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水军 著
图书标签:
  • 水处理
  • 微生物学
  • 环境工程
  • 生物技术
  • 水质分析
  • 活性污泥法
  • 膜生物反应器
  • 脱氮除磷
  • 饮用水安全
  • 工业废水处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19660
版次:1
商品编码:1032608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分为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水处理工艺与过程的微生物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和水处理微生物实验技术三大部分。在系统介绍水处理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将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微生物技术与水处理密切地结合起来,同时详细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在水处理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仅适用于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以及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学用书,同时可供供水厂、污水厂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从事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 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
第1章 水处理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1 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1.2 水中常见微生物的类型及特点
1.3 水处理微生物学的任务
第2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2.1 微生物的营养
2.2 微生物的代谢
2.3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第3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水微生物生态
3.1 微生物的生长
3.2 水生微生物生态系统
第4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
4.1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4.2 基因工程原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二篇 水处理工艺与过程的微生物学原理及技术应用
第5章 典型水处理工艺与过程的微生物学原理
5.1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与过程
5.2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与过程
5.3 废水的生物脱氮除磷原理与过程
第6章 生物相的观察与应用
6.1 活性污泥的生物学监测
6.2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观察与控制
6.3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特征与作用
6.4 给水生物预处理工艺中生物相的变迁与作用
第7章 水处理运行管理中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7.1 污水处理厂的启动与微生物培养驯化
7.2 微型生物指示与污水厂运行评价
7.3 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成因与控制措施
第8章 水的卫生细菌学及水中微生物的控制
8.1 水的卫生细菌学
8.2 水中微生物的控制
8.3 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第三篇 水处理微生物实验技术
第9章 微生物观察与分析
9.1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9.2 细菌单染色与革兰氏染色
9.3 微生物常用染色方法及染色液的配制
9.4 细菌荧光显微计数法
第10章 微生物菌种分离与培养
10.1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方法
10.2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10.3 水微生物分离培养常用培养基
第1l章 微生物检测
11.1 细菌总数CFU检测法
11.2 大肠菌群MPN检测法
11.3 可同化有机碳(AOC)的测定方法
11.4 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的测定方法
第12章 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2.1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
12.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
12.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1)标本片: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原核微生物标本片;根霉、青霉、曲霉、酵母菌、小球藻、团藻、衣藻、硅藻等真核微生物标本片。(2)器皿: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
4.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识别细菌、放线菌、蓝细菌不同类型的个体形态,并绘出个体形态图。
(2)用低倍镜观察根霉,注意其假根与孢子囊部分。
(3)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其他霉菌、藻类等标本片。
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的观察
1.实验目的
在显微镜下区别细菌、藻类、丝状真菌、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学会用压滴法制作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标本片,并注意观察菌胶团、丝状细菌、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组成。
2.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是生物法处理废水的主体,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活动以及微生物之间的演替情况往往直接反映了处理状况。原生动物是一类不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原生动物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游泳型的和固着型的两种。游泳型的如漫游虫、盾纤虫等;固着型的如小口钟虫、大口钟虫和等枝虫等;微型后生动物是多细胞的微型动物,常见的有轮虫、线虫等。
在操作管理中除了利用物理、化学的手段来测定活性污泥的性质,还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状况来判断废水处理的运行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异常状况,及时采取适当的对策,保证稳定运行,提高处理效果。为了监测微型动物演替变化状况还需要定时进行计数。
3.实验材料与器皿
(1)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微型动物计数板等。
(2)活性污泥(生物膜)样品。
4.实验方法和步骤
(1)压片标本的制备
取活性污泥一小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形成气泡);制作生物膜标本时,用小镊子取下一小块生物膜,用蒸馏水稀释,制成菌液,以下步骤和活性污泥相同。
(2)显微镜观察
(3)低倍镜观察
观察生物相全貌,要注意污泥絮粒的形状、结构、紧密度以及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根据活性污泥中丝状菌与菌胶团细菌的比例,可将丝状菌分成5个等级:
①0级:污泥中几乎无丝状菌存在;
②±级:污泥中存在少量丝状菌。

