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指南

混音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伊扎基(Roey Izhaki) 著,雷伟 译
图书标签:
  • 混音
  • 音乐制作
  • 音频工程
  • 录音
  • 后期制作
  • 声音设计
  • 音乐技术
  • 混音技巧
  • 音频处理
  • 音乐混音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38610
版次:1
商品编码:10406226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传媒典藏·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45
字数:8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由浅入深系统介绍混音方法的书籍。
明确混音基本理论的同时,特别强调了针对混音的设备使用方法,并以4个不同类型音乐的混音实例,来对混音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本书带有大量的照片、图表。
并提供一张音频素材的DVD-ROM光盘,使得读者可以根据书中的方法进行混音的实际操作和体验。

内容简介

  混音的质量可以决定一个录音作品的成败。对于不够出名的艺术家和家庭录音人员来说,混音制作是让他们的录音作品出彩的基本的催化剂;对于专业录音师而言,出众的混音技巧可以让他们节省大量的金钱,并满足高端制作的需求。为了提升混音技巧,你需要具备有关混音的艺术和技术两方面的能力。
《混音指南》作者Roey Izhaki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混音工作。他在欧洲的各种学校和展览上做过关于混音的讲座。目前,他在位于伦敦的SAE学院的音频工程部门工作。
《混音指南》提供给你所必需的、能够用于实际操作的混音知识,从而帮助你提高混音水平。书中的内容从基本的概念延伸到高级的技术,还包括大量的小技巧和小窍门。
Roey Izhaki告诉你混音观念的重要性,教给你如何完成混音工作并评估你的混音作品,并且使你的混音质量更上一个台阶。他介绍了混音中用到的各种理论和设备,以及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的方法,还通过4个混音实例告诉你如何将这些知识统一在一起用于创作。
《混音指南》带有大量的照片、图示、图表和音频样本,是一本任何想要在混音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士不可缺少的书籍。同时,本书附带一张DVD光盘,其中包含超过2000个音频样本和4个混音样本。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概念与实践
1 音乐与混音
1.1 音乐--一个简短的介绍
1.2 完美的混音
2 一些常识和注意事项
2.1 响度越大听上去越好
2.2 打击乐器的掩蔽作用较小
2.3 哪些事情是重要的
2.4 自然感与人工修饰感
3 学习混音
3.1 优秀混音师的要素
3.2 学习混音的方法
3.3 混音作品分析
3.4 使用参考曲目
4 混音流程
4.1 混音与音乐制作流程
4.2 混音是多种元素的复合体
4.3 从哪里入手?
4.4 一些难题
4.5 混音流程中的几个里程碑
4.6 混音效果的定型与固化
5 相关问题
5.1 混音要花多长时间?
5.2 休息
5.3 使用独听
5.4 单声道监听
5.5 并轨
5.6 混音工程管理
5.7 混音的编订版
5.8 母带处理
6 混音涉及的领域与目标
6.1 混音的目标
6.2 频率领域
6.3 电平领域
6.4 立体声领域
6.5 深度
第二部分 设备
7 监听
7.1 监听扬声器是如何发展到当前状态的
7.2 监听扬声器的选择
7.3 影响监听效果的房间要素
7.4 监听扬声器的摆放
8 仪表
8.1 振幅和电平
8.2 机械式和光栅式电平表
8.3 峰值电平表
8.4 平均值电平表
8.5 相位表
9 混音调音台
9.1 母线
9.2 处理器与效果器
9.3 基本的信号流程
9.4 信号流程图的重要性
9.5 编组
9.6 占线式调音台
9.7 监听模块
9.8 独听
9.9 增益结构校正
9.10 数字调音台
10 软件调音台
10.1 音轨和调音台通道条
10.2 信号分配
10.3 软件调音台的内部结构
11 相位
11.1 什么是相位?
11.2 相位问题
11.3 混音中利用相位进行处理的小技巧
12 推子
12.1 类型
12.2 刻度
12.3 推子的使用
13 声像
13.1 立体声是如何产生的?
13.2 声像控制器
13.3 音轨的种类
13.4 声像的设置方法
13.5 声像电位器之外的声像控制方法
14 均衡器
14.1 作用
14.2 频谱
14.3 类型与控制参数
