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審判長、高級法官劉敏編著,商法誕生於實踐,並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司法解釋解讀:分類解讀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商事司法解釋,典型案例分析:分類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具有代錶性的商事案例,商事審判專論:分類論述商事審判實踐中爭議較大的問題。
第一編 司法解釋解讀
分類解讀瞭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商事司法解釋。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乾問題的規定(二)>的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乾問題的規定(二)>第18條的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公司強製清算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的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施行時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産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規定)的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正確審理企業破産案件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供司法保障若乾問題的意見)的解讀》等。
第二編 典型案例分析
分類分析瞭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具有代錶性的商事案例。包括“利川捲煙廠與中國長城資産管理公司武漢辦事處擔保閤同糾紛上訴案”、“中國中化集團公司與北京三元金安大酒店、北海中達集團有限公司代位權糾紛上訴案”、“四川通信服務公司、四川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建設銀行成都市金河支行、四川金租實業有限公司融資租賃閤同糾紛上訴案”、“神龍汽車有限公司與華泰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北京銷售服務分公司保險閤同糾紛上訴案”、“深圳市華茂實驗學校、廣東香港人子弟學校、深圳颱商子弟學校和廣東建華職業學院破産清算案”等。
第三編 商事審判專論
分類論述瞭商事審判實踐中爭議較大的問題。包括《公司閤並分立中的債權人利益保護》、《公司解散清算法律製度研究》、《股東請求解散公司之訴中若乾問題之思考》、《股東資格認定中的三個問題》、《關於新舊破産法的適用銜接問題》、《保證責任若乾問題研究》、《訴訟時效與保證期間問題研究》、《優先購買權在財産拍賣變價中的利益均衡及其程序設計》等。
內容簡介
筆者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作為商事審判中的一員,在近20年內通過參與商事法律的起草製定、執筆有關司法解釋和審理大量商事案件,親身感受瞭商事法律規範發展的重要過程,積纍瞭一定的商事審判經驗,並在工作之餘結閤審判工作撰寫瞭一些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瞭筆者個人在審理案件、製定司法解釋過程中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認識,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相應曆史背景下高司法部門對相關問題的態度。
作者簡介
劉敏,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審判長、高級法官,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法學院特邀研究員、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破産清算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講師團成員、國傢法官學院兼職教師、北京市破産法協會破産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和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嚮為公司法、破産法、閤同法和擔保法。
1992年至今一直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原經濟庭)從事商事(經濟)審判工作,審理瞭大量商事(經濟)二審、再審和請示案件。
參與起草瞭《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乾問題的規定》係列司法解釋,以及《關於審理企業破産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規定》、《關於審理企業破産案件確定管理人報酬的規定》等多部司法解釋。
參與撰寫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司法司法解釋(一)、(二)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司法解釋(三)、清算紀要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企業破産法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物權法》、《侵權法》等近二十部書籍。
負責編輯瞭《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審判裁判規範與案例指導》、《中國商事審判年鑒》、《商事審判指導》、《公司訴訟案件審判實務精解》、《買賣閤同糾紛》、《藉款擔保閤同糾紛》等數十部書籍。
在《人民司法》、《法律適用》等刊物發錶瞭上百篇文章。
目錄
第一編 司法解釋解讀
1 公司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乾問題的規定(二)》的理解與適用
一、《公司法司法解釋(二)》製定的背景和過程
二、《公司法司法解釋(二)》中涉及的幾個主要問題
附件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乾問題的規定(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乾問題的規定(二)》
第18條的理解與適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公司強製清算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的理解與適用
一、最高人民法院齣颱該《紀要》的背景
二、堅持清算程序公正,是人民法院審理公司強製清算案件中應當遵循的首要原則
三、公司強製清算案件的案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四、人民法院在對強製清算申請的審查和受理環節應當注意的問題
五、被申請人解散後不依法清算,故意逃廢債務,導緻法院因被申請人
主要財産、賬冊、重要文件等滅失或者人員下落不明而無法清算等問題,如何應對
六、強製清算和破産清算程序的區彆和關聯
附件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公司強製清算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
2 破産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産法)施行時尚未審結的企業
破産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規定》的理解與適用
一、《規定》的適用範圍和製定的背景、過程
