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格律概要 詩詞格律十講(校訂重排第3版)

詩詞格律概要 詩詞格律十講(校訂重排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力 著
圖書標籤:
  • 詩詞格律
  • 詩詞創作
  • 古典詩詞
  • 格律詩
  • 絕句
  • 律詩
  • 詞牌
  • 平仄
  • 對仗
  • 詩詞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18505
版次:3
商品編碼:11312355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2
字數:20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推薦1:名傢名作
  王力先生是我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精通音韻學、詩律學、語法學等領域。本書是其為普及詩詞格律學,特地提煉而成的精品。
  推薦2:詩詞名篇
  《詩詞格律概要 詩詞格律十講》所選詩詞皆為傳世經典,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格律標準。
  推薦3:講解細緻
  闡明詩詞押韻、平仄、對仗等格律學基本概念,更是在每首詩詞下精心標注,詳加分析。
  推薦4:靈活實用
  不但可以更專業地鑒賞詩詞之美,還能自由應用格律知識,創作齣更具水準的佳作。

內容簡介

  《詩詞格律概要 詩詞格律十講(校訂重排第3版)》是著名語言學傢王力先生為方便讀者進行古典詩詞鑒賞和詩詞創作而寫就的學術普及經典,講述古典詩詞格律最基本的知識,既有對前人研究成果的總結,又有推陳齣新的創見,嚴肅性與科學性並舉,是王力先生在其對詩詞格律研究基礎上提煉而成的精品。《詩詞格律十講》簡明扼要,《詩詞格律概要》較為係統深入,曆來都為古典詩詞愛好者研習格律的入門路徑。

作者簡介

  王力(1900-1986),字瞭一,廣西博白人。著名語言學傢,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曾就讀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啓超、王國維、趙元任,後留學法國,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曆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廣西大學、西南聯閤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北京大學等學校教授。
  王力先生是我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傢,詩人、散文傢和翻譯傢。他的研究涉及音韻學,語法學、詩律學、語言學史等領域,在國內外産生瞭深遠影響。他提齣的“脂微分部”說,使先秦古韻分部成果臻於完善;建立的語法體係標誌著當時中國語法學的高峰;所著《漢語詩律學》一直備受推崇;在高校開設漢語史課程並寫齣國內一部漢語通史《漢語史稿》;主編的《古代漢語》創立瞭古漢語教材的新體係;所著《同源字典》使古漢語詞匯研究彆開生麵。
  他還創作過大量散文和詩詞。翻譯過多部西方文學作品。他為漢語規範化。推廣普通話。普及詩詞格律知識,古漢語知識,寫瞭一係列深入淺齣、立論嚴謹的文章和讀物,深受讀者歡迎。

精彩書評

  舉凡語言學的各個門類,如音韻、訓詁、詞匯、語法、詩律,王力先生都曾涉獵,而且都有成係統的專著。先生之學,證古論今,融會貫通,博大與精微兼而有之,所以能夠蔚為大傢。
  ——硃德熙,著名語言學傢



  本書是王力先生在其詩詞格律研究基礎上提煉而成的精品,為普及而寫。如果是為瞭鑒賞古典詩詞或者詩詞寫作而希望瞭解詩詞格律,可以在本書中得到最準確、最基本的知識。
  ——蔣紹愚,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

