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经典名家名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汉对照) [The Sonnet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英汉对照) [The Sonnet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莎士比亚(Shkespeare,W.) 著,屠岸 译
图书标签:
  • 莎士比亚
  • 十四行诗
  • 英诗
  • 经典
  • 名家名译
  • 英汉对照
  • 诗歌
  • 文学
  • 英国文学
  • 浪漫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17300
版次:1
商品编码:10973251
品牌:外研社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
外文名称:The Sonnet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9
正文语种:中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极高,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全部154首诗都集中歌颂了爱情、友谊与真善美。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作为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伟大的戏剧天才”,“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十四行诗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英国诗歌研究界的泰斗王佐良先生曾说“英国诗歌是西洋文学里的一大精华”。英语诗歌的发展经历早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派、现代派,涌现出大批诗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英诗经典名家名译”系列汇集11位英诗巨匠的传世之作,加之国内译界泰斗传神的译文,为读者奉上一场诗歌的盛宴。
  英语诗歌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无韵诗、自由体诗。
  欣赏英国诗歌时,首先可以了解英国的历史、文化等背景;其次,了解作者生活的年代和环境;再次,对诗歌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包括节奏、音韵、体式、文学手法等。
  

内容简介

  

    作为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伟大的戏剧天才”,“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十四行诗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极高,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全部154首诗都集中歌颂了爱情、友谊与真善美。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
   十四行诗是源于意大利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文艺复兴初期时盛行于整个欧洲,其结构十分严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段为八行,下段为六行,每行十一个音节,韵脚排列:abba abba cdc ded。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结构却更严谨,他将十四个诗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两行,每行十个音节,韵脚为:ababcdcd efef gg。这样的格式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或“伊丽莎白式”。对诗人而言,诗的结构越严谨就越难抒情,而莎士比亚以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得心应手地运用了这种诗体。在短短的十四行中,表现了广阔的思想的天地。
   诗中语汇的丰富,语言的精炼,比喻的新鲜,时代感,结构的巧妙和波澜起伏,音调的铿锵悦耳,都是异常突出的。诗人尤其善于在最后两行中概括诗意,点明主题,因而这一对偶句往往成为全诗的警句。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伟大的戏剧天才”。

  屠岸(1923— ),诗人、翻译家。2001年,因《济慈诗选》译本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彩虹奖。2010年,获全国翻译行业荣誉奖——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如果说,有一个人使我心里浮现出这样一个庄严场面:高高地坐在一块岩石顶上!他脚下风暴雷雨交加,海在咆哮;但他的头部却被明朗的天空照耀着!那么,莎士比亚就是这样!——只是当然还得补充这一点,他的岩石宝座的下面,有一大堆人在喃喃细语,他们在解释他,拯救他,判他的罪名,为他辩护,崇拜他,诬蔑他,翻译他,诽谤他,而他对他们的话却一点儿也听不见!
  ——赫尔德

  创造得多的是莎士比亚,他仅仅次于上帝。
  ——大仲马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艺术的高超和思想的深邃,远远超过其他十四行系列组诗。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不仅具有抒情素质和哲理内涵,而且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屠岸

精彩书摘

  18

  我能否把你比做夏季的一天?

  你可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

  狂风会吹落五月的娇花嫩瓣,

  夏季出租的日期又未免太短: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金光闪耀的圣颜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失去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败,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形象;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徘徊,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的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18

  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

  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RoughwindsdoshakethedarlingbudsofMay,

  Andsummer’sleasehathalltooshortadate.

  Sometimetoohottheeyeofheavenshines,

  Andoftenishisgoldcomplexiondimmed;

  Andeveryfairfromfairsometimedeclines,

  Bychance,ornature’schangingcourse,untrimmed;

  Butthyeternalsummershallnotfade,

  Norlosepossessionofthatfairthouow’st,

  NorshallDeathbragthouwand’restinhisshade,

  Whenineternallinestotimethougrow’st.

  Solongasmencanbreatheoreyescansee,

  Solonglivesthis,andthisgiveslifetothee.

