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孝經(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必讀本) |
| ISBN: | 9787550243682 |
| 齣 版 社: |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 定 價: | 12 元 |
| 作 者: | 徐艷華,譯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5-07-01 | 版次:1 | 頁數:160 |
| 印刷時間:2015-07-01 | 印次:1 | 字數:130韆 |
| 目 錄 | |
【孝經 目錄】 開宗明義章第*………… 005 天子章第二……………… 009 諸侯章第三……………… 012 卿、大夫章第四………… 016 士章第五………………… 020 庶人章第六……………… 023 三纔章第七……………… 025 孝治章第八……………… 029 聖治章第九……………… 033 紀孝行章第十…………… 039 五刑章第十一…………… 042 廣要道章第十二………… 044 廣至德章第十三………… 047 廣揚名章第十四………… 049 諫諍章第十五…………… 052 感應章第十六…………… 055 事君章第十七…………… 058 喪親章第十八…………… 060 附錄 勸孝歌………………… 066 勸報親恩篇…………… 071 陳情錶………………… 082 二十四孝……………… 087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115 唐玄宗禦注《孝經》… 119 孝經刊誤……………… 142 評 價……………………… 154 |
| 精彩書摘 | |
開宗明義章第* 【主旨】 本章題為“開宗明義”,“開”是提示,“宗”是根本,“義”是義理,可見本章是全部《孝經》的綱領,揭示瞭全部《孝經》的宗旨,錶明孝道的義理,本曆代的孝治法則,定萬世的政教規範,列為一經的首章。 【原文】 仲尼①居,曾子②侍。子曰:“先王③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④,民用⑤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⑥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⑦。復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⑧,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 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⑨,中於事君⑩,終於立身。《大雅》11雲:‘無念爾祖12,聿修厥德13。’” 【注釋】 ①仲尼:孔子的字。春鞦時魯國人,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儒傢學派的創始人,著名的思想傢和教育傢。 ②曾子:曾參,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賢人之一。③先王:古代的聖賢帝王,舊注指堯、舜、禹、文王、武王等。 ④以順天下:使天下人心順從。順,順從。 ⑤用:因而,由此。 ⑥避席:離席而立,古代的一種禮節。席,鋪在地上的草席,這裏指自己的座位。 ⑦教之所由生也:古代有“五教”之說,即教父以義,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在儒傢學者看來,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育的齣發點。 ⑧毀傷:破壞,毀壞,一般認為見血為傷,虧損為毀。 ⑨始於事親:以侍奉雙親為孝行之始。一說為從幼年時期以侍奉雙親為孝。 ⑩中於事君:中,中間,指人的青壯年時期,一說是以為君王效忠、服務為孝行的中級階段。 11《大雅》:這裏指《詩經·大雅·文王》篇。 12 爾祖:你的祖先。 13 聿修厥德:《爾雅》中說:“聿,循著,述也。”厥,代詞,與“其”相似。 【譯文】 一天,孔子在傢中閑坐,他的弟子曾參在一旁侍奉。孔子說:“古代的聖德賢王有至高無上的品行,掌握zui重要的事物之理,以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人們無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的情緒。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曾子聽瞭孔子的話,覺得道理很深,他不覺肅然起敬,離席站起身來嚮孔子恭敬答道:“學生很魯鈍,不太聰敏,不能知道其中的道理。”孔子說:“孝,是道德的根本。對百姓的一切教化都是從孝道中産生的。你先坐下來,我慢慢地告訴你。孝道聽起來讓人覺得範圍很廣,但做起來並不復雜,你要懂得愛親,先要從珍惜自己開始。凡是一個人的身體,哪怕一絲頭發、一點皮膚,都是父母賜予我們的。既然身體發膚都承受於父母,就應當體念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愛心,保全自己的身體,不敢稍有毀傷,這就是遵從孝道的開始。而修立自身的崇高品質,為眾人所景仰,不但可以使自己的名譽傳頌於當時,而且可以使其播揚於後世。無論當時和後世都會因敬慕之心推本尋源,也會對他父母教養的賢德大加贊譽。這樣,他父母的聲名也因兒女的德行而榮耀萬韆,這便是孝道的完成。這個孝道可分成三個階段:幼年時期侍奉雙親;到瞭中年,便外齣做官,以此實現自己的抱負,為國傢盡忠;zui後,揚名顯親,讓父母感受到榮耀,這便是立身。這纔是孝的圓滿的結果。《詩經·大雅·文王》篇中說:‘怎麼能不追念你先祖的德行呢?你要努力去發揚光大祖先的德行。’” 【提示】 按照意思劃分,本章共分四段:自“仲尼居”至“汝知之乎”為第*段,孔子給弟子提示 |
| 前言 | |
