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宣奴贝所著的《青史(足本共2册)》成书于明成化十二至十四年(1476-1478)。全书分15品,记述佛教传播历史。对公元978年以后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复兴、众多支派的出现、各派的传承情况及名僧事迹,记载详赡,篇帙宏富,对历史人物的生卒年、生地及有关寺院等均有明确记录,援据古籍也予标明。有木刻本行世。1949年有英文全译本。
**部目录
**章 教法来源、历代王朝世系及前弘期佛教
一 众敬王的世系阶段
二 佛祖(释迦牟尼)之功业
三 传授继承释迦牟尼教法的历代法师
四 教法分出十八部派的阶段
五 别解脱戒传承
六 吐蕃王统世系阶段
七 祖孙三法王建立佛法阶段
八 在《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中所授记的各藏王
九 藏汉霍尔(蒙古族)王世系
十 朗达玛灭佛后藏族俗人对寺院及甘珠尔和丹珠尔的保护
第二章 后弘期佛教
一 后弘期佛教年代及喇钦波(大喇嘛)阶段
二 大译师阶段
三 同时代所编的史料阶段
四 鲁麦译师修建寺庙阶段
五 持律诸师的史事
六 杰拉康阶段
七 操山口寺阶段
八 塘波且寺阶段
九 格西扎巴烘协师弟和金耶寺的阶段
第三章 旧译密乘
一 幻化为主的阶段
二 律经之传承阶段
三 绒松却吉桑波之史事
四 心识宗阶段
五 金刚桥阶段
六 诀窍部的史事阶段
第四章 新密乘及随行道果
一 新密翻译之初阶段
二 《瑜伽母续》讲说之兴起以及《道果》等教授在萨迦派父子在位期间如何发展的史事阶段
三 麻译师和峡玛兄妹如何扶持教法的阶段
第五章 阿底峡尊者的传承阶段
一 阿底峡尊者、仲敦巴及热振寺阶段
二 博朵瓦及若师的故事
三 朗塘巴的故事
四 峡巴哇和切喀哇的阶段
五 纳塘巴的阶段
六 康隆巴和峡巴哇之弟子阶段
七 敬安至甲裕哇的阶段
八 甲裕哇之弟子阶段
九 嘉玛巴的阶段
十 贡巴哇的弟子嘎玛巴及峡巴畦弟子传承世系等阶段
十一 阿底峡尊者传承的概况阶段
第六章 峨译师、巴操传承及中观、因明以及慈氏法类等如何产生的历史
一 峨译师等的传承情况
二 巴操的传承概况
三 阿毗(达摩)的传承情况
四 《量释论》的传承情况
五 慈氏法类赞派的情况
第七章 续部说之规如何产生的情况
一 瑜伽的历史阶段
二 圣传密集阶段
三 益西夏传规的情况阶段
四 能怖金刚法类的情况阶段
五 胜乐法类(bde mchog)之阶段
六 金刚亥母六论的阶段
第二部目录
第八章 从大译师玛尔巴的传承至称为达波噶举派的阶段
一 峨宗传承情况阶段
二 玛尔巴传规的密集法类情况
三 胜乐耳传和热穹耳传阶段
四 岗波巴及其寺庙的情况阶段
五 岗波巴直传弟子的情况
六 转世活佛传承次第**阶段
七 粗普寺历代寺主
八 转世活佛传承次第第二阶段
九 具德帕莫竹巴大师及其弟子的阶段
十 帕莫竹巴寺座的传承世系
十一 止贡法王的弟子等的情况
十二 止贡祖寺的寺主传承世系
十三 达隆巴及其弟子阶段
十四 漾桑巴传承史
十五 法王藏巴弟子及历代寺座传承世系阶段
十六 麦珠的阶段
十七 阁昌巴及其大弟子等的阶段
十八 堆珠的阶段
十九 珠钦巴(大成就)传承弟子等阶段
二十 措普哇的阶段
二十一 香仁波且及其弟子等的阶段
二十二 蔡公塘巴的历代上师阶段
二十三 修心教导的传承阶段
二十四 略说**的玛尔巴噶举派和达波噶举派的概况
第九章 阁乍巴和尼古的阶段
一 阁乍巴的弟子等阶段
二 尼古的阶段
第十章 时轮传承及其教授如何而来的情况
第十一章 大手印法阶段
第十二章 息结派初、中、后三期传承情况
一 初期传承
二 玛宗阶段
三 索宗阶段
四 岗宗阶段
五 小支系传承阶段
六 二十四位玛觉的史事阶段
七 单传隐修三师的阶段
八 息结派后期传承的阶段
第十三章 能断魔境行者和喀惹巴的阶段
一 姆觉阶段
二 波觉阶段
三 喀若巴的阶段
第十四章 《大悲观世音法门》和《金刚嬖》等法类
一 贝姆传规的《大悲观世音法门》传承的阶段
二 不空绢索直观教导达嘉传规的阶段
三 拉堆玛波的阶段
四 措普哇传承法类的阶段
五 能断生死流法门的阶段
六 空行念修法门的阶段
七 大成就者弥扎所传出法门的阶段
八 直观教导称布传规的阶段
九 达惹巴纳的阶段
十 《金刚鬘》等如何出现的阶段
十一 零星传承阶段
十二 达乌惹寺的阶段
第十五章 四部僧团等僧众的来源、答复及圆满制版阶段
一 喀钦班钦及其所传四部僧团的堪布传承史略
二 格鲁派的阶段
三 那烂扎寺的阶段
四 泽当巴的阶段
五 答复
六 圆满制版的阶段
书跋
后记