  ……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构思的、关于另一部诗歌选集的图书简介,内容不涉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 书名:《浪漫主义的群星:英美抒情诗选粹(1798-1898)》 副标题:从湖畔派到象征主义的百年诗潮回响 作者/编者:[虚构的著名文学学者姓名,例如:林文达 教授 编注] 定价:[示例:RMB 128.00] ISBN:[示例:978-7-5063-9876-5] 内容简介 本选集深入探寻了十九世纪英美诗歌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变革性的百年历程。从启蒙时代的理性堡垒中挣脱而出,浪漫主义思潮如同一股澎湃的洪流,重塑了文学的疆域。随后的维多利亚时代,在工业化和科学飞速发展的冲击下,诗人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求精神的安宁与永恒的价值。直至世纪末,象征主义的微光预示着现代主义的来临。 《浪漫主义的群星》并非简单地罗列名家佳作,而是精心构建了一条清晰的文学演变时间线,旨在揭示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诗人如何在精神层面相互呼应,共同构筑了西方诗歌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第一部分:湖畔之声与反叛的激情(约1798-1830) 本部分聚焦于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我们重温了华兹华斯对“普通语言”和“回归自然”的坚定信仰,探讨《抒情歌谣集》如何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调。柯勒律治的异域梦境与对超自然力量的沉思,展示了想象力的无限张力。而拜伦的“拜伦式英雄”——那位孤独、蔑视世俗、充满激情与忧郁的形象,则以其强烈的人格魅力震撼了整个欧洲。雪莱的政治理想主义与对自由的狂热颂歌,以及济慈对美与感官体验的极致追求,共同构成了浪漫主义初期那份对个体情感与自然神性的狂热礼赞。 本章的精选篇目,着重展现了他们如何将目光从宫廷转向乡野,从理性转向心源,将诗歌视为个体灵魂的直接表达。 第二部分:维多利亚的十字路口:信仰、怀疑与社会责任(约1830-1880)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英国社会面临着信仰危机、贫富差距加剧以及科学冲击带来的哲学困境。本部分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诗人们的复杂心境。 丁尼生(Alfred Tennyson)以其如泣如诉的挽歌和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捕捉,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言人”。我们精选了探究科学与宗教冲突的宏大叙事,以及他那些关于爱、失落与责任的精湛抒情短诗。勃朗宁夫妇(Robert and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以其开创性的“戏剧独白”形式,将诗歌带入更广阔的社会场景,深入剖析了复杂的人性动机与道德困境。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的诗篇则弥漫着一种“失语的悲哀”,是对现代文明异化感和精神家园迷失的深刻反思。此外,我们并未忽略但丁·加百列·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及其前拉斐尔派的复古美学,他们试图在感官的丰饶与对中世纪的怀旧中,寻找逃离沉闷现实的途径。 第三部分:跨越大陆的低语:美国抒情诗的独立宣言(约1830-1890) 本部分将焦点转向大西洋彼岸,考察美国诗人在寻求民族文学身份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独特气质。 惠特曼(Walt Whitman)无疑是美国诗歌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的《草叶集》以自由奔放的“长句”,拥抱了民主、大众、性与肉体,以一种近乎先知的姿态,宣告了美国精神的磅礴气象。他的诗歌是对传统格律的彻底颠覆,是对“我”的无限扩展。与惠特曼的开放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内向与深邃。她以极其凝练、充满悖论和跳跃感的语言,探索了死亡、不朽、信仰与心灵的疆域。她的诗篇如同密码,以极小的篇幅承载着无限的哲学重量。 本卷同时收录了如朗费罗(Longfellow)等当时广受欢迎的诗人作品,以描绘美国早期诗坛多元并存的景象。 第四部分:暮光与预兆:象征主义的过渡(约1880-1898)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晚期,诗歌开始转向一种更内省、更晦涩的表达方式,为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铺平了道路。本部分简要介绍了英美诗歌中对象征主义的早期借鉴,特别是那些开始质疑明确叙事,转而关注音乐性、暗示性和潜意识意象的探索者。 --- 本书特色与价值: 1. 精选与平衡: 选篇兼顾了流派代表性、艺术成就与历史影响力,确保了对该百年诗潮的全面认知。 2. 详尽注释与背景: 每位诗人的选篇前均附有深入的生平介绍、创作背景解析,以及对诗歌特定词汇、典故的详尽注释,使初读者也能轻松进入复杂的诗歌世界。 3. 主题串联分析: 导读部分以清晰的脉络梳理了“自然观的演变”、“现代性焦虑的应对”以及“诗歌语言的革新”这三大主题,帮助读者理解不同诗人间的思想传承与对话。 4. 印刷与装帧: 采用高质量的纸张与古典装帧设计,内页排版兼顾了阅读舒适度和学术严谨性,旨在打造一部可供长期研读与珍藏的诗歌经典。 《浪漫主义的群星》是文学爱好者、高校师生及所有渴望领略英语诗歌黄金时代魅力的读者的理想伴侣。它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部关于一个世纪以来西方精神史的浓缩编年史。阅读它,便如同走进一座由最富激情的头脑与最敏锐的灵魂所构建的宏伟艺术殿堂。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十四行诗是一种非常迷人的诗歌形式,它用严格的十四行结构,去承载人类最复杂、最微妙的情感——从对爱人的不朽赞美,到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慨叹。阅读这本诗集,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核心的窗户。虽然我可能不是每次都能完全领悟每一句的深层寓意,但那种宏大的叙事感和穿透人心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读到那些关于美、关于永恒的主题时,我总能感受到一种与诗人跨越世纪的共鸣。它提醒我们,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最根本的情感困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其实从未改变。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们得以用最纯净的方式去接触这些永恒的思考。

