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之武 著
图书标签:
  • 鱼病防治
  • 水产养殖
  • 鱼类疾病
  • 疾病诊断
  • 治疗方法
  • 预防措施
  • 水质管理
  • 鱼类健康
  • 养殖技术
  • 常见鱼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04584106
版次:1
商品编码:1027456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农业实用技术类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0-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鱼病防治》是农业实用技术丛书中的一种,内容包括鱼病的诊断及预防、传染性鱼病及防治、侵袭性鱼病及防治、其他鱼病及防治、鱼类的敌害及防治。书中对各类鱼病的病原、症状与诊断、流行情况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为养殖淡水鱼类的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也可作为相关农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鱼病的诊断及预防
1-1 鱼的病因
1-2 鱼病的诊断
1-3 科学养殖
1-4 鱼病预防
第二章 传染性鱼病及防治
2-1 细菌性烂鳃病
2-2 细菌性肠炎病
2-3 赤皮病
2-4 草鱼“三病”
2-5 出血病
2-6 细菌性败血病
2-7 白皮病
2-8 白头白嘴病
2-9 打印病
2-10 溃烂病
2-11 痘疮病
2-12 疖疮病
2-13 竖鳞病
2-14 白云病
2-15 尾柄病
2-16 鲤春病毒病
2-17 腐鳍病
2-18 口腔下颌疖病
2-19 腹水病
2-20 鳃霉病
2-21 水霉病
2-22 肝胆综合征
2-23 套肠症
2-24 诺卡氏菌病
2-25 旋转病
2-26 打粉病
第三章 侵袭性鱼病及防治
3-1 隐鞭虫病
3-2 拟锥虫病
3-3 鱼波豆虫病
3-4 黏孢子虫病
3-5 肤孢虫病
3-6 艾美虫病
3-7 小瓜虫病
3-8 车轮虫病
3-9 杯体虫病
3-10 毛管虫病
3-11 斜管虫病
3-12 指环虫病
3-13 黑点病
3-14 三代虫病
3-15 复口吸虫病
3-16 血居吸虫病
3-17 侧殖吸虫病
3-18 头槽绦虫病
3-19 舌状绦虫病
3-20 鲤蠢绦虫病
3-21 毛细线虫病
3-22 鲤嗜子宫线虫病
3-23 鲫嗜子宫线虫病
3-24 鲤鱼棘头虫病
3-25 似棘吻虫病
3-26 锚头鳋病
3-27 大中华鳋病
3-28 鲢中华鳋病
3-29 鲤巨角鳋病
3-30 鲺病
3-31 中华颈蛭病
3-32 尺蠖鱼蛭病
3-33 累枝虫病
3-34 钩介幼虫病
3-35 鱼怪病
第四章 其他鱼病及防治
4-1 气泡病
4-2 跑马病
4-3 弯体病
4-4 萎瘪病
4-5 泛池
4-6 感冒和冻伤
4-7 三毛金藻中毒
4-8 硫化氢中毒
4-9 酚中毒
4-10 酸、碱中毒
4-11 五氯酚钠中毒
4-12 重金属盐类中毒
4-13 农药中毒
4-14 氯中毒
4-15 氨中毒
4-16 亚硝酸盐中毒
4-17 湖靛
4-18 青泥苔
4-19 甲藻
4-20 水网藻
4-21 裸藻
第五章 鱼类的敌害及防治
5-1 水螅
5-2 蚌类和螺类
5-3 蚌壳虫
5-4 水蜈蚣
5-5 青蛙与蝌蚪
5-6 红娘华
5-7 水斧虫
5-8 田鳖
5-9 松藻虫
5-10 蜻蜓目幼虫
附录1 不同温度、压力下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度(1×10-6)
附录2 一些物质对鱼着臭的临界浓度表
附录3 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附录4 几种毒性物质对鱼类致死浓度表
附录5 氨分子/总氨氮(%)与pH、水温关系表

