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香蕉产业技术》,本书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之一。该教材香蕉产业发展需求,以生产经营为主线,以问答方式重点介绍香蕉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香蕉种苗的繁育、香蕉的建园与定植、蕉园土肥水管理、香蕉植株管理、香蕉病虫害防治和香蕉的采收、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技术等等。
内页插图
目录
一、香蕉产业化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
1.香蕉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何?
2.香蕉有哪些种类和品种?
3.目前我国香蕉主产区栽培的良种主要有哪些?
4.我国香蕉生态区划是怎样的?
5.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香蕉产业化经营有何重要意义?
6.我国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7.我国香蕉产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8.我国香蕉产业发展前景与发展趋势如何?
9.国外香蕉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何?
10.什么叫无公害农产品?香蕉进行无公害栽培有何条件要求?
11.什么叫绿色农产品?香蕉进行绿色栽培有何条件要求?
12.什么叫有机农产品?香蕉进行有机栽培有何条件要求?
二、香蕉种苗的繁育
13.香蕉苗是怎么繁殖的?
14.什么是香蕉种苗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15.无病毒香蕉组培苗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16.新植的蕉园为什么提倡选择组织培养的种苗?
17.香蕉组织培养种苗有什么规格要求?
18.如何选择健康的无病毒香蕉组培苗?
三、香蕉的建园与定植
19.香蕉建园时如何选择园址?
20.蕉园灌溉水源有什么要求?如果建设水井,水井大小有何要求?
21.蕉园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需要哪些设施和设备?对其规格有什么要求?
22.适合我国蕉园的整地和种植方式有哪些?
23.我国蕉区适宜的种植时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4.目前蕉区主栽的香蕉良种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多少?
25.为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定植和初期管理该注意哪些事项?
四、蕉园土肥水管理
26.香蕉生产对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
27.蕉园地面杂草如何防除?
28.蕉园为什么提倡地面覆盖地膜?
29.如何进行有效的土壤覆盖?
30.蕉园地面如何松土和培土?
31.蕉园如何间作和轮作?
32.香蕉对肥料的需求有什么特点?
33.如何对香蕉合理施肥?
34.适合香蕉使用的肥料有哪些?
35.哪些因素会影响香蕉吸收养分?如何判断香蕉缺肥?
36.香蕉需水特性如何?
37.蕉园如何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
五、香蕉植株管理
六、香蕉病虫害防治
七、香蕉的采收、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技术
精彩书摘
83.影响香蕉贮运的采前因素有哪些?
采前因素与香蕉产品质量及其耐贮性有着密切关系。影响香蕉产品质量及其耐贮性的采前因素主要有香蕉本身因素、栽培技术措施和栽培环境条件等。选择品质优良、生长发育良好的产品作为原料,是做好香蕉贮运的重要基础。
(1)香蕉本身因素。不同的香蕉种类其耐藏性有所不同。香牙蕉的耐藏性最好,其他依次为大蕉、粉蕉、龙牙蕉。同一种类中,皮厚的要比皮薄的耐藏。
不同季节生长的香蕉其耐藏性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成长在冬季的果实,生长较慢,生长期长,积累的物质相对地多一些,其耐藏性要好些。在夏季长的果实(夏蕉),因生长速度快,生长期短,所积累的物质相对地少些,含水量多,不如冬季长的果实(冬蕉)耐藏。
蕉果饱满度对香蕉的耐藏性有所影响。对绿熟香蕉而言,常不称成熟度,而叫“饱满度”。实际上,采收的蕉果一般没有到达成熟阶段。通常说的7成熟、8成熟是指蕉果长大的程度。一般以蕉果外表棱角的大小来判断饱满度,随着香蕉的成长,棱角由锐角增大变钝角。饱满度越大越不耐藏,要作长时间、长距离运输用的果实,采收时饱满度要小些(为70%~80%),作近地销售和不作长期贮藏的,采收时饱满度可以大些(为80%~90%)。
(2)栽培技术措施。不同条件下栽培的香蕉对其耐藏性有一定的影响。在旱地、坡地栽种的香蕉要比种在水位高的围田区的耐藏。
单一施用氮肥,植株生长快,但果实品质和耐藏性差,生产上应注意氮、磷、钾肥料的有效配合。实践证明,施用有机肥,增施钾肥,适当使用钙肥,能提高香蕉的耐藏性。
采前灌水情况对香蕉的耐藏性影响很大。水分是香蕉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但过多的水分供应也会降低果实的耐藏性,使果实组织细胞液稀释,细胞极度膨胀,容易受机械损伤,不耐贮运。因此,常把香蕉种在开有深沟、容易排灌的围田区或基围上。在采收前,切忌大量灌水。采前灌水虽然可增加一些产量,但果实很不耐贮藏,将得不偿失。
(3)病虫害为害情况。香蕉在栽培期中会出现数十种的病虫害,对贮藏影响最大的有炭疽病、黑腐病、黑星病三种。
炭疽病是世界上香蕉种植地区的一种最常见的病害。这种病最初发生于果园,但在贮运期间危害最重,损失最大。未成熟的青香蕉和成熟香蕉均可被感染。该病病原菌只侵染芭蕉属,以香蕉受害最严重,大蕉次之,龙牙蕉很少受害。不同品种的发病程度亦有差异,一般含糖量高的品种发病快,病斑大,危害重,通常侵染需要6~10天,而含糖量低的品种则相反,侵染需要15~20天。
香蕉黑腐病也是国内外香蕉市场上的一种常见病害,是仅次于炭疽病的主要病害。该病无论在田间或在收获后的贮藏果实上均可发生。病原菌可危害花、主茎,更主要的是导致果实贮运期间的腐烂。它可以引起香蕉轴腐病、冠腐、果指断落和果指腐烂。发病后从果轴开始向小果柄蔓延,病前沿水渍状,暗灰褐色,逐步扩展到果肉,造成蕉果掉把散落;到后期果皮会爆裂、果肉僵硬难以催熟或果肉外软心硬,食之有淀粉味感,完全丧失了香蕉原有的风味。后期病斑上散生大量小黑点,或者蜘蛛网状的暗褐色霉层,这些是病原菌的子实体。
黑星病在我国南方香蕉主产区均有发生,在中国台湾则是一种重要的香蕉病害。该病又叫黑痣病雀斑或黑斑病。危害虽不严重,但影响果实外观,降低商品价值。该病主要在蕉果表面散落许多小黑粒,严重影响外观。当果实成熟时,在小黑粒的周缘会形成褐色的晕斑,后期晕斑腐烂下陷,小黑粒凸起更明显。
84.影响香蕉贮运的采后因素有哪些?
影响香蕉贮运的采后因素主要有香蕉呼吸强度、采后贮运环境、机械损伤等。
(1)香蕉呼吸强度。香蕉是一种呼吸跃变型的水果,在后熟过程中,随着果实的变黄,出现一个呼吸高峰,随后又逐渐下降,同时果实进入衰老阶段,果皮表面出现梅花点,果实无法继续贮藏。香蕉果实呼吸强度越大,后熟越快,越不耐贮藏。
香蕉果实的呼吸强度与乙烯释放关系密切,在出现呼吸高峰的同时,也出现乙烯释放高峰。采用外源乙烯或乙烯利处理,可以加速果实的成熟。外源乙烯或乙烯利浓度越高,刺激香蕉呼吸增加的幅度也越大,香蕉后熟加快,呼吸高峰也越早到来,造成香蕉耐贮运性降低。
(2)采后贮运环境。
①温度:香蕉属热带水果,对温度十分敏感,在11℃以下易出现冷害,温度越低出现冷害越快。香蕉在5~7℃贮藏6天,在8~9℃贮藏20天,大部分蕉果都会出现冷害。
……
前言/序言
