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修订-71)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修订-7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国家标准
  • 标准汇编
  • 2008年修订
  • 71
  • 工业标准
  • 技术标准
  • 规范标准
  • 质量标准
  • 标准参考书
  • 工程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54913
版次:1
商品编码:10759331
包装:精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09-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01
字数:1134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国家标准全集。自1983年起,按国家标准顺序号以精装本、平装本两种装帧形式陆续分册汇编出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是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农林牧副渔系统,科研、设计、教学等部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收入我国每年正式发布的全部国家标准,分为“制定”卷和“修订”卷两种编辑版本。
“制定”卷收入上年度我国发布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分成若干分册,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x x年制定”字样及分册号,分册号一直连续。各分册中的标准是按照标准编号顺序连续排列的,如有标准顺序号缺号的,除特殊情况注明外,暂为空号。
“修订”卷收入上年度我国发布的、被修订的国家标准,视篇幅分设若干分册,但与“制定”卷分册号无关联,仅在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年修订-1,-2,-3,……”字样。“修订”卷各分册中的标准,仍按标准编号顺序排列(但不连续);如有遗漏的,均在当年最后一分册中补齐。需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个别非顺延前年度标准编号的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没有收入在“制定”卷中,而是收入在“修订”卷中。
读者配套购买《中国国家标准汇编》“制定”卷和“修订”卷则可收齐上一年度我国制定和修订的全部国家标准。
3.由于读者需求的变化,自1996年起,《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仅出版精装本。
4.2008年制修订国家标准共5946项。本分册为“2008年修订-71”,收入新制修订的国家标准34项。

目录

GB/T 14215—2008 番茄酱罐头
GB/T 14216—2008 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
GB/T 14225—2008 铧式犁
GB/T 14233.1—200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 14245.1-12008 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64点阵字型第1部分:宋体
GB 14245·2—2008 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64点阵字型第2部分:黑体
GB 14245·3—2008 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64点阵字型第3部分:楷体
GB 14245·4—2008 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64点阵字型第4部分:仿宋体.
GB/T 14248—2008 收获机械制动性能测定方法
GB/T 14250—2008 衡器术语
GB/T 14252—2008 机织地毯
GB/T 14253—2008 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2GB—2008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
GB/T 14269—2008 羊毛试验取样方法
GB/T 14270—2008 毛绒纤维类型含量试验方法
GB/T 14271—2008 毛绒净毛率试验方法油压法
GB/T 14283—2008 点焊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286—2008 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
GB/T 14290—2008 圆草捆打捆机
GB/T 14294—2008 组合式空调机组
GB/T 14295—2008 空气过滤器
GB/T 14296—2008 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 14298—2008 可转位螺旋立铣刀
GB/T 14301—2008 整体硬质合金锯片铣刀
GB/T 14303—2008 木工机床单锯片圆锯机术语和精度
GB/T 14304—2008 毛呢套装规格
GB/T 14310—2008 棉本色灯芯绒
GB/T 14311—2008 棉印染灯芯绒
GB/T 14315—2008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GB/T 14316—2008 间距1.27 mm绝缘刺破型端接式聚氯乙烯绝缘带状电缆
GB/T 14318—2008 辐射防护仪器 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仪
GB/T 14319—2008 固结磨具 陶瓷结合剂强力珩磨磨石与超精磨磨石
GB/T 14321—2008 刚玉磨料中a-A12O3相X射线定量测定方法
GB/T 14328—2008 粗加工立铣刀

