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品名称: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6-06-01 | 
| 作者:王力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39.90 | 页数:598 | 印次: 117 | 
| ISBN号:9787100119160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5 | 
作为一个业余文史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一本工具书的“上手难度”。很多专业古籍字典往往过于晦涩,充斥着过多的专业术语和繁复的注释体系,让人望而却步。然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在这方面做到了极佳的平衡。它的设计理念似乎是服务于广大的古汉语学习者,而非仅仅局限于少数专家。它的释义语言清晰流畅,即使是对于复杂的古义,也会用现代汉语进行准确的白话解释,避免了“用古语解释古语”的尴尬局面。而且,它对常用字的笔画顺序和部首归属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这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非常有效。我有时会把它当成一本“字典词典”来读,通过对比不同词条的结构和注释风格,我能隐约体会到古代汉语的造字逻辑和词汇演变轨迹,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比单纯死记硬背要有趣得多。
评分这本厚重的字典简直是文言文学习者的福音,我入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已经有段时间了,深感其编纂之精良。初翻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清晰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间距得当,即便是对着昏黄的灯光长时间查阅,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释义上的详尽程度。不像有些工具书只是简单罗列古义,这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同一个字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尤其对于那些多义字,更是提供了大量的例句来佐证,这些例句无一不是精挑细选的古代文献摘录,极大地帮助我理解古人思维的脉络。比如“道”这个字,它不仅解释了“道路”的意思,还详细阐述了哲学上的“道”的含义,并附上了先秦诸子的经典引文,这对于撰写学术论文时准确把握词义至关重要。可以说,这本书的每一个条目都凝聚着编纂者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案头必备的参阅宝典,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坦率地说,我购买这本第五版完全是因为前几版实在太陈旧了,很多新近的考古发现和文字学研究成果未能及时纳入,让人总觉得意犹未尽。这次更新换代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新版在收字范围上做了精细的扩充,尤其是针对一些出土文献中频繁出现的生僻词汇,进行了补充和订正,这对于研究秦汉简帛或者魏晋南北朝的文本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上次考据一处碑刻上的异体字时,旧版束手无策,这次翻阅新版,不仅找到了这个字,还明确标注了其在不同区域和时期的流行程度,并给出了权威的解释来源,这种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非常值得称赞。此外,它在古音标注上也下了大功夫,采用了目前学界较为通行的拟音方案,虽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适应新的读音系统,但对于追求精确性的专业人士而言,无疑是提升了工具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
评分我对这本字典的纸张质量和装帧设计非常满意。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廉价影印本的时代,能拥有一本印刷精良的实体书,阅读体验简直是质的飞跃。书本的装帧坚固耐用,即便是频繁翻阅也不易散页,这对于经常需要查阅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纸张采用了略带米黄色的纸张,有效减少了反光,长时间阅读不易造成眼部不适。墨色均匀,清晰锐利,即便是最小的注音符号也清晰可辨。相较于电子版检索的便捷性,实体书带来的那种实体触感、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以及随手可以做的批注和折角标记,都是电子设备无法替代的。它更像是一位沉静的、可靠的伙伴,静静地待在书架上,随时准备提供精准的知识支持,这是一种踏实的安全感。
评分如果非要吹毛求疵地提一点建议,或许是对于一些极度罕见或仅存在于特定地域性文献中的字形,新版虽然有所增补,但仍存在少量的遗漏。不过,考虑到“常用”二字的定位,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取舍。总的来说,这本字典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售价。它不仅仅是一本收录了常用古汉字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古代语言文化史的缩影。它帮助我跨越了时代鸿沟,真正触摸到了先贤的思想脉络。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古代文学、历史、哲学感兴趣的人士,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投资的首选。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理解和学术支撑,是案头常备、时时翻阅的“定海神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