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應用統計學叢書·結構方程模型:Mplus與應用(英文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係統地闡述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統計原理,側重各種結構方程模型的實際應用。《應用統計學叢書·結構方程模型:Mplus與應用(英文版)》采用國際著名SEM軟件Mplus,使用真實數據來演示各種常見的以及某些新近發展起來的較高級的結構方程模型,提供相應的Mplus程序,並詳細解讀程序輸齣結果。參照《應用統計學叢書·結構方程模型:Mplus與應用(英文版)》提供的例題和相應的計算機程序,讀者便能自己實踐各種SEM模型。本書可作為大學社會科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以及統計和生物統計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從事統計分析的工具書。
內頁插圖
目錄
1 Introduction
1.1 Modelformulation
1.1.1 Measurement model
1.1.2 Structuralmodel
1.1.3 Model formulation in equations
1.2 Modelidentification
1.3 Modelestimation
1.4 Modelevaluation
1.5 Modelmodification
1.6 Computer programs for SEM
Appendix 1.A Expressing variances and covariances among observed variables as functions of model parameters
Appendix 1.B Maximum likelihood function for SEM
2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2.1 Basics ofCFA model
2.2 CFA model with continuous indicators
2.3 CFA model with non-normal and censoredcontinuous indicators
2.3.1 Testingnon-normality
2.3.2 CFA model with non-normalindicators
2.3.3 CFA model with censored data
2.4 CFA model with categoricalindicators
2.4.1 CFAmodelwithbinaryindicators '
2.4.2 CFA model with ordered categoricalindicators
2.5 Higher order CFA model
Appendix 2.A BSI-18 instrument
Appendix 2.B Item reliability
Appendix 2.C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Appendix 2.D Calculating probabilities using PROBIT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3 Structuralequations withlatent variables
3.1 MIMIC model
3.2 Structuralequationmodel
3.3 Correcting for measurement errorsin single indicator variables
3.4 Testinginteractionsinvolvinglatentvariables
Appendix 3.A Influence of measurement errors
4 Latent growth models for longitudinal data analysis
4.1 LinearLGM
4.2 NonlinearLGM
4.3 Multi-processLGM
4.4 Two-partLGM
4.5 LGM with categoricaloutcomes
5 Multi-groupmodeling
5.1 Multi-group CFA model
5.1.1 Multi-group first-order CFA
5.1.2 Multi-group second-order CFA
5.2 Multi-group SEM model
5.3 Multi-groupLGM
6 Mixturemodeling
6.1 LCAmodel
6.1.1 ExampleofLCA
6.1.2 Example of LCA model with covariates
6.2 LTAmodel
6.2.1 ExampleofLTA
6.3 Growth mixture model
6.3.1 Example of GMM
6.4 Factor mixture model
Appendix 6.A Including covariate in the LTA model
7 Sample size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7.1 The rules of thumb for sample size needed for SEM
7.2 Satorra and Saris's method for sample size estimation
7.2.1 Application of Satorra and Saris's method to CFA model
