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系列教材:唐卡画教程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系列教材:唐卡画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拉才旦 著
图书标签:
  • 唐卡
  • 藏族绘画
  • 少数民族美术
  • 高等教育
  • 美术教材
  • 绘画技法
  • 艺术教育
  • 传统艺术
  • 工艺美术
  • 西藏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河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1034872
版次:1
商品编码:1087689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2-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3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系列教材:唐卡画教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是摆在所有从事藏族绘画教育者眼前的任务,也是我国新时期民族教育事业推向繁荣、完善的一个基本要求,这更是本人多年以来的夙愿。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科教育,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服务民族教育,《唐卡画教程》力求达到科学、规范、实用的编写目标,成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希望本教材能够成为热爱藏族绘画艺术的莘莘学子,步入神秘藏画世界的一把金钥匙。早日实现远大理想,继承和发扬真、善、美的伟大事业。

作者简介

德拉才旦,藏族,1973年生于中国甘南藏区,1993年参加工作。1997年至2004年在西藏大学师从著名绘画大师丹巴绕旦教授等名家,系统学习了藏族传统美术理论与技法。2004年获得西藏美术学硕士学位。现在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任教,2007年在此开设藏族唐卡专业。教学之余从事唐卡创作、藏族艺术研究工作。《藏族美术中的象征主义特征》、《吉祥八宝的象征意蕴》、《藏族绘画源流述略》等十多篇论文先后由《中国藏学》、《西藏研究》、《雪域文化》、《西北民族大学学报》、《风从敦煌来--甘肃美术理论文集》等部分书刊登载。曾独立完成了西北民族大学“十一五”重点教材《唐卡技法与创作》。合作完成了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课题《安多藏区甘、青、川古代美术遗迹考究》的撰写任务等。

目录

第一章 藏族绘画概述
第一节 远古时代
第二节 上古时代
第三节 中古时代
第四节 近古时代
第五节 近现代绘画

第二章 唐卡的概念
第一节 唐卡一词的渊源
第二节 唐卡的种类

第三章 唐卡的工具、材料与制作
第一节 画笔
第二节 颜料
第三节 画布
第四节 绷框
第五节 画室
第六节 绷布
第七节 制作底子浆
第八节 磨布

第四章 唐卡度量学与造像入门
第一节 基本度量单位
第二节 世俗人物比例与特点
第三节 宝座比例
第四节 佛之三十二相与八十圣徽
第五节 绘塑不标准佛像的罪过
第六节 佛像头部比例和绘制方法

