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

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凤林 编
图书标签:
  • 哲学
  • 俄国哲学
  • 西方哲学
  • 原著
  • 选辑
  • 思想史
  • 文化
  • 俄罗斯
  • 尼采
  • 陀思妥耶夫斯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27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330869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5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选取了11至21世纪俄国哲学史上的32位重要思想家和哲学家,从他们的著作中选出了有代表性或有特色的篇章或片段译成汉语,并在译文前面对每一位俄国哲学家的生平和主要观点做了简要说明。《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按历史年代顺序把俄国哲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10-16世纪的历史哲学与民族意识;(二)18-19世纪上半期的启蒙主义和斯拉夫主义;(三)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主要哲学思想;(四)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诸多哲学流派。
  《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不仅是一部俄国哲学史的翻译著作集,而且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导读性质。编者不仅对所选每一位俄国哲学家有介绍,而且对俄国哲学史的每个阶段和各阶段主要哲学派别的思想特点都做了简要概括和论述。

作者简介

  徐凤林,北大哲学系教授,俄国哲学专家,有多部著作问世。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10-16世纪的历史哲学与民族意识
1.伊拉里昂
《论律法与恩典》(1037-1050年)
2.莫诺马赫
《训言》(1117年)
3.圣尼尔
《隐修生活规章》(16世纪初)
4.菲洛费伊
《致瓦西里大公》(1514-1521年)
《致全俄大公和国王伊凡·瓦西里耶维奇》(1542年)
第二章 18-19世纪上半期的启蒙主义和斯拉夫主义
(一)启蒙主义
5.罗蒙诺索夫
6.拉吉舍夫
《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1790年)
《论人,人的死与不死》(1809年)
7.恰达耶夫
《哲学书简》第一封(1829年)
《疯人的辩护》(1837年)
(二)斯拉夫主义
8.霍米亚科夫
《论旧与新》(1839年)
9.基列耶夫斯基
《答霍米亚科夫》(1839年)
《论欧洲文明的特征及其与俄罗斯文明的关系》(1852年)
第三章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主要哲学思潮
(一)个性自由的哲学辩护
10.别林斯基
11.赫尔岑
《来自彼岸》(1855年)
12.巴枯宁
13.皮萨列夫
《19世纪的经院哲学》(1861年)
(二)存在哲学与道德哲学
14.陀思妥耶夫斯基
《地下室手记》(1864年)
15.托尔斯泰
《生命概念》(1887年)
《我们的生命观》(1907年)
《唯一诫命》(1909年)
(三)宗教哲学与人学
16.索洛维约夫
《完整知识的哲学原理》(1877年)
《上帝概念(维护斯宾诺莎)》(1897年)
17.谢·特鲁别茨科伊
《论人类意识的本性》(1891年)
18.涅斯梅洛夫
《新约启示学说中的生命意义问题》(1895年)
《关于人的科学》(1899-1901年)