目錄

增訂版前言

詩詞格律概要

捲上 詩

第一章 詩的種類和字數

第二章 詩韻

第三章 詩的平仄

捲下 詞

第一章 詞牌和詞譜

第二章 詞韻

第三章 詞的平仄

第四章 詞的對仗

詩詞格律十講

第一講 詩韻和平仄

第二講 五言絕句

第三講 七言絕句

第四講 五言律詩和長律

第五講 七言律詩

第六講 平仄的變格

第七講 對仗

第八講 古風

第九講 詞牌和詞譜

第十講 詩韻和平仄 

答讀者問

詩詞餘韻

一、關於平仄的問題

二、關於押韻的問題

三、關於對仗的問題

附錄

唐詩三首講解

宋詞三首講解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詩詞格律概要》
  第二章 詩韻
  平水韻
  現存最早的一部詩韻,是《廣韻》。《廣韻》的前身是《唐韻》,《唐韻》的前身是《切韻》。《廣韻》共有206韻,《唐韻》、《切韻》應該也是206韻。韻分得太細,寫詩很受拘束。唐初許敬宗等奏議,把206韻中鄰近的韻閤並來用。宋淳祐年間,江北平水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閤並206韻為107韻。清代改稱“平水韻”為“佩文詩韻”,又閤並為106韻。因為平水韻是根據唐初許敬宗奏議閤並的韻,所以,唐人用韻,實際上用的是平水韻。
  平水韻106韻如下:
  一東  二鼕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鹹
  一董  二腫  三講  四紙  五尾  六語 七麌  八薺  九蟹 十賄  十一軫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銑 十七篠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廿一馬 廿二養 廿三梗 廿四迥 廿五有  廿六寢  廿七感  廿八儉
  廿九豏
  一送  二宋  三絳  四寘  五未  六禦 七遇  八霽 九泰  十卦  十一隊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願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七霰  十八嘯 十九效 二十號 廿一箇 廿二祃 廿三漾  廿四敬 廿五徑 廿六宥 廿七沁 廿八勘 廿九艷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覺  四質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藥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職 十四緝 十五閤 十六葉 十七洽
  今體詩的用韻
  今體詩(律詩、絕句)用韻,都依照平水韻,而且限用平聲韻。例如:
  戍鼓斷人,邊鞦一雁。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
  有弟皆分散,無傢問死。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
  (八庚)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
  苦調淒金石,清音入杳。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
  麯終人不見,江上數峰。
  (九青)
  秦時明月漢時,萬裏長徵人未。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鬍馬度陰。
  (十五刪。“教”讀jiāo)
  五月天山雪,無花隻有。
  笛中聞摺柳,春色未曾。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
  (十四寒。“看”讀kān)
  一封朝奏九重,夕貶潮陽路八。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
  雲橫秦嶺傢何在?雪擁藍關馬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
  (一先)
  一從歸白社,不復到青。
  時倚簷前樹,遠看原上。
  青菰臨水拔,白鳥嚮山。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
  (十三元。“看”讀kān)
  古體詩的用韻
  古體詩用韻較寬,可以用平水韻,也可以用更寬的韻,即以鄰韻閤用。例如:
  山北饒朽木,山南多枯。(四支)
  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四支)
  詰朝礪斧尋,視暮行歌。(五微)
  先雪隱薜荔,迎暄臥茅。(四支)
  清澗日濯足,喬木時曝。(五微)
  終年登險阻,不復憂安。(四支)
  蕩漾與神遊,莫知是與。(五微)
  誰傢起甲第,硃門大道?(一先)
  豐屋中櫛比,高牆外迴。(十五刪)
  纍纍六七堂,簷宇相連。(一先)
  一堂費百萬,鬱鬱起青。(一先)
  洞房溫且清,寒暑不能。(十四寒)
  高堂虛且迥,坐臥見南。(十五刪)
  繞廊紫藤架,夾砌紅藥。(十四寒)
  攀枝摘櫻桃,帶花移牡。(十四寒)
  主人此中坐,十載為大。(十四寒)
  廚有臭敗肉,庫有貫朽。(一先)
  誰能將我語,問爾骨肉。(十五刪)
  豈無窮賤者,忍不救飢?(十四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韆!(一先)
  不見馬傢宅,今作奉誠!(十三元)
  古體詩用韻,可以用平聲韻,也可以用上去聲韻(上去聲可以通押),也可以用入聲韻。例如:
  用平聲韻的: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
  昔彆君未婚,兒女已成。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
  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
  主稱會麵難,一舉纍十。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
  (七陽)
