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编
图书标签: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设计规范
  • GB 50116-2013
  • 建筑消防
  • 电气工程
  • 安全技术
  • 规范标准
  • 工程设计
  • 消防工程
  • 建筑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1580242168
版次:1
商品编码:1142933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共分12章和7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设计、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系统设备的设置、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供电、布线、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3.3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3.4 消防控制室
4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4.3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4.4 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4.5 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4.6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4.7 电梯的联动控制设计
4.8 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4.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4.10 相关联动控制设计
5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5.1 一般规定
5.2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5.3 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5.4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6 系统设备的设置
6.1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设置
6.2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6.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6.4 区域显示器的设置
6.5 火灾警报器的设置
6.6 消防应急广播的设置
6.7 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6.8 模块的设置
6.9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的设置
6.10 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设置
6.11 防火门监控器的设置
7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7.1 一般规定
7.2 系统设计
7.3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7.4 家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7.5 火灾声警报器的设置
7.6 应急广播的设置
8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8.1 一般规定
8.2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
8.3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9.1 一般规定
9.2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9.3 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9.4 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9.5 电气火灾监控器的设置
10 系统供电
……
11 布线
12 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附录

精彩书摘

  3.2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3.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宜采用区域报警系统。
  2 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应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并应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
  3 设置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或已设置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3.2.2 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系统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
  2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
  3 系统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该装置应具有传输本规范附录A和附录B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系统未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应设置火警传输设备。
  3.2.3 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
  2 系统中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等起集中控制作用的消防设备,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內。
  3 系统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具有传输本规范附录A和附录B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
  3.2.4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一个主消防控制室。
  2 主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所有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并应能控制重要的消防设备;各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之间可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
  3 系统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具有传输本规范附录A和附录B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
  4 其他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3.2.3 条的规定。
  3.3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3.3.1 报警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可将一个防火分区或一个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也可将发生火灾时需要同时联动消防设备的相邻几个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
  2 电缆隧道的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封闭长度区间组成,一个报警区域不应超过相连的3个封闭长度区间;道路隧道的报警区域应根据排烟系统或灭火系统的联动需要确定,且不宜超过150m。
  ……