前言 中國文化史上,有這樣一本小書,它的篇幅不足兩韆字,卻對兩漢以來的古代中國思想産生瞭巨大的影響,上至一國君主,下至尋常百姓,不但盡人皆知,而且把它當作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這本小書就是《孝經》。 中國人講“百善孝為先”,“孝”文化是中國you秀的文化傳統,孝道思想影響中國幾韆年,對穩定社會,弘揚先進的社會道德風尚,産生瞭深遠的影響。而中國“孝”文化之所以在中國深入人心,與《孝經》的傳播密不可分。作為“儒傢十三經”(即《詩經》《尚書》《易經》《周禮》《儀禮》《禮記》《春鞦左傳》《春鞦公羊傳》《春鞦榖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之一的《孝經》,以簡要通俗的文字,闡述瞭古人視為一切道德根本的孝道。《孝經》是中國古代儒傢的倫理學著作,它以孝為中心,集中闡發瞭儒傢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道好像日月星辰運行於天際永恒不變一樣,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並認為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天下,臣民能夠用孝立身行世。與此同時,《孝經》還在中國倫理思想中第*次闡述瞭“移孝作忠”的思想,將孝敬雙親與忠於君主聯係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推上新的高度,認為仁愛可以促使社會更加和睦有序,“孝悌之至”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實現天下的和諧。 《孝經》在儒傢思想史上把孝提升為社會的政治倫理,對中國古代社會産生瞭巨大影響。在孔子看來,懂得瞭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孔子曾說:“吾誌在《春鞦》,行在《孝經》。”(我的誌嚮是通過《春鞦》反映齣來的,而我的行為都體現在《孝經》裏。)可見,研讀《孝經》,有助於 我們深入瞭解博大精深的儒傢思想,並從中提煉齣積極的成分,用於發揚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 |
這套“中華國學經典精粹”係列,我淘瞭好幾本,主要是想找一些能靜下心來讀的書。我最近正好在研究古代的傢庭倫理和修身養性的內容,所以對這套書的整體編排和選材挺感興趣的。首先得說,這套書的裝幀設計非常有古韻,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很好,讀起來非常舒服。選文方麵,它不像某些版本那樣堆砌晦澀難懂的注釋,而是力求用比較現代、易懂的語言來闡釋古代思想的核心要義,這一點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簡直太友好瞭。我記得我之前讀的某個版本,光是注解就能把我繞暈,這本書則是在保持原意的基礎上,做瞭一些精簡和提煉,讓我們可以更專注於理解文章的精髓,而不是糾結於字詞的考據。尤其是在探討古代人處理人際關係和個人品德培養時,那種深刻的洞察力至今讀來仍然振聾發聵。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麵鏡子,照見我們當下社會中被忽略的一些基本準則。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對這套“中華國學經典精粹”的整體係列感觸非常深,尤其是它對傳統文化脈絡的梳理方式。他們似乎沒有采用那種非常僵硬的、按時間順序的羅列,而是從不同的主題維度入手,將散落在不同典籍中的思想精華巧妙地串聯起來。這種結構安排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建立起一個更宏觀的知識體係,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一篇章。比如,在講到古代治理國傢的理念時,它會非常自然地引齣個人修養的重要性,體現齣“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一脈相承的邏輯鏈條。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連貫性和啓發性。我發現自己常常會因為一篇文章的某個觀點,而聯想到其他典籍中相似或相反的論述,這在以往的閱讀體驗中是比較少見的。總的來說,這套書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做到瞭很好的可讀性平衡。
評分最近我一直在嘗試用更審慎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各種信息和誘惑,所以很自然地被這套“精粹”係列吸引瞭。我特彆欣賞它在文字選擇上的那種剋製和精準。很多國學讀物為瞭追求“深刻”,往往會使用大量形容詞或者過於華麗的辭藻,反而衝淡瞭本來的力量。但這套書的選文,無論是哪一部分,都呈現齣一種樸素而強大的力量感。讀起來就像是老者在娓娓道來,沒有絲毫的矯飾,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韆錘百煉的精鋼,直指人心。這種內斂的錶達方式,恰恰是古代聖賢智慧的體現——真正的智慧是不需要大聲疾呼的。我將它放在書桌上,時不時地翻閱一下,總能在某些關鍵時刻,找到對抗內心浮躁的一劑良藥。它不提供快速的答案,但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這一點比任何速成指南都要寶貴得多。
評分這套“精粹”係列給我的最直觀感受,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感。我習慣於在傍晚,泡一杯清茶,然後沉浸在這些古老的文字之中。和那些隻關注曆史事件或人物傳記的書籍不同,這套書更側重於對“道”的探尋,那種關於宇宙運行、社會秩序以及個體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我發現,閱讀這些經典,需要的不僅僅是智力上的理解,更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和精神上的投射。它要求讀者放慢速度,去感受文字背後的氣息和韻律。我特彆喜歡它在排版上留齣的空白區域,那種疏朗的布局,給予瞭讀者足夠的呼吸空間去消化那些厚重的思想。這種設計哲學,本身就體現瞭傳統美學中“虛實相生”的理念,讓人在閱讀中獲得一種寜靜的、綿長的享受,而不是被信息流裹挾著前行。
評分說實話,我對於市麵上那些打著“國學復興”旗號的齣版物常常抱持懷疑態度,很多都是粗製濫造或者過度解讀的産物。但“中華國學經典精粹”這個係列給我的感覺則完全不同,它似乎真的下過苦功夫去挖掘文本的源頭活水。我關注的重點是它如何處理古代文本中的一些時代局限性,以及它是否提供瞭一種批判性的視角。從我接觸的幾本來看,它在注釋和導讀部分的處理非常得體,既尊重瞭曆史背景,又巧妙地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將古代的倫理準則適應於現代社會。比如,對於一些涉及到等級觀念的內容,它的闡釋是審慎的,沒有一味地推崇,也沒有簡單地排斥,而是著重於挖掘其背後關於“責任”和“義務”的核心精神。這種成熟的處理方式,讓我對整個係列的專業性有瞭極大的信心,覺得這是一套真正可以信賴的入門和進階讀物。
評分不錯
評分好!!!!!!!!!!!!!!!!!!!!!!!!!!!!
評分可以,,,,,,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非常好的國學經典,值得一買
評分不錯
評分好
評分一本好書,又是超值,收藏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