下卷
第四章 19世纪末一20世纪上半期诸哲学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19.普列汉诺夫
20.列宁
21.波格丹诺夫
22.布哈林
(二)新宗教意识与宗教哲学
23.罗扎诺夫
《基督教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1899年)
《萌芽》(1899年)
24.梅列日科夫斯基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1905年)
《论新宗教行动——致别尔嘉耶夫的公开信》(1905年)
《为什么复活?——宗教个性与社会性》(1916年)
25.布尔加科夫
《不夜之光:直觉与思辨》(1917年)
《哲学的悲剧》(1920年)
26.伊里因
《哲学是一种精神活动》(1915年)
《黑格尔哲学是关于神与人的具体性的学说》(1918年)
(三)直觉主义认识论
27.洛斯基
《感性的、理智的和神秘的直觉》(1938年)
28.弗兰克
《知识对象——论抽象知识的基础和界限》(1915年)
(四)俄国存在哲学
29.舍斯托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悲剧哲学)》(1903年)
《在约伯的天平上》(1929年)
30.别尔嘉耶夫
《悲剧与日常性》(1905年)
《自由精神哲学——基督教的问题与辩护》(1927年)
(五)语言哲学与艺术哲学
31.叶·特鲁别茨科伊
《色彩中的思辨:古代俄罗斯宗教绘画中的生命意义问题》
(1916年)
《古代俄罗斯圣像画中的两个世界》(1916年)
32.弗洛连斯基
《理性与辩证法》(1914年)
《思想的分水岭》(1918-1922年)
人名译名对照表
精神的探索: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卷) 导言 俄国哲学,宛如一片广袤而深邃的土地,孕育了无数充满激情、深刻洞察与独特精神的思潮。它既根植于深厚的东正教传统,又与西方理性主义、浪漫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潮激荡碰撞,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哲学景观。这套《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卷,正是我们精心遴选的俄罗斯思想精英的宝贵遗产,旨在引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阻隔,直接聆听那些曾经塑造了俄国乃至世界思想格局的伟大心灵的声音。 本卷所收录的俄国哲学原著,并非简单地罗列,而是力求展现俄国哲学发展的脉络与多样性。从早期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思想萌芽,到19世纪思想家们对社会、政治、道德、宗教和人类生存意义的深刻反思,再到20世纪在历史巨变中形成的独特哲学流派,我们试图勾勒出一幅全面而生动的俄国哲学画卷。每一位作者,每一篇作品,都是俄罗斯民族精神探索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印记,它们共同构成了理解俄罗斯文化、历史以及人类思想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内容概述 本卷的编纂,着重于俄国哲学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及其核心著作。我们力求所选作品能够: 展现俄国哲学的独特性: 俄国哲学常常带有强烈的宗教情怀、对“全人类”的关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个体与集体、理性与信仰之间关系的深刻探讨。这与西方哲学侧重于逻辑分析、概念界定和实证研究的倾向有所不同。本卷将突出这些“俄罗斯式”的哲学特点。 呈现不同哲学流派的代表性: 俄国哲学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从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论战,到民粹主义的社会理想,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别尔嘉耶夫等人的存在主义与宗教哲学,以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等地的演变,本卷将尽可能覆盖这些重要的流派,展现其思想的精髓。 突出原著的文献价值: 我们坚持以原著为基础,力求提供最接近作者本意的文本。通过阅读这些原著,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思想家的论证方式、语言风格以及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避免二手解读可能带来的偏差。 思想家的探索之旅 本卷的精选内容,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次深刻的精神探索之旅: 早期思想的萌芽与辩论: 我们将追溯俄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探讨早期思想家如何在中世纪的东正教传统中寻找精神的根基,以及“西方派”与“斯拉夫派”之间关于俄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激烈辩论。这场辩论不仅是关于政治与文化模式的选择,更是关于俄国民族灵魂的本质,以及其在世界文明中的定位。例如,伊万·基列耶夫斯基(Ivan Kireyevsky) 和 阿列克谢·霍米亚科夫(Alexei Khomyakov) 的著作,将展现斯拉夫派如何强调东正教的“教会精神”(sobornost’)作为俄国独特文明的基石,而 维萨里昂·别林斯基(Vissarion Belinsky) 等西方派代表则呼唤俄国拥抱欧洲的理性与进步。 19世纪的社会与精神危机: 19世纪是俄国社会矛盾最尖锐、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在此期间,俄国哲学家们对农奴制、沙皇专制、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异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试图在哲学层面寻找解决之道。尼古拉·别尔嘉耶夫(Nikolai Berdyaev),这位20世纪最重要的俄国宗教哲学家,他的著作将深入探讨自由的本质、创造的意义以及人类在历史中的命运。他对于“意志的优先性”和“精神的超越性”的论述,对理解俄国哲学中强烈的精神维度至关重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尽管被誉为文学巨匠,但他的小说充满了深刻的哲学思辨。我们选择他作品中的哲学片段或通过其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他对信仰、罪恶、自由意志、苦难以及人性的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他对“地下室人”的描写,对“上帝死了”的预言,以及对“罪与罚”的哲学解读,为理解俄国哲学中的悲剧性与救赎性提供了独特视角。 