前言/序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进行全面修订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的实践经验,参考丁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取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2章和7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设计、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系统设备的设置、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供电、布线、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本次规范修订是一次全面修订。在维持原规范基本框架、保留合理内容的基础上作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补充了有关线型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区域显示器、消防应急广播、气体灭火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专用电话、火灾警报装置,以及模块等设备或部件的工程设计要求,使规范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2.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住宅建筑火灾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工程设计要求。
  3.增加了道路隧道、油罐区、电缆隧道等典型场所使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程设计要求。
  4.细化了消防联动控制的工程设计要求,使规范更具有可操作性。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沈阳7肖防研究所(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文大路218—20号甲,邮政编码:110034),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参编单位: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
  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西安盛赛尔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首安工业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松江飞繁电子有限公司
  北京利达集团
  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丁宏军 张颖琮 刘凯 沈纹 严洪
  王金元 张文才 吕立 李宏文 孙成群
  丁杰 吴军 温伯银 李宁 罗崇嵩
  王爱中 刘敏 胡少英 蔡钧 傅俊豪主要审查人:陈南 郭树林 李国华 杨瑞新 倪照鹏
  王炯 蒋皓 李炳华 杨德才 陈汉民
  王东林 陈建飙 李忠 张明 邵民杰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实践》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电气工程师、建筑设计师、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注重实践的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的参考指南。本书立足于当前最新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系统阐述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在工程实施中的具体应用。全书内容涵盖了从初级概念到复杂系统集成的完整知识链条,确保读者不仅理解“是什么”,更能掌握“怎么做”。 第一部分:建筑电气设计基础与规范遵循 本部分首先确立了建筑电气设计的基石——设计依据与规范体系。详细解读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等核心规范的精神与要求。重点阐述了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维护性。 负荷估算与分级: 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建筑(住宅、商业、工业、公共服务)的用电特性,教授科学的用电负荷计算方法,明确区分重要负荷、一般负荷和备用负荷的界限和供电要求。 供电系统选择与设计: 比较分析单电源、双电源、放射式、树干式等多种供电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详细说明变配电所的设置要求、设备选型原则(如变压器类型、开关设备等级)及其与建筑结构的协调。 低压配电网络设计: 详述配电线路的敷设方式(明敷、暗敷、桥架敷设)、导线截面选择(基于载流量校核、电压损失校核和短路电流校核)、保护装置的选择与配合(断路器、熔断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选择依据和整定原则)。 第二部分:建筑电气主要系统设计详解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聚焦于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几大关键电气系统。 2.1 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 本章严格遵循国家对人员疏散安全的要求,详述了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要点。 照度标准与布置: 详细列举不同场所的地面和疏散路径的最低维持平均照度值,并给出应急照明灯具(包括安全出口指示标志)的精确布置图例与计算方法。 电源与切换: 深入讲解应急电源(蓄电池组、应急发电机)的容量计算、充放电管理、自动切换装置(ATS)的可靠性设计,确保在主电中断后系统能在规定时间内可靠投入使用。 2.2 接地与防雷系统 接地和防雷是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接地系统设计: 阐述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工作零线接地的概念及区分。重点讲解了不同接地体(人工接地体、自然接地体)的选择与施工技术,以及接地电阻的测试与验收标准。 外部与内部防雷: 依据GB 5005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详细分析了建筑物防雷分级(一、二、三类),直击雷防护(接闪器、引下线、均压环的布置)、雷电电磁脉冲(LEMP)防护措施(等电位连接、屏蔽技术)。 2.3 电气设备与动力系统 本部分关注建筑内所有非照明用电的动力设备。 电动机控制中心(MCC): 详细介绍MCC的设计标准、设备布局、电缆引入和端子排布置。重点讲解了电动机的启动方式(直接启动、星三角降压启动、软启动器、变频器)的选择依据及其对电网的影响评估。 电梯供电设计: 探讨电梯机房的供电要求,包括制动电源、补偿电容的选配,以及与其他动力设备的电气隔离。 第三部分:智能化与信息系统集成 随着建筑功能复杂化,智能化系统已成为现代电气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书对弱电系统进行了深入剖析,但侧重于其与强电系统的接口与集成。 综合布线系统: 介绍ANSI/TIA-568系列标准在建筑中的应用,区分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边界,指导干线电缆和光纤的选择。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接口: 阐述BAS如何通过数据采集与控制,实现对暖通空调(HVAC)、给排水、供配电系统的能耗优化与运行监控。重点在于如何设计可靠的通信网络和相应的电源保障。 安全防范系统(CCTV/门禁): 讲解安防系统的供电冗余设计、视频数据流的传输介质选择,以及与其他安防子系统联动时的逻辑控制点位设计。 第四部分: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设计方案的成功最终依赖于高质量的施工。本书提供了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质量控制指导。 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针对高难度的管线综合、电缆桥架的承重计算与防火封堵,提供了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 电气调试与试运行: 系统梳理了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规程、低压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以及照明系统的照度检测流程。强调了竣工图测绘与实际安装情况的校核工作。 设备档案与维护: 明确了工程竣工后应移交的技术文件清单,包括设计变更记录、设备合格证、试验报告等,为后续的建筑设施运维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本书通过大量的图表、典型电气原理图、现场实景照片和规范条文对照,力求实现理论指导与工程实践的无缝衔接,是电气工程领域从业者必备的实用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这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翻了几页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作为一名从事消防工程领域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规范的重要性。过去,我们常常需要查阅大量的图集、手册,甚至在实践中摸索,效率不高,也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而这本规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系统地梳理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点,从系统组成、设备选型,到布线方式、联动控制,再到施工安装、调试验收,几乎涵盖了整个设计生命周期。 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建筑(如住宅、商业、工业等)的报警系统设计,都有明确的指导原则和具体要求。例如,在住宅建筑中,规范详细阐述了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的安装位置、数量要求,以及与疏散指示系统、应急照明的联动方式,这对于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对于一些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规范则重点强调了多级报警、分区控制以及与消防水系统、排烟系统的联动逻辑,这些细节的考量,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时的响应速度和扑救效率。 我尤其欣赏的是,规范在解释每一个条文时,都力求清晰明了,并辅以大量的图示和表格,使得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比如,在阐述火灾探测器的选型原则时,书中不仅列出了各种探测器的适用范围,还详细说明了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粉尘等)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火灾危险性选择最合适的探测器类型。这种“接地气”的设计,让工程师们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得心应手,避免了因选型不当而带来的隐患。 当然,一本规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这本规范在关于系统调试和验收的部分,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操作流程和检查要点。从单点功能测试到系统联动测试,再到最终的整体性能评估,规范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这对于确保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可靠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相信,通过严格遵循这些规定,我们能够设计出更加安全、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于一体的优秀工程技术规范。对于从事消防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它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设计水平,提高工程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屏障。我会将它作为我案头的常备参考资料,并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应用其中的精髓。