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历史任务。为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同时也为各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基础保障——高质量教材,我们遵循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编写了《现代香蕉产业技术》培训教材。
《现代香蕉产业技术》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之一。该教材适应香蕉产业发展需求,以生产经营为主线,以问答方式重点介绍香蕉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香蕉种苗的繁育、香蕉的建园与定植、蕉园土肥水管理、香蕉植株管理、香蕉病虫害防治和香蕉的采收、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技术等,重点就香蕉产业农民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等内容,涵盖了香蕉产业的各个环节和关键技术。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专用教材,也可作为香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本书由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昌鹏、教授陈彩贤、讲师黄海生共同编写,杨昌鹏担任主编。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赵晨霞教授、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王青立和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陈肖安等同志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审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教材中不妥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期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现代香蕉产业技术》 一、本书内容概述 《现代香蕉产业技术》是一本全面、深入探讨现代香蕉产业发展方方面面的著作。本书紧密结合当前香蕉生产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了香蕉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加工利用以及产业化经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和创新方法。本书旨在为广大香蕉种植者、技术推广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关心香蕉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技术指南和理论参考。 二、香蕉产业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性 香蕉,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不仅是亿万人口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来源,更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者对健康、营养食品需求的提升,香蕉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与此同时,香蕉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病虫害的严重威胁、气候变化的风险、资源环境的压力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香蕉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书的编写,正是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聚焦香蕉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致力于推动我国香蕉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本书的出版,也将有力地支持“农民教育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国家重点项目,为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坚实的教材支撑。 三、本书主要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香蕉品种选育与种苗繁育 1.1 香蕉品种资源概览: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国内外主要的香蕉品种及其特性,包括引进品种、地方特色品种以及经过杂交育种或基因工程培育的新品种。重点分析不同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的优劣,为种植者提供科学的品种选择依据。 1.2 现代香蕉育种技术: 深入浅出地介绍香蕉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先进育种技术。讲解如何通过这些技术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如高抗病、高产、品质佳、耐储存等)的新品种,以及新品种的评价和区域试验方法。 1.3 优质种苗繁育技术: 重点阐述组织培养、茎尖脱毒、无性繁殖等高效、无病种苗繁育技术。详细介绍种苗繁育的各个环节,包括母本选择、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控制、炼苗、移栽等,确保繁育出纯度高、活力强、无病虫害的优质种苗,为香蕉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香蕉高效栽培技术 2.1 香蕉优良生态环境营造: 详细讲解选择适宜香蕉生长建园的土壤、气候、水源等环境条件。介绍土壤改良、施肥、灌溉与排水系统建设等关键技术,为香蕉生长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2.2 科学定植与密度调控: 探讨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科学定植方法和密度。分析种植密度对香蕉生长、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指导种植者合理安排种植密度。 2.3 科学施肥管理: 深入分析香蕉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规律,讲解常量、中量、微量元素的科学施用技术。介绍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施用、时期追肥、叶面施肥等方法,促进香蕉均衡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2.4 精细化水分管理: 阐述香蕉对水分的需求特点,介绍不同生育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方法和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强调科学灌溉的重要性,避免水分胁迫对香蕉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5 植株管理技术: 详细介绍香蕉的修剪、疏蕾、去吸芽、绑蔓(根据具体品种需求)等关键管理措施。