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化学经典教材系列(影印版):质谱(第2版) [Mass Spectrometry (2nd Edition)]

国外化学经典教材系列(影印版):质谱(第2版) [Mass Spectrometry (2nd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格罗斯(Jürgen H.Gross) 著
图书标签:
  • 质谱
  • 质谱分析
  • 化学
  • 分析化学
  • 仪器分析
  • 国外经典教材
  • 影印版
  • Mass Spectrometry
  • 第二版
  • 化学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32967
版次:2
商品编码:1092119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外化学经典教材系列
外文名称:Mass Spectrometry (2nd Edi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53
字数:978000
正文语种: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从事分析化学,分析技术研究的技术人员,高等学校师生

经典的国外教材。

内容简介

  《国外化学经典教材系列(影印版):质谱(第2版)》作为一部成功的教科书,其全新修订的第2版在内容上得以充分的扩展,以其详尽和准确的叙述,精美的插图和照片为读者津津乐道。?新增串级质谱法,涵盖了仪器设备、离子激活方法(CID,ECD,ETD,IRMPD)及其应用?新增敞开式质谱(DART,DESI等),新增无机质谱,包含元素形态分析和成像,?新增了所有章节的学习目标,新增先进仪器介绍,诸如orbitraps、线性离子阱、串级TOFs、FT-ICR,以及各种联用仪器。JurgenH.Gross对书中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做出了深入的阐述。指导学生和专业人员从新手逐步成长为质谱应用的行家里手。JurgenH.Gross首先介绍了气相离子化学原理、同位素组成和精确质量,然后是各种质量分析器和离子化方法的设计,最后是质谱图的解析和联用技术。可以说《国外化学经典教材系列(影印版):质谱(第2版)》是实用信息和基于丰富文献的理论知识的完美结合。

精彩书评

  “……截至目前我见过的**的质谱教科书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这是一本很好的现代质谱教科书……如此系统的质谱教科书国内尚不多见,尤其是对质谱新技术的介绍值得称道……”
  ——刘虎威,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Learning Objectives
1.1 Aims and Scope
1.1.1 Filling the Black Box
1.2 What Is Mass Spectrometry?
1.2.1 Mass Spectrometry
1.2.2 Mass Spectrometer
1.2.3 Mass Scale
1.2.4 Mass Spectrum
1.3 Ion Chromatograms
1.4 Performance of Mass Spectrometers
1.4.1 Sensitivity
1.4.2 Detection Limit
1.4.3 Signal-to-Noise Ratio
1.5 Terminology - General Aspects
1.5.1 Basic Terminology in Describing Mass Spectra
1.6 Units, Physical Quantities, and Physical Constants
References

2 Principles of Ionization and Ion Dissociation
Learning Objectives
2.1 Gas Phase Ionization by Energetic Electrons
2.1.1 Formation of Ions
2.1.2 Processes Accompanying Electron Ionization
2.1.3 Ions Generated by Penning Ionization
2.1.4 Ionization Energy
2.1.5 Ionization Energy and Charge-Localization
2.2 Vertical Transitions
2.3 Ionization Efficiency and Ionization Cross Section
2.4 Internal Energy and the Further Fate of Ions
2.4.1 Degrees of Freedom
2.4.2 Appearance Energy
2.4.3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and Heats of Formation
2.4.4 Randomization of Energy
2.5 Quasi-Equilibrium Theory
2.5.1 QET's Basic Premises
2.5.2 Basic QET
2.5.3 Rate Constants and Their Meaning
2.5.4 k(E) Functions - Typical Examples
2.5.5 Reacting Ions Described by k(E)Functions
2.5.6 Direct Cleavages and Rearrangement Fragmentations
2.6 Time Scale of Events
2.6.1 Stable, Metastable, and Unstable Ions
2.6.2 Time Scale of Ion Storage Devices
2.7 Internal Energy - Practical Implications
2.8 Reverse Reactions and Kinetic Energy Release
2.8.1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Reverse Reaction
2.8.2 Kinetic Energy Release
2.8.3 Energy Partitioning
2.9 Isotope Effects
2.9.1 Primary Kinetic Isotope Effects
2.9.2 Measurement of Isotope Effects
2.9.3 Secondary Kinetic Isotope Effects
2.10 Determination of Ionization Energies
2.10.1 Conventional Determination of Ionization Energies
2.10.2 Improved IE Accuracy from Data Post-Processing
2.10.3 IE Accuracy - Experimental Improvements
2.10.4 Photoionization Processes
2.11 Determining the Appearance Energies
2.11.1 Kinetic Shift
2.11.2 Breakdown Graphs
2.12 Gas Phase Basicity and Proton Affinity
References