前言/序言


《中国法律法规汇编(2007-2009年精选)》 【图书概览】 本书精选并汇编了2007年至2009年间我国国家层面颁布和修订的重要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本汇编旨在为法律从业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企业合规管理人员以及对特定时期国家法律政策变迁有深入研究需求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系统且权威的参考资料。本卷的编纂严格遵循“原汁原味,精准呈现”的原则,力求忠实反映特定时间窗口内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新面貌与发展方向。 【内容结构与特色】 本汇编共分为十二个核心章节,覆盖了经济、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监管等多个关键领域。 第一部分:经济与市场监管体系(2007-2009) 公司法与企业运营新规: 收录了2008年《公司法》实施后的配套细则,特别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的最新规定。重点关注了外商投资企业在股权结构调整和利润汇出方面的具体操作指南。 金融与信贷规范: 聚焦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为维护金融稳定而迅速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强化要求,以及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行为的初步规范文件。 价格与反垄断前瞻: 详细收录了《反垄断法》在实施初期(2008年8月生效)对集中审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认定的指导性意见。同时,涵盖了能源、基础原材料领域的价格干预与调控政策。 第二部分:宏观调控与财政税收调整 税务法规精选: 集中展示了2007年至2009年间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修订并开始实施)的配套实施细则和特定行业(如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细化说明。此外,还包括了资源税、消费税在特定时期内(如应对国际油价波动)进行的临时性调整文件。 财政支出管理: 汇编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政府预算编制与执行监督方面的最新规定,特别是针对“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相关资金拨付与使用规范的初步文件。 第三部分:社会保障与民生领域立法 劳动合同法实施深度解读: 本部分重点收录了2008年《劳动合同法》生效后,各地劳动仲裁机构在应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签、非全日制用工认定以及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等方面出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文件。 住房保障体系构建: 涵盖了2007年至2009年间,国家在推进廉租房制度建设、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方面的政策文件,体现了当时“房住不炒”理念的早期实践。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初期文件: 涉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补助标准的阶段性提高通知、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微调以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第四部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立法 污染防治攻坚战初期部署: 重点收录了针对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的专项规划要求。例如,关于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安装进度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收紧通知。 固体废物管理升级: 涵盖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细化要求和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的行业准入规范。 第五部分: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化 版权和商标执法力度加强: 集中展现了在应对网络盗版和假冒伪劣产品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司法解释与行政指南,明确了侵权判定标准和赔偿额度的提升趋势。 【适用读者群体】 1. 法律实务工作者: 律师、法务顾问,可据此追溯特定时期法律适用的脉络和立法意图。 2. 企业合规与风控部门: 尤其适用于那些在2007年至2009年间进行重大投资、重组或产品上市的企业,需对照当时的监管环境进行历史合规性审查。 3. 政府及监管机构: 用于政策执行的回溯性分析和培训。 4. 法学研究人员: 分析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法制建设与经济社会互动关系的重要一手资料。 【编纂特点】 本汇编的全部条文均采用官方文本格式,对引用的所有文件均注明了其发布机关、发布日期及生效日期。为方便读者查阅,本书附有详细的法规索引和时间轴对照表,清晰勾勒出该两年间主要法律变动点,确保了检索的便捷性和学术的严谨性。 【重要提示】 本书内容仅反映2007年至2009年间的国家法律法规状态,不包含之后所有版本或修订的法律条文。读者在实际应用中,务必结合最新的法律规定进行交叉验证。本书是对特定历史阶段法律生态的忠实记录与整理。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更多是出于一种“收藏”的心理,毕竟它是特定历史时期(2008年修订)国家技术规范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个人对技术史比较感兴趣,想看看在那个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是如何布局和侧重的。从版式上看,这本书采用了标准的A4开本,字体选择偏向于宋体,非常适合长时间的案头阅读,装订质量看起来也相当可靠,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太容易出现脱页的现象。我没有打算逐字逐句地啃完它,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工具书来对待,偶尔针对某个旧项目的设计依据进行追溯和验证。例如,我翻阅了其中关于计量器具校准周期的规定,发现与现行标准相比,有几项的周期有所缩短,这印证了这些年来技术进步和监管强化的趋势。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时间锚点,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而不是停留在对现有规则的盲目接受上。对于研究标准演进历史的学者来说,它绝对是不可替代的一手资料。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种国家标准的汇编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这玩意儿太过教条,缺乏实际操作的灵活性。我手头上的工作经常需要处理一些跨行业的接口问题,很多时候,一套标准在这头咬死了,另一套在那边就卡住了,非常考验沟通能力和变通技巧。然而,深入阅读《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8年修订-71)》的电力传输部分后,我的看法有了微妙的转变。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必须做什么”,而是非常细致地界定了“什么条件下允许做什么”以及“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安全冗余设计的论述,那部分写得极其谨慎,几乎是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都预设了一遍,然后针对性地给出了标准化的应对策略。这种近乎偏执的严谨,让我意识到,这些规范背后的逻辑,是无数次事故教训的凝结。虽然阅读过程需要极大的专注力,时不时还得查阅附录中的术语解释,但每攻克一个难点,就有一种掌控全局的踏实感。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捷径,而在于为你铺设一条最安全、最可靠的道路,即便是最富创造力的工程师,也必须先在这条道路的边界内进行创新。

