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课标面对面
——2011年版课程标准解读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 摄制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中国少年儿童音像电子出版社
◇ 义务教育版:78碟DVD(13学科) 定价:3670元
◇ 初中版:72碟DVD(12学科) 定价:3380元
◇ 小学版:42碟DVD(7学科) 定价:1980元
内容简介
2001年我国正式开始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经过了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
为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 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2011年12月30日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 开始执行。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全面加强学习培训工作,把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认真组织开展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 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全员培训,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 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为了帮助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及教研人员学习和理解新版的课程标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织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核心专家、参与修订专家、一 线教研员及部分一线优秀教师等人员,对新版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解读,内容涵盖了各学科,重点解读了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什么修订、主要修改了哪些方面、修改之 后应该怎样进行教学等核心问题。
本套教学资源的出版,必将为各级各类教育局、教研室、中小学校更好地培训和学习新版课程标准、更好地组织学科教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全面、详尽的指导。
部分专家简介
史宁中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小蔓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廖伯琴 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心琦 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 澄 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少淳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汉国 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耿培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艺术分社社长、研究员
郑国民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 蔷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 斌 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专家,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编审
汪 忠 生物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专家,在路上课堂首席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亚夫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专家,在路上课堂(oniway.com)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
主要特点
1、专家
本片邀请到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修订组核心专家等众多专家参与录制,有些专家不仅是课程标准(实验稿)研制组的核心专家,也参与了修订的全过程。这对于我们学习和了解课程标准修订的核心精神、主体思想、方向把握、内容精髓会提供极大的帮助。
2、形式新颖
本片的拍摄采用了3人座谈式的解读方式,邀请修订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3个群体,以问题式的座谈方法对新版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解读。形式新颖,通俗易懂,非常便于广大一线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
3、学科全面
本片内容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地要组织开展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全员培训,本片可以程度地满足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进行全员培训学习的需要。
4、内容实用
本片内容不仅有对课标修订背景、修订理念、总体要求及学科进展等方面的宏观指导思想的解读,也有对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的实用指导,特别是许多学科还加入了课堂实录的案例分析,使得本片的内容异常丰满,极其实用。
光盘目录(共78碟DVD)
义务教育语文(共6碟DVD)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上中下) 主讲人:郑国民 林秀艳 吴欣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二)(上中下) 主讲人:郑国民 林秀艳 吴欣歆
义务教育数学(共6碟DVD)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指导思想及进程(第1讲)主讲人:王尚志 马云鹏 刘晓玫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指导思想及进程(第2、3讲)主讲人:史宁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及总体目标(上中下)主讲人:王尚志 马云鹏 刘晓玫
义务教育英语(共6碟DVD)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理念、思路与主要变化(上中下)主讲人:王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上中下)主讲人:程晓堂
义务教育音乐(共6碟DVD)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背景与课程综述(上中下)主讲人:郑莉 吴斌 金亚文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上中下)主讲人:郑莉 吴斌 金亚文
义务教育美术(共6碟DVD)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方案介绍(上中下)主讲人:尹少淳 段鹏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构与内容解读(上中下)主讲人:陈卫和 黄露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共6碟DVD)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与介绍(上中下)主讲人:耿培新 毛振明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要求与实施建议(上中下)主讲人:耿培新 马龙 胡滨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共6碟DVD)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背景、过程及总体要求(上中下)主讲人:赵亚夫 胡玲 张鹏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内容做了哪些调整(上中下)主讲人:赵亚夫 顾瑾玉 郭志滨
初中物理(共6碟DVD)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背景与总体要求
课改十年成效与问题(上下)主讲人:廖伯琴 赵兵
继承发展与他山之石(上下)主讲人:廖伯琴 赵兵
[拓展内容:“关于21世纪物理学面临的挑战(上下)”朱栋培]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概述(上下)主讲人:廖伯琴 张勇