第五章 立像比例与画法

第六章 坐像比例与画法

第七章 唐卡色彩及配色方法
第一节 色彩关系
第二节 颜料加工与调配方法
第三节 唐卡传统配色原理
第四节 其他颜料替代唐卡色的方法

第八章 唐卡线描与上色方法
第一节 素描稿
第二节 上色步骤与方法
第三节 线描种类与原则
第四节 立金和贴金方法

第九章 壁画的作画步骤
第一节 壁画白底加工
第二节 壁画构图与定稿
第三节 上色工序
第四节 开眼

第十章 唐卡中的动物画法
第一节 传说中的动物形象
第二节 “风马”图中的动物
第三节 家畜等动物

第十一章 唐卡中的法器与供物
第一节 唐卡中的兵器
第二节 唐卡中的供品、神物

第十二章 曼陀罗的绘制方法
第一节 曼陀罗概述
第二节 曼陀罗绘制方法

第十三章 唐卡名作欣赏

第十四章 唐卡装裱
第一节 唐卡装裱概况
第二节 唐卡装裱方法
参考文献
结束语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系列教材:唐卡画教程 一、 编撰背景与价值 在中国多元文化交融的宏大图景中,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湛的技艺,构成了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这些艺术形式,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各民族精神信仰的载体,更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面临着传承断层、技艺失传的风险。 唐卡,作为藏民族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以其鲜明的宗教色彩、精细的线条勾勒、瑰丽的色彩运用和深刻的象征意义,享誉世界。它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宗教、哲学、医学、天文等多方面的知识。在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如何系统地、科学地将唐卡艺术的精髓与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相结合,培养既能传承传统精髓,又能创新发展的优秀唐卡画人才,是当前艺术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系列教材:唐卡画教程》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套教材旨在填补当前国内高等美术教育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特别是唐卡画教学领域的空白,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实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唐卡绘画教学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 系统性与完整性: 摒弃零散、片段式的教学方式,从基础的材料准备、工具认知,到线条、色彩、构图的深入解析,再到具体神佛造像的绘制技法,乃至作品的装裱与传承,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路径。 传承与创新并重: 在强调对传统唐卡绘画基本功和精神内涵的传承同时,鼓励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探索,为唐卡艺术的现代发展注入活力。 理论与实践结合: 既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如唐卡的历史渊源、题材分类、艺术特点、宗教寓意等,又注重实践操作的指导,每一章节都配以详细的步骤示范和练习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高等教育的视角: 教学内容和深度均以高等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化理解、审美判断能力和独立创作能力,为未来唐卡艺术的传承者、研究者和教育者打下坚实基础。 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 通过学习唐卡艺术,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藏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精神世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本套教材的编撰,凝聚了多位在唐卡绘画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艺术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力求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教学理念,为中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贡献一份力量,为唐卡艺术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 教材内容导航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美术教育系列教材:唐卡画教程》共分以下几个部分,系统性地引导学习者从零基础到熟练掌握唐卡绘画的各项技艺。 第一篇:唐卡绘画的基础入门 本篇将带领学习者走进唐卡艺术的殿堂,了解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一章:唐卡艺术概述 1.1 唐卡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追溯唐卡艺术从苯教时期萌芽,到藏传佛教兴盛,历经不同朝代的发展演变,直至形成多元风格的辉煌历程。 1.2 唐卡艺术的地域风格与流派: 介绍西藏本土的勉唐、噶孜、八塘等主要画派,以及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形成的地域性唐卡风格,分析其在题材、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差异与特色。 1.3 唐卡在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阐释唐卡作为宗教绘画,在寺庙装饰、宗教仪式、度化众生、传播教义等方面的功能,以及其承载的哲学思想与精神寄托。 1.4 唐卡艺术的审美特征与价值: 分析唐卡独特的色彩运用、线条表现、构图原则、象征符号等,探讨其在宗教性、叙事性、装饰性、教育性等方面所体现出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第二章:唐卡绘画的工具与材料 2.1 绘画颜料的种类与特性: 详细介绍唐卡绘画中常用的矿物颜料(如石青、石绿、朱砂、白粉、赭石等)和植物颜料(如藤黄、胭脂等)的来源、提炼方法、色彩特点、调配技巧以及在不同光线下的表现力。 2.2 绘画载体的选择与处理: 讲解唐卡绘制常用的载体,如棉布(画布)和丝织品,以及对载体进行绷框、刮白、打磨等预处理步骤,确保画面平整、牢固,为后续绘画打下良好基础。 