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病虫草害识别与综合防治

莲藕病虫草害识别与综合防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林,梁志怀 著
图书标签:
  • 莲藕病虫害
  • 莲藕种植
  • 病虫害识别
  • 综合防治
  • 农业技术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防治
  • 莲藕栽培
  • 农业生产
  • 病虫草害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11178
版次:1
商品编码:1123102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莲藕病虫草害识别与综合防治》内容分为以下6个部分,包括莲藕生物学特性、莲藕主要病害诊断及防治、莲藕主要虫害识别和防治、莲田其他有害生物识别和防治、莲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莲藕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农药介绍以及无公害食品莲藕生产技术规程等。《莲藕病虫草害识别与综合防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用技术;既参考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研究成果,又有作者近些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比较全面系统。《莲藕病虫草害识别与综合防治》可供广大莲藕生产者和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及农业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莲藕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莲藕的植物学特性
第二节 莲藕生长发育特性

第二章 莲藕主要病害诊断及防治
第一节 莲藕病害基础知识
第二节 莲藕腐败病
第三节 莲藕炭疽病
第四节 莲藕假尾孢褐斑病
第五节 莲藕棒孢褐斑病
第六节 莲藕小菌核叶腐病
第七节 莲藕叶点霉烂叶病
第八节 莲藕叶疫病
第九节 莲藕病毒病
第十节 莲藕褐纹病
第十一节 莲藕芽枝霉污斑病
第十二节 莲藕尾孢褐斑病
第十三节 莲藕弯孢霉紫斑病
第十四节 莲藕潜根线虫病

第三章 莲藕主要虫害识别和防治
第一节 莲藕虫害基础知识
第二节 莲斜纹夜蛾
第三节 食根金花虫
第四节 莲缢管蚜
第五节 莲窄摇蚊
第六节 蓟马
第七节 铜绿金龟子
第八节 窠蓑蛾
第九节 中华稻蝗
第十节 黄刺蛾
第十一节 毒蛾

第四章 莲田其他有害生物识别和防治
第一节 有害螺类
第二节 青泥苔
第三节 杂草类

第五章 莲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
第一节 莲藕栽培、采收、贮藏主要技术
第二节 生育期病虫害防治大处方