[拓展内容:《空气的力量》课堂实录]
初中化学(共6碟DVD)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上中下)主讲人:宋心琦 胡玉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解读(上中下)主讲人:宋心琦 胡玉娇 戴梅
初中生物(共6碟DVD)
迅猛发展的生命科学及其对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影响
第1讲 生命科学面临的问题及主要成就 主讲人:许晓风
第2讲 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与表观遗传学 主讲人:许晓风
第3讲 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与中学生物学 主讲人:许晓风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解读
第1讲 课程标准实施10年的成果与问题 主讲人:汪忠 梁平
第2讲 课程标准的修订解读(上)主讲人:汪忠 梁平
第3讲 课程标准的修订解读(下)主讲人:汪忠 梁平
初中历史(共6碟DVD)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与主要变化(上中下)主讲人:朱汉国 张汉林 王小琼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的变化与有效达成(上中下)主讲人:张汉林 徐雁 贾海燕
初中地理(共6碟DVD)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背景、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上中下)主讲人:陈澄 卢晓旭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解读(上中下)主讲人:陈澄 卢晓旭
初中思想品德(共6碟DVD)
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上下)主讲人:陈立思 陆士桢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情况介绍及对思想品德教师的建议 主讲人:朱小蔓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说明(上中下)主讲人:陆士桢 康利
说明
义务教育版:含以上全部13个学科,共78碟DVD,定价3670元,适用于1-9年制学校。
小学版:含义务教育语文、义务教育数学、义务教育英语、义务教育音乐、义务教育美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共7个学科,42碟DVD,定价1980元,适用于小学。
初中版:含义务教育语文、义务教育数学、义务教育英语、义务教育音乐、义务教育美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历史、初中地理、初中思想品德共12个学科,共72碟DVD,定价3380元,适用于初中。
这套教材的排版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清新、明快的视觉感受,即便只是翻开目录,都能感受到编者在提升阅读体验上的用心。色彩搭配得宜,既不失学术的严谨性,又避免了传统教辅材料那种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特别是那些示意图和案例分析的插图,线条流畅,逻辑清晰,对于理解一些抽象的教育理论概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记得尤其深刻的是关于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那一章,作者没有堆砌空泛的口号,而是通过一系列具象化的教学场景还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翻译”成了教师日常可以操作的具体步骤。这种注重实践操作层面的讲解,远比单纯的理论阐述来得实在和有价值。书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分量感,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细节之处彰显了出版方的专业水准。总而言之,从视觉到触觉的整体体验,都让人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并且愿意反复翻阅的专业参考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逻辑安排得非常巧妙,它采取了一种螺旋上升的讲解模式。初看之下,你会觉得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很广,但当你按照章节顺序深入阅读时,就会发现前后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严密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闭环。例如,第一部分对新课标的宏观解读,为后续深入到具体学科的微观调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层层递进的设计,极大地减轻了学习新课标的认知负担。我个人认为,这种结构非常适合教师的专业学习周期——先建立全局观,再聚焦局部细节,最后进行整合反思。而且,作者在引述国家文件和权威研究成果时,都标注了清晰的出处,这为我们后续进行更深层次的学术探究提供了可靠的索引支持。这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学习资料,更像是一个高质量的、可信赖的教育文献索引库。
评分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评价改革”的那一部分内容。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如何从传统的“知识点考核”转向更全面的“过程性评价”,一直是困扰我们团队的难题。这本书在这一块的处理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说“要多元评价”,而是详细列举了多种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评价工具和数据收集方法。比如,关于如何利用小组合作中的观察记录来量化学生的协作能力,书里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矩阵表格,我已经把它打印出来,作为我们组内教研活动的工具。更让我欣赏的是,作者在论述中保持了一种审慎的平衡感,没有鼓吹“一刀切”的改革,而是强调了评价工具的选择必须与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相匹配。这种兼顾理想与现实的论述,使得整本书的指导性极高,让人感觉它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南,而是一本可以随时带进办公室,随时翻阅借鉴的工具手册。
评分相较于市面上其他侧重于“应试技巧”或“表面文章”的解读读物,这套资料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始终坚守着教育的育人本质和学科的学科性。它回归了课程标准制定的初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谈到知识结构调整时,作者没有陷入知识点删减的争论,而是引导读者思考“知识在学生生命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哲思层面的探讨,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境界。它促使我们这些身处教学一线的实践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使命,将目光从短期的分数提升,转向长远的素养塑造。虽然篇幅不薄,但通篇阅读下来,感受到的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读完后,感觉自己的教育视野被拓宽了,对于如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了一套更加清晰、坚定的内心指南。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摸爬滚打的教师,我深知“课标”的更新意味着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必须同步迭代,但很多解读资料往往过于晦涩难懂,读完后依然云里雾里。然而,这本资料的叙事风格却有着一种近乎“拉家常”的亲切感。它没有故作高深地使用大量的教育学“黑话”,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将2011年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核层层剥开,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身旁耳提面命。其中对于“教学目标设定”的讨论,简直是茅塞顿开。作者不仅指出了旧有模式的弊端,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一套可迁移的、基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动态目标构建框架。我尝试着用书中的方法重新审视了我下学期的教学设计,立刻发现过去那些看似周全的计划其实存在着严重的“目标错位”问题。这种直击痛点、给出明确方向的写作风格,才是真正对一线教师有帮助的宝贵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