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另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其晚年的哲学与宗教思想更是影响深远。他对暴力、非暴力抵抗、基督教的朴素教义以及对物质文明的批判,构成了他独特的道德哲学体系。他对于“非抵抗主义”的论证,以及他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展现了俄国哲学中强烈的实践性和道德关怀。 20世纪的哲学沉思与流变: 20世纪的俄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革命以及共产主义的兴起与衰落,这些历史巨变深刻地塑造了俄国哲学的发展。谢尔盖·布尔加科夫(Sergei Bulgakov),作为一位从马克思主义转向东正教神学的哲学家,他的“索菲亚主义”(Sophiology)理论,试图在神学与哲学之间建立桥梁,探讨宇宙与人类的终极奥秘。巴维尔·弗洛连斯基(Pavel Florensky),以其博学多才著称,他的著作融合了神学、数学、符号学等多个领域,对“象征”、“实在”等概念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其思想极具原创性。 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Vladimir Solovyov),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俄国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是本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对于“神人一体”(theandric unity)、“宇宙灵魂”(Sophia)以及“神圣的女性”(the Divine Feminine)的论述,试图构建一个融合宗教、伦理与美的宏大哲学体系。他对“全一性”(All-unity)的追求,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俄国宗教哲学。 我们还将关注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或在特定领域做出贡献的思想家,例如,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Nikolai Chernyshevsky) 和 德米特里·皮萨列夫(Dmitry Pisarev) 等革命民主主义者,他们的唯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对俄国社会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卷的编排并非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注重思想之间的关联与对话。我们将努力呈现不同思想家之间在关键问题上的继承、发展、批判与回应,从而揭示俄国哲学内部的复杂动态。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自由意志的探讨,与别尔嘉耶夫对自由的本体论地位的论述,之间就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 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阅读这套《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卷,具有多重价值: 深入理解俄罗斯民族精神: 俄国哲学是理解俄罗斯文化、民族性格、历史轨迹以及其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角色的重要钥匙。通过阅读这些原著,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把握俄罗斯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以及其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拓展哲学视野: 俄国哲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西方主流哲学的思考方式。它挑战了许多根深蒂固的西方哲学预设,例如理性至上、科学万能等,鼓励我们从更广阔的维度去理解人类经验和世界本质。 感受思想的震撼与启迪: 俄国哲学家们往往以饱含激情、充满力量的笔触,探讨着关于生命、死亡、信仰、爱、自由、正义等最根本的哲学问题。他们的思想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共鸣和持久的思考。 重拾对真理的渴望: 在一个日益碎片化、功利化的时代,俄国哲学所展现出的对终极真理的执着追求,对个体精神成长的关怀,以及对超越性价值的向往,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结语 《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卷,是我们献给所有对思想探索怀有热情、渴望理解人类精神深层奥秘的读者的礼物。它不是冷冰冰的学术堆砌,而是饱含着俄罗斯民族心灵的呐喊与低语,是关于人类存在永恒困境与不懈追寻的深刻篇章。我们希望,通过这套精选的原著,读者能够亲自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对话,感受他们思想的温度与深度,并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开启一段属于自己的深刻探索之旅。愿本书能成为您理解俄罗斯思想宝库、拓展哲学边界、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阶梯。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非专业出身的哲学爱好者来说,阅读哲学原著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挫败感——那些密集的术语和绕口的句式,常常让人望而却步。但这部选集,简直是为我们这类“门外汉”量身定制的救星。它的选段极富代表性,选取的篇幅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思想的完整性,又避免了冗长拖沓。我最欣赏的是,它似乎懂得读者的“心累时刻”,总会在关键的理论转折点,插入一段相对平易近人,甚至带有一丝幽默感的文本(当然,这种幽默是建立在深刻洞察之上的)。这就像是在一场高强度的脑力马拉松中,有人适时递来了一杯冰镇的运动饮料。每一次的理论突破,都伴随着清晰的上下文提示,这让我在追踪某个核心论点的演变时,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只攻克一个选段,却感觉比过去一年阅读任何一本哲学导论都来得扎实和深刻。这本选集,真正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它教会我如何去阅读哲学,而不仅仅是告诉我哲学说了什么。