前言/序言


《渔业经济发展研究》 一、 内容梗概 本书深入探讨了当前全球及中国渔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分析了推动渔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与关键路径。全书以宏观视角审视渔业经济的整体脉络,微观层面则聚焦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应用、市场营销策略、政策法规支持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等多个维度,力求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渔业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 本书首先追溯了渔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梳理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与驱动因素,为理解当前局势奠定基础。随后,本书着重分析了当前渔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产效率低下、市场准入壁垒、国际贸易摩擦以及渔民收入结构单一等。与此同时,本书也敏锐地捕捉到孕育着巨大潜力的发展机遇,如新兴海洋技术(如基因编辑、智能养殖)、绿色养殖理念的普及、休闲渔业的兴起、国际合作深化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新需求等。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本书详细论述了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绿色生态型渔业转型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这包括推动水产养殖模式的科学化、标准化,发展深远海养殖,优化捕捞结构,减少近海过度捕捞,以及延伸渔业产业链,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品、休闲渔业和渔旅融合等高附加值产业。 技术创新是本书的另一核心议题。本书详细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在渔业生产、管理、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前景与实践案例。例如,智能渔场建设、物联网水产养殖管理、基因育种技术在提高品种抗病性、生长速度和品质方面的作用,以及在水产品保鲜、加工、可追溯体系建立中的技术应用。本书强调,科技创新是提升渔业经济竞争力的根本驱动力。 市场营销部分,本书提供了多角度的策略分析。从品牌建设、产品差异化、渠道拓展,到利用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进行推广,再到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准入标准和绿色认证要求,本书都进行了细致的解读。特别强调了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生态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市场营销策略满足并引导这一需求。 政策法规的支持是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本书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渔业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产业扶持、金融信贷、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并对中国现行的渔业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提出政策完善的建议。本书强调,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能够为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全书。本书深入探讨了生态养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社会责任在渔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绿色养殖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等内容,并分析了渔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增效关系。本书旨在倡导一种既能满足经济增长需求,又能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和谐的渔业发展模式。 最后,本书还探讨了国际渔业合作与全球治理的议题,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渔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如跨界渔业资源管理、海洋污染防治、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IUU)捕捞等,并展望了国际合作在推动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二、 章节结构与内容详述 第一部分:渔业经济发展概览与趋势分析 第一章:全球渔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 回顾全球渔业产值、产量、贸易额的变化趋势。 分析当前全球渔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资源枯竭、过度捕捞、环境退化、气候变化影响、地缘政治风险等。 探讨新兴经济体在渔业发展中的作用与机遇。 第二章:中国渔业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时代特征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渔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从满足温饱到追求质量与效益。 分析当前中国渔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产量高、消费市场大、结构性问题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等。 解读国家层面对渔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与政策导向,如“渔业强国”建设、“蓝色经济”发展等。 第三章:渔业经济发展的新兴驱动力与潜在机遇 重点分析科技创新(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对渔业的赋能作用。 探讨绿色理念、生态养殖、循环经济在渔业中的应用前景。 解读休闲渔业、文化渔业、渔旅融合等新业态的发展潜力。 分析国际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渔业发展的影响。 展望消费升级、健康饮食需求为渔业带来的新机遇。 第二部分:渔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第四章: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分析传统养殖模式的弊端与改革方向。 深入探讨工厂化、集约化、生态化、智能化养殖技术与模式。 研究深远海养殖、陆基高密度养殖、工厂化育苗等新领域。 关注病害防控、饲料优化、水质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 第五章:捕捞业的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分析过度捕捞的原因与危害。 研究渔业资源评估、配额管理、休渔禁渔制度的科学应用。 探讨捕捞技术改造、能耗降低、环境友好型捕捞方式的发展。 关注渔区经济发展与渔民转产转业问题。 第六章:渔业产业链的延伸与增值 分析水产品初级加工的现状与提质增效空间。 深入研究水产品精深加工、功能性食品开发、生物制品提取等高附加值产业。 探讨休闲渔业、观光渔业、渔文化体验等服务业态的构建。 分析渔业与旅游、餐饮、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第三部分:科技创新与应用 第七章:生物技术在渔业育种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详细介绍基因编辑、分子标记、细胞工程等在水产动物选育中的最新进展。 探讨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 分析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疫苗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作用。 关注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如水体净化)中的应用。 第八章: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渔业 阐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水产养殖管理中的应用,如环境监测、精准投喂、疾病预警。 探讨智能渔场、无人船、自动化设备在生产效率提升中的作用。 分析信息化技术在渔业资源监测、市场信息分析、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展望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渔业领域的未来发展。 第九章:工程技术与装备创新 分析现代养殖装备(如循环水养殖系统、网箱、底播设施)的设计与优化。 探讨捕捞、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装备发展。 研究节能环保型渔业装备的研发与推广。 关注水下工程、海洋牧场建设等相关装备技术。 第四部分:市场营销、品牌建设与政策法规 第十章:渔业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与渠道拓展 分析当前水产品市场的消费特征与趋势。 探讨品牌定位、产品差异化、包装设计等品牌建设要素。 研究传统销售渠道(批发市场、超市)与新兴销售渠道(电商、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的结合。 分析如何利用内容营销、事件营销、体验营销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第十一章:渔业品牌化与绿色认证 阐述渔业品牌化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 介绍国内外渔业产品绿色认证(如ASC、MSC、GAP)的标准与意义。 探讨如何通过产品质量控制、可追溯体系建设以及营销宣传,打造消费者信赖的渔业品牌。 分析品牌化与绿色认证在开拓高端市场、国际市场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渔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梳理并分析国家与地方在渔业资源保护、环境保护、产业扶持、市场准入、科技创新、金融信贷、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 评估现有政策的有效性,提出完善建议,如优化资源配置、健全补贴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国际合作等。 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渔业经济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第五部分: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 第十三章: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深入解读绿色养殖、生态养殖、循环经济在渔业中的具体实践。 研究渔业废弃物(如废弃养殖材料、加工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 探讨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协同关系。 分析渔业碳排放、碳汇以及实现渔业低碳发展的路径。 强调渔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包括保障渔民权益、促进社区发展。 第十四章:全球渔业治理与国际合作 分析当前全球渔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如海洋污染、气候变化、跨界渔业资源管理、IUU捕捞等。 探讨国际组织(如FAO)、区域性渔业组织在推动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国际贸易规则、渔业协定、技术转移等对各国渔业发展的影响。 展望未来,中国在推动全球渔业治理体系改革与合作中的机遇与角色。 本书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渔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研究者以及关心渔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共同推动渔业经济迈向更加健康、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解决一些关于特定观赏虾类“繁殖困难”的老问题。市面上大多数书籍对此一带而过,或者只提供非常概括性的建议。然而,这本书在“繁殖与育种”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上,简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没有使用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而是用大量的案例和图表,详细拆解了从亲鱼挑选、受精环境控制到幼体孵化和开口饲料准备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微量元素对软壳虾蜕皮的影响”那一节,作者列举了不同水质硬度下,钙镁离子比例对成功蜕壳率的显著影响,甚至附上了详细的实验数据图表。读完后,我立刻对照了自己的水质参数,发现了一个长期被我忽视的盲点。这种深入到分子层面的细节探讨,却能用如此清晰直白的方式呈现出来,非常难得。它不仅告诉我“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这对我来说,是价值最高的知识点。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设计着实吸引人眼球,那种深邃的海洋蓝搭配着跃动的银色鱼鳞纹理,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宠物养护的书籍汗牛充栋,能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实用性强的并不多见。翻开第一页,排版和字体选择就给我留下了极佳的第一印象,阅读起来非常舒服,没有那种廉价印刷品的刺眼感。作者在引言部分,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了一种非常生活化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养鱼多年的心路历程,让人感觉亲切又踏实,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分享心得。特别是其中关于“水质管理”的章节,作者通过几个生动的小故事,将硝化系统、氨氮循环这些看似枯燥的化学过程,描绘得如同一个微缩的生态剧场,让人瞬间理解了维持一个健康水环境的重要性。虽然我还没遇到太大的技术难题,但仅仅是阅读这些基础知识的呈现方式,就已经让我对后续的深入学习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图文并茂做得也相当到位,那些彩色的水族箱布置照片,简直是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动手改造自己的鱼缸。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逻辑性强到令人赞叹。它不是那种堆砌知识点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本精心编排的教科书,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不同物种饲养习性时的细致程度。比如,当你翻到关于热带鱼和冷水鱼差异的那一章时,你会发现作者不仅简单地区分了温度要求,还深入剖析了它们在代谢速率、对底质偏好以及社交行为上的微妙差异。这种层次感极高的信息密度,让我这个资深爱好者都感到收获颇丰。举个例子,书中关于“光照光谱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的论述,引用了最新的光谱学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操作给出了不同灯具选择的优劣对比,这可比我之前在网上搜索到的零散信息要系统和权威得多。读到后来,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部水族生态学的入门指南,而不是单纯的养护手册。它成功地将理论的严谨性与实践的可操作性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让我对水族世界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它跳脱出了传统技术手册的冰冷感,读起来有一种温暖的力量。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如何处理观赏鱼的“应激反应”时所采取的视角。书中没有采用那种居高临下的“治疗者”姿态,而是将鱼类视为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强调环境的稳定性和主人情感的投入。比如,作者在谈及“异形鱼的领地性冲突”时,没有直接建议使用隔离盒,而是建议观察它们在自然水域中的栖息地结构,然后尝试在鱼缸内重建类似的“视觉屏障”,通过环境设计来化解矛盾。这种注重“生态平衡”而非单纯“机械干预”的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意识到,养鱼不仅仅是维持生命,更是在构建一个微型且和谐的生态系统。这种细腻的观察和人文关怀,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一本普通的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次关于生命哲学的探讨。