2.3 绘画工具的认知与使用: 介绍唐卡绘画必备的画笔(如狼毫笔、羊毫笔等)、调色盘、水盂、尺子、铅笔、橡皮等工具,讲解其规格、功能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与保养技巧。 第二篇:唐卡绘画的基本技法 本篇将是唐卡艺术学习的核心,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掌握唐卡绘画的基本功。 第三章:线条的绘制与表现 3.1 线条在唐卡中的重要性: 强调线条作为唐卡绘画的骨骼,其流畅性、力量感、表现力是决定作品生命力的关键。 3.2 基本线条练习: 示范并指导学习者进行各种基本线条的练习,包括直线、曲线、波浪线、 S形线、缠枝莲纹等,要求线条流畅、均匀、富有弹性。 3.3 勾线技法: 讲解不同题材(如人物、建筑、山水)中勾勒轮廓、表现体积、刻画细节的勾线方法,如“飞白”法的运用,以及如何根据物体形态变化调整笔触。 3.4 纹饰与图案的勾勒: 教授云纹、火焰纹、祥云纹、花卉纹等常见唐卡纹饰的勾勒方法,训练对细节的处理能力。 第四章:色彩的运用与渲染 4.1 唐卡色彩的象征意义与原则: 讲解唐卡中各色彩(如金色、红色、蓝色、绿色、白色、黑色等)所蕴含的宗教寓意、性格特征以及在构图中的作用。 4.2 平涂技法: 教授如何均匀、饱满地进行大面积色块的平涂,要求色彩过渡自然,无笔痕。 4.3 渲染技法: 演示如何通过叠加、晕染等手法,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光泽感和质感。例如,对金色、宝石的渲染技巧。 4.4 晕染与过渡: 重点讲解色彩之间的过渡与融合,如何通过“破墨”、“积色”等方法,丰富色彩的层次感和变化。 4.5 金色(贴金)的运用: 详细介绍唐卡中金色(贴金)的应用技巧,包括金泥的调配、粘贴方法,以及在人物、装饰等部位的精细描绘。 第五章:构图与布局 5.1 唐卡构图的基本原则: 介绍唐卡构图的特点,如中心对称、散点透视、多层次空间布局等,以及如何依据题材进行构图。 5.2 画面元素的安排: 讲解主尊、胁侍、坛城、背景(如山水、建筑、祥云)等元素的合理布局,如何处理画面疏密、主次关系。 5.3 视觉引导与焦点设置: 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线条、色彩、虚实对比等手法,引导观者视线,突出画面中心。 5.4 绘制构图草稿: 强调在正式绘制前进行详细的草图绘制,反复推敲构图的可行性与艺术效果。 第三篇:唐卡绘画的重点题材解析 本篇将聚焦唐卡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题材,进行深入的技法讲解与示范。 第六章:佛像的绘制 6.1 佛像的面相与比例: 教授绘制佛像面部特征的规范,如“三庭五眼”、“十二圆觉”等,以及佛陀、菩萨、罗汉、护法等不同身份造像的相貌特点。 6.2 佛像的服饰与璎珞: 详细讲解佛像袈裟、宝冠、饰品(如项链、手镯、耳饰)的绘制方法,要求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富于变化。 6.3 佛像的姿态与手印: 介绍各种佛像的经典姿态(如说法印、降魔印、禅定印等)和手印的含义及画法,以及如何表现肢体的动态与神韵。 6.4 佛传故事与本生故事的绘制: 选取经典的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场景,进行分格构图、人物刻画、情节展现的教学,培养叙事性绘画能力。 第七章:坛城、唐卡图案与吉祥八宝 7.1 坛城的绘制: 介绍坛城的结构、象征意义,以及绘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准确性要求,重点讲解中心对称、内外层次的绘制技巧。 7.2 唐卡图案的装饰性运用: 讲解如意结、莲花、火焰、宝珠等装饰性图案在画面中的应用,以及绘制的规范与美感。 7.3 吉祥八宝的绘制: 详细教授吉祥八宝(如宝伞、宝盖、宝瓶、宝鱼、白海螺、金刚结、胜利幢、宝莲花)的造型、含义与绘制方法。 第四篇:唐卡作品的完善与传承 完成基础绘画后,本篇将指导学习者进行作品的细节处理、装裱与艺术观念的深化。 第八章:作品的细节刻画与润色 8.1 五官、毛发、纹理的细节描绘: 强调对佛像、人物、动物等细节的精细刻画,如眼神的灵动、毛发的飘逸、服饰的褶皱等。 8.2 山水、云纹、祥云的绘制: 针对背景元素的处理,教授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技法,表现自然景物的意境。 8.3 作品的整体调整与色彩和谐: 指导学习者如何从整体上审视画面,进行必要的色彩调整,使画面色彩和谐统一,富有生命力。 8.4 落款与印章: 介绍唐卡作品的落款位置、书写规范与印章的使用,体现作品的完整性。 第九章:唐卡作品的装裱与保养 9.1 唐卡装裱的意义与分类: 介绍唐卡装裱在保护作品、方便悬挂、提升艺术价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卷轴式、屏风式等常见装裱方式。 9.2 装裱的基本流程与技法: 简述装裱所需的材料(如绫罗、锦缎、纸张等),以及边框制作、托裱、卷杆安装等基本步骤。 9.3 唐卡作品的日常保养: 提供唐卡作品的清洁、防潮、防晒、防虫等方面的实用保养建议,延长作品的保存寿命。 第十章:唐卡艺术的现代发展与传承 10.1 传统与创新的思考: 鼓励学习者在掌握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思考唐卡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题材。 10.2 唐卡艺术的教育与传播: 探讨高等教育在培养唐卡艺术人才、推广唐卡文化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展览、讲座、数字化等方式进行传播。 10.3 学习者的艺术实践与发展方向: 鼓励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结合个人兴趣与时代需求,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为唐卡艺术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三、 学习目标与适用对象 学习目标: 完成本套教材的学习后,学习者将能够: 1. 深刻理解唐卡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 2. 熟练掌握唐卡绘画所需的工具、材料及处理方法。 3. 精通唐卡绘画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渲染、构图的布局等。 4. 能够绘制常见的唐卡题材,如佛像、坛城、吉祥八宝等。 5. 具备对唐卡作品进行细节刻画、润色与整体调整的能力。 6. 了解唐卡作品的装裱与保养知识。 7. 对唐卡艺术的现代发展趋势有初步认识,并能进行独立思考与创作。 8. 培养民族艺术的鉴赏能力与文化认同感。 适用对象: 本套教材适用于: 高等美术院校、艺术学院、民族学院等专业院校的唐卡绘画方向或相关专业学生。 致力于学习和传承唐卡艺术的社会各界人士。 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感兴趣的研究者、艺术家及文化爱好者。 希望系统学习唐卡绘画技法的初学者。 本套教材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精美的范例图示、清晰的步骤讲解,为唐卡艺术的学习者开启一扇通往古老智慧与精湛技艺的大门,共同守护和发扬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用户评价

