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精美了,拿到手里就能感觉到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我尤其喜欢封面那种典雅的字体和留白的处理,不是那种浮夸的、哗众取宠的现代设计,而是透着一股子老派文人的风骨。内页的纸张选得也好,泛着柔和的米黄色,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意留意了一下排版,字距和行距都掌握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流畅,简直是一种享受。它让我想起很多年前在老图书馆里翻阅那些珍贵古籍的体验,那种纸张特有的气味,混合着油墨的清香,瞬间就能将人拉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本书的字体选择也很有讲究,不像一些现代出版物追求大字号或花哨的字体,这里的宋体端正大气,非常适合细品那些需要反复推敲的文字。装订上也看得出是用心了,即便是上下两册频繁翻动,书脊依然保持得很好,显示出这是一套可以长久珍藏的精品。从收到快递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光是摆在书架上,都能为整个空间增添一份儒雅的书卷气。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这套书对于任何希望深入研究近代中国转型期的学者或爱好者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等资料”。它提供了一个极为详尽和第一手的视角,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思潮、政党政治萌芽阶段的重要基石。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某些特定事件的记载,与我此前阅读的其他资料存在微妙的差异和补充,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历史细节的认知。它不仅仅是观点的集合,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带有强烈个人印记的史料汇编。整理者的注释也做得非常到位,许多关键人物和术语都给予了清晰的解释,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研究人员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因背景知识不足而产生的理解障碍。可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不可替代的原始信息量和作为研究线索的牵引力,它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供后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广阔的学术探索。
评分阅读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深度对话,它迫使我重新审视“责任”与“理想”在历史洪流中的重量。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以及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感,极具感染力。在那些看似冷静的文字背后,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燃烧的热忱和不屈的意志力。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言行录,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所有心系社稷的人们在面对巨大历史转折时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抉择。我常常停下来,思考如果易地而处,我能否抱持如此坚定的信念去推动变革。这种引发内心强烈共鸣的阅读体验,是很多普通读物无法给予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让人在敬仰之余,也对个体在历史进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与理解。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沉浸在作者对近代政治风云的深刻洞察之中,简直叫人拍案叫绝。他对于权力结构变迁的分析,细腻入微,绝非泛泛而谈的概述,而是从大量的史料和亲身经历中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尤其是在论述宪政改革的章节,那种对理想主义的坚持与在现实政治泥潭中挣扎的矛盾心境,被描摹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深有感触。他仿佛化身为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带领读者穿梭于各个关键的历史节点,每一次的决策、每一次的妥协,背后的深层逻辑都得到了充分的剖析。我本来对那段历史的理解还停留在教科书式的简单框架里,但读完这些文字,才发现事情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幽微之处远超想象。这种深度解读,让你在合卷之后,还能继续在脑海中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不断反思历史的必然与偶然。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是在重复我们已知的历史,而是在挖掘历史的肌理,呈现出一个更加立体、有血有肉的时代侧影。
评分作为一个对古典文学素有偏爱的读者,我对作者那些在特定情境下展现出的文采感到由衷的敬佩。他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位高明的文字驾驭者。在那些书信和奏议中,即便是最严肃的政治论述,也常常穿插着极富感染力的修辞和优美的比喻,读来毫不枯燥,反而有一种韵律感。例如,他引用典故的精准性和恰当性,简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寥寥数语便能营造出一种古朴苍劲的氛围,使得原本可能晦涩的议题变得清晰而富有张力。我特别喜欢他描摹风景或抒发个人情感时的笔法,那种含蓄内敛却又情感充沛的表达方式,充满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有情怀。相比于一些当代文风的直白和喧哗,这种内敛的表达更耐人寻味,需要读者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其中的言外之意。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展示了如何在保持思想深刻性的同时,依然能保持语言艺术的魅力。
