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3461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儒家经典),史(各类史书)、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诗文)四类。本套丛书从千余种传世经典中慎重精选,以《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为依据,巧妙地以家庭为阅读单位,定名为“家藏四库”。同时,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力求以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解读心得的方式,让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文史学界联合推荐,更有中国古典文学界学者傅璇琮教授特别作序推荐。
★精心筛选、扩充经典种类。
★选字注音、注释译文详解、古板画配图图说,多样化的功能设置,清扫阅读障碍。
★弥缺补遗,在原有的家藏四库版本基础上,将原精华选本增补为全本、全解。
《诗品》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本书以五言诗为主,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词品》是一本论词专著,作者杨慎在书中有独到之见,或可补史阙,或提供线索,有相当学术价值。
钟嵘(约468-约518),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是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
詩品
序
卷上
古诗
汉都尉李陵诗
汉婕妤班姬诗
魏陈思王植诗
魏文学刘桢诗
魏侍中王粲诗
晋步兵阮籍诗
晋平原相陆机诗
晋黄门郎潘岳诗
晋黄门郎张协诗
晋记室左思诗
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
卷中
汉上计秦嘉嘉妻徐淑诗
魏文帝诗
晋中散嵇康诗
晋司空张华诗
魏尚书何晏晋冯翊太守孙楚晋著作王赞
晋司徒掾张翰晋中书令潘尼诗
魏侍中应璩诗
晋清河太守陆云晋侍中石崇晋襄城太守曹摅
晋朗陵公何劭诗
晋太尉刘琨晋中郎卢谌诗
晋弘农太守郭璞诗
晋吏部郎袁宏诗
晋处士郭泰机晋常侍顾恺之宋谢世基
?宋参军顾迈宋参军戴凯诗
宋征士陶潜诗
宋光禄大夫颜延之诗
宋豫章太守谢瞻宋仆射谢混宋太尉袁淑
?宋征君王微宋征虏将军王僧达诗
宋法曹参军谢惠连诗
宋参军鲍照诗
齐吏部谢诗
齐光禄江淹诗
梁卫将军范云梁中书郎丘迟诗
梁太常任诗
梁左光禄沈约诗
卷下
汉令史班固汉孝廉郦炎汉上计赵壹诗
魏武帝魏明帝诗
魏白马王彪魏文学徐幹诗
魏仓曹属阮晋顿丘太守欧阳建晋文学应璩
?晋中书令嵇含晋河南太守阮侃?晋侍中嵇绍
?晋黄门枣据诗
晋中书张载晋司隶傅玄晋太仆傅咸
?晋侍中缪袭晋散骑常侍夏侯湛诗
晋骠骑王济晋征南将军杜预晋廷尉孙绰
?晋征士许询诗
晋征士戴逵晋东阳太守殷仲文诗
宋尚书令傅亮诗
宋记室何长瑜羊曜璠宋詹事范晔诗
宋孝武帝宋南平王铄宋建平王宏诗
宋光禄谢庄
宋御史苏宝生宋中书令史陵修之
?宋典祠令任昙绪宋越骑戴法兴诗
宋监典事区惠恭
齐惠休上人齐道猷上人齐释宝月诗
齐高帝齐征北将军张永齐太尉王文宪诗
齐黄门谢超宗齐浔阳太守丘灵鞠齐给事中刘祥
?齐司徒长史檀超齐正员郎钟宪齐诸暨令颜则
?齐秀才顾则心诗
齐参军毛伯成齐朝请吴迈远齐朝请许瑶之诗
齐鲍令晖齐韩兰英诗
齐司徒长史张融齐詹事孔稚珪诗
齐宁朔将军王融齐中庶子刘绘诗
齐仆射江弟祀诗
齐记室王巾齐绥远太守卞彬
?齐端溪令卞录诗
齐诸暨令袁嘏诗
齐雍州刺史张欣泰梁中书郎范缜诗
梁秀才陆厥诗
梁常侍虞羲梁建阳令江洪诗
梁步兵鲍行卿梁晋陵令孙察诗
詞品
刻词品序
词品序
卷一
陶弘景寒夜怨
陆琼饮酒乐
梁武帝江南弄
徐勉迎客送客曲
僧法云三洲歌
隋炀帝词
炀帝曲名
王褒高句丽曲
穆护砂
回纥
沈约六忆辞
梁简文春情曲
长相思
王筠楚妃吟
宋武帝丁都护歌
白团扇歌
五更转
长孙无忌新曲
崔液踏歌行
太白清平乐辞
白乐天花非花辞
词名多取诗句
踏莎行
上江虹、红窗影
菩萨鬘、苏幕遮
夜夜、昔昔
阿回
阿滥堆
乌盐角
小梁州
六州歌头
法曲献仙音
小秦王
仄韵绝句
阿那、纥那曲名
醉公子
如梦令
捣练子
人月圆
后庭宴
朝天紫
干荷叶
乐曲名解
鼓吹骑吹云吹
唐词多无换头
填词句参差不同
填词用韵宜谐俗
燕莺转
哀曼
北曲
欧苏词用选语
草熏
南云
词用晋帖语
屯云
乐府用取月字
齐己诗
欧词石诗
侧寒
闻笛词
等身金
关山一点
杨柳索春饶
秋尽江南叶未凋
玉船风动酒鳞红
泥人娇
凝音佞
词人用黦字
卷二
真丹
金荃
鞋袜称两
麝月
檀色
黄额
靥饰
花翘
眼重眉褪
角妓垂螺
银蒜
闹装
椒图
靺?鞨
秋千旗
三弦所始
十二楼?十三楼?十四楼
五代僭主能词
花蕊夫人
女郎王丽真
李易安词
辛稼轩用李易安词语
朱淑真元夕词
钟离权
解红
白玉蟾武昌怀古
丘长春梨花词
鬼仙词
郝仙女庙词
鹊桥仙三词
衲子填词
菩萨蛮
徐昌图
小重山
牛峤
日蓦
孙光宪
李珣
毛文锡
潘佑
卢绛
花深深
坊曲
檐花
十六字令
应天长
过秦楼
李冠词
鱼游春水
春霁秋霁
