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是我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工具書性質的圖書,被稱作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近代以來,類書農漸被各種百科全書和新式辭典所取代,但在原著湮滅的今天,類書中保存的大量古代原始文獻就顯得尤其珍貴。因此,瞭解和掌握古代類書的知識,對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古代的類書》簡明係統地介紹我國類書的性質、起源、類型和作用,並詳細介紹魏晉南北朝至北宋時期近二十種類書的編纂經過、體例、版本和流傳情況以及各書的價值和作用,是關於中國古代類書的一部很價值的著作。
第一章 類書的性質、起源及類型
(一) 類書在古典目錄學中的位置
(二) 類書的起源和遠源
(三) 類書的範圍和各種類型
第二章 類書的作用、反作用和特殊作用
(一) 類書的本來作用及其流弊
(二) 類書的第一特殊作用
(三) 類書的第二特殊作用
第三章 曹魏和南北朝的重要類書
(一) 《皇覽》
(二) 《壽光書苑》
(三) 《類苑》
(四) 《華林遍略》
(五) 《玄洲苑禦覽》——《聖壽堂禦覽》——《修文殿禦覽》
(六) 《碉玉集》
第四章 隋代的重要類書
(一) 《長洲玉鏡》
(二) 《編珠》
(三) 《北堂書鈔》
第五章 唐代的重要類書
(一) 《藝文類聚》
(二) 《文思博要》;《三教珠英》——《海內珠英》
(三) 《兔園策府》;《類林》;《增廣分門類林雜說》
(四) 《初學記》
(五) 《白氏六帖事類集》;《白氏六帖事類添注齣經》;《孔氏六帖》;《唐宋白孔六帖》;《六帖補》
(六) 《稽瑞》
第六章 北宋的重要類書
(一) 《太平總類》——《太平禦覽》
(二) 《曆代君臣事跡》——《冊府元龜》
(三) 《一字題賦》——《事類賦》
(四) 《重廣會史》
後記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像是一位引路人,帶我深入到中國古代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類書的書目,而是選取瞭幾個極具代錶性的類書,進行深入細緻的解讀。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事林廣記》的分析,作者將其與同時期的其他類書進行對比,揭示瞭它在內容編排、實用性方麵的創新之處,以及它在民間普及所起到的作用。讀到這裏,我仿佛看到瞭古代普通百姓如何通過類書來學習知識、豐富生活,這讓我對類書的社會價值有瞭更直觀的感受。而且,作者在書中也探討瞭類書的局限性,例如其可能存在的偏見、時代局限性等,這種辯證的分析讓整本書更加客觀和立體。我感覺作者並不是在贊美類書,而是在客觀地呈現它們在曆史長河中的位置和影響。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有趣的軼事和典故,讓枯燥的學術內容變得生動起來,我常常會因為某個故事而會心一笑。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讓你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深刻理解中國古代知識體係的書。
評分這本《中國古代的類書》簡直是一場盛大的文化盛宴!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沉浸其中,感覺自己像是穿越迴瞭那個群星璀璨的時代,親眼見證瞭古人如何將浩如煙海的知識進行係統性的梳理和歸類。最讓我驚嘆的是,作者並沒有僅僅羅列那些古籍的目錄和簡介,而是深入挖掘瞭每部類書産生的曆史背景、編纂意圖,以及它們在中國文化傳承中的獨特地位。比如,關於《永樂大典》,書中不僅講述瞭其規模之宏大、保存之艱難,還生動描繪瞭編纂過程中無數文人墨客的心血與智慧。讀到這裏,我仿佛能聽到筆墨的沙沙聲,感受到那種為中華文明留下寶貴財富的使命感。書中對不同時期類書的發展脈絡分析得也非常透徹,從早期零散的匯編,到宋代印刷術的推動下的繁榮,再到明清時期類書的成熟與演變,都一一梳理得井井有條。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中國古代知識體係的演進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且,作者在解釋一些專業術語時,也做得十分到位,即便我是初次接觸類書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學術著作,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國古代文化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抱著“瞭解一下”的心態翻開《中國古代的類書》,沒想到卻被深深吸引。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的書。作者用生動的筆觸,勾勒齣瞭一幅幅古代文人的群像:他們是如何在寂寥的書齋中,耗費畢生精力,編纂那些影響後世深遠的巨著。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藝文類聚》和《北堂書鈔》的論述,作者細緻地分析瞭它們在收錄、編排上的獨到之處,以及它們如何為後人提供瞭寶貴的史料和創作靈感。讀到這裏,我腦海中不禁浮現齣那些古代的學士,在昏黃的燈光下,一絲不苟地摘抄、校對,將無數碎片化的知識凝聚成冊的情景。這種對古代士人治學精神的描繪,令人肅然起敬。此外,書中還探討瞭類書在古代科舉考試、官員選拔等社會功能上的作用,這讓我看到瞭類書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實際價值,並非僅僅是學者的自娛自樂。它更像是一座座知識的燈塔,照亮瞭無數人的求學之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平實易懂,沒有枯燥的學術腔調,讀起來就像是一位老者在娓娓道來,充滿瞭人文關懷。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曆史文化一直頗有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介紹中國古代知識體係的書,《中國古代的類書》無疑滿足瞭我這一期待。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介紹層麵,而是通過對不同時期代錶性類書的深入剖析,展現瞭中國古代知識的結構、傳播和演變。我尤其贊賞作者對類書的功能性及其在不同曆史階段作用的分析。比如,在社會動蕩、書籍稀少的年代,類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為知識的保存和傳播提供瞭極大的便利;而在文化繁榮的時代,類書又成為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的重要工具。書中對《太平禦覽》的論述就極具啓發性,它不僅是皇帝禦覽之書,更是匯集瞭天文、地理、人文等諸多領域的精華,體現瞭當時統治者對知識的重視。我感覺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再是零散地瞭解古代的某些著作,而是能夠將其置於一個更宏觀的文化背景下去理解。作者在論證過程中引用的史料詳實,考證嚴謹,但又不失趣味性,使得閱讀過程非常流暢。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古代知識的廣博和深邃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時代的文化,不能僅僅停留在對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上,更需要去探尋那些承載和傳播知識的載體。《中國古代的類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將抽象的“類書”概念,通過鮮活的例子和深入的分析,變得觸手可及。我特彆享受作者對不同類書的“解剖”過程,比如,對《淵鑒類函》的細緻解讀,讓我瞭解瞭它在體例編排上的獨創性,以及它對後世類書編纂産生的深遠影響。我感覺作者不僅僅是在介紹書籍,更是在解讀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方法。書中還提及瞭一些鮮為人知的類書,以及它們在特定曆史時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我仿佛看到瞭古代的士人,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通過類書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係,並在學術研究和文化傳承中發揮作用。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優雅,字裏行間透露齣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又不失親和力,讓我能夠沉浸其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它讓我明白,原來瞭解古代的知識體係,可以如此有趣和有意義。
評分(一) 類書的本來作用及其流弊
評分書破損嚴重。品相不行。
評分鬍道靜文集·古籍整理研究
評分第三章 曹魏和南北朝的重要類書
評分多讀書,多讀這樣的好書!
評分(一) 《太平總類》——《太平禦覽》
評分夢溪筆談校證
評分(四) 《初學記》
評分讀書不僅可以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對於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