附录一 莲藕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农药介绍
附录二 无公害食品莲藕生产技术规程(NY/T 5239——2004)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莲藕病虫草害识别与综合防治》 引言 莲藕,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不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更在我国传统农业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块茎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食用价值极高;其种植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莲藕的生长环境独特,易受多种病、虫、草害的侵扰,这些病虫草害一旦爆发,将严重影响莲藕的产量和品质,给种植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掌握莲藕病虫草害的识别方法,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策略,是保障莲藕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本书旨在为广大莲藕种植者、技术推广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易于理解的参考书。我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莲藕生长过程中最常见、最具危害性的病、虫、草害,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归纳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本书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力求在最大程度控制病虫草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莲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莲藕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 莲藕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病原菌、病毒和细菌的侵袭,这些病害的发生往往与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种植管理以及品种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准确识别病害的早期症状,是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前提。 一、细菌性病害 莲藕褐斑病(Bacterial Spot of Lotus): 发生特点与为害症状: 褐斑病主要为害莲藕的叶片和叶柄,偶尔也侵染花瓣。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水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边缘不规则,呈褐色至深褐色。潮湿时,病斑表面可见菌脓溢出。严重时,病斑连片,导致叶片枯黄、焦枯,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莲藕的生长发育。叶柄染病后,会出现褐色或紫褐色纵条斑,严重时导致叶柄腐烂,叶片下垂。 发生规律: 此病主要由一种细菌引起,通过病残体、土壤以及雨水溅射进行传播。高温高湿的环境,如连续阴雨天气,以及通风不良的种植区域,极易诱发此病。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适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农用链霉素、腐霉利、氢氧化铜、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根据病情发展,可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喷药时要注意均匀周到,确保药液覆盖叶片正反面。 莲藕软腐病(Bacterial Soft Rot of Lotus): 发生特点与为害症状: 软腐病是危害莲藕块茎的严重病害。主要侵染地下块茎,也可侵染叶柄基部。染病部位初期呈水浸状,组织变软,颜色变黄,随后迅速腐烂,散发出恶臭。腐烂部位呈黏滑状,内部组织呈乳白色或淡褐色,易被撕裂。严重时,整个块茎在短时间内完全腐烂,成为一堆黏糊状物,导致植株地上部萎蔫死亡。 发生规律: 此病由多种腐败细菌引起,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收割、贮藏、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以及地下害虫的蛀孔,都为病菌侵入提供了途径。高温高湿、排水不良的土壤环境,以及病菌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是此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育抗病品种;收获时尽量避免损伤莲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清除病株和病残组织,避免病菌传播。 化学防治: 病害发生初期,可选用噻菌灵、链霉素、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或块茎处理。在收获前,可喷施含铜的药剂,减少病菌侵染。同时,注意控制地下害虫的发生。 二、真菌性病害 莲藕炭疽病(Anthracnose of Lotus): 发生特点与为害症状: 炭疽病可侵染莲藕的叶片、叶柄、花瓣和块茎。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央常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病原菌的子实体)。严重时,叶片枯黄,生长衰退。叶柄染病后,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上也会出现黑色小点。花瓣染病后,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迅速扩展,导致花瓣枯萎。块茎染病后,表面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凹陷的黑褐色病斑,后期病斑处组织干缩,病斑下方的组织也可能腐烂。 发生规律: 此病由多种炭疽菌引起,通过病菌的孢子在病残组织上越冬,借风雨传播。高温高湿,特别是连续的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病叶、病茎、病花和病块茎,集中烧毁。加强田间通风,合理密植。避免伤口产生,减少病菌侵入途径。 化学防治: 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代森锌、福美双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对于块茎,可在贮藏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 莲藕白绢病(White Sclerotium Rot of Lotus): 发生特点与为害症状: 白绢病主要危害莲藕的地下块茎和根颈部。发病初期,病部表面长出白色菌丝,并形成菌丝层。后期,菌丝层中会长出黄褐色至深褐色的小菌核,菌核形状不规则,大小如粟粒。病部组织逐渐变褐、腐烂,但腐烂速度相对较慢,植株不会很快死亡,但生长衰退,产量下降。 发生规律: 此病由一种半知菌引起,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湿度大,通气不良时易发病。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深翻土壤,将病菌埋入土层深处。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等易感作物连作。清除病株残体。 化学防治: 采用药剂拌种或土壤消毒。在种植沟内施用菌核净、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防治制剂。发病初期,可灌根或喷施绿亨二号、井冈霉素等药剂。 三、病毒性病害 莲藕病毒病(Lotus Virus Disease): 发生特点与为害症状: 莲藕病毒病种类较多,常见的症状有花叶、黄化、卷叶、畸形等。例如,花叶病毒病会导致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严重时叶片变形,生长缓慢。黄化病则使叶片整体发黄,植株矮化。病毒病通常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势,降低产量和品质。 发生规律: 病毒病主要通过蚜虫、飞虱等传毒媒介传播,也可通过病株的种子、种藕以及农事操作传播。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毒的健康种藕。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减少传毒媒介的栖息场所。避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抑制蚜虫等害虫的繁殖。 化学防治: 针对传毒媒介(如蚜虫、飞虱)进行防治。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等杀虫剂。病毒病一旦发生,目前尚无特效药剂直接治愈,主要以预防和控制传播为主。在必要时,可喷施病毒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逆性。 第二部分:莲藕主要虫害识别与防治 莲藕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植食性昆虫的侵扰,这些害虫的危害不仅表现为直接取食植株的各个部位,更重要的是它们可能传播病害,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一、刺吸式口器害虫 莲藕蚜虫(Aphids on Lotus): 发生特点与为害症状: 蚜虫体形微小,颜色多样,常群集于植株的嫩叶、嫩茎、叶柄和花蕾上吸食汁液。受害叶片会失绿、卷曲、畸形,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蚜虫的分泌物——蜜露,会诱发煤污病,影响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动。 发生规律: 蚜虫繁殖速度快,一年可发生多代。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数量会迅速增长。 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等。 物理防治: 在苗期,可设置黄板诱捕蚜虫。 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蚜虫的栖息场所。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量。 化学防治: 蚜虫数量较少时,可用水冲洗。当蚜虫密度大时,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性。 莲藕飞虱(Planthoppers on Lotus): 发生特点与为害症状: 飞虱是重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主要为害莲藕的叶片和叶柄。它们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褪绿、发黄。飞虱的若虫和成虫在植株表面爬行,并产卵在叶鞘内。飞虱也可传播病毒病。 发生规律: 飞虱繁殖能力强,温度适宜时,世代重叠,数量迅速增长。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铲除病株残体。 化学防治: 选用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注意喷药的均匀性,尤其要喷到叶片背面和叶鞘内。 