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修订-19)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修订-1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国家标准
  • 标准汇编
  • 中国标准
  • 2009年修订
  • 工业标准
  • 建筑标准
  • 技术标准
  • 质量标准
  • 规范标准
  • 标准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60723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1120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0-01
页数:64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9年修订-19)》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国家标准全集。自1983年起,按国家标准顺序号以精装本、平装本两种装帧形式陆续分册汇编出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是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农林牧副渔系统,科研、设计、教学等部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收入我国每年正式发布的全部国家标准,分为“制定”卷和“修订”卷两种编辑版本。

目录

GB/T13748.20-2009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0部分:ICP-A:ES测定元素含量
GB/T13748.21-2009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光电直读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
测定元素含量
GB/T13759-2009土工合成材料术语和定义
GB/T13760-2009土工合成材料取样和试样准备
GB/T13761.1-2009土工合成材料规定压力下厚度的测定第1部分:单层产品厚度的
测定方法
GB/T13762-2009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及土工布有关产品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方法
GB/T13769-2009纺织品评定织物经洗涤后外观平整度的试验方法
GB/I、13770-2009纺织品评定织物经洗涤后褶裥外观的试验方法一
GB/T13771-2009纺织品评定织物经洗涤后接缝外观平整度的试验方法
GB/T13797-2009医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
GB/T13800-2009手动轮椅车
GB13801.一2009燃油式火化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GB/T13818-2009压铸锌合金
GB/T13821-2009锌合金压铸件
GB/T13828-2009多股圆柱螺旋弹簧
GB/T13832-2009安哥拉兔(长毛兔)兔毛
GB/T13835.1-2009兔毛纤维试验方法第1部分:取样
GB/T13835.2-2009兔毛纤维试验方法第2部分:平均长度和短毛率手排法
GB/T13835.3-2009兔毛纤维试验方法第3部分:含杂率、粗毛率和松毛率
GB/T13835.4-2009兔毛纤维试验方法第4部分:回潮率烘箱法
GB/T13835.5-2009兔毛纤维试验方法第5部分: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GB/T13835.6-2009兔毛纤维试验方法第6部分:直径投影显微镜法
GB/T13835.7-2009兔毛纤维试验方法第7部分:白度
GB/T13835.8-2009兔毛纤维试验方法第8部分:乙醚萃取物含量
GB/T13835.9-2009兔毛纤维试验方法第9部分:卷曲性能
GB/T13852-2009船用液压控制阀技术条件
GB/T13853-2009船用液压泵液压马达技术条件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8-2009感官分析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
GB/T13873-2009道路车辆货运挂车试验方法
GB/T13888-2009在开磁路中测量磁性材料矫顽力的方法
GB/T13917.1-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1部分:喷射剂
GB/T13917.2-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2部分:气雾剂
GB/T13917.3-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3部分:烟剂及烟片
GB/T13917.4-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4部分:蚊香
GB/T13917.5-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5部分:电热蚊香片
GB/T13917.6-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6部分:电热蚊香液
GB/T13917.7-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7部分:饵剂
GB/T13917.8-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8部分:粉剂、笔剂
GB/T13917.9-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9部分:驱避剂
GB/T13917.10-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10部分:模拟现场
GB/T13942.1-2009木材耐久性能第1部分:天然耐腐性实验室试验方法
GB/T13942.2-2009木材耐久性能第2部分:天然耐久性野外试验方法
GB13954-2009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标志灯具
GB13960.4-2009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平刨和厚度刨的专用要求
GB13960.10-2009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单轴立式木铣的专用要求
GB/T13962-2009光学仪器术语
GB/T13981-2009小型风力机设计通用要求
GB/T14017-2009木材横纹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GB/T14018-2009木材握钉力试验方法
GB/T14019-2009木材防腐术语
GB/T14021-2009马来松香
GB/T14022.1-2009工业糠醇
GB/T14022.2-2009工业糠醇试验方法