前言/序言

  水处理微生物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以及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水处理微生物学与水处理工程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本书从水处理专业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讲解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
  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有针对性地将内容深度和广度控制在水处理专业相关读者需要掌握的范围之内,对与水处理相关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以及技术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没有完全从微生物学专业要求的角度去编写,以便适合给水排水专业学生和专业读者学习、参考。
  本书强调微生物基础知识以及微生物技术与水处理过程的关系,突出了微生物技术在水处理工艺和过程中的应用,使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微生物生命现象与水处理过程的关系,并将微生物知识和微生物技术应用到水处理工程实践中。
  近20年来微生物学发展非常迅速,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更是另人瞩目。针对目前本科生毕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又要继续攻读研究生的现状,从科研和实际工作需求的角度,本书适当补充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内容,使读者能够适时了解并掌握水处理微生物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应用情况。
  本书由刘永军主编,王晓昌教授主审。全书分为3篇,共12章。第一篇为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包括:水处理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微生物的生长与水微生物生态,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第二篇为水处理工艺与过程的微生物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包括:典型水处理工艺与过程的微生物学原理,生物相的观察与应用,水处理运行管理中微生物技术的应用,水的卫生细菌学及水中微生物的控制;第三篇为水处理微生物实验技术,包括:微生物观察与分析,微生物菌种分离与培养,微生物检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高羽飞教授、马美玲、左丽丽、吕英俊等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好的,这是一份为一本名为《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的图书准备的、不包含该书内容的图书简介: --- 《海洋声学与水下通信原理》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海洋声学在水下通信、探测和环境监测中的核心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全书以物理海洋学为基础,结合现代信号处理和信息理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海洋声学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海洋声学基础 第一章:水下声传播介质特性 本章首先界定了海洋环境的物理特性,详细阐述了海水的热力学性质、声速随深度、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引入了经典声学理论,如亥姆霍兹方程和声波在理想流体中的传播模型。重点分析了海洋中的声速剖面(如典型混合层、温跃层结构),并解释了这些结构如何导致声波的折射、反射和绕射现象。 第二章:水下声场理论 深入解析了声源在水下激发的声场特性。讲解了点声源、线声源和有限尺寸声源的近场和远场辐射特性。详细讨论了边界条件对声场的影响,包括平面、粗糙海面和海底的声反射与吸收机制。引入了波导声学理论,重点阐述了水下声波在浅海和深海中的多路径传播效应,包括简正波理论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 第三章:海洋环境对声传播的影响 本章聚焦于环境噪声和干扰源。分类介绍了海洋中的天然噪声(如生物噪声、气象噪声、航运噪声)的统计特性和频谱分布。分析了人为噪声源,如舰船和声呐产生的噪声,以及这些噪声如何制约水下通信的信噪比。同时,详细讨论了海洋湍流、内部波和温度梯度变化对声波相干性和脉冲展宽的影响,这是理解水下信道衰落的关键。 第二部分:水下声学探测技术 第四章:水下声呐系统原理 本章全面介绍主动和被动声呐的基本构成和工作流程。对于主动声呐,详细阐述了脉冲压缩技术、目标特性分析(如雷达截面RCS的声学等效物)以及目标运动参数的估计方法。对于被动声呐,重点讲解了信号捕获、目标识别和定位技术,包括波束形成(Beamforming)的理论基础和阵列增益计算。 第五章:海洋声学探测中的信号处理 聚焦于水下信号处理的核心技术。涵盖了时域、频域和空域滤波技术在去除噪声、增强目标信号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频谱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基于小波分析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等先进方法在非平稳水下信号处理中的优势。介绍了目标跟踪中的卡尔曼滤波及其扩展形式在水下移动平台定位中的实际应用。 第六章:海洋环境参数反演 阐述如何利用声学方法反演海洋环境参数。重点介绍声学层析(Acoustic Tomography)技术,包括如何通过测量声波在不同路径上的传播时间,反演出海水分层的温度、盐度和流速分布。讨论了利用声波衰减特性来评估海底沉积物参数和水体浊度的原理。 第三部分:水下通信技术 第七章:水下信道建模与分析 这是水下通信的基础。本章超越理想介质假设,建立了多路径衰落信道模型。详细分析了多普勒效应在高速移动平台间通信中的影响,特别是对宽带信号的展宽效应。引入了时变信道矩阵的概念,用于描述水下声学信道的动态特性,并区分了浅海混响限制型信道和深海衰减限制型信道的主要特征。 第八章:水下声学调制与解调技术 系统介绍了水声通信中的关键调制技术。对比了窄带(如FSK, BPSK)和宽带(如DSSS, OFDM)调制方案的优缺点。重点深入讲解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克服多径效应中的应用,包括其同步、信道估计和均衡算法。讨论了非线性调制对水声信道的影响及对策。 第九章:水下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 本章关注通信系统的实际部署和性能指标。讲解了水声通信的能量效率、频谱效率和可靠性指标。讨论了前向纠错(FEC)编码技术在水声信道中的重要性,如Turbo码和LDPC码的适用性。最后,探讨了在不同深度、距离和平台运动状态下的通信链路预算和系统设计流程。 第十章:先进水声通信与网络技术 前瞻性地介绍了水下声学通信的前沿领域。包括水下声学网络(UAN)的架构设计,如多跳路由协议和时隙接入控制(MAC)。探讨了水下光通信(UWOC)与水声通信的融合应用,以及利用水声信道进行水下物联网(IoUT)数据传输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本书特色 本书结构严谨,从基础物理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用。内容涵盖了从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机理到最先进的水下网络协议的完整链条。配有大量的数学推导、案例分析和工程实例,特别适合海洋工程、水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理海洋学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水下探测与通信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阅读参考。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环境保护专业的学生,我最近正在学习水污染控制的相关课程,而微生物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听起来像是一本非常适合我们这种初学者的入门读物,它应该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坚实的基础知识。我希望书中能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过程,以及它们在降解有机污染物、转化氮磷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介绍一些经典的水处理技术,比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并说明其中微生物是如何工作的。如果书中能配有插图、图表以及相关的实验步骤,那就更好了,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微生物学概念,并为我们今后的实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吸引力,封面上水滴和微生物的图案结合得恰到好处,既展现了主题,又带有一丝艺术感。我一直对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很感兴趣,特别是水体净化方面。这本书的目录看起来相当详尽,从微生物的基本分类、生理特性,到它们在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都做了深入的介绍。尤其让我期待的是关于生物膜技术和厌氧消化等应用章节,这些都是当前水处理领域的热点技术,能够学习到其中的原理和实践经验,对我日后的研究和工作会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对水处理微生物学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并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方法。

