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阶梯围棋教室 从业余初段到业余3段(第2版)
作 者:黄希文
I S B N :9787538176957
出 版 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印刷时间:2012-10
版 次:1 版
印 次:1 次
字 数:380000 字
页 数:328 页
开 本:16 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430 克
定 价:40 元
目录
章 现代布局思路
讲 常见布局的特点
节 星布局的制胜之道
第二节 星小目布局的制胜之道
第三节 小目布局的制胜之道
第二讲 布局要领
节 全局的组织与配合
第二节 实战例精选
第二章 定式运用
第三讲 定式是布局的一部分
节 定式要为全局服务
第二节 选用自己擅长的定式
第四讲 识破欺着与出奇制胜
节 常见欺着及破解
第二节 飞刀——克敌制胜的定式变着
第五讲 定式成功实战例
第三章 中盘定式
第六讲 打入的时机与手段
节 以星为主体的打入
第二节 以小目为主体的打入
第七讲 侵消的时机与手段
节 常用的侵消手法
第二节 侵消与打入的实战运用
第八讲 常见布局的全局攻防要点
节 星布局的常见型
第二节 星小目布局的常见型
第三节 小目守角拆边结构的常见型
第四章 中盘的生命线
第九讲 抢占全局战略要点
节 序盘的战略要点
第二节 中盘的战略要点
第十讲 占领要点之后
节 大局观要和战斗力结合
第二节 培养大局感觉
第五章 中级死活
第十一讲 趣味死活及实用死活
节 古典趣味死活
第二节 现代实用死活
第十二讲 实战中的死活
节 序盘中的死活
第二节 中盘中的死活
第十三讲 死活秘笈——金柜角
节 金柜角基本型
第二节 金柜角变化型
第六章 中级官子手筋
第十四讲 中级局部官子
节 与死活有关的官子手筋
第二节 常见官子手筋
第十五讲 收官练习
节 十三路盘全局的官子收束
第二节 实战死活官子问题
内容简介
作者根据多年的围棋教学经验,科学地将围棋爱好者的学棋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入门到业余初段、业余初段到业余3段、业余3段到业余6段、业余6段到专业棋手。按各种不同的水平,有针对性地编排围棋教学内容。
《阶梯围棋教室》第2版应读者的要求,在第1版的基础上做了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同时也删掉了一些过时的东西。相信它会成为不同层次围棋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本书将业余初段到业余3段的围棋爱好者作为读者对象。这个层面的读者有一定的围棋基础,但是计算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中盘战斗能力不强。根据他们这一类水平读者的特点,主要介绍一些中盘的攻防技巧和中级死活手筋。
作者介绍
黄希文,东北牡丹江人,1963年生。11岁开始学习围棋,13岁跟随恩师聂卫平棋圣从牡丹江到北京,开始了30余年的围棋生涯。14岁成为围棋职业棋手,1979年进入国家队,1982年定为四段,1990年升为六段。20世纪80年代有“东北棋王”之称。棋风雄健有力,擅长“围大空”、“杀大龙”。1988年开始投身围棋产业,先后成立了京西围棋会馆、金伯乐棋类培训中心等围棋培训机构。在多年的围棋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586围棋快速提高方案”,抓住了棋艺提高的关键环节,找到了棋艺的途径。其教学方法被棋界称为“5天长一段”。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后续学习的指引,也做得非常人性化,体现了作者对初学者的深切关怀。在每一章的结尾,它都会设计一个“小测验”环节,但这个测验不是传统的选择题,而是提供一个半完成的局面,要求读者自行找出最佳的收官手段或者解决一个简单的死活问题。这种动手实践的环节,有效巩固了前文所学的内容,防止了“读完就忘”的尴尬局面。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全书的最后,提供了一个非常详尽的“进阶阅读推荐列表”,里面不仅包括了更深入的定式集锦,还推荐了几部侧重于“棋形”和“棋理”的经典著作,甚至连一些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都被清晰地列了出来。这表明作者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让你学会这本书的内容,而是希望为你搭建起一个持续精进的围棋学习阶梯。它像一个优秀的向导,不仅带你走完了入门的这段平坦的乡间小路,还为你指明了通往更高峰的崎岖山径。这种对学习者长期发展的考虑,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本单纯的“入门”教材本身。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入门级的围棋书籍,很多都陷入了“概念堆砌”的怪圈,上来就是讲“气”、“提子”、“禁入点”,枯燥得让人只想合上书本去打瞌睡。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在耳边慢悠悠地讲解。