讲解这些措施如何促进香蕉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以及如何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发生。 2.6 机械化与智能化栽培: 展望香蕉产业的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介绍相关的农业机械(如耕作机械、施肥喷药机械、采收机械等)和智能化管理技术(如精准施肥、环境监测、病虫害预警等),为香蕉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第三部分:香蕉病虫害综合防治 3.1 香蕉主要病害防治: 深入介绍黄叶病(巴拿马病)、黑星病、叶斑病、花叶病(花叶病毒病)、尻腐病等常见、重要香蕉病害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症状特点。系统阐述各类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抗病品种选择、农业防治(轮作、清洁田园、选留健康吸芽)、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拮抗微生物)以及化学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合理使用)等。 3.2 香蕉主要虫害防治: 详细讲解香蕉象甲、蚜虫、蓟马、线虫、介壳虫等常见、重要香蕉害虫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介绍各类害虫的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诱捕、驱避)、生物防治(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以及化学防治(精准用药、轮换用药)。 3.3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介绍病虫害监测技术,如田间调查、病虫害预警系统、遥感技术等,提高病虫害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4 绿色防控与农药减量增效: 强调绿色防控理念,推广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的应用,指导种植者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第四部分:香蕉采后处理与品质控制 4.1 香蕉成熟度判断与采收: 介绍香蕉不同成熟度的生理生化指标,指导种植者在最佳时期进行采收,确保果实品质。 4.2 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详细阐述香蕉采后的分级、清洗、去污、预冷、保鲜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介绍各种保鲜技术,如气调包装、涂膜保鲜、低温贮藏等,延长香蕉的货架期。 4.3 香蕉催熟技术: 深入分析不同催熟方法(如乙烯催熟、乙烯利催熟)的原理、操作技术以及对香蕉品质的影响。指导种植者科学掌握催熟过程,获得品质优良的商品香蕉。 4.4 香蕉品质评价与检测: 介绍香蕉的感官评价、理化指标检测(如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维生素C等)和生物学检测方法,为香蕉品质的科学评价提供依据。 第五部分:香蕉加工利用与副产物开发 5.1 香蕉加工产品开发: 介绍香蕉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广泛应用,如香蕉干、香蕉脆片、香蕉罐头、香蕉酱、香蕉酒、香蕉粉等。讲解不同加工产品的制作工艺、技术要点和质量标准。 5.2 香蕉深加工与高附加值产品: 探讨香蕉在非食品领域的加工利用,如香蕉皮的纤维提取、生物燃料的开发、医药保健品的研制等,挖掘香蕉的潜在价值,提高产业附加值。 5.3 香蕉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 关注香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蕉叶、蕉杆、蕉粕等)的资源化利用,如制作生物肥料、饲料、工艺品等,实现废弃物的变废为宝,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第六部分:香蕉产业化经营与市场营销 6.1 香蕉产业发展模式: 分析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种香蕉产业发展模式,探讨其优劣势,为种植者提供产业化经营的思路。 6.2 香蕉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 强调品牌建设在现代农产品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如何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香蕉品牌。介绍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策略,如电商平台、直销渠道、展会营销、体验式营销等。 6.3 香蕉产业的政策支持与法律法规: 介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支持香蕉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种植者了解政策导向,规避经营风险。 6.4 香蕉产业的国际贸易与合作: 探讨我国香蕉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介绍香蕉贸易的国际规则和标准,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的途径。 四、本书的特点与价值 《现代香蕉产业技术》一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和重要价值: 全面系统: 涵盖了香蕉产业从品种选育到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内容全面,结构清晰,是一套完整的香蕉产业技术集成。 先进实用: 汇集了国内外香蕉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推广应用技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操作性强,为一线种植者提供直接的技术指导。 突出创新: 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香蕉产业中的应用,以及绿色防控、精细化管理等现代栽培理念,展现了香蕉产业的科技前沿。 聚焦农民: 以服务农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宗旨,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便于农民学习和掌握。 政策导向: 紧密结合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为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解读和理论支撑。 本书的出版,将为我国香蕉产业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香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