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单本链接,需要请点击哦!!
基本信息
书名:机械制图(第五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朝儒 等,清华大学工程图学及设计机辅助设计教研室
ISBN:9787040200645
出版日期:2006-12-01
字数:100000
开本:16开
页数:639
装帧:平装
版次:5
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2001年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规划教材。
本书讲述以下四部分内容:
1.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包括: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视图,轴测图与透视图,表示机件的图样画法和尺寸标注的知识;
2.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相关的机械制造基本知识,包括:机械制造常用的材料,机械制造常用的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形状与位置公差等机械零件常见的技术要求;
3.常见机械图样的绘制与阅读,包括:标准结构、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绘制,零件图的绘制与阅读,装配图的绘制与阅读;
4.计算机辅助绘图与三维建模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辅助绘图基础、计算机辅助三维实体建模基础和机械零部件的计算机辅助三维建模与工程图绘制实例。
本书附录摘编了国家标准对图幅、图线、比例和字体等内容的基本规定以及螺纹、螺纹紧固件、键与销、滚动轴承和极限与配合等方面的常用参数。
本书论述详细,分析深入,力求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教给读者。
绘图工具使用、基本尺规作图、徒手画图技巧以及零件测绘技巧等与画图操作相关的必要知识编人由许纪曼、高政一主编的《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与本书配套使用。
本书和配套习题集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各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序论
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1 点的投影
§1.2 直线的投影
§1.3 平面的投影
§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关系
§1.5 换面法
§1.6 旋转法
本章小结
复习检查问题
第二章 立体的视图
§2.1 基本体的视图
§2.2 基本体表面交线的画法
§2.3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和阅读
本章小结
复习检查问题
第三章 轴测图与透视图
§3.1 轴测图概述
§3.2 正等轴测图
§3.3 正二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
§3.4 轴测图的选择
§3.5 透视图
本章小结
复习检查问题
第四章 表示机件的图样画法
§4.1 视图
§4.2 剖视图
§4.3 断面图
§4.4 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4.5 轴测剖视图
§4.6 第三角投影(第三角画法)
本章小结
复习检查问题
第五章 尺寸标注基础
§5.1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5.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5.3 尺寸的清晰布置
§5.4 圆弧连接图形的尺寸标注
§5.5 轴测图的尺寸标注
本章小结
复习检查问题
第六章 机械制造基本知识
§6.1 机械制造常用的材料
§6.2 机械制造常用的加工方法
§6.3 机械零件的技术要求
本章小结
复习检查问题
基本信息
书名:机械制图习题集(第4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2.10元
作者:许纪旻 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01
印刷日期:2015.8
ISBN:9787040200652
字数:
页码: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182kg
内容简介
部分(○单元)为“制图、构形设计与零件测绘基本知识”,介绍与手工绘图相关的绘图工具及其使用、基本作图方法、零件测绘的基本方法以及组合体构形设计方法等知识。
第二部分(~九单元)为练习题,内容包括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视图,轴测图,表示机件的图样画法,尺寸标注基础,零件的技术要求,标准结构及标准零件、组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等。
本习题集对传统的内容做了适当精简,增加了计算机绘图和三维实体造型的内容。
本习题集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电视大学、职工大学有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制图、构形设计与零件测绘基本知识
0.1 尺规制图工具及其使用
0.2 尺规基本几何作图
0.3 尺规绘图的一般操作步骤
0.4 徒手绘图
0.5 组合体的构形设计
0.6 零件测绘
0.7 字体练习
0.8 线型练习
0.9 圆弧连接和平面图形画法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1 点的投影
1.2 直线的投影
1.3 平面的投影
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
1.5 换面法
1.6 旋转法
1.7 投影变换综合题立体的视图
二、立体的视图
2.1 已知平面体的两个视图,求作第三视图,并标出平面P(所给投影为可见)的其余两投影
2.2 已知回转体的两个视图,求作第三视图,并标出曲面上点A、B的其余两投影
2.3 表面交线的画法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第三视图
2.5 改正视图中的错误,少线处补画线,多线处将其圈出
2.6 画具有斜面的组合体的视图
三、轴测图
3.1 根据文字描述画正等轴测图
3.2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放大一倍画)
3.3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草图
3.4 画带交线的立体的正等轴测图
3.5 画组合体的斜二等轴测图(放大一倍画)
四、表示机件的图样画法
4.1 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4.2 全剖视图和半剖视图
4.3 局部剖视图
4.4 旋转剖、阶梯剖和斜剖视图
4.5 徒手画轴测剖视图
4.6 断面图及肋的规定画法
4.7 第三角画法
五、尺寸标注基础
5.1 在图(a)中圈出不符合基本规则的尺寸注法,并在图(b)中完成正确的尺寸标注
5.2 标注尺寸(数值从图上按1:1量取)
5.3 标注轴测图的尺寸(数值从图上按1:1量取)
5.4 机件的表达和尺寸标注综合练习
六、零件的技术要求
6.1 极限与配合
6.2 形状和位置公差
七、标准结构及标准零、组件
7.1 螺纹
7.2 螺纹连接和螺纹紧固件连接
7.3 齿轮、键、销
7.4 轴承和弹簧
八、零件图
8.1 根据轴测图画零件图并作3D造
8.2 读零件图
8.3 零件的尺寸标注
8.4 零件局部构形设计和3D造型
九、装配图
9.1 拼画手压阀装配图
9.2 拼画转子泵装配图
9.3 拼画减速箱装配图
9.4 读平口钳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9.5 读座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9.6 读快速阀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9.7 读齿轮油泵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
......