评分

这本书的体量是相当可观的,一摞厚厚的书脊摆在那里,确实给人一种“百科全书”般的压迫感。我的使用场景比较特殊,主要集中在合同审查和法律风险评估上。在处理涉及工程质量争议的案件时,明确引用2008年版本的具体条款至关重要,因为项目验收的标准是依据当时的有效规范来判定的。这本书的索引系统设计得相当精巧,虽然条目繁多,但通过页眉和页脚的分类标记,我能快速定位到涉及特定材料或工序的条款。我发现,在某些涉及环境影响评估的部分,标准给出的约束条件非常苛刻,这反映出当时国家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面。阅读体验上,由于是汇编性质,段落之间逻辑跳跃性较大,需要读者自行构建知识地图,因此,我的建议是,初次接触者最好能配合一份导读手册或者流程图来辅助理解其整体框架,否则很容易在细节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总体而言,它是一部极其严肃、严谨且需要高度专业素养才能完全驾驭的参考资料集。

评分

作为一名刚步入行业的青年设计师,我发现市面上各种培训材料五花八门,但真正能让人信服的“源头活水”却难以寻觅。拿到这套汇编,我立刻把它当成了我的“原著党”圣经。我发现,很多市面上流传的“经验之谈”或“快速指南”,在与原标准条文比对后,会发现其理解上存在细微的偏差,正是这些偏差,在实际项目中可能导致返工甚至更严重的后果。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其原始性和时效性(至少是2008年修订的版本,是当时最权威的参考系)。我尤其喜欢它在某些环保或节能标准上的描述,比如对新材料能效等级的划分,条理清晰,数据详实,让我能够迅速掌握行业内对于“绿色”的量化定义。相比于那些配有大量卡通插图的教材,这本汇编的朴素和直接反而更具力量。它不哄你,不讨好你,只是冷峻地告诉你世界的运行规则。阅读它需要极大的耐心,尤其是在遇到需要反复对照查阅不同章节代码时,略感费神,但正是这种“费神”,才确保了知识的深度吸收,而非浅尝辄止。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透着一股庄重和权威感,光是摆在书架上就让人觉得家里增添了几分知识的气息。我特地选了一个周末的午后,泡上一杯清茶,翻开了它。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这份量就代表了内容的扎实。我主要关注的是与建筑材料相关的几个章节,原本以为会是一堆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堆砌,没想到编者在某些关键定义和应用场景的阐述上做得相当到位,甚至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沿革的小注脚,让人在学习标准的同时,也能对这项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比如,在描述某种特定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时,它不仅给出了明确的数值范围,还用图表直观地展示了不同温度梯度下的受力变化趋势,这种可视化处理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当然,作为汇编,它的广度毋庸置疑,但有些细节部分的交叉引用如果能更清晰地标注出来,或许能让读者在查找特定条款时更加得心应手,不过瑕不掩瑜,这份系统的整理,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和规范打交道的人来说,无疑是案头必备的“定海神针”。整体感觉,这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工具书,而非简单的条文堆砌,实用性毋庸置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