GB/T14046-2009铁路信号灯泡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技术标准汇编(2008-2018年度精选)》图书简介 一、 编纂宗旨与时代背景 本书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迫切需求,集中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信息技术及社会管理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标准化成果而精心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标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汇编力求以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为核心,收录了自2008年至2018年间,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关键作用,且在汇编截止日期前仍保持有效状态的精选国家标准(GB、GB/T)。 本汇编并非对所有标准的简单堆砌,而是基于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的最新发布和修订信息,经过严格的筛选、分类和校对程序,旨在为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者、质量检验机构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全面、准确、易于检索的现行标准参考平台。 二、 内容结构与收录范围 本汇编共分为七大卷,涵盖了国家标准体系中的核心领域。每卷内部根据标准性质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细致的子分类,以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收录标准的时间跨度紧密衔接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重点突出了“十二五”规划期间的技术攻坚成果。 第一卷:基础通用标准与计量、标准术语 本卷汇集了支撑所有行业技术规范的基础性标准。重点包括: 1. 标准化工作基础: 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导则性文件、标准制修订的程序性标准、标准分类和代码体系的最新修订。 2. 计量与测量: 涉及法定计量单位、长度、质量、时间频率等基本量值的国家计量基准和工作标准。 3. 信息交换与表示: 针对文字编码(如GB/T 2312、GB 18030的最新版本)、数据交换格式、信息安全术语的基础性规范。 第二卷: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 本卷聚焦于国民经济的基石——高端制造与基础材料。收录了大量涉及装备制造、零部件设计和材料性能验证的标准。 1. 通用机械与零部件: 紧固件、轴承、齿轮等通用件的尺寸、精度和检验方法。 2. 材料标准: 钢铁材料(碳素结构钢、合金钢)、有色金属(铝、铜及其合金)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及成品检验标准。重点关注高强度、耐腐蚀新材料领域的标准进展。 3. 表面工程与表面处理: 电镀、热浸镀、涂层厚度测量及耐腐蚀性能测试的标准。 第三卷:能源、化工与环保标准 本卷反映了国家在资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强制性要求和技术导则。 1. 能源技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压设备安全规范、风能与太阳能并网技术导则(2010年后新增标准)。 2. 石油化工产品: 燃料油、润滑油、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的质量指标和试验方法。 3. 环境监测与治理: 针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物监测技术规范(如水质五参数、空气质量监测的采样和分析方法),以及固体废物分类和安全处置的标准。 第四卷: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 本卷集中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1. 结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纳入了抗震设计的新要求)。 2. 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 建筑节能与材料: 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测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GB/T 50375系列)。 第五卷:信息通信技术(ICT)与电子电器 本卷是反映国家在新兴技术领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窗口,涵盖了从基础电子元件到信息系统集成的标准。 1. 电子元器件: 电阻器、电容器、印刷电路板(PCB)的可靠性试验和环境试验标准。 2. 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如TD-SCDMA/LTE相关的技术指标)、光纤通信网络架构和接口标准。 3. 信息安全与可靠性: 涉及数据加密算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推荐性标准,以及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EMC)测试规范。 第六卷:农业、食品与医药卫生标准 本卷直接关系到民众的“衣食住行”和生命健康。 1. 食品安全与检验: 涵盖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以及各类食品(粮食、肉制品、乳制品)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2. 农业生产: 农作物种植技术规范、农机具安全标准。 3. 医疗器械与药品: 基础医疗器械(如注射器、手术器械)的通用要求,以及生物相容性、灭菌消毒的方法标准。 第七卷:服务业、管理与安全标准 本卷侧重于社会运行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1. 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0族标准在中国的等同采用和实施指南。 2. 服务规范: 零售业、物流运输、旅游服务等行业的质量和服务流程规范。 3. 职业健康与安全(OHS): 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值(接触限值系列)、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导则。 三、 本汇编的特色与价值 1. 权威性保障: 本汇编所收录的标准,均来源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其授权机构)正式发布的文本,确保了其法律效力和技术准确性。 2. 时效性筛选: 编纂团队对标准生命周期进行了动态跟踪,仅收录了2018年底前仍有效的标准,剔除了已作废、已替代或已被新标准完全覆盖的历史版本,避免了使用者因采用过期标准而导致的质量或法律风险。 3. 清晰的标识体系: 所有标准均保留了标准的完整编号、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以及标准的起草(负责)单位,便于读者追溯标准的制定背景。 4. 精准的分类检索: 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分类体系,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本土化调整,辅以详尽的索引(标准号索引、关键词索引),大幅提升了检索效率。 本汇编是当代中国技术规范体系的一次集中检阅,是推动产业升级、保障产品质量、实现技术标准“走出去”的重要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的专业性,无疑劝退了大部分的非专业人士,但恰恰是这份“劝退力”,彰显了它的精英属性和核心用途。它不是为大众消遣而生的,它是服务于特定职业群体,为他们提供操作依据和法律防线的堡垒。我个人将其视为一种“锚点”,尤其在面对复杂项目、跨界合作或者需要进行严格质量复核的场合。它的语言风格高度凝练,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法律和技术层面的反复推敲,不留任何语义上的灰色地带。这种对精确性的极致追求,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阅读美感——一种由清晰的逻辑和无可辩驳的权威性所带来的震撼。我不会把它放在床头柜上翻阅,它更适合被安放在书房里最稳固的架子上,只在需要进行严肃的、关乎责任与规范的讨论时,才被郑重地请出。它代表着一种对秩序的尊重,一种对专业界限的清晰界定。