评分

在阅读《唐卡画教程》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授一种绘画技法,更是在引导读者去理解和体悟一种古老的信仰和文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唐卡中每一尊佛像、每一位菩萨的解读,它不仅仅告诉你如何去画,更告诉你他们各自的象征意义,他们的精神内涵。这种解读,让我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带着一种虔诚和敬畏的心情去创作。当我按照书中的指导,一点点勾勒出观音菩萨的慈悲面容,或者描绘出财神的庄严姿态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力量在传递。书中的文字部分,也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它将一些深奥的佛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出来,让我对佛教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经常会在绘画之余,反复阅读书中的文字部分,从中汲取养分。这本书,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材,更是一本心灵的启迪之书。

评分

我一直认为,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传承与创新,而《唐卡画教程》这本书,在我看来,正是这种理念的绝佳体现。它不仅系统地梳理了唐卡绘画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非常现代化的教学视角,将古老而神秘的唐卡技艺,以一种 Accessible 的方式呈现给当代学习者。书中的内容安排,绝非简单的图文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对于初学者,它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础技法指导;对于有一定绘画基础的读者,它则提供了深入的创作思路和高级技法探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色彩理论的部分,它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唐卡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实际运用,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鲜艳的色彩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哲学思想。此外,书中对唐卡中人物造型的讲解也十分细致,从五官的描绘到服饰的细节,都力求精准,这对于想要创作出严谨、神圣的唐卡作品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唐卡画教程》我拿到手的时候,简直是惊喜连连。我一直对唐卡这种艺术形式非常着迷,那种精美的线条、鲜艳的色彩,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都让我心生向往,但总觉得门槛很高,自己难以入门。这本教材恰恰解决了我的困惑。从最基础的笔法、线条勾勒,到色彩的晕染、金箔的运用,甚至是唐卡中各种神佛造像的比例和仪轨,都讲解得条理清晰,循序渐进。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大量的实例分析和步骤图解,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要领。很多教程可能只是泛泛而谈,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下笔,如何调色。我尝试着照着书中的教程画了几笔,虽然初学,但感觉比自己摸索要高效得多,也更有信心继续下去。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像是一扇打开唐卡艺术世界的窗户,让我对佛教的教义、藏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每当我翻阅这本书,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那种感觉真的非常美妙。

评分

说实话,一本好书,往往体现在它能给你带来多少“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本《唐卡画教程》就是这样。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关于绘画技巧的书,但它给我的远不止于此。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将唐卡绘画孤立地看待,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进行阐释。比如,它会介绍唐卡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与寺庙建筑、壁画艺术的联系,甚至与藏族民俗活动的关系。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也对整个藏族文化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流派唐卡风格的介绍,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历史演变。这让我明白了,原来唐卡艺术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藏族艺术家们的访谈片段,他们的经验之谈,更是充满了智慧和启发。这本书就像一个全能的向导,带领我深入了解唐卡艺术的方方面面,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真的非常“落地”。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唐卡的书籍,但很多都更偏向于学术研究,或者是一些精美的画册,对于实际动手操作的指导性并不强。而这本《唐卡画教程》,从我个人的实践体验来说,简直是一本“操作手册”。书里对于材料的选择、工具的准备,甚至是一些非常细微的作画步骤,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比如,如何选择适合的颜料,如何调出合适的墨色,如何用金箔勾勒轮廓等等,这些细节的讲解,对于想要真正上手绘画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我记得我第一次尝试用书里的方法调色时,就比我以往自己摸索出来的颜色要纯正、鲜亮很多。而且,书中还介绍了如何处理画面中的一些特殊效果,比如祥云、火焰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而这本书却将这些经验提炼出来,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非常热爱唐卡,并且非常有教学热情的艺术家,才能写出这样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实用性的教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