评分罗荣渠(1927-1996),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比较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主要开创者,四川省荣县人。代表作《现代化新论》、《美洲史论》。他所撰写、编著、翻译的著作共16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1996年4月4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9岁。妻子周颖如是英语翻译家。目录 1人物概述 2文化摇篮里的少年才俊 3在学术自由的北大成长 4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先驱 1人物概述 1927年8月29日生于成都。1941年春入成都县立中学(今成都七中)读书,1943年秋考入成都树德中学高中部。1945年秋考入西南联大。 1946年夏,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校回迁原址,罗就读于北京大学史学系。1949年秋毕业,就职于中苏友好协会总会。 1956年冬调回北大历史系任教员。随后主攻拉丁美洲史、美国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多年里既下过农村,受过批斗,编写过京郊某村村史,也授课不辍,苦钻学术。 1979年晋升副教授,1980年秋到美国密西根大学进行学术研究,1982年初返京。1985年冬晋升教授,次年为博士生导师,而后兼任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会长等。罗先生治学领域广泛,著述宏富,其中尤以现代化、美洲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等学科的研究见长。曾主编《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等,著有《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篇》、《美洲史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等。代表性学术论文有《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扶桑国猜想与美洲的发现》、《关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等。罗先生的文集《罗荣渠文集》(4卷本)正在编纂之中,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罗荣渠教授还是著名的书法家。曾任燕园书法会会长,是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他出身书香世家,其父罗文谟是民国时期著名书画家,他自幼受到熏陶,在书法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和非凡的造诣。他的作品显示了一种学者型的书法特色。部分作品是他个人自赋的诗词,如《返乡吟》等,多幅作品曾选送到海外展览。 2文化摇篮里的少年才俊 罗荣渠出身名门,父亲罗文谟乃刘海粟弟子,为当年四川书画界祭酒,与徐悲鸿、张大千等交友,母亲许子睿也出身新津书香门第。罗荣渠自幼有志于学,其胞弟罗荣泉教授在回忆文章中写过这样一件趣事:在大哥满一周岁时,家里按风俗让他“抓周”,结果许多生活用品摆在面前,他只抓了一本书和一支笔。这事与他后来的人生似乎是巧合,但母亲认为,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家庭环境熏陶的结果,因为当时父亲经常看书备课,握笔写稿,使未满周岁的大哥对书和笔印象深刻。罗荣渠生于成都这座文化底蕴不薄的城市,上中学进的是成都县立中学与树德中学这类名校。读初中时,他便与另外两位同学出版手抄本刊物《劲草》,刊物请巴金过目后,巴金在空白页上题词:“好好学习”。罗荣渠进入高中后,即向胞弟推荐冯友兰、张东荪、钱穆、熊十力等人的著述。一天,他在西玉龙街旧书店购得翦伯赞的《中国史纲》,便如获至宝。他的这种志趣,既超越了他的年龄,也为他后来做一名良史,奠立深厚学养。1944年,罗荣渠才17岁,暑假中见重庆《中央周刊》以民族文化为题征文,竟从图书馆借来参考书咀嚼后,结合平时的文史知识,著文投去。征文揭晓时,第一名空缺,他获第二名,收到的奖金,不是用去吃喝,却买了一部钱穆的《国史大纲》。而且他在校中写一手仿米芾书法,被误为书家之墨;与同学吴兆民等演话剧《桃李春风》等,饰一老教授。在中学时期,罗荣渠受梁启超倡“少年中国学会”之影响,从阅读课外哲史典籍中,倾服北宋张载之说,也效先贤首倡一个学生社团,命名为“四为学会”,取张载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精神为旨意。这学会,是他们互励互助的纽带,这种精神境界,颇值得今日学子参照。
评分"绨袍之赠,感铭肺腑。长者之赐,仁何敢辞。但惠赠五十万元,实不敢受。仁退居林下,耕读自娱,有钱亦无用处。原票奉璧,伏祈鉴原。"(《宋教仁集》426页)
评分袁世凯送他西装,连尺码都非常准确,还送他交通银行五十万元的支票一本,请他自由支用,但宋教仁只略取少许(二、三百元),离京南下前夕即让赵秉钧交还袁,留信一封表示谢意:
评分在随后举行的国会两院选举中,国民党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宋教仁沿江东下,从长沙、武汉、安徽到上海,再到杭州、南京。一路上到处发表演说,批评袁世凯政府,阐述自己的宪政理想,言论风采,倾动一时。而袁世凯杀宋之心也就定了。
评分面对这样一个人物,一世奸雄袁世凯岂能无动于衷。在宋教仁辞去农林总长后,"袁极力牢笼,饵以官,不受;啖以金,不受。日奔走于各政党间,发表政见,冀以政治策略,为有次序之进行,改革一切弊政,一时声望大哗。"(《谭人凤集》)先是袁世凯有意让他出任总理,刘揆一、范源濂等出面力劝。孙中山、黄兴、唐绍仪等也劝他就任。但他坚持政党内阁的主张,所以坚辞不就。
评分"绨袍之赠,感铭肺腑。长者之赐,仁何敢辞。但惠赠五十万元,实不敢受。仁退居林下,耕读自娱,有钱亦无用处。原票奉璧,伏祈鉴原。"(《宋教仁集》426页)
评分体验体验太惹人野丫头
评分袁世凯送他西装,连尺码都非常准确,还送他交通银行五十万元的支票一本,请他自由支用,但宋教仁只略取少许(二、三百元),离京南下前夕即让赵秉钧交还袁,留信一封表示谢意:
评分这书纯是 为了买陈先生的东西搜出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