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傳》十翼,包含《說卦傳》、《文言傳》、 《序卦傳》、《雜卦傳》、《繫辭上、下傳》、 《彖辭上、下傳》、《象辭上、下傳》等七篇十傳。
自東漢之後,研易者以乾卦、文言乾、坤卦、文言 坤,之後接序其餘六十二卦,六十二卦各自以卦 象、卦名、卦辭、彖辭、大象(辭)、爻辭、小象 (辭)為序陳述;其餘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 卦傳、雜卦傳依然維持於《經傳》十翼之中以為代 表,此為近1800年的現代研易之秩序。此作為卻 將《經傳》十翼散軼為二,於是近代《經傳》十翼 中只存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等 五傳,餘五傳卻隱於《易經》本文之中,看似應 該,卻將孔聖之完整美意散軼不全1800年之久。
今重新拾撮《經傳》十翼,並再圖解為《現代圖解 易經傳》以還原孔聖原意,以還原歷史真相!
葉勁君
號紫陽居士,一九五五年生,祖籍廣東省廣州市人。廣東省華南師範大學應用心理系碩士班。
經歷
中國國家執業資格心理諮詢師
中國文化大學《易經講堂》講師
東森電視台風水商品設計、專任解說
風水生活月刊「易經與生活探 討」專欄作家
中華民國易經學會第八屆監事
中華儒學青年會兩岸文經交流委員會主委
歷年著作
〈從《易經》卦象分辨男女與跨性別〉
《現代圖解邏輯易經》
《易經精讚秘笈》教學講義
《易經六十四卦圖解》教學簡報
《易經》十翼教學簡報
《易經精讚秘笈》教學簡報
深入阅读《上下》两册后,我不得不惊叹于作者在“心法”层面的传导。易经的精髓在于“变”,而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将这种“变易观”融入了每一个细小的图解和文字说明中。它没有将卦象视为固定的宿命论符号,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动态的、概率性的情境分析模型。我注意到,在解释一些关键的复合卦时,作者巧妙地引用了当代心理学中的一些概念来类比,这使得那些关于君子修身养性的教诲,不再显得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日常的情绪波动、人际关系挑战紧密关联起来。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的不是如何“算命”,而是如何理解“时势”,如何在变化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审慎的行动策略。每一次翻阅,都像完成了一次内心的校准,让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少了一份焦虑,多了一份从容。
评分这本[B156]《現代圖解易經傳(上下)》的开篇,初读之下,我立刻被其精心的编排和直观的视觉呈现所吸引。作者显然对《易经》的博大精深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懂得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智慧转化为现代人可以轻松消化的图文信息。那些复杂的卦象、爻辞和相关的哲学思辨,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文字迷宫,而是通过清晰的图示和逻辑严密的阐释,如同庖丁解牛般被一一剖析。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变爻”与“时位”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使得原本抽象的阴阳转化和宇宙运行的规律,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考究,色彩的运用既不失庄重,又充满了现代设计的活力,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心理门槛,让原本敬而远之的传统经典,此刻仿佛成了案头触手可及的指南。对于任何想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求内心秩序和人生指引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提供了一把别致且实用的钥匙。
评分总而言之,这套书在“图解”这个层面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但其核心价值远超于“图解”二字所能概括的范畴。它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性”与“大众的可读性”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我发现,即便是对于那些完全没有接触过易经的朋友,仅凭这本书提供的清晰逻辑结构和生动案例,也能迅速抓住其核心思想。它没有贩卖神秘主义,而是专注于对中国古代思想家如何构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清晰呈现。阅读它,就像是获得了一套高效的思维操作系统升级包,让你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能够迅速调取出最适合当下的策略模型。我已经将它放置在床头案边,时常翻阅那些关键的卦象解释,它带来的平和与洞察力,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具价值的一部分。
评分说实话,我对传统经典的热情常常被其繁复的注疏所消磨,但这次的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这套书在解读“大象”和“小象”时,采取了一种非常接地气的叙事方式,它没有停留在对文字表面的机械解释,而是深入挖掘了古人观察自然、体悟人生的智慧内核。我发现作者在处理那些看似矛盾或模糊的爻辞时,总能提供一个既符合儒家思想体系,又契合现代人伦理观的参照系。例如,在解析“丰”卦时,它将“丰”的状态与现代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进行了微妙的对照,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人不禁拍案叫绝。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你进入易学思维的殿堂,让你在理解古人智慧的同时,也反思自身的处境与选择。阅读过程中,我感到思维的边界被不断拓宽,那些原本僵硬的思维模式似乎也变得更加灵活。
评分从阅读的流畅度和知识的覆盖面上来看,这套《易经传》无疑是市场上的一股清流。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古代哲人对同一卦象的不同解读对比环节,这种多维度的视角,避免了单一学派的僵化解读,展现了《易经》本身的包容性。书中的附录部分也做得极其细致,对于不熟悉甲骨文或早期文字体系的读者极为友好,它用现代的语言重新勾勒了“乾”、“坤”等基本符号的演变历程,这种历史感的注入,让对知识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基因的重塑,让人在接受现代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能坚守住传统文化中那些历久弥新的价值观。读完后,我甚至开始尝试用易学的框架去审视我工作中的项目流程和决策点,发现许多困扰已久的问题似乎找到了新的切入角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