评分

这部汇集了西方哲学精粹的文选,尤其是其对俄国思想脉络的梳理,简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智力探险。我花了整整一个夏天沉浸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思辨力量。它并非那种晦涩难懂的学院派说教,而更像是一系列精彩的哲学辩论的现场记录。例如,书中对唯意志论的阐发,那种对生命原始冲动的深刻洞察,让我对尼采的理解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不是简单地重复“权力意志”的口号,而是通过对具体文本的精选和串联,展现了这种思想如何与十九世纪末欧洲的文化焦虑紧密相连。我特别欣赏编者在选材上的大胆和精准,他们没有一味追求那些已经被过度解读的“大部头”,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相对冷门但极具启发性的片段,这些片段如同散落在思想星空中的星座,需要读者自行连线才能领悟全貌。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车流和行人,思考这些跨越了百年甚至更久的哲学命题,在当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多么惊人的现实意义。那种感觉,仿佛自己不是在阅读文字,而是在与那些早已远去的巨匠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严肃而又充满激情的对话。我尤其喜欢那种多层次的阅读体验,初读时领会其表层逻辑,再读时则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文化隐喻和历史背景。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值得一提,它本身就是一种哲学表达。纸张的质感沉稳厚重,拿在手里有一种仪式感,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的知识传承仪式。更重要的是,注释系统的设计堪称教科书级别。它没有将注释堆砌在书页的底部,而是巧妙地穿插在正文的关键概念旁边,字体和行距的处理也经过深思熟虑,保证了在阅读思辨性极强的文本时,不会因为频繁地低头查阅而打断了思维的流畅性。这种对读者体验的尊重,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非常顺畅和愉悦。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精心打磨的阅读工具。我将它带到咖啡馆、图书馆,甚至旅途中,每一次的翻阅都带来不同的愉悦体验。它让我坚信,对于经典,对待它的方式——包括其物理形态——本身也是思想的一部分。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在无声地对读者说:这值得你慢下来,值得你郑重对待。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一种“凑热闹”的心态翻开这本选集,毕竟市面上哲学选本汗牛充栋,我原以为这又是一本“谁都想看但最终都没看完”的工具书。然而,事实证明我的偏见是多么的狭隘。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鬼斧神工,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简单堆砌,而是像一位经验老到的策展人,精心设计了一条思想的流动路径。它引导你从某个特定的哲学流派的开端出发,经历其内部的张力与矛盾,最终导向那个流派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最终归宿。这种叙事性的结构,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可感、可触、可追溯。特别是对某种特定的美学思潮的呈现,通过多位哲人对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剖析,使得那个概念在我脑海中立体了起来,如同一个多面体,不同角度审视,都有新的光泽折射出来。我必须承认,这需要极高的编辑功力,它成功地在保持学术严谨性与提升阅读愉悦感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读完后,我感到自己的思维框架被重新校准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有生命力的思想网络。

评分

坦白讲,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时,内心涌起了一种对“边界感”的重新认识。这本书的选材跨度之大,几乎触摸到了西方思想体系的多个敏感地带。它不仅仅是在梳理一套既定的学派谱系,更像是在展示思想冲突的战场遗址。你能在同一卷册中,感受到理性主义的坚硬骨架,如何与浪漫主义的激情火焰进行激烈的碰撞与融合。这种并置产生的巨大思想张力,是任何单一主题的专著所无法比拟的。例如,书中对特定形而上学问题的不同哲学家的回应,展示了人类面对终极困境时,思维可以分裂出多少种可能性。这种多样性,极大地拓展了我对“真理”的理解——真理也许不是一个单一的终点,而是一个由无数条不同路径汇聚而成的广阔平原。我发现自己开始质疑许多在日常生活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预设,这种由内而外的颠覆感,是阅读任何通俗读物都无法给予的。这本书成功地把我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思想探险家。

评分

这个版本很好,书也漂亮

评分

精典作品,十分值得推荐

评分

野猪一见小裁缝,就口里冒着白沫,咬着牙,朝他猛冲过来,想一头把他撞倒在地。谁知勇敢的小裁缝敏捷地跳进了旁边的一座小教堂,眨眼之间,又从窗口跳了出去。野猪追进了教堂,小裁缝从教堂后面几步跑了过来,把门关住,气势汹汹的野猪又重又笨,没法从窗口跳出去,就这样被擒住了。

评分

《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选取了11至21世纪俄国哲学史上的32位重要思想家和哲学家,从他们的著作中选出了有代表性或有特色的篇章或片段译成汉语,并在译文前面对每一位俄国哲学家的生平和主要观点做了简要说明。《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按历史年代顺序把俄国哲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10-16世纪的历史哲学与民族意识;(二)18-19世纪上半期的启蒙主义和斯拉夫主义;(三)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主要哲学思想;(四)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诸多哲学流派。

评分

7.恰达耶夫

评分

《古代俄罗斯圣像画中的两个世界》(1916年)

评分

第四章 19世纪末一20世纪上半期诸哲学流派

评分

12.巴枯宁

评分

《为什么复活?——宗教个性与社会性》(1916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