14.4 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14.5 针对不同乐器的均衡调整方法
15 动态范围处理器介绍
15.1 动态范围
15.2 动态
15.3 动态范围处理器简介
16 压缩器
16.1 压缩器的发展历史
16.2 压缩器的声音
16.3 操作原理与核心控制参数
16.4 其他控制参数
16.5 实际应用中的控制参数设定
16.6 作用
16.7 压缩器的使用技巧
16.8 关于压缩器的更多内容
17 限制器
18 噪声门
18.1 控制参数
18.2 作用
18.3 实际应用方法
18.4 噪声门的使用技巧
19 扩展器
19.1 控制参数
19.2 实际应用方法
19.3 向上扩展器
20 闪避处理器
20.1 操作与控制参数
20.2 作用
21 延时器
21.1 延时器基础
21.2 类型
21.3 实际应用方法
21.4 作用
22 其他调制工具
22.1 颤音
22.2 ADT
22.3 合唱
22.4 镶边
22.5 移相
22.6 震音
23 混响器
23.1 什么是混响?
23.2 作用
23.3 类型
23.4 混响程序
23.5 混响器的特性和控制参数
23.6 混响与立体声
23.7 其他混响器类型
23.8 混响器的实际应用
24 失真效果器
24.1 背景知识
24.2 关于失真的基础知识
24.3 产生失真的方法
24.4 吉他放大器模拟器
25 鼓采样替代
进行鼓采样替代的方法
26 其他工具
26.1 MS
26.2 移调处理器和谐波发生器
26.3 激励器和增强器
26.4 瞬态控制器
27 自动化控制
27.1 自动化控制的引擎
27.2 自动化控制的过程
27.3 自动化控制的替代方式
27.4 软件控制台
第三部分 混音实例
28 Hero(摇滚风格)
28.1 鼓组
28.2 贝司
28.3 节奏吉他
28.4 失真吉他
28.5 主音吉他
28.6 人声
29 It's emps Pt.II(hip-hop/Urban/Grime风格)
29.1 打击声部
29.2 贝司
29.3 其他音轨
29.4 人声
30 Donna Pomini(Techno风格)
30.1 空间环境混响器
30.2 打击声部
30.3 音效
30.4 贝司
30.5 人声
30.6 其他元素
31 The Hustle(DnB风格)
31.1 空间环境混响器
31.2 鼓组
31.3 主题元素
31.4 背景效果声部(Pads)
31.5 圆号和铜管乐器
31.6 电平持续提升的长音声部(Risers)
31.7 弦乐
附录A 音符与频率对应关系表
附录B 延时时间表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数字时代的声音构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声学工程全景》的图书简介: --- 《数字时代的声音构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声学工程全景》 本书导言:聆听世界的解码者 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声音不再仅仅是物理世界的一种振动,它已然成为连接人与信息、情感与体验的核心媒介。从电影的宏大叙事到移动设备的细微提示音,从高保真音乐的沉浸式体验到远程会议的清晰沟通,声音的质量与设计直接决定了用户体验的成败。然而,要驾驭这个复杂多维度的声音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耳朵的灵敏,更需要对声学、电子学、心理物理学以及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的深刻理解。《数字时代的声音构建》正是一部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这一知识体系的综合性专著。 本书的编写历程,源于对当代声音工程领域日益增长的专业化需求的回应。我们深知,传统的音频技术书籍往往侧重于某一个特定领域(如录音棚技术或声学设计),而缺乏对整个声音生命周期——从物理声源的捕捉、到数字域的精确处理、再到最终终端的还原与感知——的全面贯穿。本书的目标,便是填补这一空白,为读者提供一个既扎实于基础理论,又紧密贴合前沿实践的知识框架。 第一部分:声音的物理本质与感知基础 任何成功的音频工程都必须根植于对声音基本规律的掌握。本部分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究声音的物理学基础。我们将从波的产生、传播和衰减开始,详尽阐述频率、振幅、相位和声压级等核心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在声场中的表现。 随后,我们将转向人耳和大脑对声音的感知机制。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因为它构成了所有声音处理和设计的“目标函数”。