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名家批注论语-国学经典藏书集成-全四册 |
| 作者: | 孔子 |
| 市场价: | 218.00元 |
| ISBN号: | 9787546125978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 发货时间: | 付款后24小时内出库 |
| 温馨提示: | 商品一旦出库将无法取消订单,如不想要了可以拒签,且拒签产生的费用由买家承担。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盒装 | 开本: 16开 | 语种:商品重量:0.4kg |
| 出版时间:2012-04-01 | 版次: 1 | 页数:全四册 |
| 供货商: 新华书店 | 发货地:北京市 | 字数: |
| 到货时间: 北京及周边地区发货后1-2天到达、江浙沪皖地区2-3天到达,其他地区3-5天到达。 | ||
| 编辑推荐 | |
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微笑着,注视着,我们现代人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 |
| 内容简介 | |
《论语》是一本语录体散文集,记载孔子及孔子弟子言行活动的著述。孔子一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孔子去世后,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回忆,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论、事迹编辑成书,是儒家重要经典。《论语》注本很多,其中重要的有《论语义疏》(魏何晏注,梁皇侃疏),《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集注》(宋朱熹注),《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等。 |
| 目录 | |
论 语 |
| 作者介绍 | |
| 暂无 |
读罢《张仲景50味药证》,心中激荡,久久不能平息。初看书名,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药理和病机分析。然而,此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宏观地梳理条辨,而是将目光聚焦于“药”本身,以一种近乎“解剖”的方式,精细地剖析了五十味常用之药,在仲景理论体系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它们与特定病证之间如影随形的紧密联系。作者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历代医家的精辟论述融汇其中,同时又融入了自己数十年的临床体悟,使得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书中对于每一味药的阐述,都力求透彻,从药性、药味、归经,到功效、主治,再到具体辨证用药的指征,乃至鉴别要点,无不细致入微,条分缕析。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作者对于“药证”的理解,并非停留在字面上的对应,而是深入到病机之枢,探讨药物如何针对病机发挥作用,如何纠正阴阳失衡,如何调和脏腑功能。这种深入骨髓的探究,让我对这些看似熟悉的药物,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仿佛每一味药都拥有了鲜活的生命,能够根据身体的呼唤,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合适的方式,奏响治愈的乐章。
评分这本《张仲景50味药证》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仿佛一打开就能窥见中医的智慧宝库。我一直对张仲景的医著,特别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辨证论治体系非常着迷。这本书以“50味药证”为切入点,这个角度很新颖,我很好奇它会如何将具体的药物与具体的证候进行精确的对应和阐释。通常我们学习药证,往往是先学方剂,再理解方剂里的药味和君臣佐使,但这本书反其道而行之,直接从“药”出发,这让我觉得很有挑战性,也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想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简单的药物功效罗列,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张仲景在用药时,是如何根据不同的病机、不同的症状组合来选择最恰当的药物,甚至是如何理解同一味药在不同证候下的细微差别。我很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我之前可能忽略的,或者理解不够深入的关于“药证合一”的独特视角。不知道书中对于这50味药的选取标准是什么?是根据使用频率,还是根据在经典方剂中的重要性?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会不会是以药物为中心,逐一讲解其对应的证候,还是以证候为纲,列出相关的药物?无论哪种方式,我都希望能从中获得一种更加直观、更加深入的理解,打破思维定势,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经典的药物去应对纷繁复杂的疾病。
评分《张仲景50味药证》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面对面交流,听他娓娓道来,字字珠玑。一开始我拿到书,觉得“50味药证”这个题目有点窄,不知道能不能写出多少内容来。但翻开之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浅薄。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把这50味药分开来介绍,而是将它们置于张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中去考察。比如说,讲到某味药的时候,他会引申出好几个相关的病证,告诉你这味药在这些病证下,分别是如何应用的,需要注意哪些细节。这种写法,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知识网络。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案例分析,作者会结合具体的病案,来讲解某味药是如何被选中,又是如何通过调整剂量或者配伍,来达到治愈的目的。这些案例,读起来非常有代入感,让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诊疗场景,更能体会到中医的精妙之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就像是听长辈在传授经验一样。
评分当我翻阅《张仲景50味药证》时,一股股历史的沉淀与临床的鲜活气息扑面而来。我一直认为,学中医,究根结底是要理解“药”的精髓,而张仲景的医药理论,更是中医的基石。这本书以“50味药证”为视角,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其精妙的切入点,让我得以从一个更加微观、更加具体,也更加实用性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仲景的医学思想。作者在书中并没有止步于对药物功效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味药背后所蕴含的证候诊断逻辑。它不仅仅是告诉你“A药治B证”,更是详细阐述了“为什么A药能治B证”,以及在B证的多种表现形式下,A药该如何变通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这种“理、法、药”环环相扣的阐释方式,极大地深化了我对病机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药证”之间相互印证和辨别的细致讲解,这对于临床辨证施治的精准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教会我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根据细微的症状差异,选择最适合的那一味药,甚至是如何通过对药物反应的观察,来反推病情的演变。
评分《张仲景50味药证》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简洁的书名吸引了。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我一直对张仲景的学说心怀敬畏,但很多时候,复杂的理论体系和繁多的方剂,常常让我感到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它没有直接讲那些宏大的理论,而是从“药”出发,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友好的学习方式。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一味药的阐述,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这味药有什么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会把这味药放在张仲景的辨证体系里去考察,告诉你这味药对应的是什么样的病证,在这些病证下,它的具体应用是什么。这种讲解方式,让我感觉非常扎实,也更容易理解。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经典的医案,通过这些医案,我能更直观地看到,某味药是如何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这比单纯的理论知识,要生动和有启发性得多。我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对于一些有一定基础的中医学习者来说,也能提供很多新的视角和深刻的领悟。它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打开了理解张仲景医药智慧的新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