3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Accurate Mass
Learning Objectives
3.1 Isotop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Elements
3.1.1 Monoisotopic Elements
3.1.2 Di-isotopic Elements .
3.1.3 Polyisotopic Elements
3.1.4 Representation of Isotopic Abundances
3.1.5 Calculation of Atomic, Molecular, and Ionic Mass
3.1.6 Natural Variations in Relative Atomic Mass
3.2 Calculation of Isotopic Distributions
3.2.1 Carbon: An X+I Element
……
4 Instrumentation
5 Practical Aspects of Electron Ionization...
6 Fragmentation of Organic Ions and Interpretation of E1 Mass Spectra
7 Chemical Ionization
8 Field Ionization and Field Desorption
9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10 Fast Atom Bombardment
11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12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13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14 Hyphenated Methods
15 In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
Appendix
Subject Index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国外化学经典教材系列(影印版):质谱(第2版)”的图书简介,这份简介将详细介绍该书的内容,并且不包含任何AI写作的痕迹。 --- 图书名称:国外化学经典教材系列(影印版):质谱(第2版) [Mass Spectrometry (2nd Edition)] 图书简介 《质谱(第2版)》是国外化学经典教材系列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国际知名的质谱学专家撰写,是该领域公认的权威参考书和教学用书。本书旨在系统、深入地介绍质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操作流程、数据解析方法以及在现代化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一部分:质谱分析基础与原理 本书首先为读者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内容涵盖了质谱分析的历史沿革、核心概念,如质荷比(m/z)、离子化、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等关键要素。重点阐述了不同离子化技术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包括电子轰击电离(EI)、化学电离(CI)、快原子轰击(FAB)、电喷雾电离(ESI)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等。对于每种技术,书中都详细分析了其作用机制、产生的离子类型、对样品的要求以及优缺点,为读者理解如何根据特定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离方法奠定了基础。 此外,基础部分深入探讨了质量分析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无论是用于高分辨率分析的四极杆(Quadrupole)、离子阱(Ion Trap),还是用于高分辨测定的飞行时间(TOF)以及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书中都提供了详尽的数学模型和物理图像,帮助读者理解它们如何精确地分离和测量离子。 第二部分:仪器结构与操作 本书的结构部分详尽地描绘了现代质谱仪的构造布局。从高真空系统的设计与维护,到离子源的精密控制,再到检测器的响应机制,都进行了细致的解析。特别关注了如何通过优化仪器参数来提高谱图的质量和重现性。 在实际操作层面,本书强调了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性,这直接关系到最终谱图的清晰度。书中详细讨论了液相色谱(LC)、气相色谱(GC)等分离技术与质谱联用(LC-MS/MS, GC-MS)的接口技术,特别是针对复杂混合物分析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质谱数据的解析与应用 质谱数据的解释是本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书中系统介绍了碎片离子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根据谱图中出现的特征峰、同位素模式和高分辨数据来推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针对有机化合物,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谱图解析案例,从简单的脂肪烃到复杂的天然产物。 在现代分析化学中,串联质谱(MS/MS)的应用日益广泛。本书深入探讨了碰撞诱导解离(CID)等打断技术的工作方式,并展示了如何利用多级质谱(MSn)进行结构确证。对于定量分析,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内标法、同位素稀释法等技术在质谱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四部分:前沿应用与发展趋势 本书的第二版紧跟学科前沿,着重介绍了质谱技术在生物分析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内容覆盖了蛋白质组学中的肽段鉴定、修饰分析、蛋白质定量等核心技术,如标记定量(如SILAC, iTRAQ)和非标记定量方法。此外,在代谢组学领域,本书也探讨了如何利用高分辨质谱对生物样品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快速、全面的筛查和鉴定。 在材料科学与环境监测方面,本书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实例,例如聚合物的结构分析、痕量污染物检测等。这些应用案例不仅展示了质谱的强大能力,也为读者提供了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思路。 总结 《质谱(第2版)》不仅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更是一本面向研究人员的实用手册。其严谨的学术态度、详尽的原理阐述和丰富的案例分析,确保了读者能够全面掌握质谱分析的理论精髓与操作实践,从而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充分发挥质谱技术的巨大潜力。本书非常适合化学、生物化学、药学及相关工程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习和参考资料。 ---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化学分析师,我对质谱技术的更新换代有着敏锐的感知。《质谱(第2版)》这本书,以其对质谱技术发展脉络的清晰梳理和对新兴技术的前瞻性探讨,深深吸引了我。书中对高分辨率质谱、串联质谱等高级技术的讲解,不仅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还结合了实际的应用场景,为我们解决复杂样品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的应用讨论,这对于精准定量分析至关重要。此外,作者在对各种新型质谱仪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时,也提供了非常客观的视角,这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让我对质谱技术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部关于质谱技术发展的“史书”,让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更广泛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种简洁大气的风格,深邃的蓝色背景上,烫金的“质谱”二字显得格外醒目,旁边辅以精致的化学分子结构示意图,瞬间就勾勒出了本书的学术气质。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非常舒适,略带哑光的触感,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十分顺畅。目录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将复杂的质谱知识系统地划分成各个章节,从基础原理到各类技术的应用,再到数据解析,循序渐进,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也为有一定基础的研究者提供了深入的参考。我尤其喜欢它对各个概念的解释,往往会辅以精炼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让那些原本晦涩的原理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解释同位素峰时,作者用了一个生活化的例子,一下子就点通了我之前模糊的概念。此外,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详实,涵盖了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多个热门领域,展示了质谱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力量。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学习其全部内容,但仅仅是浏览目录和试读几章,就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初步的判断,它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研读的质谱领域经典之作。