二、《規定》起草的指導思想
三、《規定》涉及的幾個主要問題
附件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産法)施行時尚赤審結的企業破産案件適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正確審理企業破産案件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供司法保障若乾問題的意見》的解讀
一、關於破産清算申請的受理問題
二、關於破産案件管理人的指定問題
三、關於破産清算中破産債權的保障問題
四、關於重整計劃草案的批準問題
五、關於破産程序與執行程序的銜接問題
附件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正確審理企業破産案件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供司法保障若乾問題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債權人對人員下落不明或者財産狀況不清的債務人申請破産清算案件如何處理的批復》的理解與適用
附件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債權人對人員下落不明或者財産狀況不清的債務人申請破産清算案件如何處理的批復》
3 證券、金融與期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審理和執行被風險處置證券公司相關案件的通知》的理解與適用
附件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審理和執行被風險處置證券公司相關案件的通知》
期貨交易法律關係主體及其民事責任承擔——兼談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期貨糾紛案件若乾問題的規定》的理解與適用
……
第二編 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編 商事審判專論
主題詞索引
前言/序言
商業法律實踐指南:現代企業運營的法律基石 書籍簡介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運營的復雜性日益增加,法律閤規已不再是可選項,而是決定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要素。本書《商業法律實踐指南:現代企業運營的法律基石》旨在為企業管理者、法律專業人士以及有誌於商業領域發展的學生,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極具實操性的法律框架和操作指南。本書摒棄瞭純粹的理論說教,而是緊密結閤商業實踐,聚焦於企業在日常運營、戰略決策及風險管理中所麵臨的真實法律挑戰。 本書結構嚴謹,內容覆蓋瞭現代商業活動的主要法律領域,從企業設立與治理、閤同管理與履行,到知識産權保護、勞動關係處理,再到爭議解決與風險控製,力求構建一個完整的商業法律生態圖景。 第一部分:企業設立與公司治理的法律要件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現代企業成立的法律基礎和持續運營中的治理結構。 1. 商業實體選擇與設立程序: 詳細分析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閤夥企業等不同法律實體的優劣勢及其設立的法定程序。重點闡述瞭注冊資本、股東齣資、公司章程起草中的法律陷阱與最佳實踐。對於初創企業,提供瞭股權結構設計(包括創始人協議、期權池設置)的法律建議,確保未來融資和管理權的平衡。 2. 公司治理與內部控製: 闡述瞭《公司法》對董事會、監事會及股東會的職權劃分和運作規範。本書特彆關注“公司僵局”的法律化解路徑,以及中小股東的權益保護機製。在內部控製方麵,係統梳理瞭閤規管理體係(CMS)的構建要素,包括反舞弊、內幕交易防範及信息披露的法律責任。 3. 董事及高管的法律責任: 深入剖析瞭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下的法律邊界。通過大量判例分析,明確瞭何種行為構成“濫用職權”或“違反信義義務”,及其可能麵臨的民事賠償乃至刑事責任。 第二部分:閤同法在商業交易中的應用與風險規避 閤同是商業活動的血液,本部分是全書的重點之一,它專注於如何起草、談判、履行和終止具有高度商業價值的閤同。 1. 閤同的訂立與效力: 詳盡解析瞭要約、承諾的法律特徵,特彆是在電子化交易環境下,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法律效力認定。闡述瞭格式條款的有效性審查標準,以及“顯失公平”條款的法律後果。 2. 關鍵商業閤同的法律要素: 針對采購閤同、銷售閤同、服務協議、技術許可閤同等核心商業文件,本書提供瞭詳細的條款分析模闆。例如,在供貨閤同中,如何精確界定質量標準、檢驗程序、逾期付款的違約金計算方式;在服務閤同中,如何規範知識産權的歸屬和保密義務的期限。 3. 履行、變更與不可抗力: 聚焦於閤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管理。係統梳理瞭情勢變更原則在當前國際環境下的適用範圍,並提供瞭一套標準化的“不可抗力”通知與證據收集流程。此外,針對閤同相對方信用風險,闡述瞭擔保、抵押及第三方保證的法律結構設計。 第三部分:知識産權的戰略保護與閤規運營 知識産權是現代企業的核心無形資産。本部分提供瞭從確權、用權到維權的實戰路徑。 1. 商標、專利與著作權的法律保護: 區分瞭商標注冊的顯著性要求、專利申請的“三性”標準(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以及軟件著作權的登記要點。重點講解瞭“先用權”和“職務發明”的法律界定。 2. 商業秘密的法律界定與防禦: 鑒於商業秘密案件的高發態勢,本書詳細定義瞭構成商業秘密的三要素,並指導企業如何通過技術保密措施(如加密、權限控製)和法律措施(如保密協議的條款設計)構建有效的法律防火牆。 3. 知識産權侵權與反不正當競爭: 結閤最新的司法解釋,分析瞭“搭便車”行為、虛假宣傳、混淆行為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下的認定標準。提供瞭侵權證據保全、臨時禁令和懲罰性賠償的實務操作步驟。 第四部分:勞動法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法律邊界 企業用工的閤規性是勞動爭議高發區,本部分緻力於幫助企業建立健康、閤法的用工體係。 1. 招聘、錄用與試用期的法律紅綫: 明確瞭招聘過程中的禁止歧視條款,以及勞動閤同訂立的法定必備內容。深度解析瞭試用期管理中解除閤同的法律條件和補償標準,避免“隨意解除”的法律風險。 2. 工時、薪酬與員工福利閤規: 詳細解讀瞭加班費計算的復雜規則,特彆是針對高管和特殊崗位工時的認定。闡述瞭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法定義務,以及年休假、産假等帶薪休假的法律操作細則。 3. 勞動爭議的預防與處理: 提供瞭從內部調解到勞動仲裁、訴訟的完整流程指引。重點分析瞭因嚴重違反規章製度而解除勞動閤同的法律舉證責任,以及經濟補償金與賠償金的區分。 第五部分:爭議解決、閤規與公司危機管理 當法律風險轉化為實際糾紛或危機時,快速、有效的應對機製至關重要。 1. 訴訟與仲裁的選擇與策略: 對比瞭訴訟、國內仲裁和國際商事仲裁的程序差異、成本效益及執行便利性。指導讀者如何在閤同中選擇最適閤的爭議解決條款,並製定訴前證據準備策略。 2. 強製執行與財産保全: 詳細介紹瞭司法實踐中財産保全的申請要件、執行審查流程。在判決或仲裁裁決作齣後,如何有效地對被執行人的銀行、房産、股權等財産進行查封和執行。 3. 商業閤規與監管應對: 涵蓋瞭反壟斷、反商業賄賂(閤規)以及數據安全等新興監管領域的法律要求。指導企業建立定期的內部閤規審計機製,以及在麵臨行政調查或司法介入時的危機響應預案。 結語:法律思維在商業決策中的植入 本書最終旨在培養讀者一種“法律先行”的商業思維模式。它強調,法律不是束縛創新的枷鎖,而是構建穩固商業基石的工具。通過對這些關鍵法律領域的係統學習和實踐應用,企業能夠更清晰地預見風險,更自信地抓住機遇,實現長遠、穩健的發展。本書是每一位追求卓越運營的企業傢和法律顧問的案頭必備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