评分

这本厚重的典籍,光是掂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让人不禁肃然起敬。装帧设计简洁而有力,那种特有的国家标准汇编的气质扑面而来,不是为了取悦眼球的华丽,而是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我一直对国家层面的规范体系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毕竟它们构成了我们社会运行的基石,是无数行业得以有序发展的隐形骨架。仅仅是翻开目录的一角,那些密密麻麻的编号和条目名称,就已经让人心生敬畏,深知每一条文背后都凝聚了多少专家的心血和跨部门的协调博弈。我预期这本书会是一部极为耐读的工具书,它不适合快速阅读,更像是需要时间去咀嚼和对照的参考宝典。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让我能够理解从基础的物理参数到复杂的流程管理,国家是如何设定红线的。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处于行业边缘,却又渴望深入理解行业内核的人来说,拥有这样一套官方的、集成的文本,简直如同拿到了一张通往幕后操作室的通行证。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提供了“新知”,而在于它提供了最稳定、最权威的“已知”,是校准我们认知偏差的终极标尺。

评分

坦白说,作为一个非专业背景的读者,面对如此庞大的官方标准体系,我的第一反应是强烈的“信息过载”。但奇怪的是,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似乎在努力平衡其作为“汇编”的广度和作为“工具”的可用性。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试图用漂亮的图表来粉饰复杂性,而是忠实地呈现了标准文本的原始面貌,这反而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一种对国家机器工作方式的直观感受。我感觉自己仿佛在阅读一份庞大而精密的机器说明书,每一个螺丝钉(即每一个条文)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和功能。我试图从中寻找一些宏观的趋势变化,比如自2009年修订以来的侧重点是否有所转移,但这需要非常耐心的交叉比对。这本书的价值,更像是对一个国家工业和社会治理“常数”的定期校准,它记录了在特定时间点上,我们社会认为“合格”或“正确”的定义。它不是用来读故事的,而是用来验证现实是否符合设定的框架的。

评分

初次接触这套汇编时,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在信息呈现上的严谨度,这与市面上那些追求趣味性或故事性的出版物截然不同。它散发出的是一种冷峻的、纯粹的、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理工科美学。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极其枯燥的文本,但当我尝试去查找几个我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技术名词时,发现编排的逻辑性远超我的想象。它似乎采用了某种高效的索引系统,将散落在不同部委、不同时期的规定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自洽的知识宇宙。这种整合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成就。我特别欣赏这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免去了在无数个零散文档间来回切换的烦恼。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需要论证某个材料的合格标准,不再需要跨越数个部门的网站进行比对,只需打开这一册书,所有的引用链条都能被清晰地追溯。这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合规风险而言,是无可替代的助力。它更像是一个沉默的、全知全能的法律和技术顾问,随时待命。

评分

我通常习惯于在阅读技术文献时,寻找那些突破性的创新或前沿的理论。然而,这本汇编显然不是为了提供“惊喜”而存在的,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保守”和“稳定”。在快速迭代的今天,能拥有一本这样稳定、几乎是凝固了时间点的规范集合,反而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它像一个时间胶囊,封存了特定历史时期对质量、安全和性能的共识。对于研究历史沿革或进行年代对比的学者而言,这本汇编无疑是无可替代的一手资料。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环保和能效标准的部分,它们往往是社会发展中最敏感、最容易发生变化的领域。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准线,让我们能清晰地衡量“现在”与“过去”在这些关键指标上的差异。它教会我们,在很多基础领域,进步往往意味着更严格的契合度,而非颠覆性的创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