歡
評分
☆☆☆☆☆
給彆人買的,據說不錯
評分
☆☆☆☆☆
北師大版文學係列教材都很不錯,是入門的很好選擇
評分
☆☆☆☆☆
下冊像是好幾部分拼接起來的,裝得那個差呀!我估計用著用著會開膠的,又嫌換貨麻煩,所以隻好忍瞭
評分
☆☆☆☆☆
書挺好的,考研用書~
評分
☆☆☆☆☆
我願意做一個比較過度的闡釋。也許波拉尼奧要說的是,他總是晚一步趕到現場。現場過期瞭,當事人已經走瞭,但地上還留著乾血味兒。他的追蹤注定是無結果的,已經發生過太多事情的大地總是在拒絕他,否定他。而波拉尼奧已經上癮,他貪圖的正是地老天荒病少年的淒涼感覺,一次又一次把鼻子湊在模糊的血跡上。而所謂的“老邁”,未必是說年齡,而是靈魂的疲勞。在再也沒有任何事件願意、並能夠接納他的時刻,老偵探“看嚮鏡中,認齣瞭羅貝托•波拉尼奧”,孤單而可笑,執拗而脆弱,既不可淩犯又不堪一擊。他明知道整個世界早已淪為一部喜劇,卻堅持要伸張悲劇的權利,這是堂吉訶德精神在“後1968”時代的典型癥狀。
評分
☆☆☆☆☆
質量好,送貨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