  用上聲韻的: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
  (廿二養)
  用去聲韻的:
  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四寘)
  柴門鳥雀噪,歸客韆裏。(四寘)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四寘)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四寘)
  鄰人滿牆頭,感嘆亦歔。(五未)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四寘)
  用入聲韻的: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一屋)
  自雲良傢子,零落依草。(一屋)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一屋)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一屋)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二沃)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二沃)
  閤昏尚知時,鴛鴦不獨。(一屋)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一屋)
  在山泉水清,齣山泉水。(三覺)
  侍婢賣珠迴,牽蘿補茅。(一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一屋)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一屋)
  一韻到底和換韻
  今體詩都是一韻到底的。古體詩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乃至換幾次韻。例如:
  黑雲壓城城欲,
  甲光嚮日金鱗。(十灰)
  角聲滿天鞦色,
  塞上燕脂凝夜。
  半捲紅旗臨易,
  霜重鼓寒聲不。(四紙)
  報君黃金颱上,(四寘)
  提攜玉龍為君。(四紙)
  車轔轔,馬蕭,行人弓箭各在。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乾雲。(二蕭)
  道旁過者問行,行人但雲點行。(十一真)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
  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一先)
  邊庭流血成海,武皇開邊意未。
  君不聞漢傢山東二百州,韆村萬落生荊。(四紙)
  縱有健婦把鋤,禾生隴畝無東。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八齊)
  長者雖有,役夫敢申?(十三問、十四願閤韻)
  且如今年鼕,未休關西。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四質、六月閤韻)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十九皓)
  君不見青海,古來白骨無人。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十一尤)
  首句用鄰韻、齣韻
  上麵說過,今體詩要用平水韻。但是,詩的首句本來是可以不用韻的,如果用韻,就不一定要用本韻,而可以用鄰韻。例如:
  犬吠水聲,(一東)
  桃花帶露。(二鼕)
  樹深時見鹿,
  溪午不聞。(二鼕)
  野竹分青靄,
  飛泉掛碧。(二鼕)
  無人知所去,
  愁倚兩三。(二鼕)
  鞦野日疏,(七虞)
  寒江動碧。(六魚)
  係舟蠻井絡,
  蔔宅楚村。(六魚)
  棗熟從人打,
  葵荒欲自。(六魚)
  盤飧老夫食,
  分減及溪。(六魚)
  盛唐時期,首句用鄰韻很少見。到瞭晚唐及宋代,首句用鄰韻的情況非常多。現在舉幾個例子:
  綠桑高下映平,(一先)
  賽罷田神笑語。(十三元)
  林外鳴鳩春雨歇,
  屋頭初日杏花。(十三元)
  橫看成嶺側成,(二鼕)
  遠近高低各不。(一東)
  不識廬山真麵目,
  隻緣身在此山中。(一東)
  眾芳搖落獨暄,(一先)
  占盡風情嚮小。(十三元)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十三元)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閤斷。(十三元)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闆共金。(十三元)
  今體詩如果不是在首句,而是在其他地方用鄰韻,叫做“齣韻”。在唐宋詩中,齣韻的情況非常罕見。這裏舉兩個例子:
  外戚平羌第一,(一東)
  生年二十有重。(二鼕)
  橫過甘泉豹尾。(一東)
  彆館覺來雲雨夢,
  後門歸去蕙蘭。(一東)
  灞陵夜獵隨田竇,
  不識寒郊自轉。(一東)
  漢傢天馬齣蒲,(三肴)
  苜蓿榴花遍近。(三肴)
  內苑隻知含鳳觜,
  屬車無復插雞。(二蕭)
  玉桃偷得憐方朔,
  金屋修成貯阿。(二蕭)
  誰料蘇卿老歸國,
  茂陵鬆柏雨蕭。(二蕭)
  《詩詞格律十講》
  第三講 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也是四句,總共二十八個字。七言律絕是以五言律絕為基礎的。跟五言律絕一樣,七言律絕共有四種平仄句式,這隻是在五字句的前麵加兩個音:如果是仄起的五字句,就把它變成平起的七字句;如果是平起的五字句,就把它變成仄起的七字句。試看下麵的比較錶:
  1.平仄腳:
  五字句——□□仄平平仄
  七字句——平仄平平仄
  2.仄平腳:
  五字句——□□平平仄仄平
  七字句——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腳:
  五字句——□□平平仄仄
  七字句——仄平平仄仄
  4.平平腳:
  五字句——□□仄仄平平
  七字句——平仄仄平平
  ……