评分

手捧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我内心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安全的敬畏。作为一名在社区从事消防安全宣传工作的基层工作者,我深知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消防设施,其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式,是居民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这本书,虽然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规范,但其中的一些原理和应用,对我进行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书中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的描述,虽然专业,但通过其清晰的逻辑和条理,我能够从中提炼出核心要点。例如,关于探测器是如何“感知”火灾的,以及报警控制器是如何“处理”信号并发出警报的,这些基本原理的介绍,能够帮助我向社区居民解释“为什么火灾会自动报警”。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探测器的介绍,也能让我根据不同住宅类型的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 我特别看重的是,规范中关于系统安装和维护的部分。虽然我不会亲自去安装,但我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个好的报警系统,不仅需要正确安装,还需要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这对我向居民宣传“要关注家中的烟雾报警器是否正常工作”、“要定期更换电池”等信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规范中关于系统联动的内容,也能让我更好地解释,为什么在火灾发生时,灯光会闪烁、警报会响起,以及为什么有时还需要启动其他设备。 此外,书中对不同建筑类型,特别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宅建筑,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也为我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指导。我可以了解到,在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中,报警系统的设置要求有何不同,以及这些不同要求背后所蕴含的消防安全考量。这能够帮助我将抽象的国家规范,转化为居民能够理解并实践的消防安全行为。 总而言之,这本书虽然是一本技术规范,但它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设计理念,对于基层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向公众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升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为构建平安社区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

初拿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我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终于有一本权威的、系统性的指导手册了!作为一名在工程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项目经理,我深切体会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尤其是新建和改造项目中,对消防安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消防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过去,我们可能更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零散的技术资料,但面对日益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功能需求,这种方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这本规范的出现,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它不仅对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它将不同类型的建筑,比如办公楼、商场、医院、学校、厂房等,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针对每类建筑的特点,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设计要求。比如,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场所,规范就特别强调了探测器的灵敏度、布点密度以及与疏散引导系统的联动,这些细节的考量,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时的早期预警和人员疏散效率。 我特别喜欢它在设备选型方面的内容。以往,我们在选择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时,常常会面临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眼花缭乱。这本规范则提供了一个清晰的选型框架,它会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火灾危险等级、环境因素等,给出推荐的设备类型和技术参数。这不仅大大简化了我们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确保了所选用设备的性能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避免了“小马拉大车”或“大材小用”的情况。 更让我欣喜的是,规范在系统调试和维护方面的内容也相当充实。一个设计再好的系统,如果安装不到位、调试不准确,或者后期维护不到位,都可能形同虚设。这本规范对调试的步骤、方法、检查项目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比如对探测器的模拟火测试、报警联动测试等,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而且,它还对系统的日常巡检、故障排查、维护保养提出了要求,这对于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道路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扫清了障碍。它不仅提升了我们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重要的是,为社会的安全稳定贡献了力量。我会将它作为我的案头必备,并鼓励我的团队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用高质量的设计,守护更多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评分