岸草平沙
周晋仙浪淘沙
闲适之词
骊山词
石次仲西湖词
梅词
折红梅
洪觉范梅词
曹元宠梅词
李汉老
蒋捷一剪梅
心字香
招落梅魂
柳枝词
竹枝词
莲词第一
卷三
苏易简
韩范二公词
满江红
温公词
夏英公词
林和靖
康伯可词
东坡贺新郎词
东坡咏吹笛
密云龙
瑞鹧鸪
陈季常
六客词
东坡中秋词
晁次膺中秋词
苏养直
苏叔党词
程正伯
李邦直
柳词为东坡所赏
木兰花慢
潘逍遥
斜阳暮
秦少游赠楼东玉
莺花亭
少游岭南词
满庭芳
明珠溅雨
天粘衰草
山抹微云女婿
晴鸽试铃
初寮词
王元泽
宋子京
韩子苍
俞秀老弄水亭词
孙巨源
经典,应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充分体现关心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经世治国”精神。它包含的范围十分宽泛:有古人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探索与总结;有历代史学大家对当世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真实记录;也有古人抒发真情而传唱至今的诗词歌赋;还有那些汇集自身与前人经验而成的、对后辈子孙的谆谆教诲之言。它们或蕴含着古圣先贤们的智慧深见,或承载着古人对人生、世态的感悟感慨,或记录着曾经一幕幕真实的历史过程……品读这些经典,如同饮啜醇酒,回味无穷。读者可以从中收获心得,换种角度重新品味当前的生活;也能够从中欣赏到古诗文的优美,陶冶自己的性情;可以还原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场景,了解历史的真相;甚至可以学习古人行文中的美意巧技,应用到自己日常的遣词造句之中,别有一番趣味。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一代代倾心尽力、总结提炼人类智力成果精粹的学子。因此整理与复原中国经典原籍,磋商旧学,培养新知,应是我们今天的文化责任。我们应该传承与创新文化,引领可持续的发展。
显而易见,经典的价值的确无可厚非。但它们产生的时空毕竟离我们已过遥远了,远的有数千年以前的,近的至少也有一二百年。这就意味着,我们在阅读古代经典的时候,有必要进行思索和选择,选择最适合我们阅读、最有审美价值的部分,这样才能让阅读更有收获,让读书的体验更为舒心。
“家藏四库系列”丛书就体察到了读者的这种需求。在各位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本着选取经典、还原经典的原则,从经典中选取最适读的典籍,保留下最为精华的篇章,以高水平的文本质量,将这道经典大餐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轻松展卷,就开始我们品味经典的阅读时间了。原文解读既葆有古典的韵味,又让读者品读原意;栏目安排既有作者简介、题解,交代作品背景,又有注释、译文、评析,深入地解读作品;版面设计上则讲究让读者赏心悦目。这套丛书对自己理念阐述得十分清晰:典籍中的经典,精粹中的精华;原汁原味地将先贤智慧清晰呈现,做到真正地便于阅读,加深理解。
阅读经典,普及经典,关注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谨为这套丛书作序,以表致我们对文化发展前程的远望。
作为一名业余的古典文学爱好者,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条理清晰、易于理解的诗词赏析入门读物。毕竟,“诗品”和“词品”通常意味着对作品的品评和分级,这对于初学者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非常有帮助。但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似乎有些散漫。它似乎更偏向于一种“大而全”的罗列,而非聚焦于某个特定流派或时期的深入剖析。在解读部分,文字的力度和穿透力稍显不足,缺乏那种直击作品灵魂的精辟见解。很多地方的阐释,读起来像是对诗词表层含义的转述,而不是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挖掘。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不够“痛快”,仿佛作者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触摸了文本的表面,没有真正潜入到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中去。如果只是想读一些名篇佳句,市面上的版本太多了,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让我将它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倒是挺吸引人的,尤其是“家藏四库系列”这个前缀,让人联想到某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稀有的珍藏价值。我本来是抱着一种对古典文学的敬仰之心来翻阅的,期待着能看到一些经过精心考证、装帧考究的诗词精品。