7.2.2 Application of Satorra and Saris's method to LGM
7.3 Monte Carlo simulation for sample size estimation
7.3.1 Application ofMonte Carlo simulation to CFA model
7.3.2 Application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o LGM
……
References
Index
應用統計學叢書·結構方程模型:Mplus與應用(英文版)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lications Using Mplus] 圖書簡介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結構方程模型(SEM)入門指南,特彆側重於其在實際研究中的應用,並以強大的統計軟件Mplus為主要實現工具。結構方程模型作為一種強大的統計技術,能夠同時處理復雜變量之間的關係,包括直接效應、間接效應、中介效應以及調節效應等,在社會科學、心理學、教育學、醫學、市場營銷等眾多領域的研究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書的編寫目標是讓讀者不僅理解SEM的理論基礎,更能掌握如何運用Mplus軟件進行模型的構建、檢驗、評估和解釋,從而能夠獨立地開展相關研究。 本書結構與內容梗概 本書的組織結構清晰,循序漸進,從基礎概念齣發,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模型和應用。 第一部分:結構方程模型基礎 第一章:導論 介紹結構方程模型的概念、曆史發展及其在現代研究中的重要性。 闡述SEM相較於傳統統計方法(如迴歸分析、因子分析)的優勢,強調其能夠處理潛變量、測量誤差以及復雜路徑關係的能力。 簡要介紹本書的整體結構和學習目標。 第二章:測量模型 深入探討測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的核心概念,包括潛變量(Latent Variables)與顯變量(Observed Variables)的關係。 詳細介紹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作為構建測量模型的理論基礎,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驗證性因子分析(CFA)的基本原理、模型設定、參數估計和模型擬閤評估。 討論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的概念,以及在SEM中如何評估測量模型的質量。 引入Mplus軟件的基本界麵和操作流程,演示如何使用Mplus進行簡單的因子分析。 第三章:結構模型 介紹結構模型(Structural Model)的概念,即探究潛變量之間關係的框架。 闡述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作為結構模型的起點,以及如何構建和檢驗路徑模型。 詳細講解 SEM中的迴歸關係、中介效應(Mediation)和調節效應(Moderation)。 介紹如何將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結閤起來,構建完整的SEM模型(即“兩步法”或“聯立模型”)。 演示在Mplus中如何構建和運行包含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的SEM。 第四章:模型擬閤評估 強調模型擬閤(Model Fit)在SEM中的關鍵作用,解釋為什麼需要評估模型的擬閤程度。 詳細介紹常用的模型擬閤指標,包括但不限於:卡方統計量 ($chi^2$)、RMSEA(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CFI(Comparative Fit Index)、TLI(Tucker-Lewis Index)、SRMR(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等。 解釋不同擬閤指標的含義、計算方法以及如何根據這些指標來判斷模型的擬閤優劣。 討論模型修正(Model Modification)的策略和注意事項。 在Mplus輸齣中定位和解釋擬閤指標。 第二部分:Mplus軟件應用與高級主題 第五章:Mplus入門與基礎操作 詳細介紹Mplus軟件的安裝、界麵布局和基本語法結構。 講解Mplus輸入文件(Input File)的構成要素:`TITLE`、`DATA`、`VARIABLE`、`MODEL`、`OUTPUT` 等命令。 通過一係列實際數據集,演示如何讀取數據、定義變量、指定模型、運行分析以及查看輸齣結果。 重點講解 `VARIABLE` 命令中關於變量類型、缺失值處理、分組變量等重要選項。 演示如何在Mplus中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第六章:驗證性因子分析(CFA)與Mplus 深入講解如何使用Mplus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CFA)。 詳細介紹CFA的模型設定語法,包括因子載荷(Factor Loadings)、因子協方差(Factor Covariances)、殘差協方差(Residual Covariances)等。 演示如何處理單因子模型、多因子模型(包括高階因子模型)。 講解如何在CFA中進行項目(Item)的刪除或保留決策,以及如何評估測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 通過實際研究案例,展示Mplus在CFA中的應用。 