我们将详细讨论听觉的生理结构,如耳蜗的工作原理;引入心理声学(Psychoacoustics)的关键理论,包括响度、音高、音色以及掩蔽效应。理解了人脑如何“重构”真实世界的声音,才能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信息量的声音体验。我们还会探讨空间听觉(Spatial Hearing)的奥秘,分析双耳效应(Binaural Effect)和声像定位(Localization)的物理与神经基础,为后续的沉浸式音频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石。 第二部分:数字音频的基石与转换 数字技术是当代声音工程的生命线。本部分将详尽阐述模拟信号如何被精确地转化为数字信息,以及数字信息如何高效地被存储、传输和还原。 我们从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的内部工作原理入手,深入剖析采样率、量化精度(位深)如何决定数字音频的带宽和动态范围。书中将专门辟章节探讨抗混叠滤波器和抖动(Jitter)对信号保真度的影响。在数字域内,我们将探讨音频编码标准(如PCM、FLAC)的原理,并详细解析有损压缩技术(如MP3、AAC)背后的心理声学模型,帮助工程师理解如何在保持可接受听感的同时实现最高的压缩效率。此外,本部分还将覆盖数字音频接口协议,如AES3、S/PDIF以及现代基于IP的网络音频传输协议(如Dante、AVB),确保读者对现代音频系统的互联性有清晰的认知。 第三部分:声音的塑形:数字信号处理(DSP)的艺术与科学 数字信号处理是声音构建师手中最强大的工具。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它将DSP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我们从基础的滤波器设计开始,区分IIR和FIR滤波器的结构、特性及其在均衡(EQ)处理中的应用。随后,我们将进入动态范围控制的范畴,详尽解析压缩器(Compressor)、限制器(Limiter)和噪声门(Gate)的参数设置逻辑和瞬态响应特性。与其他书籍不同,本书将特别强调非线性处理技术,如失真(Distortion)和激励(Exciter)的声学特性及其在声音色彩塑造中的作用。 时间基处理方面,我们将深入探讨混响(Reverb)和延迟(Delay)算法的数学模型,区分卷积混响与算法混响的优劣。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引入现代DSP中的关键技术——自适应滤波和噪声消除技术(如ANC),以及现代混响衰减模型的复杂性,使读者能够超越基础效果器的操作层面,理解其背后的数学逻辑。 第四部分:声场设计与系统集成 声音的最终呈现依赖于其所处的物理环境和所搭载的播放系统。本部分关注的是声音如何与空间互动。 首先,我们将探讨房间声学的基础,包括吸声、扩散和反射材料的选择与布局,以及混响时间(RT60)的测量与控制。随后,我们将聚焦于专业音响系统的设计,包括扬声器选择、分频器设计原理,以及功率放大器的匹配性考量。本书将详细阐述线阵列(Line Array)的技术原理及其在大型场馆中的应用,并深入分析声场测量技术,如脉冲响应分析和传递函数测量。 此外,我们关注新兴的沉浸式音频格式(如Ambisonics和基于对象(Object-based)的音频技术)。我们将解析这些技术如何实现对声音的真正三维定位和渲染,并讨论在不同播放系统(如耳机、家庭影院、沉浸式剧场)上的最佳部署策略。 第五部分:声音的实践:从专业制作到用户体验 最后一部分,本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业实践案例。我们将探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声音工程挑战: 音乐制作与母带处理: 探讨响度战争的伦理与技术边界,以及针对流媒体平台优化的声音风格化策略。 影视后期与声音设计: 分析如何使用声音元素构建叙事张力,以及Foley艺术与拟音技术的数字化集成。 人机交互(HCI)中的声音设计: 讨论系统提示音和触觉反馈(Haptics)的心理学设计原则,确保声音反馈的有效性和非侵入性。 结语:面向未来的声音工程师 《数字时代的声音构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声学工程全景》不仅仅是一本参考手册,它更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有志之士深入声音的科学殿堂,掌握构建未来听觉世界的必备技能。本书的结构设计旨在促进跨学科的理解,确保无论是声学研究人员、录音师、系统集成商还是热衷于声音技术创新的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深度的启发与实用的工具。通过对物理基础的重申、对数字核心的精炼,以及对前沿实践的探讨,本书致力于培养下一代能够驾驭复杂声学挑战、并以专业水准塑造人类听觉体验的专家。