然而,拿到实物后,我的感觉有些复杂。首先,从装帧设计上看,它试图营造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但细节处理上总觉得少了点火候,像是对传统美学的模仿,而非真正的传承。纸张的手感倒是尚可,但印刷的清晰度和墨色的均匀度,对于这种宣称具有收藏价值的系列作品来说,仍有提升空间。至于内容本身,如果仅仅是普通的诗词选本,那也罢了,但既然标注了“诗品·词品”,我期望的是能有一些深入的鉴赏和评论,或是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版本的独特视角。期待很高,但实际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呈现,缺乏那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感,总觉得离那种能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境界,还隔着一层薄薄的、不太透明的纱。对于真正追求版本稀有度和学术深度的藏书家而言,这本书可能只是众多同类选本中的一个普通选项。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用力过猛,但未能精准着力”。它试图涵盖诗品和词品,又想做成插图本,还披着“家藏”的外衣,目标受众定位有些模糊。这导致最终呈现的作品,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合格线”,却唯独缺乏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很难记住某一段具体的评论或某一幅突出的插画,因为它没有在任何一个点上形成强烈的记忆点。文学赏析,尤其关于“品”类的作品,需要一种坚定的审美立场和清晰的论述脉络,这本书在这方面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似乎在努力平衡不同读者的口味,结果却错失了打动任何一方的机会。它更像是一个信息聚合体,而非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学论著,读完后合上书页,那种回味悠长的感觉并未出现。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是建立在“插图本”这个标签上的。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精美的插图往往能极大地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和对时代风貌的理解。我原以为这里的插图会是那种典雅的水墨风格,或是对古代文人生活场景的细致描摹,用以烘托诗词的意境。然而,当我翻阅时,发现这些插图的设计感和风格颇为跳跃,似乎是为了“配图而配图”,而不是真正服务于文本的阐释。有些插图的笔触过于现代,与古典诗词的韵味产生了微妙的冲突,反而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性。这就像是给一首悠扬的古琴曲配上了一段突兀的电子乐,让人难以融入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对于我这样注重图文和谐统一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遗憾。插图的质量和风格直接影响了阅读体验的整体连贯性,这本书在这方面没能达到我心目中“家藏”系列应有的水准,显得有些失衡和草率。
评分从一个注重版本收藏角度来看,我对“家藏四库系列”的命名保持着审慎的态度。收藏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稀有性、校勘的严谨性,以及装帧的艺术性上。这本书在校勘方面,虽然没有发现明显的错误,但也未见任何关于版本源流的详细说明,让人无法判断它所依据的底本是否具有特殊价值或权威性。这使得“家藏”这个词汇显得有些空泛,更像是一种营销策略,而非对内容源头的诚实交代。对于真正的藏书人来说,一个版本背后的故事和考据工作才是其价值所在。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向大众普及,而非服务于小众的专业收藏群体。因此,如果期待它能成为一本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或版本稀有度的藏品,那么它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这种高端需求,显得有些“名不副实”。
评分不错。。。。。。。。。。。。。。。。。。
评分可以,很喜欢
评分京东商城,品质保证,物流高效,服务到家,十分给力,超赞一哈!
评分帮同事买的,看名字还不错,还没来及看
评分比较深奥,只能慢慢吸收。急性子看不懂的。
评分早就想买了,一直没货,总算买到了
评分可以,很喜欢
评分不错。。。。。。。。。。。。。。。。。。
评分帮同事买的,看名字还不错,还没来及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