评分

这本诗集简直是语言学习的宝藏!我一直对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充满了好奇,但原版阅读起来总感觉有点吃力,那些古老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常常让我望而却步。拿到这本英汉对照的版本后,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太棒了。我发现自己可以一边对照着中文译文理解诗歌的大意和情感基调,一边沉浸在原汁原味的英语韵律中。这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当我遇到一个不熟悉的单词或表达方式,马上就能在旁边找到准确的翻译,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阅读效率和乐趣。对于那些想深入学习英语,尤其是想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朋友来说,这本诗集是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它将莎翁那些深邃的思考和精妙的文字,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得以在不失原著精髓的前提下,领略到十四行诗的独特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太容易被那些花里胡哨的电子读物分散注意力了。这本实体书拿在手里的质感,那种沉甸甸的踏实感,以及清晰、适中的字体,都让人愿意慢下来,专注于手中的文字。英汉对照的布局安排得非常合理,左右分栏或者上下对照的设计,都使得读者可以非常自然地进行参照,眼睛不需要费力地在书页上来回跳跃。这种细节上的用心,对于沉浸式阅读体验至关重要。它让阅读莎士比亚不再是一项需要克服巨大障碍的“任务”,而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打扰地进行的自我提升过程。对于那些珍视纸质书阅读体验的“老派”读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愉快的拥有。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从事跨文化交流工作的人来说,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语境是学习的重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它们更是英国文化基因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照阅读,我不仅在提升英语能力,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着特定的文化语汇和思维模式。例如,诗中频繁出现的关于“时间”、“死亡”、“美”和“诗歌自身不朽性”的探讨,完美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关注的核心议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其可靠的媒介,让我们可以站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翻译桥梁”上,去探索那些看似遥远却又无比亲近的人类共同情感。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这本诗集无疑会成为我案头常备的参考书。

评分

坦白说,我原本对“经典名家名译”这类书籍抱持着一丝怀疑,总觉得翻译文学难免会有失真或过度解读的风险。然而,这本诗集中的译文展现出的那种细腻和精准度,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译者显然对莎士比亚的时代背景、诗歌的格律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张力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没有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转换,而是努力捕捉到了莎翁诗歌中那种特有的忧郁、炽热或哲思的韵味。阅读时,我常常会在这两种语言之间切换,发现译文如何巧妙地在保持现代汉语流畅性的同时,又尽可能地保留了原诗的音韵美和结构感。这种翻译的质量,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莎士比亚诗歌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其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本晦涩难懂的古籍来对待。

评分

书面设计很好看 纸质很一般 买了一套 慢慢消化吸收 喜欢

评分

放篮子里好久的书单,书是经典,关键是要看起来!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可以,棒棒滴!

评分

送朋友的生日礼物,很满意

评分

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喜剧。《仲夏夜之梦》是一部富有浪漫色彩的喜剧,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评分

图文并茂 绘声绘色 灰常好看 还会再来

评分

经典图书,质量很好,非常满意!

评分

买来给孩子读的,孩子很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