用户评价

评分

《混音指南》这个名字,仿佛自带一种神秘的光环,立刻抓住了我的目光。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对音乐有着浓厚兴趣的聆听者,但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想要更深层次地理解音乐创作过程的冲动。我常常在欣赏一首歌曲时,会被其中精巧的编排和丰富的声音层次所震撼,并忍不住猜测,这些声音是如何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明了“混音”这一关键环节,这让我相信,它或许能够揭示音乐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英雄”的工作。我期待它能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调酒师,教我如何精确地掌握各种“音轨”的比例,如何通过不同的“香料”(EQ、压缩等)来调配出独特而和谐的“口感”,最终酿造出一杯令人陶醉的“声音佳酿”。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不同音乐风格的混音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窥见流行、摇滚、古典等不同流派的独特处理方式。

评分

“混音指南”这个名字,一开始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是个对音乐充满热情的人,虽然我没有专业的音乐背景,但我一直梦想着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听到“混音”这个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音轨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完整歌曲的画面。我想象着这本书会像一个秘密宝典,揭示那些让音乐变得如此动听的奥秘。它会不会详细讲解如何平衡不同乐器的音量?如何处理人声的混响和延时?又或者,它会教我如何运用EQ和压缩器来塑造乐器的音色,让它们在混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我期待着书中能有各种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可能听起来有些枯燥的技术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践的案例,比如分析几首经典歌曲的混音处理,让我能从中学习到大师们的技巧。毕竟,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能看到实际操作和效果的对比,会让我更有成就感,也更能激发我的学习动力。这本书如果能让我从一个纯粹的听众,变成一个能自己动手制作音乐的人,那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

我一直对声音的世界充满着莫名的着迷,尤其是在听那些层次分明、情感充沛的音乐时,总会忍不住思考,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当我看到《混音指南》这本书时,我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念头便是:“这或许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我并非专业人士,但对音乐的热爱驱使我不断探索。我常常在想,那些在舞台上闪耀的音乐,背后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精妙之处?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出了核心——“混音”,这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技术。我设想,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循循善诱地告诉我,如何去“倾听”一首音乐,去分辨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然后将它们巧妙地融为一体?我尤其好奇,它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空间感和立体感的处理技巧,比如如何让声音听起来更宽广,或者如何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而且,我相信一本好的指南,不仅仅是罗列技术要点,更应该能触及到创作者的情感和意图,教会我们如何将这些情感通过声音传递出去。

评分

我一直对声音的世界充满了探究欲,特别是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音乐,总让我好奇它们是如何被“炼制”出来的。当我在书架上看到《混音指南》时,我的心跳无疑加速了几分。我想象着,这本书或许是一部详尽的“声音地图”,能够指引我穿越纷繁复杂的音轨,找到它们之间的最佳连接点。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探索那些看似晦涩的音频技术,比如如何运用各种插件来“雕琢”乐器的音色,如何制造出令人惊叹的空间感和宽度,又如何让各种声音元素在整体的音响画面中和谐共存,而不是相互挤压。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去“听”出音乐的灵魂,如何将创作者的情感和意图通过精密的混音过程得以完美呈现。这是一种将耳朵所能捕捉的信号,转化为心灵能够感受到的共鸣的神奇技艺,而我迫切地想学习和掌握它。

评分

拿到《混音指南》这本书,我的内心泛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期待。我并非音乐制作领域的科班出身,但对声音的魔力,我始终保持着一种孩童般的好奇和敬畏。我想象着,这本书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够开启我通往声音世界的另一扇大门。它会不会详细阐述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音频术语,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它们背后的原理?我特别渴望了解,如何才能让不同的乐器“对话”,如何在复杂的音景中让每一件乐器都清晰可闻,而不至于互相干扰。而且,我相信好的混音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表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我如何通过对音量、音色、空间感的细致调整,来烘托出音乐的情感,让听众能够随着音乐的情绪起伏而感动。这是一种将无形的声音转化为有形情感的魔法,而我渴望学习这种魔法。

评分

不错,挺好的

评分

居然没光盘,差评

评分

专业书籍,活动购入,品相好,划算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很不错、包装的很结实

评分

这本书很不错,挺好的。

评分

为什么这么贵的书 我买以后就降价了

评分

比别的网站卖的贵,还很旧,跟旧书似的,封皮很脏,还擦不掉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