评分

我一直在关注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尤其对利用自然力量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很感兴趣。水体污染是全球性的挑战,而微生物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力量。这本书“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让我看到了将微生物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的潜力。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先进技术的全方位内容,例如,解释微生物如何分解各种有机污染物,包括一些难以处理的化学物质。此外,我也对书中可能探讨的微生物在富营养化治理、重金属去除以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的作用充满期待。如果书中还能涉及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学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调控微生物环境来优化水处理效果,那就更具价值了。

评分

我是一名污水处理厂的操作员,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絮凝体形态异常、出水BOD/COD偏高,或者厌氧消化产甲烷效率低下等等。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问题的书籍,最好能提供一些解决实际操作难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本书的书名“基础与技术应用”正是我所需要的,既包含了理论基础,又强调了实际应用。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微生物监测技术和过程控制的部分,希望它能帮助我更科学地认识和管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学以致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评分

我对生物技术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这本书的主题“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与技术应用”听起来非常契合我的研究方向。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水处理工艺中涉及的关键微生物种类,例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菌等,并深入阐述它们的作用机制。此外,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探讨一些前沿的水处理技术,比如MBR(膜生物反应器)、ANAMMOX(厌氧氨氧化)等,了解这些技术在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氮磷等方面的高效性。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微生物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那就更完美了,这能帮助我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评分

书很好,价格要是在优惠点, 就更好了,打折的力度不够,现在要买的书太多了。

评分

快递很给力哦~~~~~~~~~

评分

朋友推荐的,非常不错

评分

书挺实用的。送货也很快,态度也很好

评分

书很好,印书很好,很实用!

评分

书很好,价格要是在优惠点, 就更好了,打折的力度不够,现在要买的书太多了。

评分

快递很给力哦~~~~~~~~~

评分

这本书很好,好多网站都没货。

评分

快递很给力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