第七章:路徑分析、中介分析與調節分析 學習如何在Mplus中構建和分析路徑模型,包括直接效應、間接效應的檢驗。 深入探討中介效應(Mediation)的SEM模型構建方法,包括單中介、多重中介以及序列中介。 詳細介紹中介效應的檢驗方法,如Bootstrap方法。 學習如何在Mplus中進行調節效應(Moderation)的建模,包括交互項的設定和解釋。 通過實例,演示Mplus在這些復雜路徑關係分析中的具體操作。 第八章:潛變量增長模型(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ing, LGCM) 介紹潛變量增長模型(LGCM)的概念及其在研究縱嚮數據中的應用。 解釋LGCM如何捕捉個體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軌跡。 講解如何設定常數增長模型、綫性增長模型、二次增長模型等。 演示在Mplus中如何構建和擬閤LGCM,包括起始值、斜率的均值和方差、協方差等參數的估計和解釋。 探討 LGCM中的協變量和中介效應。 第九章:縱嚮數據分析:交叉滯後模型與增長混閤模型 介紹用於分析縱嚮數據的其他重要SEM模型,如交叉滯後模型(Cross-Lagged Panel Models),用於探究變量之間的動態因果關係。 講解如何在Mplus中構建和分析交叉滯後模型,包括自迴歸係數、交叉滯後係數、同期協方差的解釋。 介紹增長混閤模型(Growth Mixture Models, GMM),用於識彆不同的增長軌跡類彆。 演示GMM的模型設定、參數估計和類彆分配過程。 探討在縱嚮數據分析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Mplus的解決方案。 第十章:潛在類彆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 LCA)與因子混閤模型(Factor Mixture Models) 介紹潛在類彆分析(LCA)的概念,用於識彆具有離散潛在類彆的個體群體。 講解LCA的模型設定、參數估計和類彆判彆。 介紹因子混閤模型,結閤瞭因子分析和混閤模型的思想,用於識彆具有連續和離散潛變量的個體群體。 演示在Mplus中如何執行LCA和因子混閤模型分析。 第十一章:多層結構方程模型(Multileve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介紹多層數據結構(如學生嵌套在班級中,班級嵌套在學校中)以及傳統SEM分析的局限性。 講解多層SEM的基本原理,包括個體層(Level 1)和群體層(Level 2)的模型構建。 介紹如何設定隨機效應(Random Effects)和固定效應(Fixed Effects)。 演示在Mplus中如何進行多層SEM分析,包括個體層迴歸、群體層迴歸以及跨層交互效應。 第十二章:缺失數據處理與模型評估的高級話題 深入討論在SEM中處理缺失數據(Missing Data)的重要性。 詳細介紹最大似然估計(Maximum Likelihood, ML)以及多重插補(Multiple Imputation, MI)在處理缺失數據方麵的優勢。 演示如何在Mplus中應用這些方法。 探討模型辨識(Model Identification)問題、參數估計的穩健性以及Bootstrap方法在參數估計和效應量計算中的應用。 討論模型比較(Model Comparison)技術,如嵌套模型和非嵌套模型的比較。 第十三章:案例研究與實踐指導 本書將貫穿多個精心設計的案例研究,涵蓋社會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等不同領域的真實研究問題。 這些案例將引導讀者一步一步地完成模型設定、數據準備、Mplus程序編寫、結果解釋和論文撰寫的過程。 提供關於研究設計、模型選擇、結果呈現和潛在研究陷阱的實踐建議。 鼓勵讀者將所學知識應用於自己的研究項目中。 本書的特點 理論與實踐並重: 本書不僅深入闡述瞭結構方程模型的理論框架,更強調瞭在Mplus軟件中的實際操作。 Mplus軟件的全麵應用: Mplus作為目前功能最強大、最靈活的SEM軟件之一,本書將貫穿始終地展示其在各種模型中的應用。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從最基礎的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開始,逐步引導讀者掌握更復雜的模型和分析技術。 豐富的案例研究: 通過真實的、跨學科的案例研究,幫助讀者理解SEM的實際應用價值,並能將其遷移到自己的研究中。 清晰易懂的語言: 盡管涉及復雜的統計概念,本書力求使用清晰、簡潔的語言進行闡述,並輔以圖示和錶格,便於讀者理解。 針對研究人員和學生: 本書適閤作為社會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統計學等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閱讀。 讀者收益 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 掌握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 熟練運用Mplus軟件進行各種SEM模型的構建、運行和結果解釋。 能夠獨立地設計和開展包含SEM分析的研究項目。 批判性地評估現有研究中使用的SEM模型。 提升在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中呈現SEM結果的能力。 本書將成為您掌握結構方程模型並將其成功應用於研究的寶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