二、咀嚼式口器害虫 莲藕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发生特点与为害症状: 斜纹夜蛾幼虫俗称“黏虫”,是危害莲藕的重要害虫。初孵幼虫在叶片上取食,形成网状或缺刻,后期幼虫体型增大,食量惊人,能将叶片吃光,仅留下叶脉。有时也为害嫩茎和花蕾。严重时,整片藕田的叶片被啃食殆尽,植株生长受重创。 发生规律: 该虫一年可发生多代,其发生代数和危害程度受温度、湿度及宿主植物的影响。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捕食螨等。人工捕捉幼虫。 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灯诱捕成虫。 化学防治: 卵期和初孵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选用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等杀虫剂进行喷雾。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莲藕蝗虫(Locusts on Lotus): 发生特点与为害症状: 蝗虫以其强大的咀嚼能力,能迅速啃食莲藕的叶片、叶柄,甚至幼嫩的块茎,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发生规律: 蝗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干旱、高温年份易爆发。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保护天敌,如鸟类、寄生性昆虫等。 化学防治: 蝗虫低龄若虫期是最佳防治时期。可选用毒死蜱、辛硫磷、菊酯类杀虫剂等进行喷雾防治。 三、地下害虫 莲藕地下螟虫(Subterranean Caterpillars on Lotus): 发生特点与为害症状: 这类害虫包括多种蛾类、甲虫等的幼虫,它们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莲藕的块茎。幼虫钻入块茎内部,取食内部组织,形成隧道,导致块茎腐烂、变质,严重影响莲藕的食用价值和商品性。 发生规律: 它们通常在土壤中越冬,并在适宜条件下化蛹、产卵,完成生命周期。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深翻土壤,将越冬的害虫暴露于地表,使其被天敌捕食或冻死。轮作,减少害虫的食物来源。 化学防治: 在播种前或移栽前,用毒死蜱、辛硫磷、地虫净等药剂拌种或沟施,以杀灭土壤中的害虫。 第三部分:莲藕主要杂草识别与防治 杂草是莲藕种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竞争者,它们与莲藕争夺养分、水分、光照和空间,严重影响莲藕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一、常见杂草种类 浮萍(Duckweed): 广泛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常漂浮于水面,生长迅速,形成厚厚的绿色毯子,极大地阻碍了阳光照射和空气流通,严重影响莲藕的光合作用。 满江红(Azolla): 也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浮游植物,同样会覆盖水面,影响光照。 稗草(Barnyardgrass): 在莲藕田边沿及浅水区常见,生长迅速,与莲藕争夺养分。 鸭舌草(Water Pepper): 常见于湿地和水边,适应性强,生长旺盛。 蕹菜(Water Spinach): 如果不加控制,也会在莲藕田中疯长,成为一种入侵性杂草。 其他水生杂草: 如水葫芦、水花生等,在特定环境下也可能成为威胁。 二、杂草的危害 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 杂草与莲藕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并且其茂密的植株会遮蔽阳光,降低莲藕的光合效率。 传播病虫害: 许多杂草是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为病原菌和害虫提供了栖息、繁殖的场所,从而加剧了莲藕的病虫害发生。 影响产量和品质: 杂草的严重侵扰会导致莲藕植株生长衰弱,块茎发育不良,产量显著下降,品质降低,商品价值受损。 阻碍机械化作业: 茂密的杂草会影响收割、运输等机械化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杂草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清沟理渠: 保持藕田排水通畅,适时排水,可以抑制部分喜湿杂草的生长。 轮作: 避免与易感杂草多的作物连作。 人工拔草: 在杂草发生初期,及时进行人工拔除,是早期控制杂草的有效手段。 清洁种子: 确保使用的种藕不携带杂草的种子或根茎。 物理防治: 覆盖: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地膜覆盖,减少杂草萌发(但要注意对水生环境的影响)。 人工打捞: 对于漂浮性杂草,如浮萍、满江红等,可以定期进行人工打捞。 化学防治: 选择性除草剂: 根据杂草种类和莲藕生长阶段,选用合适的选择性除草剂。例如,在莲藕苗期,可选用针对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在莲藕生长期,可选用针对阔叶杂草的除草剂。 注意用药时期和剂量: 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选择在杂草幼苗期施药效果最佳。避免在莲藕花期或采收期使用除草剂。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除草剂,以免产生抗性。 生物防治: 利用杂食性动物: 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引入一些食草性鱼类或螺类,帮助控制水生杂草。 微生物除草剂: 随着科技发展,一些基于微生物的除草剂也开始应用于水生杂草的防治,这类药剂通常对环境友好。 第四部分:莲藕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策略 真正的“综合防治”并非孤立地应用某一项技术,而是将各种有效的防治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套系统化的防治体系。本书所强调的综合防治,是以生态农业的理念为指导,力求达到“高效、经济、环保、安全”的目标。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选择抗病虫草害品种: 优先选用经过选育的、抗性强的莲藕品种,这是从源头上减少病虫草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优化种植环境: 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植株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科学排灌,保持适宜的水分和湿度,对防治病害和杂草至关重要。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体、杂草,保持田间清洁卫生。适时中耕、耘田,可以破坏害虫的生长环境,清除杂草。 科学施肥: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植株的抗病虫能力。避免偏施氮肥,以免植株徒长,增加病虫害的感病性。 二、防治方法的整合应用 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 通过轮作、清洁田园、保护和利用天敌等措施,构建有利于莲藕生长、不利于病虫草害生存的生态环境。例如,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利用诱捕器、防虫网等物理手段,减少害虫的发生。当害虫达到防治指标时,再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点杀。 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在化学防治的同时,加强农业栽培管理,如合理灌溉、深耕等,可以有效地巩固化学防治的效果,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化学防治与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 当病虫草害发生严重时,化学防治是快速控制病情的有效手段。但必须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例如,在喷施杀菌剂的同时,如果发现有杂草滋生,可以考虑使用含有除草成分的复合药剂,或分次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之间的兼容性。 三、病虫草害监测预警 建立监测体系: 定期对藕田的病虫草害发生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发生规律、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 及时预警: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布病虫草害发生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适时采取防治措施。 科学用药: 严格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用药,经济实惠”的原则,根据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选用适宜的农药,把握最佳用药时机,采取正确的施药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结语 莲藕病虫草害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种植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的编写,旨在为广大莲藕种植者提供一个全面、实用的参考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莲藕生产中的各种挑战。通过科学的病虫草害识别和综合防治,我们必将能够显著提高莲藕的产量和品质,实现莲藕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莲藕产品。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在莲藕种植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共同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吸引人,那种水墨画的风格,加上莲藕生长的细节插图,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作者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我最近正好在家里尝试种一些水生植物,尤其是莲藕,但经常被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病虫害困扰。在市场上看到的那些防治指南,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满了晦涩难懂的化学术语,要么就是太笼统,根本解决不了我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本书的目录看起来非常实用,涵盖了从病害的早期症状到化学、生物防治的全过程,特别期待里面关于病害的清晰图谱,因为很多时候,我光凭描述根本分不清是白绢病还是立枯病。如果里面的内容能够图文并茂,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也能一眼识别出问题所在,那就太棒了。这本书似乎更注重实际操作指导,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希望它能成为我种植过程中的一本“救命手册”。