读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我的第一感受是:它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更为专业的窗户。作为一名对消防安全充满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细节感到好奇。过去,我只能通过一些零散的网络信息和科普文章来了解,但总感觉不够系统,也缺乏权威性。这本书的到来,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加宏观和深入的视角去认识这个重要的系统。 书中对报警系统从概念到细节的阐述,都非常到位。它首先介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警报器等,并解释了它们各自的作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探测器(如感烟、感温、火焰探测器等)的原理和适用场景,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配有清晰的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我尤其欣赏规范在系统联动方面的详尽描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不仅仅是发出警报,它还需要与其他消防系统(如排烟系统、喷淋系统、防火卷帘等)进行联动,以达到最佳的灭火和疏散效果。这本书就系统地阐述了这些联动逻辑,比如火灾探测器报警后,如何触发排烟风机启动、防火卷帘下降,以及如何与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配合,为人员疏散赢得宝贵的时间。这些内容让我对整个消防安全体系的协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书中对于系统安装、调试和验收的要求,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即使我不是专业工程师,但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也能够理解一个报警系统是如何从设计图纸变成现实,并且如何保证其有效性的。规范中关于测试方法、检查要点的描述,让我看到了专业人士在保障系统可靠性方面所付出的严谨和细致。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消防工程领域的专业读物,也对公众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让我认识到,一个看似简单的火灾报警系统,背后蕴含着如此多的科学原理和设计智慧。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和评估身边的消防安全设施,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消防安全细节,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评分

初次翻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我立刻被其严谨的逻辑和翔实的条文所吸引。作为一名在建筑设计院工作的初级建筑师,我对如何将消防安全要求有机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一直感到挑战。过去,我更多地依赖于一些通用性的消防设计手册,但对于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样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总是感觉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到来,就像给我指明了一盏灯塔,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并正确地应用相关的设计规范。 书中系统地梳理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全过程,从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到不同场所、不同建筑类型的具体设计要求,都给予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对不同探测器类型(如定温、差温、烟感、紫外火焰、红外火焰等)的选择原则、安装位置、探测范围的规定,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这对于我们在早期设计阶段,如何合理地进行火灾危险性分析,并选择最适宜的探测设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逻辑,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它详细说明了火灾报警信号如何触发其他消防设备的动作,例如与消防泵的联动、与排烟风机的联动、与防火卷帘的联动等。这些联动关系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时的整体灭火效率和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规范中详尽的联动图示和说明,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将其转化为设计图纸中的具体表达。 另外,书中关于系统安装、调试、验收的要求,也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我不是直接的施工人员,但了解这些环节的要求,有助于我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便捷性,避免出现设计与实际施工脱节的情况。规范中关于隐蔽工程的检查、系统功能的测试等内容,都体现了对工程质量的严谨把控。 总而言之,这本规范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领域的一部重要参考书。它不仅为专业工程师提供了操作指南,也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重要的设计依据。我将把它作为我日常工作的案头必备,不断学习和应用其中的内容,以确保我所设计的建筑,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提供最有效的预警和最可靠的安全保障,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包装好,物流快。

评分

工程必备

评分

物流迅速,包装完整,商品齐全,配送及时,服务周到,价格实惠,,,

评分

京东活动超值,物流很快,快递员态度非常好

评分

质量不错,物流快,包装好,专业必备

评分

嗯 看着书 看老师的解读 很好理解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一直想买,第一次在京东商城上购买。很好,满意的购物,以后还来。

评分

正版,现在的图书太贵了!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