评分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那就是它对“水族设备选型”的客观和深入分析。很多同类书籍往往会过度推崇某种品牌或某种类型的设备,带有明显的商业倾向。但这本书却采取了一种近乎“评测报告”的严谨态度,对过滤系统(如滴定、滤桶、上滤等)、增氧设备,乃至加热棒的安全性设计,都进行了非常中立的优缺点对比。作者甚至详细分析了不同过滤棉材质的物理吸附效率随时间衰减的曲线图,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足以证明作者的专业性和公正性。我记得书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关于“静音设计”的章节,它没有只停留在 dB 数值的比较上,而是深入探讨了水泵叶轮的平衡性、腔体共振等影响实际使用噪音的结构因素。对于一个对噪音极其敏感的城市养鱼爱好者来说,这个部分简直是雪中送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如何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审视那些琳琅满目的水族产品,而不是盲目跟风消费。

评分

没研究过,还没认真看过,以后学习

评分

没研究过,还没认真看过,以后学习

评分

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

评分

感觉还行,病种也齐全,介绍也很详细

评分

对于其实用性来说,这价格实在太低了。

评分

没研究过,还没认真看过,以后学习

评分

对于其实用性来说,这价格实在太低了。

评分

鱼病的种类挺全的,还未实际应用

评分

都三个月了,我还没见到书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