评分

从内容结构上看,这本书似乎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每一章都针对一个特定的病害或虫害,这对于需要快速查找解决方案的用户来说非常友好。我上次遇到一个很棘手的虫害,在好几本书里翻了好久才找到一点线索,效率极低。这本书如果能够把症状描述、病原体/害虫的生命周期、以及不同防治阶段的应对措施整合在一个章节内,就能大大提高处理突发问题的速度。另外,我还非常好奇它在“病虫害识别”部分是否使用了现代的诊断技术描述,比如在显微镜下的特征,或者有没有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气味或叶片颜色细微变化来初步判断的方法。毕竟,早发现才能早治疗,准确的初期识别是成功防治的第一步,希望这本书在这方面能做到极致的详尽和准确。

评分

我是一个负责一个小型有机农场的管理者,对于农药的使用非常谨慎,几乎是能不用就不用。市面上很多书籍在谈及“防治”时,往往默认使用化学手段,这让我深感困扰。因此,我非常关注这本书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面的篇幅和深度。特别是关于莲藕的特定害虫,比如藕瘟或根腐病,有没有提供一些经过验证的、不留残留的有效处理方法?我更倾向于使用草木灰浸泡、石灰处理或者特定的生物制剂,而不是那些需要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的化学药剂。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详细的、按季节划分的绿色防治时间表,指导我们何时进行预防性处理,那对我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质量决定了我们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的接受度,所以对细节的把控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看起来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感觉不像是一本普通的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本专业的参考资料。我注意到它的排版很讲究,信息密度适中,不会让人感到信息过载。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它在“综合防治”部分是否强调了环境因素的调控,比如水质管理、土壤酸碱度以及光照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只盯着病虫害本身,却忽略了外部环境才是滋生的根本原因。如果这本书能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种植环境来从源头上减少病害的发生,那它的价值就不仅仅在于“治病”,更在于“防病”的哲学层面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生态友好型防治策略的详细步骤,比如如何利用天敌或益生菌来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农药。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广度,让我联想到它是花费了多年田间观察和实验积累下来的心血结晶。我特别关注到“综合防治”这个词,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体现了一种系统思维。我希望这本书能超越单纯的“是什么病该用什么药”的初级认知,而是深入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莲藕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是否有变化,比如一些在过去不常见的病害是否开始抬头。此外,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历史经验或者不同地区专家的防治心得“锦囊妙计”,那就更有意思了。比如,某个地区特有的应对千年老藕田病害的秘方,或者在极端天气发生后快速恢复作物的紧急预案。这种融汇贯通、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智慧的内容,才是真正能够帮助种植者应对未来挑战的宝贵财富。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错哦!!!!!!!!!!!!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错哦!!!!!!!!!!!!

评分

可以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可以

评分

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