它没有直接抛出那些冰冷的术语,而是从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入手,比如“如何保护自己的地盘不被邻居侵占”,或者“如何在一片荒地上建立起自己的领地”。这种比喻和引导,让抽象的围棋概念变得无比具象化和可亲近。它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眼位”的重要性,但不是用死板的定义,而是通过讲述“两只眼睛才是真正活棋”的哲学,让读者在理解规则的同时,也建立起了对“生存”这一核心概念的直观认识。而且,作者在讲解每一种定式时,都非常注重“为什么”要这么走,而不是简单地罗列“这么走”。这种强调逻辑和背后思考过程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培养了我主动思考的习惯,而不是沦为死记硬背的工具书。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已经不是在学围棋的招法,而是在学习一种新的、更具战略性的思维模式。
评分这本棋谱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装帧的质感拿在手里就让人心生喜爱,那种微微泛着亚光的纸张,触感温润而厚实,完全不是市面上那种轻飘飘的廉价感。我尤其欣赏它在棋盘布局和棋子展示上的用心。每一局例题,无论是经典的对局还是作者自己精心设计的陷阱,都用极其清晰的图示展现出来。黑白分明的棋子在高分辨率的印刷下,线条锐利,几乎能感受到落子的力量。更绝妙的是,它在关键变化的引入上,采用了类似电影分镜头的处理方式,用不同粗细的线条和辅助的箭头,将复杂的攻防转换过程分解成了若干个易于理解的瞬间。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多教程书籍的图示往往过于拥挤和单调,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却成功地将“美学”融入了“教学”,让我在学习之余,也享受着翻阅的乐趣。我甚至会时不时地拿出来,只是翻阅那些精美的棋局图,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智力美感,这对于保持学习的耐心和兴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可以说,这本书在硬件和软件(排版设计)上的投入,绝对值回票价,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可以长期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在实战对局的分析上,做得极其细致入微,完全不像市面上很多入门书那样,只是简单地标注胜负手。它似乎内置了一个“复盘教练”,每当出现一个关键的战斗转折点,作者都会停下来,用非常幽默且富有洞察力的语言进行“灵魂拷问”。比如在分析一个缠斗时,作者会问:“你觉得此刻你和对手,谁的棋子更‘安全’?”,然后引导读者去思考“气”的连接和断点。它不仅仅告诉我们“A方走这一手是妙手”,更重要的是,它会列出“如果A方走了B手或者C手,棋局会如何恶化”,这种对比分析法,比单纯的正面论证有效得多。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别人的棋谱,而是在和作者一起,坐在棋盘前,进行一场高强度的“模拟对弈”。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我对“大局观”的培养有了质的飞跃。以前看不懂为什么高手能把棋走得那么厚实,现在通过这些深入的对局剖析,我开始理解那些看似不争子的小目或靠,实则是在为未来的厚势打下基础。这种将理论与实战完美结合的处理,是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对于“布局”部分的讲解,简直是拨云见雾,令我这个围棋新手茅塞顿开。过去我对布局的理解,就是随便在角落占几个星位,然后就进入中盘的混战,常常因为开局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而陷入被动。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系统且循序渐进的方式,介绍了如何根据棋盘的“价值分配”来决定落子点。它详细分析了“金角银边草肚皮”这句口诀背后的深刻含义,并用大量的实战案例展示了边角、下方、中央区域的先后次序。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模块化”思考的引入。作者教导我们,在布局阶段,不要把棋盘看作一个整体,而是可以将其想象成几个可以独立运作的区域,先稳定一角,再向邻近区域渗透。这种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于建立全局观至关重要。读完这部分,我不再盲目地下子,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去评估自己落子对棋盘整体势力范围的影响。即便是最简单的三三、星位、小目,作者也给出了详细的开局思路,而不是仅仅告诉我们“这是个好点”,而是阐述了为什么它是一个“扩张潜力大”的好点。这种深度解析,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开局策略的理解和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