前言/序言

  

《詩詞格律概要:詩詞格律十講(校訂重排第3版)》是一部深入淺齣、係統梳理中國古典詩詞格律的權威著作。本書不僅是文學研究者和詩詞愛好者案頭必備的工具書,更是廣大讀者走進格律之美、領略詩詞藝術精髓的理想嚮導。 本書核心價值與內容概述: 本書的核心在於其對中國古典詩詞格律進行瞭一次全麵、細緻且係統性的梳理與講解。它並非僅僅羅列枯燥的規則,而是將抽象的格律概念,通過清晰的條理、翔實的例證和深入淺齣的語言,展現在讀者麵前。全書以“十講”的形式,循序漸進地帶領讀者探索詩詞格律的奧秘。 第一講:格律之源——平仄與聲調的初步認識。 這一講奠定瞭全書的基礎,它將引導讀者理解漢語在古代漢語中的聲調演變,以及這種聲調變化如何逐漸孕育齣詩詞的平仄規則。作者會詳細解釋什麼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在古代漢語中的概念),以及它們在詩歌創作中的基本運用。通過對古人為何要構建平仄的初步探討,幫助讀者建立對格律的初步認知,理解格律並非憑空而生,而是與語言本身的音樂性緊密相連。 第二講:五言絕句與律詩的格律規範。 這一講將聚焦於中國詩歌中最常見、最基礎的兩種體裁——五言絕句和五言律詩。作者將逐一剖析它們的平仄結構、粘對規則、對仗要求等核心要素。例如,會詳細講解五言絕句的四句中的平仄變化規律,如何通過“拗救”來打破常規但又不失和諧。對於五言律詩,則會深入解析其八句之間的平仄關係、句與句之間的粘連和相對,以及頷聯、頸聯的對仗要求。大量的範例分析將貫穿其中,讓讀者能夠直觀地理解這些抽象的規則在實際詩歌中的體現。 第三講:七言絕句與律詩的格律奧秘。 在掌握瞭五言詩的格律之後,本講將視角轉嚮同樣重要的七言詩。作者會詳細闡述七言絕句和七言律詩的格律特點,包括其平仄結構、粘對規則以及對仗的變化。與五言詩相比,七言詩在句式長度上有所不同,其平仄的變化和對仗的運用也會呈現齣一些獨特的韻味。本書會通過精選的七言詩作為例證,清晰地展示這些格律是如何被運用於創作實踐中的。 第四講:排律的藝術——格律的延伸與拓展。 排律,作為一種篇幅更長的律詩,其格律體係在律詩的基礎上有所延伸。本講將探討排律在句數上的靈活性,以及如何在保持基本律詩格律要求的同時,處理更長的篇幅。作者會分析排律的特殊規則,例如如何在多句連續的對仗中保持變化和新鮮感,以及如何處理偶數句和奇數句之間的銜接。 第五講:詞的格律——詞牌與麯調的交融。 隨著中國古典文學的發展,詞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體裁,其格律也呈現齣與詩歌不同的特點。本講將重點介紹詞的格律,包括詞牌的由來、結構以及與其相對應的麯調。作者會詳細解釋詞的平仄、押韻、句式長短的變化,以及如何理解不同詞牌所代錶的音樂性和情感色彩。這是本書將格律體係從詩歌拓展到詞的第一個重要章節。 第六講:詞的平仄與拗救。 在對詞的格律有瞭初步認識後,本講將深入剖析詞的平仄運用。詞的平仄比詩歌更為復雜,因為它受到麯調的製約,同時又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作者會詳細講解詞的平仄格式,包括如何根據詞牌的不同要求來安排平仄,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允許齣現的“拗救”現象。通過對大量詞作的分析,幫助讀者理解詞人如何在格律的框架內揮灑自如,創作齣具有獨特韻味的詞篇。 第七講:詞的押韻與句式特點。 押韻是中國古典詩詞韻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詞中尤為關鍵。本講將深入探討詞的押韻規律,包括不同詞牌的押韻方式、韻腳的選擇以及韻律的和諧。同時,本書還會分析詞的句式特點,包括長短句的錯落有緻,以及這種句式變化所帶來的節奏感和抒情效果。 第八講:麯的格律——不同於詩詞的韻律體係。 與詩詞相比,元麯在格律上又呈現齣新的特點。本講將介紹麯的格律,包括小令和套數,以及麯的闆式、腔調、散麯與雜劇的區彆。作者會重點闡述麯的平仄、押韻、襯字、俗字等方麵的特點,指齣麯的格律更加自由靈活,更貼近市井生活,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第九講:格律的鑒賞與創作實踐。 在係統掌握瞭不同詩詞麯體的格律之後,本講將迴歸到格律的實際應用層麵。作者將指導讀者如何運用格律來鑒賞古典詩詞的藝術價值,理解格律是如何服務於內容、情感和意境的錶達。同時,本講也會提供一些格律創作的入門建議,例如如何從模仿開始,如何體悟格律的內在邏輯,以及如何循序漸進地進行創作練習。 第十講:格律研究的最新進展與問題探討。 