第二段评价: 我必须承认,我一开始对这种厚重的历史著作是有些抗拒的,总觉得会晦涩难懂,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文字功底极其扎实,但绝非那种故作高深的辞藻堆砌,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复杂局面的清晰轮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历史人物的塑造,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物都有其复杂的多面性,他们的选择都深深植根于那个特定时代的局限与机遇之中。这种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读者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动机,而不是简单地进行道德评判。读完之后,我感到自己对“历史”这个概念有了更成熟、更具同理心的理解。
评分第三段评价: 这部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在保持历史的严谨性与阅读的流畅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信息的密度非常高,但作者似乎深谙“留白”的艺术,总能在关键转折处给予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去消化和回味。我尤其欣赏它对各种史料的整合能力,那些原本散落在不同典籍中的碎片信息,被作者以一种极具逻辑性的方式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阅读材料,更像是一部精心设计的学习指南,每读完一个章节,都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夯实和拓展。
评分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作者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历史编年体,而是巧妙地将人物命运与宏大历史背景交织在一起,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它更像是一部史诗般的画卷,层层展开,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尤其是在描绘那些关键的历史节点时,作者的笔力非常到位,既有宏观的战略部署,又不乏微观的人物情感刻画,使得那些逝去的时代鲜活了起来。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独特解读,这些解读往往能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挑战我原有的认知。这种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叙述,对于真正想深入了解历史脉络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评分第四段评价: 读完这套书,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它带来的不是一般历史书那种平铺直叙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波澜壮阔的史诗感。作者对历史大势的把握精准而有力,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无形力量是如何运作的。书中的论断往往建立在极其扎实的考据之上,但表达出来却极富激情,仿佛作者本人就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正襟危坐地向你讲述那些尘封的往事。这种兼具学术深度和文学感染力的叙事风格,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让人欲罢不能,常常是深夜还忍不住翻开下一页。
评分第五段评价: 从装帧和排版来看,出版方显然也投入了极大的心血,这为阅读体验增色不少。纸张的质感、字体的选择都非常考究,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这对于一套篇幅如此浩大的著作来说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容本身的流畅性和逻辑性,使得即便是一些涉及复杂权力斗争或军事部署的章节,也显得井井有条,脉络清晰。它成功地将“史料的厚重”与“可读性的轻盈”完美结合起来,使得即便是对专业历史研究不甚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毫不费力地进入作者构建的历史世界,并从中汲取到深刻的洞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