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拓本精华》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精选馆藏级宋拓本、明拓本,彩色精印,字口清晰,墨色沉稳。《史晨前後碑》为《历代拓本精华》系列中的一本。史晨 前后碑记载鲁国史晨祭祀孔子的奏章。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为著名汉碑之一,是临习碑刻的典范之作。
《历代拓本精华(史晨前后碑)》为“历代拓本精华”系列丛书之一,精选馆藏底本,为首次四色精印,并延请专家释文。
《史晨碑》又名《史晨前后碑》,两面刻,碑通高二百零七点五厘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点五厘米,宽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二点五厘米,无碑额。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末行字原掩于石座中,旧拓多为三十五字,新拓恢复原貌三十六字,字径三点五厘米。碑文记载鲁相史晨奏祭祀孔子的奏章。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
《史晨碑》为著名的汉碑之一。前后碑字体如出一人之手,传为蔡邕书。结字工整精细,中敛而四面拓张,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笔致古朴,神韵超绝,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1.曹全碑
2.乙瑛碑
3.唐怀仁集字圣教序
4.王羲之尺牍
5.王献之尺牍
6.九成宫醴泉铭
7.多宝塔碑
8.颜勤礼碑
9.玄秘塔碑
10.雁塔圣教序
11.龙门四品
12.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
13.神策军碑
14.兴福寺断碑
15.华山庙碑
16.张猛龙碑
17.钟繇法帖
18.石门颂
19.西狭颂
20.礼器碑
21.史晨前後碑
22.张迁碑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看书”,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与古代工匠和书法家的深度对话。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选取和编排这些碑刻时所展现出的宏大视野和精妙的匠心。它似乎避开了那些已经被研究得烂熟的大路货,而是将焦点放在了一些需要更细致观察和深入解读的珍贵版本上。这种选择,体现了一种对学术严谨性的坚持,而不是仅仅追求名头响亮的作品。每篇选取的拓本后面,作者都辅以了详尽的考证,关于它出土的年代背景、流传的脉络,甚至细致到不同拓本之间细微的差异和它们各自的价值取舍,这些论述不仅具有很强的学术参考性,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看”拓片,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呈现给我们的图像。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碑刻鉴赏的维度,让我明白了“神韵”背后的技术支撑和历史偶然性。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碑帖的刻板印象,它将冰冷的历史遗物,通过现代的编辑手法,重新赋予了生命力和鲜活的解读空间。我发现,书中的某些章节对特定字体的演变脉络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比分析,这种横向和纵向的交织对比,让抽象的书法史变得具体可感。比如,书中对于某一时期碑刻边款的处理方式的演变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不仅仅罗列了现象,更深入探究了现象背后的社会环境和审美风尚的变迁。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对着某一处的细节反复揣摩,试图理解刻手在凿刻那一笔时所蕴含的力道和心境。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远非仅仅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图片能比拟,实体书的质感和翻页的触感,都促使我放慢节奏,去真正吸收那些凝结在纸上的信息。
评分从一个普通书法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价值高得惊人。它不像一些纯粹的理论著作那样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气地提供了大量可供临摹和学习的范本。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没有把所有的拓本都说成是“完美”的,而是坦诚地指出了不同拓本在某些笔画上的缺失或模糊之处,并建议学习者应如何取舍或补全。这种坦率的态度,让我对作者充满了信赖感。它仿佛是一位经验老道的老师,站在旁边,耐心地为你指点迷津,告诉你“这一块你可以参考甲本,但那一处的起笔最好参考乙本的清晰度”。这种辩证的、鼓励独立思考的教学方式,对于正在努力形成自己书写风格的习书者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最好的训练场和最可靠的参考坐标。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封面采用了一种复古的宣纸质感,触感粗粝而沉稳,边缘略微泛黄,仿佛真的穿越了时空,让人对手中的这本书充满了敬意。内页的印刷质量也无可挑剔,墨色浓淡适中,线条清晰锐利,对于我们这些钟情于金石碑刻的爱好者来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是极其重要的。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排版的讲究,图文并茂的布局使得枯燥的考据过程变得生动起来。它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拓片影印集,更像是一件精心策划的艺术品,每一个章节的起承转合都透露出编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那些精美的插图和辅助的释文,都以一种非常现代且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即便是初涉碑学领域的新手,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和门径,而不是被那些繁复的符号和晦涩的文字所阻碍。整体而言,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和视觉体验,为阅读体验奠定了坚实的基调,让人愿意沉下心来,细细品味。
评分这本书在装帧和内容组织上都体现出一种克制而高贵的学术品味。它避免了过于花哨的色彩和浮夸的标题,一切都以凸显碑刻本身的历史厚重感为出发点。我尤其欣赏它对于“稀见”拓本的挖掘和呈现,这些本子往往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而这本书能将它们如此清晰、完整地呈现出来,极大地便利了研究人员和资深藏家的工作。可以说,它弥补了市场上现有同类出版物在收录广度和细节处理上的不少空白。全书看完,留下的是一种充实的满足感,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审美情趣的提升。它让人们意识到,这些看似陈旧的石刻,其蕴含的艺术能量和历史信息,远超乎我们日常的想象,值得我们用最敬畏的心态去对待和学习。
评分性价比不错!~希望没有问题
评分满意的购物。
评分¥39.00(7.5折)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极其满意
评分¥19.60(8.6折)
评分馆藏国宝墨迹:周伯琦篆书宫学nh国史二箴
评分1.曹全碑
评分唐寅自书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