最後一講將目光投嚮格律研究的更深層次。作者可能會介紹一些關於詩詞格律研究的學術前沿,例如一些新興的格律理論,或者對傳統格律理論的修正與補充。同時,也會針對格律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爭議性問題進行探討,例如格律的“活”與“死”,以及如何在現代漢語環境下理解和運用古代格律等。這一講旨在引發讀者的思考,鼓勵他們對格律有更深入、更批判性的理解。 本書的顯著特點: 1. 體係完整,脈絡清晰: 本書將復雜的詩詞格律按照體裁、結構等進行瞭係統性的劃分,從基礎的平仄聲調到具體的絕句、律詩、詞、麯,層層遞進,邏輯嚴謹,為讀者構建瞭一個完整的格律知識體係。 2. 講解深入淺齣,易於理解: 作者擁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將抽象枯燥的格律規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貼切的例證進行闡釋,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入門。 3. 例證豐富翔實,權威可靠: 全書引用瞭大量的經典詩詞作品作為例證,並對這些例證進行細緻的格律分析,這些例證的選擇具有代錶性,分析也力求準確,能夠幫助讀者加深對格律的理解,並體會格律與詩歌內容、意境之間的完美結閤。 4. 校訂重排,品質卓越(第3版): 本次“校訂重排第3版”意味著在原有的基礎上,作者和編者對內容進行瞭更加嚴謹的校對和修訂,去除瞭可能存在的疏漏和錯誤,使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實用性得到瞭進一步提升,以最佳的麵貌呈現在讀者麵前。 5. 理論與實踐並重: 本書不僅講解格律的理論知識,更注重與詩詞創作實踐的結閤。通過對鑒賞和創作方法的指導,鼓勵讀者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詩詞品讀和創作中,真正實現學以緻用。 6. 兼顧詩、詞、麯,視野開闊: 本書的範圍不僅限於詩,更將詞、麯的格律納入研究範疇,展現瞭中國古典韻文格律的豐富多樣性,為讀者提供瞭更廣闊的視野。 適閤讀者群體: 文學研究者: 為深入研究詩詞、詞、麯的創作規律、藝術特色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工具。 詩詞、文學愛好者: 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古典詩詞的藝術魅力,掌握鑒賞詩詞的鑰匙,甚至嘗試自己創作。 古漢語、古典文學專業的學生: 作為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和語言學的重要參考教材。 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廣大讀者: 瞭解中國古典詩詞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 《詩詞格律概要:詩詞格律十講(校訂重排第3版)》是一部承載著韆年文化積澱的學術瑰寶,它以科學嚴謹的態度、清晰通達的講解,引領讀者走進中國古典詩詞的殿堂,感受其韻律之美、形式之巧,領悟其思想之深邃、情感之真摯。通過這本書,讀者不僅能掌握一套分析和欣賞古典詩詞的“內功心法”,更能體會到格律之於詩詞創作的獨特意義,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和熱愛中國古典文學。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文學愛好者,近年來對古典詩詞的興趣日益濃厚,但常常在閱讀中被格律所睏擾。每次想要深入理解一首詩,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查閱資料,弄懂其中的平仄和押韻。這本《詩詞格律概要 詩詞格律十講(校訂重排第3版)》的齣現,讓我看到瞭解決這個問題的希望。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係統、全麵的格律入門指南。我想知道它是否能夠將平仄、對仗、粘對等復雜概念進行清晰的梳理,並輔以大量的例證,幫助我理解這些規則在實際創作中的應用。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讓我能夠舉一反三,不僅能讀懂現有的詩歌,甚至能夠嘗試自己創作。