评分

在我多年的化学研究生涯中,曾接触过不少质谱相关的文献和专著,但《质谱(第2版)》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编写风格严谨而不失灵动,它在保持科学准确性的前提下,巧妙地融入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我尤其赞赏作者在描述不同质谱技术时,不仅注重原理的阐释,更深入探讨了其在各个前沿科学领域的最新应用,例如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突破性进展。书中对质谱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章节,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算法和软件介绍,这对于提高实验效率和数据准确性至关重要。我曾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复杂的样品分析问题,通过参考书中关于“多维质谱联用”的章节,我得到了启发,并成功地解决了那个难题。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前瞻性,让它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之一,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亮点和启示,是提升我科研能力的宝贵资源。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质谱分析的初学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又不失实际操作指导的教材。在比较了市面上多本同类书籍后,《质谱(第2版)》以其严谨的学术体系和丰富的实践案例脱颖而出。书中的内容深度适中,既有对质谱仪基本原理的详尽阐述,例如不同 ionization sources 的工作机制和优缺点比较,也有对各种质谱技术(如 GC-MS, LC-MS, MALDI-TOF 等)的详细介绍,并且对这些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潜在局限性都做了清晰的说明。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光谱解析方法的讲解,它提供了系统性的思路和实用的技巧,帮助我理解如何从复杂的质谱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识别化合物的结构。书中穿插的图表和流程图,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直观性,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见。我曾在一道关于“碎片离子分析”的题目上卡了很久,但看了书中提供的实例,配以清晰的图示,我很快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深入质谱的世界。

评分

一直以来,对质谱技术的学习都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尤其是各种复杂的仪器原理和繁多的数据处理方法,常常让我望而却步。这次偶然接触到《质谱(第2版)》,感觉就像找到了救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不像很多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作者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并且经常引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让我能够很快地理解其中的原理。比如,在介绍“质量分辨率”这个概念时,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的含义。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图表和实验数据,这些都极大地帮助我理解质谱分析的实际应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样品前处理”和“数据可视化”的部分,这些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所有的内容,但这本书已经让我对质谱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充满了学习的动力。

评分

真的很厚啊,留着当工具书的。原版的更贵,国内的影印版不错了,印装挺好的。

评分

很不错,对学习这块东西能有很大的帮助

评分

装完了,但是跑起来有些晃,有些不稳。另外的一个大问题是嘎八嘎八的响,螺丝都拧紧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评分

沟通中达成共识。

评分

非常好的书,用来参考写报告的

评分

装完了,但是跑起来有些晃,有些不稳。另外的一个大问题是嘎八嘎八的响,螺丝都拧紧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评分

印刷质量还不错,研读中

评分

商品描述相符,卖家服务态度好,物流发货速度快。

评分

⑤教学生抓重点.教学难免有意外,课堂难免有突变,应对教学意外、课堂突变的本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对教师来说,让意外干扰教学、影响教学是无能,把意外变成生成,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是艺术。生成相对于教学预设而言,分有意生成、无意生成两种类型;问题生成、疑问生成、答案生成、灵感生成、思维生成、模式生成六种形式。生成的重点在问题生成、灵感生成。教学机智显亮点.随机应变的才智与机敏,最能赢得学生钦佩和行赞叹的亮点。教学机智的类型分为教师教的机智、学生学的机智,师生互动的机智,学生探究的机智。机智常常表现在应对质疑的解答,面对难题的措施,发现问题的敏锐,解决问题的灵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