作为一个长期受失眠困扰的人,我一直想从传统中医寻找解决之道,所以购买了《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比我想象的还要丰富和深入。祝华英老师在讲解十二经脉时,特别强调了经脉与情绪、睡眠周期的关系。例如,在讲到心经和三焦经时,它会详细分析这两条经脉的循行与人体入睡、醒来的过程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阳经与阴经的昼夜消长”的论述,以及“子午流注”在调理睡眠方面的应用。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它还提供了很多具体的调理方法和穴位推荐,虽然我还在试验阶段,但感觉确实有了一些初步的改善。它让我明白,中医调理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循序渐进。书中对一些常见病症(如头痛、腰痛、消化不良等)的经络病因分析,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让你“看懂”中医,更能让你“用好”中医,为自己的健康提供有力的指导。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中医的“天人合一”理念情有独钟,而《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这本书更是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祝华英老师在书中,将十二经脉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昼夜晨昏紧密联系,让我深刻体会到人体是一个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比如,书中对春季肝经当令、夏季心经当令等自然规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分析,让我对“顺时养生”有了更切实的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经络与养生”结合的探讨,它不像一些养生书籍那样流于表面,而是从经络的根本出发,教你如何通过调理经络来达到延年益寿、增强体质的目的。书中对一些古代养生方剂的解读,也让我领略到古人智慧的博大精深。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消化书中的所有内容,但它已经让我对“未病先防”和“治未病”的中医核心思想有了更深的感悟。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生活方式的大门,让我更加敬畏中医,也更加热爱生活。
评分拿到这本《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之后,我的阅读体验可以用“醍醐灌顶”来形容。我之前读《黄帝内经》原文,常常因为文言文的障碍和理论的跳跃性而感到头疼,总觉得云里雾里的。而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理解巧妙地连接起来。祝华英老师在解读十二经脉时,不仅仅是照搬原文,而是加入了大量现代医学的视角和临床实践的经验,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络脉”、“孙络”等次级经络的讲解,将它们的作用比喻成人体内部的“信息网络”和“快递系统”,这样生动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我理解了它们的复杂功能。还有,书中对于“经气”运行的阐述,让我对“气”在中医中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感觉很多之前的疑虑都得到了解答。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让你“知其然”,更能让你“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中医经络学说的精髓,并且能够指导实践。
评分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平时也读了不少中医书籍,但《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解经络的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书的开篇就带我走进了《黄帝内经》的世界,让我对这部伟大的医学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祝华英老师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她用一种既严谨又生动的语言,将十二经脉的奥秘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经脉与人体五脏六腑、四时气候、乃至情志变化的精妙关联的阐释。举个例子,在讲解肺经时,它不仅仅停留在肺主气、司呼吸的层面,而是将肺经与外界的寒热邪气、人体的卫表防御功能联系起来,让我恍然大悟,为什么感受风寒会先出现咳嗽、鼻塞等症状。书中对一些经典方剂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会追溯方剂的组方思路,是如何巧妙地运用经络理论来达到治疗目的的。这本书的编排也很用心,图文并茂,让复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虽然我还没能完全掌握书中的所有内容,但它已经点燃了我对中医深入学习的热情,让我看到了中医博大精深的魅力所在。
评分这本《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我真的看了好久,才敢来写点什么。说实话,一开始拿到手,就被这厚重感和古色古香的排版给镇住了,感觉像是捧着一本老祖宗留下的宝藏。我一直对中医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黄帝内经》原文太深奥,看的过程中总是有种抓不住重点的感觉。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真的把十二经脉这个核心概念讲透了,而且是通过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作者祝华英老师在讲解每一条经脉的时候,不仅仅是罗列经络的走向和循行,而是深入剖析了经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它们与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一条经脉在临床上的应用讲解,比如讲到肝经的时候,它会结合肝主疏泄、肝主藏血的理论,解释为什么肝经不舒会导致情志抑郁、月经不调,甚至头痛眼胀。还有它对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区分,以及手三阴、手三阳的联系,都梳理得非常清晰。感觉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去理解和运用经络,而不是生硬地灌输知识。书中的图示也很精美,把经络的走向清晰地描绘出来,方便对照学习。虽然我还在摸索阶段,但这本书已经让我对中医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台阶,感觉自己离“中医之门”更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