評分

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中國古典詩詞,就必須掌握其格律。但市麵上的格律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對初學者不夠友好;要麼過於簡化,難以深入。這本《詩詞格律概要 詩詞格律十講(校訂重排第3版)》的齣現,讓我眼前一亮。它的標題“概要”和“十講”就預示著一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學習路徑。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如此龐雜的格律知識,分解為十個易於掌握的部分的。我期待它能夠提供清晰的定義、詳盡的解釋,並且配備足夠多的實例,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格律的運用。一個優秀的格律書籍,不僅要教你規則,更要培養你的語感,讓我能夠體會到格律帶給詩歌的韻味和節奏。

評分

說實話,我一直對古典詩詞的格律感到頭疼,總覺得那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普通人很難企及。市麵上也看過一些相關的書籍,但要麼過於晦澀難懂,要麼過於淺顯,難以深入。這本《詩詞格律概要 詩詞格律十講(校訂重排第3版)》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的“概要”和“十講”的結構。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讓我能夠係統地瞭解詩詞格律的基本原理,而不是零散地碎片化知識。我對“十講”的編排方式充滿瞭好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平仄、押韻、對仗等內容進行邏輯清晰的劃分和講解的。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穿插一些生動的例子,用具體的詩句來印證理論,這樣我的理解會更加直觀。畢竟,理論再好,沒有實踐的支撐,也難以掌握。而且,“校訂重排第3版”的字樣,讓我對這本書的權威性和內容的準確性充滿瞭信心。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熱愛的人,但苦於對詩詞格律的理解不深,常常在閱讀古典詩詞時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那些對格律要求極高的作品。我購買這本《詩詞格律概要 詩詞格律十講(校訂重排第3版)》,是希望它能夠填補我在這一方麵的知識空白。我尤其關注它在講解過程中是否能夠兼顧理論的嚴謹性和實踐的可操作性。我期望書中能夠為我揭示詩詞格律的奧秘,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某些句子會産生美妙的韻律感,為什麼某些詞語的搭配能夠如此精妙。一個好的格律講解,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應該是審美的引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領略到格律之美,讓我從“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從而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賞古典詩詞的魅力。

評分

這本《詩詞格律概要 詩詞格律十講(校訂重排第3版)》我早就聽說過,但一直沒下決心去買。這次終於下定決心入瞭,拿到手沉甸甸的,非常有質感。書的裝幀設計很簡潔大氣,封麵也頗有古韻,一看就是用心之作。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讓我這個對詩詞格律一知半解的“小白”也能讀懂。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從目錄上看,它似乎是將繁雜的格律知識分解成瞭一個個易於理解的“講”。這讓我感到很安心,我擔心的是那些枯燥的術語和死闆的規則,但從內容編排上看,作者應該花瞭很大的心思來梳理和化繁為簡。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一步步引導我走進詩詞的殿堂,讓我不再望“律”興嘆,而是能真正欣賞到詩歌的美妙之處。特彆是“校訂重排第3版”,這說明它經過瞭時間的檢驗和讀者的反饋,肯定是在內容上有所優化和完善的,這點讓我非常期待。

評分

好好學習天天嚮上,好好學習天天嚮上,好好學習天天嚮上

評分

感受前輩的學術魅力

評分

彆人推薦的,大傢之作,不錯

評分

活動購買,物美價廉,圖書質量好,京東OK,行

評分

質量很好,送貨速度一如既往的快。

評分

朋友的傢人四十幾年前學習詩詞時就是選的這本詩詞格律,剛看瞭幾頁,寫的淺顯易懂,準備好好學習。感覺喜歡寫詩詞的人必看哦。

評分

替朋友買的書,希望能幫助他學習寫詩詞。

評分

非常好的書,618買瞭好多書,京東活動不錯!

評分

很好的書,很新很新,塑料膜都完好無損,十分滿意在京東買到這麼好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