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它正在悄然改变我们对唐五代汉语的“听感”。以往,我们受限于篇幅较短的诗歌和官方文书,对那个时代口语化的语法构造往往只能凭经验推测。而这部汇编,通过大量收录的白话文献和俗文学作品中的语法片段,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活生生”的中古晚期汉语的窗户。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祈使句和感叹句式中语气助词的用例对比。这些例子非常鲜活,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在表达情感和意图时的细微差别,远比教科书上那些简化的“标准”用法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在构建古代汉语的语法体系时,往往过于侧重书面语的规范性,而忽略了语言在日常使用中的弹性与变化。这本书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现有知识体系中的盲区。它不是来颠覆现有理论的,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邀请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轻易放过的、散落在历史角落里的细微语法碎片,并最终拼凑出一个更加立体和真实的唐五代汉语图景。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砖头厚的书时,内心是既激动又有些许忐忑的。激动是因为它填补了我们文献工具书领域的一个巨大空白;忐忑则是因为我担心这种“汇编”性质的书籍,会不会在分析的深度上有所欠缺,沦为简单的语料堆砌。然而,通读了前几章关于代词系统和介词用法的章节后,我的顾虑完全消散了。这本书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其严谨的分类方法和极高的资料纯净度。编者显然深谙古代文献的复杂性,他们不仅辨析了文本的出处,还对不同文献源头的可靠性进行了隐性的评估,这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我们深知,唐五代文献的抄本错误和后人伪托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在对“其”的指示代词和关系代词用法的对比分析中,作者没有采用简单的频次统计,而是深入剖析了句法结构中的支配关系,甚至不乏对某一特定体裁(如变文或敦煌文书)的单独考察。这种精细入微的处理,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参考手册,更像是一部小型而精悍的“唐五代汉语语法的现象学研究”。唯一的“遗憾”或许是,在某些争议较大的语法点上,编者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并列呈现方式,虽然保证了中立性,但我个人更希望能在其中看到更多明确的倾向性论述。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索引设计,对于一个需要频繁查阅大量语料的读者而言,简直是福音,体现了现代学术出版的最高水准。我通常在查阅这类工具书时,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特定的例句或无法快速定位某一特定语法结构。然而,《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的目录设置极为科学,它清晰地划分了词类、句法成分、以及各种特定句式,并且每一个例证都标注了详细的出处,甚至连卷次、页码都清晰可循。更值得称赞的是,书后附带的索引系统。无论是按词条检索,还是按文献源头反查,都异常便捷。我曾尝试用它来验证一个关于“所”字结构在唐代低级语体中的使用频率,仅仅花费了几分钟,就从书中的相关章节和索引中梳理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初步数据。这种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在严肃的学术汇编中是难能可贵的。它让原本枯燥的资料整理工作,变成了一种高效且愉悦的知识探索。这不仅仅是编者的工作量问题,更是他们对学术研究流程的深刻理解所致。
评分作为一名在敦煌学和中古汉语研究领域耕耘多年的学者,我不得不承认,阅读这部《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的过程,是一场对知识体系的重新校准之旅。这本书在对一些基础词法和句法连接词的考察上,展现出一种近乎“考古式”的细致。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也”、“矣”、“乎”等语气词用法的对比分析。在传统的认知中,这些语气词的用法似乎界限分明,但通过本书汇编的大量实例,我清晰地看到了它们在唐五代这一剧烈转型期的模糊地带和相互渗透的倾向。它强有力地证明了,任何语言的语法结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铁板一块”,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充满着活力和变数的动态系统。作者们似乎没有试图去“创造”新的理论,而是专注于提供最无可辩驳的“物证”,让语法的演变轨迹自己说话。这种务实而扎实的治学态度,是这部书最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它使得我们手中的任何一篇关于唐诗宋词或变文的研究,都能立刻找到最精确的语法脚注和语料支撑,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的学术规范性。
评分这部《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在古代汉语语法领域摸爬滚打的研究者来说,简直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的福音!我首先要赞叹的是它选材的广博与精细。翻开书页,迎面扑来的就是一股浓郁的史料气息,那些从浩如烟海的唐五代典籍中精心遴选出来的例证,条分缕析,脉络清晰。尤其是对于那些过去被认为是“边缘”或“存疑”的句法现象,作者团队显然投入了巨大的心力去搜集和考辨。举个最直观的例子,书中对“将然”和“将已”两种表将来体貌的用法的梳理,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例句,更是结合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当时的口语习惯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使得我们不再是孤立地看待一个个语点,而是能从一个更宏大的历史语境中去理解汉语的演变。过去我们依赖于零散的论文和手抄的卡片,现在有了这样一本集大成的工具书,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这种汇编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石,让后来的研究者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更深层次的语言规律。我个人非常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其他朝代的卷册,以此构建起一幅完整的中国古代口语向近代书面语过渡的壮阔图景。
评分重要的语料,但印刷不好,小字部分不够清楚。
评分再版的居然懒得重新编辑,就照这原版影印,效果大不如前,懒就一个字!
评分这本书期待已久了。书评就免了吧,如果能写书评,我早就自己发论文了。不过,感谢京东,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这么便宜,值啊!
评分在活动时候买的 还不错
评分haohaohaoahoahaoahaoahaoa
评分用的是铅印版影印的,清晰度极其一般,不过价格还不贵。急需的可以购买。
评分这本书期待已久了。书评就免了吧,如果能写书评,我早就自己发论文了。不过,感谢京东,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这么便宜,值啊!
评分用的是铅印版影印的,清晰度极其一般,不过价格还不贵。急需的可以购买。
评分用的是铅印版影印的,清晰度极其一般,不过价格还不贵。急需的可以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